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16)
2023(5463)
2022(4376)
2021(4012)
2020(3486)
2019(8080)
2018(7995)
2017(16112)
2016(9021)
2015(10359)
2014(10559)
2013(10418)
2012(9693)
2011(8744)
2010(9120)
2009(8507)
2008(8451)
2007(7650)
2006(6957)
2005(6394)
作者
(26630)
(22086)
(21986)
(21196)
(14043)
(10491)
(10046)
(8617)
(8328)
(8157)
(7526)
(7486)
(7278)
(6967)
(6888)
(6645)
(6555)
(6339)
(6305)
(6228)
(5619)
(5600)
(5387)
(5031)
(5004)
(4982)
(4916)
(4765)
(4681)
(4301)
学科
(45358)
经济(45318)
管理(26780)
(25710)
(20979)
企业(20979)
方法(20141)
数学(17983)
数学方法(17584)
中国(12191)
(11279)
业经(10791)
地方(9956)
产业(9952)
(7819)
(7810)
农业(7660)
(7414)
技术(7030)
(6680)
理论(6612)
环境(6556)
资源(6534)
(5925)
贸易(5921)
地方经济(5888)
(5716)
(5701)
结构(5631)
(5538)
机构
学院(133034)
大学(130554)
(56671)
经济(55548)
管理(52598)
理学(44939)
研究(44736)
理学院(44485)
管理学(43402)
管理学院(43162)
中国(34344)
(28298)
科学(27500)
(24605)
(23314)
研究所(20879)
(20868)
中心(20625)
(20453)
财经(19352)
业大(18660)
北京(18344)
(17380)
(17304)
师范(17264)
经济学(17144)
(17129)
(15688)
农业(15669)
经济学院(15457)
基金
项目(86883)
科学(68949)
研究(63775)
基金(62007)
(53458)
国家(53059)
科学基金(45903)
社会(40829)
社会科(38837)
社会科学(38826)
(35787)
基金项目(32120)
自然(29256)
教育(29226)
(29100)
自然科(28462)
自然科学(28455)
自然科学基金(27916)
资助(26617)
编号(26119)
成果(21017)
(20300)
重点(19764)
(18751)
课题(18477)
(18231)
创新(16830)
国家社会(16654)
发展(16430)
(16184)
期刊
(64997)
经济(64997)
研究(38273)
中国(27753)
管理(20808)
(19010)
学报(18468)
(18153)
科学(18036)
教育(14252)
大学(13669)
农业(13040)
技术(12924)
学学(12583)
业经(11654)
(11378)
金融(11378)
经济研究(10009)
财经(9614)
统计(9311)
问题(9148)
(8498)
(8480)
资源(8163)
技术经济(7961)
决策(7623)
图书(7273)
(6803)
科技(6303)
(6064)
共检索到203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姚毓春  
资源枯竭型地区就业问题由来已久、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究其原因,是体制约束、产业衰竭、人力资源单一及社会文化保守等多种因素桎梏而成。要通过接续替代产业培育、人员素质培训、营造良好氛围和落实优惠政策等系统工程来解决上述问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文祥  李炳亮  刘一冰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众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辽宁省阜新市作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第一个试点,安置下岗失业矿工再就业最具有特色的渠道是发展都市农业。总结和肯定了阜新市的做法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解决就业问题一条新途径、新规律,阐述了其他同类城市应该如何借鉴阜新市解决就业问题的经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付智  余世华  
资源型企业以有限的自然资源为劳动对象,在旧的经济体制下长期脱离市场,采取只重数量忽视质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来扩大再生产,经过十几年或几十年的掠夺性开采,这种增长方式带来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职工下岗等一系列问题。这类企业职工再就业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国企改革的成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黄石市中心支行青年课题组  万东山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必然要面临转型阶段,本文在分析金融支持黄石市产业转型道路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基础上,探索了黄石市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抗私  
资源型地区以单一经济结构高度依赖资源而生存,在历经辉煌之后,当资源进入枯竭期,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和众多的社会隐患,就业正是这其中最为严峻、最具挑战性的重大问题。本文基于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的基本框架,结合国际比较,针对就业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现实的论证,试图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逻辑思路及政策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倩  张文忠  王岱  
独立工矿区是因矿产资源开发而兴起,以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矿业职工及其家属为居民主体,远离人口集聚区,经济社会功能相对独立的区域。独立工矿区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供给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现在却成为当前全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过程中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本文按照"从实践中总结理论"的思路,基于实地调研资料和既往研究成果,结合现有界定标准和相关概念的差异,对独立工矿区的概念进行辨析;并应用经济成长周期、地域生产综合体和演化经济地理等相关理论,分析了独立工矿区形成和发展的特征和规律,认为其本质上是资源丰富地区内部与外部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协调的结果;独立工矿区未来需以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为目标,立足其自身属性,实现多元化发展或特色发展。最后,对独立工矿区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主要包括独立工矿区界定标准的量化、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地域功能演化机理研究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霖琳  胡振琪  
资源枯竭矿区在经过了矿产资源的掠夺性开采、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后渐渐走向生命的尽头,对资源枯竭矿区的生态修复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以资源枯竭煤矿区这一典型区域的生态问题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规划准备、方案制定和规划评价三阶段的资源枯竭矿区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程式。具体包括生态环境调查、评价和规划三个方面的内容。相应地提出了基于多源多时相遥感及GIS技术和实地调查咨询相结合的生态环境调查方法用于资源枯竭煤矿区生态环境调查;从生态环境损害评价和风险评价两个方面对资源枯竭煤矿区的生态环境进行评定;确立了"生态修复功能区划-景观生态修复区划-生态修复适宜性评价-生态修复技术配置"四步骤的生态环境修复规划...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要武  
《改革》2009年第1期发表了于立、于左的文章《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与社会稳定的关联度》。针对该文观点,《改革》编辑部收到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宁学院经济与管理系、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WTO事务中心的专家学者的争鸣文章,现予编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晓陶  薛惠锋  
长期的过量采伐,导致东北许多林区森林可采林木资源濒临枯竭,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实施彻底的产业转型,恢复林区的生态功能,促进资源枯竭型林区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已经迫在眉睫。但是,林区在实施产业转型过程中遇到许多现实问题,需要国家及当地政府及时出台相应扶持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文章以伊春市国有林区为例,对东北林区产业转型的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剖析了影响林区产业转型制度障碍,提出了资源枯竭型林区产业转型的对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庞娟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随着自然资源的枯竭,陷入矿竭城衰的境地。实现产业转型,逐步脱离矿产资源采掘与加工,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出路,但产业在转型中存在着不确定的风险。规避产业转型的风险,可通过产业结构创新、产业技术创新、产业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增强产业优势,改变历史形成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并向具有特色功能的或综合性的城市演变,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冷艳菊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一项世界难题,也是我国的重大课题。在发展过程中,该类城市普遍陷入经济发展缓慢、居民就业压力大、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的困境。本文以文化分析为视角,从城市精神、制度、价值观等文化层面分析导致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困境的文化原因,提出以提升城市文化力为宗旨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文化建设的策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平  
黄石市是我国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和青铜文化的发祥地,几千年生生不息的矿冶之火,铸就了黄石"青铜古都"的辉煌。但随着矿产资源的日渐枯竭,黄石市面临着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冲击下,资源型城市经济"怕冷不怕热"的共性使该市长期累积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显现。自2009年黄石市被批准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以来,全市金融机构紧紧围绕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际,发挥金融对产业转型的引导作用,以金融改革与创新为动力,加大信贷资金投入和信贷结构调整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基础设施、替代产业、生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资金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浩  陈平  罗艳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对我国15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效果进行测度,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各城市转型成效进行分类,发现各市之间整体转型成效差异较大,其中生产要素和科技水平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成效的影响最大。从单个主因子得分来看,多个城市在转型过程中积累了各自的优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鹏飞  代合治  谈建生  
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滞后已成为我国经济进步的制约因素之一。造成资源型城市衰弱的根本原因是城市本身在长期依赖资源的情况下导致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选取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枣庄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其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做出科学评价,由此提出转型方案,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提供典型案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