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51)
- 2023(7218)
- 2022(6102)
- 2021(5562)
- 2020(4320)
- 2019(9513)
- 2018(9485)
- 2017(17934)
- 2016(9472)
- 2015(10307)
- 2014(9599)
- 2013(9306)
- 2012(8239)
- 2011(7569)
- 2010(7696)
- 2009(7317)
- 2008(6794)
- 2007(5765)
- 2006(5343)
- 2005(4578)
- 学科
- 济(42387)
- 经济(42354)
- 管理(32891)
- 业(20750)
- 企(16638)
- 企业(16638)
- 环境(14969)
- 中国(12828)
- 方法(12099)
- 学(10413)
- 数学(10374)
- 数学方法(10237)
- 农(9686)
- 地方(9505)
- 城市(9238)
- 资源(9210)
- 土地(8780)
- 划(8548)
- 财(7758)
- 发(7621)
- 城市经济(7276)
- 业经(7236)
- 和(7018)
- 农业(6443)
- 规划(6372)
- 经济学(6145)
- 环境规划(6143)
- 理论(5698)
- 地产(5417)
- 房(5417)
- 机构
- 学院(130317)
- 大学(127217)
- 管理(49935)
- 济(49485)
- 经济(48154)
- 研究(44068)
- 理学(42643)
- 理学院(42130)
- 管理学(41302)
- 管理学院(41081)
- 中国(32964)
- 科学(29177)
- 京(27849)
- 所(21841)
- 财(21720)
- 农(21200)
- 中心(20635)
- 研究所(20052)
- 业大(19872)
- 江(19534)
- 范(18040)
- 师范(17873)
- 财经(17812)
- 农业(16877)
- 北京(16804)
- 院(16785)
- 经(16166)
- 州(15975)
- 经济学(15161)
- 师范大学(14234)
- 基金
- 项目(93093)
- 科学(73425)
- 基金(67388)
- 研究(66368)
- 家(59361)
- 国家(58920)
- 科学基金(51050)
- 社会(43658)
- 社会科(41454)
- 社会科学(41438)
- 省(37178)
- 基金项目(36275)
- 自然(33281)
- 自然科(32340)
- 自然科学(32332)
- 自然科学基金(31654)
- 划(30990)
- 教育(28753)
- 编号(26836)
- 资助(26208)
- 发(21129)
- 重点(20849)
- 成果(19772)
- 部(19265)
- 创(19099)
- 国家社会(18468)
- 课题(18219)
- 创新(17978)
- 科研(17678)
- 制(17008)
共检索到188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卢珂 李国敏
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综合归纳法,从分析城市住房及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入手,剖析城市住房及土地资源绿色利用的现实必要性,进而探讨城市住房及土地资源绿色利用的有效途径——秉持绿色发展观,从制度层面建立城市基本住房制度体系,抑制非适度、非理性的城市住房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破解城市住房发展的资源瓶颈与环境困局。从技术层面构建低碳生态化城市住房土地绿色利用模式,加快城市住房建设的产业化和节能化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叶宇平 王展祥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和经济绿色发展。因此,从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双重目标约束视角,分析土地资源错配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7—201 9年中国284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土地资源错配显著抑制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经过一系列诸如更换解释变量、缩尾处理等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分析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具体而言,土地资源错配的抑制效应是通过促进城市蔓延和降低城市绿色创新实现的,在中西部地区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中型城市,其抑制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经济增长目标会强化土地资源错配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环境目标强约束会显著削弱土地资源错配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而环境目标弱约束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因此,需要进一步推动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构建市场化导向的绿色创新技术体系、加强官员考核的环境目标约束条件,以缓解土地资源错配程度,从而提高城市绿色发展效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宁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二十多年中,土地没有成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约束;改革开放以后的二十年间,土地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约束逐渐显现。中国怎样在土地资源约束的条件下实现城市化?本文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1)通过城市化战略来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三农”问题的全面解决;(2)发展大中城市,通过大中城市内容丰富的服务业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3)发展重点乡镇,推进撤乡并镇,加强土地整理。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城市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 小城镇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马宇佳
土地资源错配会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产生重要影响。利用中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土地资源错配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资源错配通过扭曲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显著抑制了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土地资源错配主要降低了高技术绿色专利,且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负向影响仅在中西部地区和规模较小的城市中存在。我国应完善财税制度和地方官员绩效考核机制,减少土地资源错配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的直接影响,同时加大对欠发达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国敏 卢珂 付晓
政府对城市住房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决策,既是一个多因素影响下的政府决策行为,也是一个多目标的决策问题。文章在分析城市住房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政府决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社会公平、经济效率、生态可持续等层面,系统分析和设计城市住房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城市住房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政府决策过程模型。
关键词:
城市住房土地资源 优化配置 决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国敏 卢珂 付晓
政府对城市住房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决策,既是一个多因素影响下的政府决策行为,也是一个多目标的决策问题。文章在分析城市住房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政府决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社会公平、经济效率、生态可持续等层面,系统分析和设计城市住房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城市住房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政府决策过程模型。
关键词:
城市住房土地资源 优化配置 决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聂弯
近年来,绿色发展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基于对黑龙江省大庆市开展的实地调研,探究了资源环境约束下大庆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调研结果显示,初级加工企业多,精深加工企业少,要素投入拉动型为主导,高污染、高排放所形成的路径依赖和配套要素的缺乏是制约大庆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的主要瓶颈,提出从第一、二、三产业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资源环境约束 绿色发展 新动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进社 王红瑞 宋涛
资源和环境问题由来已久。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持续增强,人口迅速膨胀,人均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向大自然索取的资源越来越多,返还给大自然的废弃物和污染也与日俱增。在中国,尽管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巨大,中国大部分自然资源的人均水平远远低于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龙树国 田满文 颜淑蓉
中国住房问题日趋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住房发展目标存在异化、误导等问题。快速城市化加剧了城镇住房供需矛盾,完全依赖市场势必造成住房分配两极分化,并与收入差距形成恶性循环,无法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按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对住房保有环节征收累进制房产税可以抑制多占住房行为。政府有责任提供基本住房保障,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促成住房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资源约束 住房 目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未 吴祖宜
本文针对我国城市发展和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着重论述了城市持续发展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两者之间值得人们注意和应该深思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城市用地 土地资源 持续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盛光华 庞英 张志远
基于生态红线约束,运用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出环境关心对绿色消费意图的传导机制模型,通过结构方程验证了两者之间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环境关心与绿色消费意图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环境关心显著正向影响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对绿色消费意图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主观规范通过态度的中介作用对绿色消费意图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雪梅 周文华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与城市居住人口的持续增长,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土地资源冲突,许多地区的城市规划管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与环境管理规划的相关问题也逐渐显露而出,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率低、资源分配不合理、环保工作不到位等方面,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建设风貌与稳定发展,而且对城市生态环境也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对此,笔者将结合《城市土地开发与管理》一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勇刚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系统探讨土地资源错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03-2020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土地资源错配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土地资源错配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表明地方政府以低价大规模供应工业用地的行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产生不利影响;土地资源错配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显著为负,说明土地资源错配不仅抑制本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还对周边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产生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这意味着土地资源错配引发的空间溢出效应在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中发挥了重要的抑制作用;土地资源错配对不同区域城市、不同规模城市以及不同资源禀赋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存在异质性,对特大城市的影响显著为正,对Ⅰ型大城市、Ⅱ型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影响显著为负;且抑制了资源型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但对非资源型城市的负向影响尚未凸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殷宝庆 颜青
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促进对外贸易绿色转型升级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外向型经济较发达的浙江省为例,通过构建绿色贸易转型升级指标体系,测算了浙江省对外贸易绿色转型升级的变动轨迹。研究结果表明:2002-2014年间浙江省对外贸易绿色转型升级指数总体呈上升态势,但在不同的时间区段内增加幅度有差异;从构成绿色贸易转型升级指数的三个分层指标来考察,浙江省出口产品质量持续改善,但提升速度有所放缓,产业高度较低但转型升级潜力较大,出口部门碳生产率略高于全国水平且不同行业间差异性较大。本文基于实证分析结果,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布局优化、构建绿色技术进步的支撑和保障机制、优化绿色...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成学 覃毅延
工业系统的物流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扰动强度越来越大,已产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实施绿色物流管理势在必行。本文在探讨国内外绿色物流及生态工业园模式缺陷与不足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适合我国工业企业的复合实体绿色物流一体化管理模型。该模型能有效克服绿色物流及生态工业园模式的缺陷与不足,改善企业物流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节约资源。为了说明绿色物流一体化管理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文章根据企业物流的环境约束,在物料平衡保障的条件下,构建了经济效益增长模型。该模型能有效测量出企业在实施绿色物流一体化管理后的经济效益情况,由此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