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41)
- 2023(11327)
- 2022(9825)
- 2021(9088)
- 2020(7447)
- 2019(17434)
- 2018(17481)
- 2017(33860)
- 2016(18544)
- 2015(20771)
- 2014(20893)
- 2013(20949)
- 2012(19178)
- 2011(17240)
- 2010(17120)
- 2009(15444)
- 2008(14949)
- 2007(12814)
- 2006(11190)
- 2005(9470)
- 学科
- 济(78284)
- 经济(78200)
- 管理(52941)
- 业(48673)
- 企(40177)
- 企业(40177)
- 方法(34822)
- 数学(30041)
- 数学方法(29693)
- 中国(21262)
- 农(19692)
- 地方(18701)
- 业经(17844)
- 学(17241)
- 财(15670)
- 和(13472)
- 农业(13349)
- 环境(13217)
- 理论(12811)
- 技术(12440)
- 产业(12383)
- 贸(11614)
- 贸易(11608)
- 制(11550)
- 易(11175)
- 划(10522)
- 发(10165)
- 资源(10032)
- 务(9761)
- 财务(9701)
- 机构
- 大学(264185)
- 学院(262781)
- 管理(108724)
- 济(102288)
- 经济(99877)
- 理学(95020)
- 理学院(93940)
- 管理学(92320)
- 管理学院(91844)
- 研究(88026)
- 中国(61975)
- 京(57274)
- 科学(57121)
- 所(43771)
- 财(42976)
- 农(40774)
- 研究所(40393)
- 业大(40341)
- 中心(38911)
- 江(36827)
- 北京(36062)
- 范(35814)
- 财经(35646)
- 师范(35537)
- 院(32579)
- 经(32436)
- 农业(32039)
- 州(30638)
- 经济学(29825)
- 师范大学(28933)
- 基金
- 项目(189107)
- 科学(148807)
- 研究(136862)
- 基金(136855)
- 家(119229)
- 国家(118292)
- 科学基金(102145)
- 社会(85803)
- 社会科(81372)
- 社会科学(81350)
- 基金项目(74042)
- 省(73923)
- 自然(67535)
- 自然科(65820)
- 自然科学(65805)
- 自然科学基金(64590)
- 划(62078)
- 教育(60973)
- 编号(55781)
- 资助(55627)
- 成果(43897)
- 重点(41762)
- 发(40943)
- 部(40732)
- 创(39074)
- 课题(37800)
- 创新(36393)
- 科研(35712)
- 国家社会(34853)
- 教育部(34481)
- 期刊
- 济(109425)
- 经济(109425)
- 研究(74654)
- 中国(45608)
- 学报(41624)
- 科学(39239)
- 管理(38242)
- 农(36061)
- 大学(30513)
- 财(29566)
- 学学(28565)
- 教育(26543)
- 农业(25837)
- 技术(22068)
- 业经(18733)
- 经济研究(16696)
- 融(16568)
- 金融(16568)
- 图书(16464)
- 财经(16118)
- 问题(16095)
- 资源(14547)
- 科技(13864)
- 经(13752)
- 理论(13262)
- 业(13172)
- 技术经济(12889)
- 现代(12706)
- 实践(12381)
- 践(12381)
共检索到368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陶晓燕
产业对接为资源枯竭城市和资源富集城市的共同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本研究引入基于产业梯度理论的产业梯度系数和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产业成长系数,建立一个二维坐标体系模型,并以河南省焦作市和平顶山市为例,探讨资源枯竭城市和资源富集城市的产业对接问题。该方法为对接产业的选择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余建辉 张文忠 王岱 李倩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是当前中国国家转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以及近5年国家针对资源枯竭城市大规模援助的发展形势下,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成效如何?本文试图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构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成效测度体系,测算2006-2010年各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成效,并分析各城市转型成效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通过从产业、民生、生态环境3个维度综合评估城市转型过程和转型后达到的状态等指标,可以将城市转型发展的成绩与其由于周边区域发展所取得的共同成绩分离出来,较为有效的测度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成效;中部城市转型成效相对较好,而东北地区城市转型相对较差;石油类城...
关键词:
资源枯竭城市 城市转型 成效测度 中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鹏飞 代合治 谈建生
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滞后已成为我国经济进步的制约因素之一。造成资源型城市衰弱的根本原因是城市本身在长期依赖资源的情况下导致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选取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枣庄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其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做出科学评价,由此提出转型方案,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提供典型案例。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产业转型 枣庄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晶
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求产业转型与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障碍是产业转型与环境治理“两难交织”。产业转型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环境治理的终极目标则是实现地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恒山模式”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或制度安排,将产业转型的立足点放在环境治理上,在环境治理的同时实现产业转型,实现产业转型与环境治理的相统一。论文评价了“恒山模式”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
资源枯竭 产业转型 环境治理 社会稳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田苗 武友德
东川作为我国西南山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有一般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普遍问题外,还面临着交通区位条件差、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文化观念和技术落后等严峻的制约。文章以东川为着眼点探讨了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特征和产业转型的问题,并针对东川的特殊制约因素,探讨目前产业转型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产业转型 东川 特殊制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黄石市中心支行青年课题组 万东山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必然要面临转型阶段,本文在分析金融支持黄石市产业转型道路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基础上,探索了黄石市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资源枯竭 产业转型 金融支持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要武
《改革》2009年第1期发表了于立、于左的文章《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与社会稳定的关联度》。针对该文观点,《改革》编辑部收到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宁学院经济与管理系、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WTO事务中心的专家学者的争鸣文章,现予编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余建辉 张文忠 王岱
论文通过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中各方面变化的分析总结,提出以基础、经济、社会、生态4个要素为框架建立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指标体系的思路,并根据2005—2009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测量各个资源枯竭城市在自身转型和区域发展地位提升两方面的发展状态。之后对城市的转型效果进行分类分析,发现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总体态势较好,但城市转型效果在空间上以及不同类别城市间存在明显差异,部分城市没有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转型发展。
关键词:
资源枯竭城市 城市转型 中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冷艳菊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一项世界难题,也是我国的重大课题。在发展过程中,该类城市普遍陷入经济发展缓慢、居民就业压力大、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的困境。本文以文化分析为视角,从城市精神、制度、价值观等文化层面分析导致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困境的文化原因,提出以提升城市文化力为宗旨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文化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转型 文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平
黄石市是我国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和青铜文化的发祥地,几千年生生不息的矿冶之火,铸就了黄石"青铜古都"的辉煌。但随着矿产资源的日渐枯竭,黄石市面临着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冲击下,资源型城市经济"怕冷不怕热"的共性使该市长期累积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显现。自2009年黄石市被批准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以来,全市金融机构紧紧围绕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际,发挥金融对产业转型的引导作用,以金融改革与创新为动力,加大信贷资金投入和信贷结构调整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基础设施、替代产业、生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资金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庞娟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随着自然资源的枯竭,陷入矿竭城衰的境地。实现产业转型,逐步脱离矿产资源采掘与加工,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出路,但产业在转型中存在着不确定的风险。规避产业转型的风险,可通过产业结构创新、产业技术创新、产业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增强产业优势,改变历史形成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并向具有特色功能的或综合性的城市演变,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资源枯竭 产业转型 风险规避 产业创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春海
产业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提出政府应该建立资源开发补偿、衰退产业援助和替代产业扶持三个机制,以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三个机制协同运转的核心与关键是政府的产业转型财政政策扶持机制。本文分析了财政扶持资金的来源和筹集途径,指出应该遵循“中央财政出大头,省级财政出中头,资源枯竭型城市财政出小头”的原则筹集财政扶持资金。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财政扶持资金的使用与监督机制,认为财政扶持资金的使用应该遵循“严格监督,基层使用”原则,主要由资源枯竭型城市政府支配,而投放领域则应侧重于资源枯竭型城市...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产业转型 财政政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瑞茜
自国家发改委将河南焦作、山西大同等城市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以来,如何实现主导产业由资源消耗型向可持续发展型的转变,已成为困扰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难题。本文选取加权感应度系数、加权影响度系数等测度产业关联的指标,以河南焦作为例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今后的主导产业选择问题加以分析。本文认为,焦作市在经济转型中应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和发展旅游业为契机,重点发展与能源相结合的装备制造等五大战略产业和新材料等四大新兴产业为主的产业群,逐步实现其向综合性工业城市、服务城市、山水园林城市的转变。
关键词:
资源枯竭 加权感应度系数 主导产业 焦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浩 陈平 罗艳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对我国15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效果进行测度,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各城市转型成效进行分类,发现各市之间整体转型成效差异较大,其中生产要素和科技水平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成效的影响最大。从单个主因子得分来看,多个城市在转型过程中积累了各自的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