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04)
- 2023(18395)
- 2022(15731)
- 2021(14695)
- 2020(12059)
- 2019(27490)
- 2018(27339)
- 2017(51747)
- 2016(28332)
- 2015(31747)
- 2014(31441)
- 2013(30896)
- 2012(28634)
- 2011(25956)
- 2010(26142)
- 2009(24464)
- 2008(23674)
- 2007(21007)
- 2006(18777)
- 2005(16926)
- 学科
- 济(112455)
- 经济(112308)
- 管理(87285)
- 业(78993)
- 企(65601)
- 企业(65601)
- 方法(43965)
- 数学(36836)
- 数学方法(36391)
- 中国(33751)
- 农(31775)
- 财(30066)
- 地方(27838)
- 业经(27483)
- 制(25154)
- 学(24759)
- 环境(22254)
- 农业(21243)
- 贸(20190)
- 贸易(20174)
- 银(19578)
- 银行(19529)
- 易(19511)
- 和(19398)
- 理论(19219)
- 融(18817)
- 金融(18813)
- 行(18740)
- 务(18644)
- 财务(18560)
- 机构
- 学院(398715)
- 大学(398253)
- 济(156156)
- 管理(154197)
- 经济(152536)
- 研究(137308)
- 理学(131884)
- 理学院(130379)
- 管理学(128180)
- 管理学院(127446)
- 中国(103100)
- 京(86226)
- 科学(84692)
- 财(75469)
- 所(69328)
- 农(64477)
- 研究所(62649)
- 中心(62039)
- 江(61122)
- 财经(58832)
- 业大(58012)
- 北京(54900)
- 范(54782)
- 师范(54270)
- 经(53219)
- 州(51398)
- 院(50252)
- 农业(50108)
- 经济学(46360)
- 师范大学(43734)
- 基金
- 项目(267848)
- 科学(210272)
- 研究(198750)
- 基金(191928)
- 家(166801)
- 国家(165352)
- 科学基金(141795)
- 社会(124439)
- 社会科(117797)
- 社会科学(117771)
- 省(105929)
- 基金项目(101389)
- 教育(91256)
- 自然(91015)
- 自然科(88771)
- 自然科学(88751)
- 划(88565)
- 自然科学基金(87109)
- 编号(82189)
- 资助(78505)
- 成果(67426)
- 重点(60164)
- 发(59939)
- 部(58405)
- 课题(57173)
- 创(55735)
- 创新(51956)
- 制(51079)
- 国家社会(50736)
- 科研(50504)
- 期刊
- 济(181840)
- 经济(181840)
- 研究(121466)
- 中国(85236)
- 学报(62638)
- 农(59882)
- 管理(58577)
- 财(57991)
- 科学(57276)
- 教育(50484)
- 大学(47186)
- 学学(43948)
- 农业(41250)
- 融(37264)
- 金融(37264)
- 技术(34609)
- 业经(31312)
- 财经(28618)
- 经济研究(28059)
- 经(24428)
- 问题(23381)
- 图书(22812)
- 业(21267)
- 科技(19305)
- 理论(18810)
- 资源(18493)
- 技术经济(18301)
- 版(18219)
- 现代(18146)
- 商业(17572)
共检索到606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家凯 刘佳欢
绿色GDP2.0核算体系为地区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测度提供了新的视角,本研究结合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贵州的实践,运用统计数据分析了贵州不同阶段的特征,结论显示贵州整体绿色GDP水平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家凯 刘佳欢
绿色GDP2.0核算体系为地区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测度提供了新的视角,本研究结合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贵州的实践,运用统计数据分析了贵州不同阶段的特征,结论显示贵州整体绿色GDP水平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利阳 陈鸽
环境成本内部化是实现经济发展绿色化的逻辑前提,也是绿色发展天然具有高成本特征的主要原因,而产业资本循环断裂就是这一特征所导致的主要不利后果。因此,解决由环境成本内部化衍生出的绿色产业资本循环断裂问题,是绿色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常态形式的前提。以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为依据分析内部化的环境成本补偿机制,能够破解经济生态发展悖论,为生态资本有价论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为准确研判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矛盾"症结之所在,进一步提高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生态溢价 资本循环 绿色营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乔平平
选取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传导机制、影响效应及地区异质性。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且具有积极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环境规制促进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区域异质性;外商直接投资在环境规制与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中发挥重要中介作用;门槛检验结果发现,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关系。基于此,提出完善环境规制政策、差异化引入外商直接投资、统筹全国环境规制空间布局等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乔平平
选取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传导机制、影响效应及地区异质性。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且具有积极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环境规制促进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区域异质性;外商直接投资在环境规制与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中发挥重要中介作用;门槛检验结果发现,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关系。基于此,提出完善环境规制政策、差异化引入外商直接投资、统筹全国环境规制空间布局等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旭霞 雷汉云 王珊珊
当前重点关注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但很少关注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共同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文章以2005—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探究在三种不同空间权重矩阵的条件下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在技术创新调节变量的作用下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环境规制是提高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核心助推力量,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引入技术创新这一中间调节变量的作用后,技术创新能够在环境规制提高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层面上起显著的补充作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时间层面上的“路径依赖效应”以及空间层面上的“溢出效应”,且时间上的“累加效应”比“空间溢出效应”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兰勇 王涛 吴筠
近年来,我国出口贸易面临外需疲软、国内生产成本上升、绿色贸易壁垒加剧和欧美发达国家对华经济脱钩政策的严峻挑战,出口企业急需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而绿色金融对其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深度剖析了绿色金融促进出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路径及存在的制约因素。研究表明:(1)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绿色金融制度框架,而出口企业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稳步提升;(2)绿色金融通过发挥资金配置、政策引导、信用机制、信息传递、资本引导和风险管理的功能,一方面提升了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其绿色创新发展与安全发展,最终促进了出口企业高质量发展;(3)目前制约绿色金融促进出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主要是绿色金融制度不科学不完善、绿色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配置效率不高。未来,我国应该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科学完善的绿色金融制度体系,大力支持绿色金融发展、改善内部结构失衡,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提升绿色金融配置效率。
关键词:
绿色金融 出口企业 高质量发展 制约因素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媛
“双碳”目标是新时期乃至今后长期低碳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也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绿色金融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加快推进绿色金融与双碳目标的契合进程,以实现“双碳”为目标,以人民健康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以政策体系为支撑,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完善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新型方式,优化绿色金融资金的投资结构,建立绿色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路径。文章结合钻石模型分析得出我国绿色金融产业在绿色信息披露制度、绿色标准体系、绿色金融产品结构、绿色主体合作意识以及碳市场上还存在一定缺陷,为实现低碳目标促进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应当制定统一的绿色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绿色信息披露制度,提升应对外部环境风险能力。强化生产要素投入,加大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完善碳市场监管机制,构建“一带一路”绿色金融体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系统安全。
关键词:
“双碳” 绿色金融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雷德雨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贵州面临推进精准脱贫与保护自然资本并重的挑战,其绿色减贫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探讨了贵州绿色减贫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内涵,并对贵州绿色发展和精准脱贫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12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调查数据,深入阐述了贵州精准脱贫取得的成效以及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斌会 伍桑妮
本文基于2008~2020年中国30个省市(区、市)的面板数据,以耦合协调度划分区域类型,应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匹配区域的环境规制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发展,而低匹配区域的环境规制阻碍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相较于低匹配区域,高匹配区域内的绿色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程度更大,作用时间更长;高匹配区域内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对环境规制表现为负向影响,而低匹配区域内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对环境规制表现为正向影响。因此,政府应时刻关注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协调程度,正确制定合理的环境规制强度,避免盲目加大环境规制力度而阻碍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晓书 胡祥和 周吉峙 向宽虎
制造业集聚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2008~2020年26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制造业集聚、绿色技术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验证了威廉姆森假说,并且绿色技术创新在二者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此外,将总样本划分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分析发现,制造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且各地区制造业集聚水平均有待提升。因此,仍需鼓励制造业集聚和绿色技术创新发展,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丽 丁涛
数字经济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产生作用。文章以中国2012—2019年31个省市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在区域差异方面,东部地区数字经济效益明显优于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不显著;从门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效应具有非线性递增和空间溢出特征。为此,要通过数字技术升级绿色技术,实施数字化区域差异化和区域协同战略,逐步缩小区域数字鸿沟和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差距,释放数字经济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丽 丁涛
数字经济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产生作用。文章以中国2012—2019年31个省市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在区域差异方面,东部地区数字经济效益明显优于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不显著;从门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效应具有非线性递增和空间溢出特征。为此,要通过数字技术升级绿色技术,实施数字化区域差异化和区域协同战略,逐步缩小区域数字鸿沟和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差距,释放数字经济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维林 王艺斌
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经济蓬勃兴起,已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在此背景下,如何借助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中国城市走向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新模式,是当前亟待进行理论阐释与实证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文章使用2011—2019年中国25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剖析数字经济自身特征的基础上,从边际效应和作用机制两方面提出了数字经济赋能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假说,并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对上述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于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数字经济对于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强,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数字鸿沟”效应的存在。数字经济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创新能力激发效应和公众认知能力提升效应三重机制赋能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这些结论在多种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本文所进行的相关研究在理论上有助于解析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与特征,实践上有助于中国政府充分利用数字经济赋予的时代机遇,加快中国城市发展方式的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和打造创新、智慧、生态、美丽的新型城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华晶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物质财富快速积累的同时,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依然任重道远。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在企业这一经济主体层面实现创新与绿色发展的高度契合,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命题。本文从创新和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协同出发,梳理了企业绿色创新架构,提炼出企业绿色创新的后果主义、契约主义、行动主义、德性主义和认知主义五种进路,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优化制度设计、规范治理架构、激发企业家精神、营造伦理氛围和注重心理机制建设五种对策建议,以期实现企业绿色创新进路融合,发挥企业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升企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水平。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绿色创新 融合 生态文明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