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9)
2023(827)
2022(630)
2021(631)
2020(510)
2019(1165)
2018(1180)
2017(2062)
2016(1209)
2015(1409)
2014(1437)
2013(1552)
2012(1392)
2011(1393)
2010(1454)
2009(1406)
2008(1477)
2007(1273)
2006(1269)
2005(1080)
作者
(4464)
(3726)
(3664)
(3453)
(2362)
(1823)
(1725)
(1529)
(1389)
(1356)
(1322)
(1314)
(1283)
(1222)
(1207)
(1154)
(1101)
(1062)
(1050)
(1044)
(967)
(902)
(894)
(832)
(816)
(813)
(806)
(805)
(794)
(768)
学科
管理(5627)
(4836)
经济(4832)
资源(4082)
(2965)
(2450)
(2421)
企业(2421)
人事(2169)
人事管理(2169)
环境(1944)
(1716)
(1594)
方法(1583)
中国(1549)
地方(1400)
(1300)
开发(1297)
生态(1277)
数学(1220)
数学方法(1204)
利用(1198)
建设(1096)
组织(1073)
理论(1056)
业经(1040)
农业(1039)
(975)
图书(890)
(887)
机构
大学(20143)
学院(19848)
管理(8172)
研究(7557)
理学(6781)
(6728)
理学院(6706)
管理学(6583)
管理学院(6545)
经济(6509)
中国(5915)
科学(5765)
(4944)
(4376)
研究所(4079)
(3737)
中心(3413)
(3242)
北京(3228)
(3224)
资源(3214)
师范(3207)
业大(3023)
农业(2957)
科学院(2896)
(2822)
(2788)
图书(2780)
(2739)
书馆(2715)
基金
项目(14236)
科学(10774)
基金(9863)
研究(9809)
(9077)
国家(9011)
科学基金(7397)
社会(5804)
(5511)
社会科(5504)
社会科学(5500)
基金项目(5241)
自然(5134)
自然科(4844)
自然科学(4841)
自然科学基金(4755)
(4607)
编号(4429)
资助(4134)
教育(4074)
资源(3970)
成果(3476)
(3405)
重点(3227)
(3040)
计划(2675)
课题(2619)
科技(2610)
(2581)
科研(2581)
期刊
(7993)
经济(7993)
中国(5855)
学报(4258)
资源(4252)
研究(3907)
图书(3757)
科学(3727)
(2876)
管理(2812)
书馆(2809)
图书馆(2809)
大学(2269)
农业(2099)
学学(1860)
(1774)
教育(1752)
情报(1649)
(1551)
中国人(1542)
国人(1542)
(1444)
技术(1388)
业经(1339)
开发(1263)
自然(1121)
(1081)
论坛(1081)
问题(1071)
环境(1020)
共检索到31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俊芳  
大学资源主要包括有形的经济资源、无形的文化资源以及复杂的社会资源。资源汲取及其转化、延续、增值能力是名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学者汇聚认同的基本条件,是名校活力久盛不衰的重要原因。经济资源汲取的多元途径,文化资源汲取的增量效应,以及个体行动者自豪感的萌生,都对名校活力的生成及维持发挥着深远的影响。资源汲取对名校亦产生双重影响,由于经济资源依赖可能导致名校学科倾斜、社会批判力弱化、本科教学边缘化等问题的出现。名校若以经济资源汲取为最高职志,则会因经济资源依赖而损害其作为学术组织应具有的根本精神。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俊芳  
探究西方名校“活力”之源 ,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以牛津、剑桥、柏林、哈佛等为代表的西方名校在长达数百年的办学历史中始终保持世界一流大学的地位 ,创造了世界高教史上的“教育奇观”。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它们妥善地处理了“不变”与“变”的关系 ,在回应时代剧变的挑战过程中 ,保持了自身的特色和独有的大学精神。同时 ,研究型大学的定位以及西方名校不同模式间的“互动效应”,也为西方名校注入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行云  
一位对中国开放大学的建立做出重要贡献的知名学者一直鼓励开放大学要发挥当今网络的优势,与普通高校尤其是名牌大学合作,站到名人的肩膀上,充分利用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较快提升开大的质量,并与其曾经工作过的国内数一数二的名校牵线搭桥,希冀出现一个有说服力的案例。几年过去了,尚未听到这所名校对此表现出多大的兴趣。国际上公认,一所大学的声誉就是这所大学的硬通货。名牌大学视声誉如生命,
关键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云波  郭建如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我国高职教育"多元主体"的办学体制客观上导致了不同举办主体的高职院校在汲取财政资源、体制资源和市场资源方面存在差异。对全国高职院校经费数据的量化分析也证实不同举办主体的高职院校在"生均财政预算内拨款"和"生均学费收入"上存在显著差异。与政府关系更为密切的省级非教育部门、省级教育部门和地市级政府所举办的高职院校能够获得更多的财政资源,与企业、行业部门关系更为密切的中央部门、国有企业举办的高职院校获得的财政资源相对较少,民办高职院校则高度依赖学费收入。研究还发现,资源汲取的差异使得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的水平上也会有显著的分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汤一介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要求高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并提出四个"必须大力"的要求。在此我就总书记提出的第四"大力"谈谈我的几点体会。(一)关于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学校的任务从根本上说就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人才"。谁来培养?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庞祯敬  
本文在梳理文献、界定内涵及精细构建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利用DEA对成都市90个名校集团资源融合效率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发现,成都市名校集团资源融合效率整体水平不高,个体差异大,效率分布在学段、圈层、跨区域类属上具有明显分异,资源融合效率受教育实践导向、资源融合主观需求、资源有效利用问题、校际空间距离、行政区划壁垒等因素深刻影响。未来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资源投入原则、完善名校集团资源融合的激励和考核机制、建立市域统筹的名校集团交流机制与联席会议制度。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罗劲博  李小荣  
公司的过度投资是公司金融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其发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利用我国主板市场20 06-2014年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高管在行业协会任职与公司的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公司高管在行业协会任职与企业的过度投资正相关,从而体现出"资源诅咒"。进一步发现,当高管任职于省级与市县级行业协会时,二者的关系会更加显著;但其任职于国家级行业协会时则不显著,并且相对于国有企业,该关系仅在民营企业显著。为了解决研究结论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工具变量法与倾向得分匹配法等进行了稳健性测试,检验表明,企业高管在行业协会任职使公司获得了较多政府补助、银行贷款和较低税收负担而体现出"资源汲取",但同时也导致企业的商务支出增加、更少的机构投资者持股以及聘用国际四大审计师的概率显著降低,进而为资源汲取到资源诅咒的转化提供"便利"。本文的研究结论为重新认识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因素与产生机制,以及客观评价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对企业财务决策行为的影响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与思路。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艳辉  魏新星  邱均平  
[目的/意义]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具有很强的合理性,是仔细斟酌之后实现的多年之愿,更名可以给学科带来一系列优势。但毋庸置疑的是,更名不能改变本学科在建设和发展中的既存问题,因此更名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学科改革,正本清源。[方法/过程]在介绍一级学科更名的背景及借鉴国外高校硕士学位人才培养经验的必要性基础上,通过分析、总结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四所国外世界TOP高校的硕士学位培养特点,同时深入学习该领域排名世界第一的英国谢菲尔德信息学院在硕士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特色,为更名后我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参考。[结果/结论]基于国外经验,认为我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有如下建议:第一,找准学科定位,明确学科目标,形成学科特色;第二,丰富该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夯实研究生教育;第三,培育满足信息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勇担时代大任;第四,与相关行业或领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学科创新;第五,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教育认证标准;第六,加强我国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英文期刊建设。通过6点针对性的建议,为学科未来的改革指明方向与目标。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夏禹桨  
产业共性技术作为准公共产品,它的创新扩散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但长期面临"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双重困局。相对于企业和政府,行业协会具有产业共性技术供给方面的比较优势。本文以利益契合和资源汲取能力为二维视角,考察行业协会与政府的利益契合程度,分析行业协会的内外资源汲取能力,分类型研究产业共性技术的不同供给情况。通过多案例比较研究发现,行业协会的利益契合程度越高、资源汲取能力越强,其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作用越大。随着利益契合程度的降低,资源汲取能力和产业共性技术供给能力都相应减小。相对而言,利益契合对产业共性技术的作用仍然处于支配地位。新兴行业和传统行业的资源汲取能力同样呈现类型学特征,新兴行业表现为内弱外强型,而传统行业则是内强外弱或内外平衡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一本连环画换来的Offer作为一名普通二本院校的学生,我开始在找工作时并不顺利,但是我有两项特长:英文和写作。我简历投得很有针对性,锁定贸易公司和媒体,一投一个准。可是我一直在纠结,总觉得单纯的商务或媒体机构都不是我的志向。刚好那时在看一本《十四堂人生创意课》,又想到自己每每翻看商业杂志上的营销案例时内心都会沸腾,于是我又把目光投向了广告公司。考虑到应聘的是创意行业,我没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衍  
普通教育无疑已经拥有了多所世界层面、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的名校,作为"半壁江山"的职业教育岂能缺位。从常理上讲,教育的每种类型和每个层次都应该有自己的名校,职业教育自然也不例外。从现实上讲,我国正在举办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13093所中职学校和1280所高职学校的招生规模多年来都分别占到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的"半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马长林  
在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中,金融活动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古代金融源远流长,多姿多彩,曾创造了不少世界金融史上的第一,近代金融经历的曲折与磨难、创新与发展,也令人瞩目。特别是民国以来一批银行家的探索和创新,在近代中国金融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记忆。近代金融发端始于传统钱庄的转型。有着几百年历史的钱庄,其经营的业务原来是小打小闹,但是当一批批洋人前来做进出口生意时,钱庄提供了一种便利的金融工具——庄票,这种"早期支票"的使用,给钱庄发展带来了契机,由此开始了钱庄的鼎盛时期。而山西票号则在多年经营积累的基础上,利用战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瞿林东  
习近平主席《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概括了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强调了新时代中国史学的历史使命,指出了中国史学自身建设应达到的理论高度和科学水平,为中国史学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和努力的目标。这里,我就贺信中说到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1)这一论述,讲一点自己的认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运成  李更生  
长三角中小学名校长联合培训是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的一个重要品牌项目。长三角联合培训的价值取向就是通过联合培训实现优质教育培训资源的共享,打造引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领军人物,从而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的一体化发展。长三角名校长的联合培训在培训管理、运作和特色方面实现了一系列的机制创新,从而确保了联合培训的健康有序运行,并产生了良好的功效,形成了一个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教育合作品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