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00)
2023(8104)
2022(6679)
2021(6225)
2020(5125)
2019(12087)
2018(11751)
2017(23127)
2016(12815)
2015(14250)
2014(14366)
2013(13960)
2012(12741)
2011(11631)
2010(12092)
2009(11293)
2008(11055)
2007(9745)
2006(8900)
2005(7733)
作者
(36436)
(30303)
(30190)
(28856)
(19652)
(14497)
(13831)
(11989)
(11570)
(10997)
(10261)
(10171)
(9792)
(9657)
(9529)
(9330)
(9095)
(9026)
(8801)
(8671)
(7463)
(7457)
(7436)
(6988)
(6970)
(6806)
(6707)
(6685)
(6249)
(6005)
学科
(56930)
经济(56887)
管理(42666)
(36545)
(31310)
企业(31310)
方法(26047)
数学(23719)
数学方法(23243)
中国(16116)
(13076)
(12833)
地方(12779)
业经(11362)
(11155)
环境(10047)
(9427)
(9210)
(8836)
(8790)
农业(8609)
理论(8596)
技术(8422)
资源(8182)
(8121)
贸易(8117)
(7858)
(7606)
财务(7572)
财务管理(7559)
机构
学院(181618)
大学(179557)
管理(75708)
(74912)
经济(73081)
理学(65427)
理学院(64719)
管理学(63427)
管理学院(63079)
研究(60975)
中国(45764)
(38458)
科学(37561)
(33985)
(30232)
中心(28052)
(27758)
研究所(27432)
财经(26393)
(26379)
业大(25258)
(24184)
北京(24066)
师范(24033)
(23867)
(22706)
(22344)
经济学(21446)
农业(20448)
财经大学(19322)
基金
项目(123765)
科学(99249)
基金(90135)
研究(89715)
(77964)
国家(77361)
科学基金(67906)
社会(57675)
社会科(54856)
社会科学(54838)
(48979)
基金项目(47047)
自然(44858)
自然科(43770)
自然科学(43759)
自然科学基金(42930)
教育(41531)
(41168)
资助(37840)
编号(36356)
成果(28926)
重点(27584)
(27228)
(26851)
课题(25720)
(25466)
创新(23713)
国家社会(23437)
教育部(23295)
科研(23052)
期刊
(81019)
经济(81019)
研究(52705)
中国(35076)
管理(27611)
(24954)
科学(24121)
学报(23265)
(22385)
教育(18443)
大学(17497)
技术(17042)
学学(16264)
(16028)
金融(16028)
农业(15481)
业经(13194)
经济研究(12688)
财经(12075)
统计(11830)
问题(11708)
资源(11389)
(11385)
(10399)
技术经济(10163)
决策(10160)
(9736)
图书(9016)
现代(8918)
(8673)
共检索到268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春丽  洪诗佳  
文章以政策实施产生的效果为导向,基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四个维度,重新构建了转型政策绩效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并以黄石市为例,对其转型政策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在证明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的基础上,以期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连荣  葛建平  
本文在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现实障碍的基础上,运用豪利特(M.Howlett)和拉米什(M.Ramesh)的政策工具分析框架,系统研究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政策工具的运用状况。研究发现,政策工具运用在纵向上逐渐完善和丰富,但对于转型问题的治理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政策工具的运用呈现强制性工具占主导地位、混合性工具为辅、以信息传播和补贴为主、自愿性工具种类单一且力量薄弱等特点。针对现有政策工具选择和运用的不足,本研究从强制性、混合性和自愿性政策工具角度分别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要武  
《改革》2009年第1期发表了于立、于左的文章《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与社会稳定的关联度》。针对该文观点,《改革》编辑部收到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宁学院经济与管理系、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WTO事务中心的专家学者的争鸣文章,现予编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余建辉  张文忠  王岱  
论文通过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中各方面变化的分析总结,提出以基础、经济、社会、生态4个要素为框架建立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指标体系的思路,并根据2005—2009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测量各个资源枯竭城市在自身转型和区域发展地位提升两方面的发展状态。之后对城市的转型效果进行分类分析,发现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总体态势较好,但城市转型效果在空间上以及不同类别城市间存在明显差异,部分城市没有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转型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冷艳菊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一项世界难题,也是我国的重大课题。在发展过程中,该类城市普遍陷入经济发展缓慢、居民就业压力大、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的困境。本文以文化分析为视角,从城市精神、制度、价值观等文化层面分析导致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困境的文化原因,提出以提升城市文化力为宗旨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文化建设的策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平  
黄石市是我国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和青铜文化的发祥地,几千年生生不息的矿冶之火,铸就了黄石"青铜古都"的辉煌。但随着矿产资源的日渐枯竭,黄石市面临着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冲击下,资源型城市经济"怕冷不怕热"的共性使该市长期累积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显现。自2009年黄石市被批准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以来,全市金融机构紧紧围绕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际,发挥金融对产业转型的引导作用,以金融改革与创新为动力,加大信贷资金投入和信贷结构调整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基础设施、替代产业、生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资金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春海  
产业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提出政府应该建立资源开发补偿、衰退产业援助和替代产业扶持三个机制,以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三个机制协同运转的核心与关键是政府的产业转型财政政策扶持机制。本文分析了财政扶持资金的来源和筹集途径,指出应该遵循“中央财政出大头,省级财政出中头,资源枯竭型城市财政出小头”的原则筹集财政扶持资金。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财政扶持资金的使用与监督机制,认为财政扶持资金的使用应该遵循“严格监督,基层使用”原则,主要由资源枯竭型城市政府支配,而投放领域则应侧重于资源枯竭型城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伟  
文章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选取9个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对比分析2005~2008年和2008~2011年两个时期的经济增长和转型发展情况,得出:(1)9个城市整体转型效果较好,但分化明显。(2)9个城市产业结构优势消失,竞争优势明显。(3)9个城市第一产业普遍持续劣势,第二产业分化明显,第三产业转型明显并成为优势产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天能  李江风  许进龙  廖晓莉  
转型发展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是资源枯竭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及依据。根据转型发展的内涵,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资源利用、环境整治、产业转型五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TOPSIS方法,以湖北大冶市为例,评价2007-2016年转型发展的绩效并诊断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大冶转型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十年转型发展绩效分值均在0.9以上,总体呈两个阶段:2007-2010年为转型初期,产业接替阶段,发展绩效不稳定,由2007年的0.9976升至2008年的0.9998,2010年下滑至0.9098;2011-2016年为稳定转型发展期,绩效稳步提升,由0.9142升至0.9458。(2)影响大冶转型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排序十年一致,障碍度从强到弱依次为:矿山地质灾害隐患点数量、城镇登记失业率、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大冶市今后转型发展的工作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赵彬  李天坤  杜小云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建立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四维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2009年和2014年全国24个资源枯竭型地级市的数据进行比对,利用熵值法进行评分,并提出相应建议,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未来的转型发展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赵彬  李天坤  杜小云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建立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四维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2009年和2014年全国24个资源枯竭型地级市的数据进行比对,利用熵值法进行评分,并提出相应建议,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未来的转型发展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余建辉  张文忠  王岱  李倩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是当前中国国家转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以及近5年国家针对资源枯竭城市大规模援助的发展形势下,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成效如何?本文试图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构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成效测度体系,测算2006-2010年各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成效,并分析各城市转型成效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通过从产业、民生、生态环境3个维度综合评估城市转型过程和转型后达到的状态等指标,可以将城市转型发展的成绩与其由于周边区域发展所取得的共同成绩分离出来,较为有效的测度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成效;中部城市转型成效相对较好,而东北地区城市转型相对较差;石油类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浩  陈平  罗艳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对我国15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效果进行测度,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各城市转型成效进行分类,发现各市之间整体转型成效差异较大,其中生产要素和科技水平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成效的影响最大。从单个主因子得分来看,多个城市在转型过程中积累了各自的优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庞娟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随着自然资源的枯竭,陷入矿竭城衰的境地。实现产业转型,逐步脱离矿产资源采掘与加工,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出路,但产业在转型中存在着不确定的风险。规避产业转型的风险,可通过产业结构创新、产业技术创新、产业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增强产业优势,改变历史形成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并向具有特色功能的或综合性的城市演变,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方创琳  
1.大力发展接替产业,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再工业化。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发展存在的严重"路径依赖病",借鉴大庆、焦作、新余等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经验,大力发展接替产业,资源开发由地下转为地上,走综合开发之路;经济结构由黑变绿,由资源主导型转为市场主导型,由资源密集型、增量型、封闭型和低水平小规模的投入漏出型结构向技术与知识密集型、质量型、开放型和投入产出型结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的综合发展之路;废物利用由废变宝,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在产业转型过程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