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45)
- 2023(17795)
- 2022(15288)
- 2021(13959)
- 2020(11857)
- 2019(26819)
- 2018(26409)
- 2017(50654)
- 2016(27759)
- 2015(30984)
- 2014(30845)
- 2013(30529)
- 2012(27992)
- 2011(25632)
- 2010(25578)
- 2009(23994)
- 2008(23446)
- 2007(20723)
- 2006(18595)
- 2005(16700)
- 学科
- 济(123285)
- 经济(123131)
- 管理(86965)
- 业(77208)
- 企(64512)
- 企业(64512)
- 方法(49694)
- 数学(42829)
- 数学方法(42393)
- 财(32547)
- 农(30179)
- 中国(29483)
- 学(27476)
- 业经(26235)
- 地方(25830)
- 制(24779)
- 环境(21022)
- 农业(20301)
- 贸(19214)
- 贸易(19204)
- 和(18855)
- 务(18815)
- 财务(18738)
- 财务管理(18703)
- 易(18599)
- 体(18089)
- 企业财务(17777)
- 理论(17733)
- 银(17237)
- 划(17232)
- 机构
- 大学(406115)
- 学院(402594)
- 济(166719)
- 经济(163252)
- 管理(156118)
- 研究(140128)
- 理学(135103)
- 理学院(133566)
- 管理学(131315)
- 管理学院(130585)
- 中国(102844)
- 科学(87410)
- 京(86440)
- 财(77142)
- 所(71597)
- 农(69435)
- 研究所(65288)
- 业大(62532)
- 中心(61801)
- 财经(61372)
- 江(59037)
- 经(55642)
- 农业(54490)
- 北京(54475)
- 范(51733)
- 师范(51162)
- 经济学(51085)
- 院(50315)
- 州(47220)
- 经济学院(45714)
- 基金
- 项目(275125)
- 科学(214901)
- 基金(200227)
- 研究(196050)
- 家(176677)
- 国家(175254)
- 科学基金(149000)
- 社会(125721)
- 社会科(119120)
- 社会科学(119087)
- 省(106495)
- 基金项目(106156)
- 自然(97284)
- 自然科(94860)
- 自然科学(94835)
- 自然科学基金(93149)
- 划(89770)
- 教育(88631)
- 资助(81898)
- 编号(77980)
- 成果(63357)
- 重点(61856)
- 部(60389)
- 发(58312)
- 创(56688)
- 课题(53636)
- 创新(53120)
- 科研(52576)
- 国家社会(52406)
- 教育部(51489)
- 期刊
- 济(188213)
- 经济(188213)
- 研究(119313)
- 中国(77349)
- 学报(70414)
- 农(62977)
- 科学(62099)
- 财(59451)
- 管理(58003)
- 大学(52361)
- 学学(49627)
- 农业(42618)
- 教育(38213)
- 融(33270)
- 金融(33270)
- 技术(32549)
- 财经(31158)
- 经济研究(30507)
- 业经(28652)
- 经(26702)
- 问题(24329)
- 业(21479)
- 图书(20141)
- 技术经济(20024)
- 版(19817)
- 科技(19727)
- 理论(18767)
- 资源(18589)
- 业大(17906)
- 现代(17749)
共检索到595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敏
围绕现阶段我国的社会收入分配问题,经济学界已经从诸多角度进行了研究,其中不乏鞭辟入里之作。2006年底,我国著名产权经济研究学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常修泽完成了题为《资源环境产权制度的缺陷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及其治理研究》的研究报告,从一个新的角度即"资源环境产权制度"的理论角度,对我国资源环境产权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做了一番细致观察和研究。从这一理论视角研究收入分配问题,不仅揭示出造成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深层原因,还对当前我国资源税制相关问题给出了全新的思考角度。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常修泽教授。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晓斌 罗伟广
本文指出我国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在于产权制度缺陷。在“产权不清”的前提下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并让其上市,必然导致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代理问题严重、上市公司购并效率低,从而导致股市配置资源功能低下。因此,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排他性、明晰的产权制度,提高股票市场配置效率。
关键词:
产权制度 资源配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严春玲
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造成国有产权制度缺陷,进而造成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内部人控制”事实上是对企业剩余索取权的控制。加强财务控制可有效制约对企业剩余索取权的控制,从而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加强组织规划、健全授权控制与预算控制等措施,是重构财务控制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制度缺陷 内部人控制 财务控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董克新
一 以灵活的经营机制为特征的乡村企业,在不长的时间里迅速实现了总量扩张,对此我们应有两点基本估价:其一,乡村企业实现速度为主型相对速度效益型要容易得多;其二,这种以经营机制为支撑的速度型,已隐含着因产权制度不健全而积聚的某些问题和矛盾。因此,乡村企业要进一步上规模、上水平,就必须尽快完善其产权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莉
我国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产权主体不明、产权界限不清、产权残缺等内在缺陷 ,导致农民利益没有合法保障 ,尤其在农地被征用过程中 ,农民利益受到严重侵害 ,失地农民生存危机凸现 ,成为社会安定的巨大隐患.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 制度缺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吕炎 唐韬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改革,但即便如此,现行的以集体所有为前提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依旧存在农地产权模糊、产权主体模糊、土地承包经营权不稳定以及农地产权管理效率偏低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对造成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弊端的原因进行了透析,并由此提出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制度 创新路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崔建华
在当代,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和转轨期,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存在重大缺陷,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基于此,要从人力资本投资制度,产权营运中的交易、流动、收益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关键词:
计划经济 转轨期 人力资本产权制度 创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草思
香港大学张五常教授是著名的产权理论专家,他于1993年10月23日在上海“现代市场经济论坛”上发表了一次精采的演讲。张先生的主要观点有:(1)中国改革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创造出了一种新的制度,私人拥有资源的使用权、资源产出的收益权和资源的转让权,但同时又没有放弃国家的所有权。(2)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从根据等级决定权利转变为根据财富决定权利。(3)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艰苦工程。其间不可避免地经过由控制的资源来决定权利的阶段,贪污一旦与制度联系起来就很难消除,因此必须尽快地越过这个过渡阶段。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德进
经济体制的核心是产权制度,林业经济体制的改革主要是对林业产权制度的改革.结合林业产权的特点,对南方乡村集体林业产权制度的根本缺陷作了探讨,如产权主体虚设,权能不清;无差异共有产权导致了很大的外部性;权利约束失效,委托代理关系扭曲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安体富 蒋震
产权制度的不完善是引起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平和贫富差距的重要根源。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造成土地所有权收入被政府获得,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分配制度的不完善造成本应属于全民获取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被国有企业获得,矿产资源产权制度的缺陷使得本属于国家矿产资源所有权的收入被少部分人获得。这些都是影响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深层次问题,未来应该从制度根源上进行改革,不断完善产权制度,从根源上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志辉 刘卫军
基于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与产权制度的核心地位 ,认为引发西北地区农村资源严重破坏的主要根源是农村资源制度的缺陷 ,制约农村资源破坏乃至实现西北地区农村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措施和途径是农村资源产权制度建设。立足于西北地区农村资源产权制度中存在产权的拥有不稳定、内容不细致、关系不明晰、运用不顺畅等问题 ,提出西北地区农村资源产权制度建设应从保护产权拥有、明晰产权关系、丰富产权内容、保障产权应用等几方面着手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农村资源 产权制度 缺陷 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龙超 叶小娇
我国贫困村互助资金(亦称"扶贫互助社")制度安排中社员产权主体地位缺失,导致村民入社率偏低、贫困户参与互助社不足、互助社资金动员功能缺失、民主管理虚化等问题,使互助社不具有合作金融组织的性质与治理结构,而只是一种财政扶贫资金信贷化使用的操作平台。贫困村互助资金制度改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运用扶贫资金赠予贫困户股权;允许股金分红;限制单一社员股权占比;借款额度与股金挂钩;进行内部储蓄业务试点。通过以社员产权主体地位塑造为核心的制度变革,将扶贫互助社由外部资金供给驱动的外生性资金运用平台,改造成为内部资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夫永 柯娟丽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回顾,分析和阐述了我国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以及对其进行创新发展的重大意义,并结合我国实情,对我国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和创新原则做了探索性思考。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土地制度 产权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丁栋虹
明确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现状,是把握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形势的关键所在,也是进行深入改革的基础。在土地资源稀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土地产权制度具有排他性、转让性和继承性的基本特点,并因此引致了现代企业革命。而与此对应,我国现行土地产权制度存在三个方面的突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税杰雄
由于对农村集体所有权的共有属性、村民委员会的内部机构性质认识不清,农村土地制度所规定的所有权主体错位、客体模糊、所有权的虚化和流转方式的单一,使农民权益受损、农村土地急剧减少、征用土地浪费现象严重;“家庭承包,双层经营”的法理矛盾和由此引起的经营权冲突,导致了农民的承包经营权难以保障。为此,应确认农村土地的村民共同所有权和收益权,确立农民永久性经营权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