- 年份
- 2024(12415)
- 2023(17425)
- 2022(14896)
- 2021(13747)
- 2020(11645)
- 2019(26275)
- 2018(26199)
- 2017(50704)
- 2016(27591)
- 2015(30780)
- 2014(30213)
- 2013(30238)
- 2012(27641)
- 2011(24751)
- 2010(24899)
- 2009(23579)
- 2008(23088)
- 2007(20657)
- 2006(18584)
- 2005(16366)
- 学科
- 济(117157)
- 经济(117025)
- 业(105237)
- 管理(90167)
- 企(86719)
- 企业(86719)
- 方法(49720)
- 农(49300)
- 数学(39757)
- 数学方法(39357)
- 业经(36009)
- 财(33001)
- 农业(32932)
- 中国(28781)
- 地方(25243)
- 务(23381)
- 财务(23315)
- 财务管理(23288)
- 制(22860)
- 学(22610)
- 技术(22094)
- 企业财务(22072)
- 和(21105)
- 环境(20341)
- 理论(20171)
- 贸(19930)
- 贸易(19918)
- 划(19304)
- 易(19295)
- 策(18319)
- 机构
- 学院(396567)
- 大学(389084)
- 管理(162045)
- 济(161753)
- 经济(158475)
- 理学(139941)
- 理学院(138521)
- 管理学(136432)
- 管理学院(135725)
- 研究(128250)
- 中国(98114)
- 京(82634)
- 科学(79714)
- 农(75057)
- 财(72207)
- 所(64181)
- 江(63585)
- 业大(61987)
- 中心(59030)
- 研究所(58334)
- 财经(57861)
- 农业(57703)
- 经(52418)
- 北京(50926)
- 州(50299)
- 范(50068)
- 师范(49615)
- 经济学(47040)
- 院(46311)
- 经济管理(43944)
- 基金
- 项目(268749)
- 科学(212475)
- 研究(199189)
- 基金(194754)
- 家(168237)
- 国家(166715)
- 科学基金(144798)
- 社会(126820)
- 社会科(119938)
- 社会科学(119904)
- 省(107783)
- 基金项目(104092)
- 自然(93385)
- 自然科(91075)
- 自然科学(91053)
- 自然科学基金(89450)
- 教育(88950)
- 划(87595)
- 编号(82700)
- 资助(79026)
- 成果(64949)
- 重点(59477)
- 发(59107)
- 部(58856)
- 创(57400)
- 课题(55275)
- 创新(53022)
- 国家社会(51635)
- 科研(50675)
- 业(50472)
- 期刊
- 济(187210)
- 经济(187210)
- 研究(111865)
- 中国(74632)
- 农(73315)
- 管理(60578)
- 学报(59813)
- 科学(56905)
- 财(56176)
- 农业(49812)
- 大学(45357)
- 学学(43065)
- 教育(37496)
- 业经(37054)
- 技术(34702)
- 融(34341)
- 金融(34341)
- 财经(27802)
- 经济研究(27275)
- 业(26002)
- 问题(25005)
- 经(23832)
- 技术经济(21208)
- 资源(19818)
- 现代(19517)
- 图书(19436)
- 科技(19355)
- 版(18986)
- 商业(18895)
- 理论(17823)
共检索到583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益敏 张丽香 王金花
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可以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率,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受到区域资源环境的约束,因此,规避制约因素,挖掘资源禀赋,培育特色优势,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功的基础,也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怒江州的约束条件和资源禀赋特征,提出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立足怒江州丰富的林业、草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高原特色的生态林业、生态畜牧业,构建怒江州农、林、牧业协调发展的立体生态农业格局,推动怒江州构建高原山地特色的立体农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
资源约束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怒江州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芸 陈幼芳
本文以典型生态资源丰富又相对脆弱的落后少数民族山区-怒江州为例,在分析当地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优劣势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怒江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特征的4种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生态支柱型立体山地林(林特、林果、林药、林草)产业、市场导向型畜牧业产业、增殖型生态农产品加工业、适当外靠型粮食种植业及其实施对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骁 赵春虎
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统领下,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显得尤为重要,而边境地区的农村警务工作也不能再安于现状,要积极融入改革发展浪潮,方能彰显自己的地位和作用。文章结合云南省怒江州边境地区的警务工作现状以及实际工作体会,分析了在特殊的自然、社会环境下的农村警务工作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边境 警务室 农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红梅
怒江州地处三江并流世界遗产核心区,旅游业如何发展是一个迫切的问题。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其生态旅游的可行性以及可能出现的负外部性问题做一些尝试性分析和探讨,避免怒江州旅游开发中的外部不经济性,实现旅游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旺舟 宋婧瑜 武友德 罗仁波 董锁成
在分析滇西北纵向岭谷区怒江州农业土地资源特征、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揭示农业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症结及其产生的原因。并从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可行、社会可接受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选择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调整和优化农业土地资源配置,构建与生态环境相协同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经济,加快生态保育和受损农业生态系统的修复或重建,实现怒江州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林
近年来 ,我国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日趋加快的同时 ,一些决定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需求状况、资源状况、贸易能力、产业配比、政府制度支持等因素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显出来 ,严重制约我国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从发展形势看 ,当前渔业经济已经具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条件 ,因此 ,通过制度创新 ,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便成为必然选择。
关键词:
渔业 产业结构 市场需求 制度创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殿发 周德全 王世杰
文章论述了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调整方向。依照资源潜力和生态地质环境特点,特色农业开发是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但特色农业的生产布局必须与生态地质环境进行空间耦合,只有按照生态地质环境的空间分异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才能使贵州省特色生态环境和优势农业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实现农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荣生
西北地区农业资源有5个优势和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区位偏僻、社会资源贫瘠四大制约因素。在资源约束下,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3个主导方向是强化农牧结合,大力发展食草性畜牧业;发展高附加值、创汇型园艺植物;扩大农业空间,稳步发展沙漠农业。同时强调农业产业化,一要扩大产业化门路,二要延长产业链,三要提高档次。并提出改善、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型农业等5个方面的对策。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涛 陈少瑜 宁德鲁 肖良俊 贺娜 唐春云 和玉德
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怒江州4个群体122份深纹核桃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揭示其多样性水平及遗传结构情况.结果表明:(1)怒江州核桃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属于中等水平.4个核桃群体的期望杂合度介于0.503~0.650之间,平均为0.591;Shannon信息指数介于0.937~1.365之间,平均为1.157;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在0.485~0.641之间,平均为0.576.4个群体中兰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泸水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低.(2)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介于0.027 1~0.126 4之间,平均为0.060 9,表明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基因流平均为3.858 3.(3)UPGMA聚类显示4个群体在遗传一致度为0.85时被聚成了4组,兰坪与福贡聚为一组,贡山和泸水分别单独聚为一组,Mantel检验结果表明,群体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性显著(r=0.702 9,P=0.032 9).
关键词:
深纹核桃 遗传多样性 SSR 怒江州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国东 李娅 沈艳
[目的]土地是农民家庭的重要资产,易地搬迁后如何利用好迁出地土地资源是保障农户收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方法]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是我国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点区域,该研究基于该市的7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238个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移民搬迁后加剧了迁出地“三块地”撂荒,搬迁后农户对宅基地、林地、耕地选择撂荒的比例明显提高,所占比例分别为74.7%、35.7%以及76%;(2)不同的安置点农户对于“三块地”的利用方式的选择上存在差异,搬迁距离近的农户选择继续耕种土地的可能高;(3)家庭特征、家庭资源禀赋特征、社会特征对搬迁后农户迁出地土地利用行为有重要影响,搬迁后农户生活生产方式转变、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务农劳动时间的机会成本增加以及居住地到耕地的距离增加对土地利用行为有影响。[结论]在厘清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对于“三块地”利用方式选择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搬迁后迁出地“三块地”撂荒比例显著提高的问题,建议当地政府积极探索迁出地农户土地退出机制、构建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两山”转化实现生态产品经济价值。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渠立权 吴迪 刘晨
本文以云南怒江州为研究对象,利用2020年的土地利用、经济、能源数据,综合运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法与碳排放法核算生态补偿标准,破解生态补偿中“补多少”的技术问题。结果显示:(1)2020年,怒江州土地生态服务价值为305.25亿元,其中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233.68亿元,占比达到76.55%;(2)2020年怒江州土地生态系统共吸收5 619.934×10~4t碳,转换为经济价值为153.59亿元;(3)2020年怒江州生态补偿标准区间值为4.12亿元~11.19亿元,取区间均值作为应获得的生态补偿金较为合理,怒江州应获得的生态补偿标准总额为7.655亿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永穆 马雪峰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 ,二者具有联动效应 ,促进这种联动效应将极大地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此 ,应树立全局观念和联动意识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市场的导向作用、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信息的服务作用和科技的支撑作用 ,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联动。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产业结构调整 对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范新成
WTO下我国农业结构调整面临诸多难题 :农产品比较优势逐渐丧失 ,农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失衡 ,农民组织程度化低 ,农业技术装备不足 ,结构调整主体错位 ,政府失灵。WTO条件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农业结构 WTO 结构调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海峰
调整农业产品结构不仅影响到农业内部,且与农村的全局息息相关。要想从本质上对农业结构性矛盾进行解决,实践证明单单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是不够的;一旦解决了以往的矛盾,那么还会不间断的出现新的矛盾。所以,我们必须采取部分新的举措以及战略,确立新的思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对传统的农业论理念进行突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不断开创新局面。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 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