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87)
2023(17480)
2022(14747)
2021(13467)
2020(11080)
2019(25602)
2018(25172)
2017(47823)
2016(26342)
2015(29497)
2014(29526)
2013(29336)
2012(27575)
2011(25279)
2010(25508)
2009(23660)
2008(23710)
2007(21394)
2006(19023)
2005(17354)
作者
(80380)
(67288)
(67005)
(63308)
(42790)
(32492)
(30462)
(26259)
(25503)
(24002)
(22927)
(22506)
(21717)
(21304)
(21069)
(20769)
(20615)
(19969)
(19432)
(19358)
(16944)
(16668)
(16268)
(15253)
(15251)
(15106)
(14981)
(14905)
(13666)
(13389)
学科
(111069)
经济(110921)
管理(77658)
(71538)
(56289)
企业(56289)
方法(42134)
数学(36551)
数学方法(36198)
中国(34202)
(32503)
地方(29728)
(28675)
业经(25482)
(24725)
(23517)
农业(21892)
(20758)
贸易(20741)
(20031)
环境(19917)
(18949)
银行(18886)
(18519)
金融(18514)
(18071)
(17360)
(16789)
技术(16768)
财务(16742)
机构
学院(381712)
大学(381436)
(154649)
经济(151095)
管理(140864)
研究(137040)
理学(120019)
理学院(118482)
管理学(116519)
管理学院(115771)
中国(103283)
科学(86688)
(82729)
(74110)
(73002)
(71705)
研究所(64865)
中心(62685)
业大(60965)
(60503)
农业(58434)
财经(56689)
北京(52230)
(51681)
(51184)
师范(51063)
(49353)
(47863)
经济学(46886)
(44969)
基金
项目(253087)
科学(197062)
基金(181167)
研究(180429)
(160306)
国家(158908)
科学基金(134044)
社会(114345)
社会科(108227)
社会科学(108193)
(100795)
基金项目(96743)
自然(87252)
(85117)
自然科(85097)
自然科学(85069)
自然科学基金(83495)
教育(81625)
资助(72719)
编号(72535)
成果(59012)
(58818)
重点(57739)
(54792)
(52510)
课题(51279)
创新(49301)
科研(48607)
计划(47434)
国家社会(47186)
期刊
(178818)
经济(178818)
研究(113420)
中国(82917)
(67999)
学报(66442)
科学(59254)
(57343)
管理(50952)
大学(48557)
学学(45704)
农业(45550)
教育(39869)
(37330)
金融(37330)
技术(31485)
业经(30114)
财经(27961)
经济研究(27924)
问题(24974)
(24655)
(24043)
(19549)
资源(19340)
图书(18944)
(18318)
技术经济(18272)
科技(18238)
商业(17255)
现代(17138)
共检索到586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飞  李永贺  于艺婷  沈世芳  
基于绿色发展内涵和生态经济学门槛理论,将传统生态福利绩效模型扩展为基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系统的城市绿色发展评价模型。通过线性回归、脱钩及LMDI影响因素方法等,分析1998—2018年上海资源消耗对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城市绿色发展水平随资源消耗量的持续升高呈倒“U”型变化趋势,并存在门槛效应。资源强度、经济强度、空间结构和人口规模四类影响因素对资源消耗与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和环境质量三种脱钩关系的驱动作用不同,其中资源强度因素是资源消耗与三者脱钩的主要驱动力,而经济强度因素则是资源消耗与社会福利和环境质量脱钩的主要阻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晔  欧阳婉桦  
在构建城市绿色发展测度体系基础上,采用“纵横向”拉差、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收敛分析等方法对2011~2018年江西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动态测度和时空演变分析,构建涵盖环境规制综合指标、技术创新、治理转型、对外开放度、人力资本、产业集聚六个维度的网络拓扑结构Tobit模型探究江西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第一,江西各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平稳上升,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领域分别是江西各城市绿色发展提升的关键保障和重要短板,大南昌都市圈、赣东北、赣西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呈依次递减的梯度分布。第二,江西城市绿色发展具有逐渐缩小的空间负相关性,南昌正显著成为热点区域,江西城市绿色发展长期内存在显著收敛趋势。第三,环境规制、技术创新、治理转型、对外开放度、人力资本、产业集聚等对江西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有不同的显著影响,并验证了波特假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史利江   李永宁   李前锦   高杉   张晓龙   张殷波   高峰  
文章从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和绿色治理三方面构建区域绿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以及地理探测器等研究方法,分析了2010—2019年山西省11个地级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010年以来,山西省市域绿色发展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各地级市绿色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在波动中呈现下降的趋势;从绿色发展的区域差异来看,山西省市域绿色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波动减小,晋北、晋中和晋南三大区域内各地级市绿色发展均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区域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2)山西省市域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明显,形成了明显的“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特征,其中太原和晋中成为山西省市域绿色发展的核心区,而阳泉、临汾和运城成为绿色发展的边缘区,核心区和边缘区之间绿色发展水平差异十分明显;山西省市域绿色发展水平的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均不显著,尚未形成明显的绿色发展空间集聚,溢出效应不明显。(3)山西省市域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是诸多因素共同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人口素质、科技创新、外商投资以及城市生态环境等因素通过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成为影响山西省市域绿色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山西省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季永月  张丽君  秦耀辰  陈吉龙  吴胜军  
提高绿色发展水平是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文章综合运用熵权TOPSIS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杜宾模型(SDM)等方法,分析了2003—2016年我国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时空分异格局及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四化")发展对其影响,结果发现:①2003—2016年城市绿色发展呈现稳进上升的趋势,社会进步逐渐取代经济发展成为城市绿色发展的主力军;空间分布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绿色发展水平较高,黑龙江、安徽、河南、四川等地则相对较低。②由于西部生态文明水平发展迅猛,而中部出现经济、社会、生态不协调发展状态,城市绿色发展水平从"东部>中部>西部"逐渐演变为"东部>西部>中部"。③城市绿色发展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且集聚程度不断增强,低值聚集区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锁定。④整体上"四化"发展对绿色发展皆起促进作用,其中信息化影响最为显著,工业化次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书芳  马宪法  
从浙江城市绿色发展现状出发,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浙江省绿色发展特色和区域特色选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建立评价模型,测算出2015年浙江省各地市的绿色发展指数。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各市绿色发展水平不高,区域差异较大,部分城市以绿色为代价来追求发展。最后提出城市绿色转型的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邹庆  张成  程大千  翟江苏  
针对我国城市货运配送的发展特征,首次基于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出若干关键性指标,并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我国20个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的示范工程建设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各示范城市发展水平的分层现象较为明显,其中苏州和南京的发展水平较为领先,应充分发挥其经济社会优势,促进创新发展,起到引领示范作用;而其他大部分城市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应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配送运营模式,做好节能减排和信息化建设。该评价方法可为今后其他绿色货运配送城市的创建和推广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亮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水资源消耗会呈现一定的趋势。本文以上海市为例,运用相关数据,从自来水消耗总量和城市实际用水投入量两个角度分析了水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最后,根据上海市水资源消耗的现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钰  王小梅  
基于开发区的绿色发展,根据P-S-R模型构建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TOPSIS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兰西城市群17个开发区绿色发展水平及限制因素进行测算评价。结果表明:2013—2018年兰西城市群开发区绿色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兰州市、西宁市的开发区绿色发展示范引领效果明显,以兰州市为核心的开发区绿色发展高水平线状空间布局逐渐形成,开发区绿色发展压力对其状态、响应的关联影响明显,呈现出初始绿色发展压力制约效应明显向趋于减小的方向演进。限制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限制兰西城市群开发区绿色发展的主导因子,科技创新投入不足是重要的瓶颈因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竟男  任青青  
流通业是第三产业中污染物排放最多的行业,所以流通业绿色发展对于减少经济系统碳排放至关重要。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本文通过构建流通业绿色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各省份2010-2021年流通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流通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平川  杨多贵  雷莹莹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2008年发起了"全球绿色新政"的倡议,全球兴起一股"绿色发展"浪潮,以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争夺全球经济主导权。本文阐述了绿色发展的内涵及"动力、公平、质量"三大本质元素,并结合这三大元素,提出了绿色发展进程的三大宏观判据—"动力、公平、质量"表征的倒U型曲线。最后,根据三大判据总结了上海市绿色发展的进程,及其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所处的位置:上海位于"动力"倒U型曲线的右侧,在全国名列前茅;位于"公平"倒U型曲线的转折点,落后于北京、浙江;位于"质量"倒U型曲线的左侧,亟待改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艳  郑贺允  葛力铭  
首先,采用超效率SBM模型与Malmquist指数法评价中原城市群2007—2018年的绿色发展效率。其次,分析绿色发展效率的协同提高机制。进一步地,在协同提高机制中嵌入区域、省份、资源禀赋等多种类型的异质性分析。最后,提出中原城市群绿色发展的优化路径,以期为加快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中原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效率值整体水平偏低;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增长速度缓慢。(2)重视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政府干预和科技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积极作用,降低产业结构和外商直接投资的不利影响。(3)东部地区绿色发展的推动力弱于中部地区;中心省份与外围省份的绿色发展大体一致;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的推动力强于非资源型城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艳  郑贺允  葛力铭  
首先,采用超效率SBM模型与Malmquist指数法评价中原城市群2007—2018年的绿色发展效率。其次,分析绿色发展效率的协同提高机制。进一步地,在协同提高机制中嵌入区域、省份、资源禀赋等多种类型的异质性分析。最后,提出中原城市群绿色发展的优化路径,以期为加快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中原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效率值整体水平偏低;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增长速度缓慢。(2)重视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政府干预和科技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积极作用,降低产业结构和外商直接投资的不利影响。(3)东部地区绿色发展的推动力弱于中部地区;中心省份与外围省份的绿色发展大体一致;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的推动力强于非资源型城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杨   王京   潘为华  
新型城镇化和绿色发展是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关键。文章基于多维度考察2011—2020年中国省域层面新型城镇化和绿色发展水平,分析二者的区域特征,并从非线性角度考察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究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1)新型城镇化水平与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绿色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显著,中部地区在绿色发展方面压力最大;(2)新型城镇化水平与绿色发展水平之间呈正“U形”关系,即城镇化初期抑制绿色发展,而后期促进绿色发展,拐点为30.22%;(3)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通过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渠道,促进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4)东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对绿色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先抑制后促进的影响,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虹  陈丽姿  
葡语国家大都处在国际航运大动脉上,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运用加入绿色物流发展指标等变量后的引力模型,对中国与葡语国家的双边出口贸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测算,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增长对亚非葡语国家的出口贸易流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物流发展水平对中国出口贸易有积极的影响,物流行业碳排放增长率与中国出口贸易流量呈负相关关系。因此,中国必须加大力度发展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绿色物流,并根据葡语国家的市场和生产环境实施差异化的出口策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虹  陈丽姿  
葡语国家大都处在国际航运大动脉上,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运用加入绿色物流发展指标等变量后的引力模型,对中国与葡语国家的双边出口贸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测算,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增长对亚非葡语国家的出口贸易流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物流发展水平对中国出口贸易有积极的影响,物流行业碳排放增长率与中国出口贸易流量呈负相关关系。因此,中国必须加大力度发展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绿色物流,并根据葡语国家的市场和生产环境实施差异化的出口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