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16)
2023(16799)
2022(14077)
2021(13186)
2020(10743)
2019(25277)
2018(25321)
2017(48412)
2016(26533)
2015(29930)
2014(30065)
2013(29594)
2012(27403)
2011(24800)
2010(25065)
2009(22834)
2008(22150)
2007(19376)
2006(17283)
2005(15284)
作者
(77229)
(64093)
(63586)
(60466)
(41186)
(30836)
(28951)
(25112)
(24577)
(23069)
(22166)
(21723)
(20546)
(20459)
(19767)
(19615)
(18965)
(18959)
(18502)
(18366)
(16020)
(15884)
(15647)
(14750)
(14424)
(14295)
(14249)
(14210)
(12996)
(12581)
学科
(111892)
经济(111780)
管理(73153)
(68363)
(55218)
企业(55218)
方法(46696)
数学(40504)
数学方法(39800)
中国(33104)
(30038)
地方(29912)
业经(25617)
(24107)
(22475)
农业(20488)
理论(18977)
环境(18415)
(18230)
(18205)
(18124)
贸易(18107)
(17424)
技术(17174)
(16223)
银行(16182)
(16060)
(15714)
金融(15711)
(15550)
机构
学院(371841)
大学(370442)
管理(146041)
(143097)
经济(139687)
研究(128242)
理学(125783)
理学院(124248)
管理学(121746)
管理学院(121066)
中国(95060)
科学(82220)
(81818)
(65140)
(63458)
(61999)
研究所(59462)
(58752)
中心(58096)
业大(56548)
(52384)
师范(51877)
北京(51788)
财经(50414)
农业(48266)
(47169)
(46382)
(45614)
师范大学(41771)
经济学(41538)
基金
项目(254946)
科学(199779)
研究(186047)
基金(181639)
(158663)
国家(157307)
科学基金(135003)
社会(114694)
社会科(108530)
社会科学(108495)
(101746)
基金项目(96550)
自然(88885)
自然科(86730)
自然科学(86710)
教育(85699)
(85224)
自然科学基金(85076)
编号(77283)
资助(75136)
成果(62139)
(57681)
重点(57290)
(54750)
课题(54150)
(52634)
创新(49002)
科研(48120)
大学(46388)
教育部(46372)
期刊
(162067)
经济(162067)
研究(108932)
中国(76788)
学报(58642)
(56101)
科学(54763)
管理(54244)
教育(47203)
(46246)
大学(43728)
学学(40712)
农业(39227)
技术(34838)
(31519)
金融(31519)
业经(28267)
经济研究(25092)
财经(23256)
图书(22800)
问题(22048)
(20808)
资源(19895)
(19821)
科技(18383)
技术经济(18131)
理论(17188)
现代(17140)
(16925)
(16589)
共检索到555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殷耀宁  曾光  尹佳  
在我国,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萍乡、景德镇、新余市是江西省三个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三市坚持生态立市,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晶  
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求产业转型与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障碍是产业转型与环境治理“两难交织”。产业转型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环境治理的终极目标则是实现地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恒山模式”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或制度安排,将产业转型的立足点放在环境治理上,在环境治理的同时实现产业转型,实现产业转型与环境治理的相统一。论文评价了“恒山模式”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杜永红  
我国资源型城市相当一部分已处于资源枯竭期,随着开采时间长,开采成本日益上升、企业亏损严重,资源型城市转型已迫在眉睫。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不单纯是经济结构的改变,而且是城市发展方向的改变和城市定位的改变,本文从产业创新、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战略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方创琳  
1.大力发展接替产业,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再工业化。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发展存在的严重"路径依赖病",借鉴大庆、焦作、新余等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经验,大力发展接替产业,资源开发由地下转为地上,走综合开发之路;经济结构由黑变绿,由资源主导型转为市场主导型,由资源密集型、增量型、封闭型和低水平小规模的投入漏出型结构向技术与知识密集型、质量型、开放型和投入产出型结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的综合发展之路;废物利用由废变宝,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在产业转型过程中,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宇  
国务院确定了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这些城市面临着急迫的转型要求,朝向可持续发展转型是必然的途径。然而在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也会面临诸多的环境法律问题——土壤污染的整治、发展循环经济以及转型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价问题。这些都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转型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重点突破关键问题,才是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顺利转型的保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军  耿建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及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进行简要概述及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4~2009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构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计量分析,得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可持续发展能力却稳步提升的结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树义  郭少青  
截止2009年,我国已有44个城市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其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主体产业衰退、失业及贫困人口较多等方面的困境。本文在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生的原因和面临的困境进行较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政策扶持和立法保障两方面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孟文  
加快发展服务业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是广开城乡就业渠道、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本文探讨了资源枯竭型城市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阐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服务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吸收借鉴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服务业做法的基础上,指出服务业发展的生产性、消费性和农村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提出了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措施:深化体制改革,激活服务业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不断提高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规范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洁  郭婷婷  石振武  
因地制宜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有利于引导收缩城市协调共赢发展。本文以东北地区为例,构建收缩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研究东北地区城市人口产业资源水平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资源枯竭导致地方经济发展受限,地方经济水平是收缩演变的关键影响因子;大庆市、鞍山市和吉林市人口产业资源水平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明显优于其他城市,这表明城市人口产业资源水平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值越高,其综合实力越强。基于评价结果,提出资源枯竭型城市全面转型发展的建议:提升协调发展水平,打破城市发展壁垒,探索和试行“共享发展+精准发展+联动发展+可持续发展”新模式,为东北振兴提供新契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静  操满秀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之一,在我国也是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面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经济转型是必然之举。目前学术界已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文章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景德镇市经济转型的模式进行探讨,进一步提出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相关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卢万合  刘继生  张立峰  
本文介绍了"辽源模式"产生的背景,着重论述了"辽源模式"的本质,其核心内容包括:开发域外煤矿,盘活辽源资源型产业;植入高新产业,提升辽源经济发展起点;升级传统优势产业,促进就业。文章阐述了"辽源模式"的六点经验启示,并进一步探讨"辽源模式"的可移植性及移植途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鹏飞  代合治  谈建生  
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滞后已成为我国经济进步的制约因素之一。造成资源型城市衰弱的根本原因是城市本身在长期依赖资源的情况下导致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选取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枣庄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其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做出科学评价,由此提出转型方案,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提供典型案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黄石市中心支行青年课题组  万东山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必然要面临转型阶段,本文在分析金融支持黄石市产业转型道路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基础上,探索了黄石市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燕  高红贵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中都面临着自然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恶化、地质灾害频发等束缚和发展困境。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在转型中发展、在发展中转型至关重要。为了走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的困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走上生态发展之路,必须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融贯生态文明建设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全过程,将资源产业生态化纳入生态文明发展战略中,建设宜居生态城市。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余佳奇  
自被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以来,湖北省H市立足本市实际,坚持"工业强市、加快赶超"的发展思路,着力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统筹推进城市转型,走出了一条富有地域特色的转型之路。本文介绍了H市转型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