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89)
- 2023(12174)
- 2022(9855)
- 2021(9090)
- 2020(7416)
- 2019(17018)
- 2018(17085)
- 2017(32703)
- 2016(17635)
- 2015(20112)
- 2014(20223)
- 2013(19718)
- 2012(17980)
- 2011(16358)
- 2010(16885)
- 2009(15564)
- 2008(14947)
- 2007(13270)
- 2006(12036)
- 2005(10830)
- 学科
- 济(93641)
- 经济(93565)
- 管理(48021)
- 业(39160)
- 方法(31910)
- 企(31471)
- 企业(31471)
- 数学(28235)
- 数学方法(27669)
- 地方(25181)
- 中国(24195)
- 农(19900)
- 业经(18310)
- 学(16663)
- 地方经济(14406)
- 财(14307)
- 理论(13992)
- 农业(13560)
- 环境(13276)
- 制(13011)
- 发(12797)
- 和(12291)
- 贸(10879)
- 贸易(10868)
- 资源(10810)
- 易(10340)
- 融(10137)
- 金融(10134)
- 银(10054)
- 银行(10049)
- 机构
- 学院(251945)
- 大学(247078)
- 济(105592)
- 经济(103067)
- 管理(92572)
- 研究(86118)
- 理学(78568)
- 理学院(77566)
- 管理学(75823)
- 管理学院(75326)
- 中国(64974)
- 京(53406)
- 科学(52206)
- 财(45831)
- 所(43168)
- 江(40061)
- 中心(39237)
- 研究所(38739)
- 财经(36072)
- 农(35731)
- 范(35686)
- 师范(35438)
- 北京(33880)
- 业大(33546)
- 经济学(32854)
- 州(32407)
- 经(32403)
- 院(31351)
- 经济学院(29085)
- 师范大学(28200)
- 基金
- 项目(162311)
- 科学(127146)
- 研究(121214)
- 基金(114334)
- 家(98509)
- 国家(97681)
- 科学基金(84250)
- 社会(76671)
- 社会科(72581)
- 社会科学(72560)
- 省(65539)
- 基金项目(60062)
- 教育(56201)
- 划(53710)
- 自然(52957)
- 自然科(51616)
- 自然科学(51603)
- 编号(50928)
- 自然科学基金(50571)
- 资助(47160)
- 成果(40828)
- 发(36976)
- 重点(36505)
- 课题(36088)
- 部(34114)
- 创(32962)
- 国家社会(31313)
- 创新(30757)
- 大学(30092)
- 发展(29888)
- 期刊
- 济(129664)
- 经济(129664)
- 研究(77821)
- 中国(53129)
- 管理(35733)
- 财(35569)
- 学报(33715)
- 科学(33196)
- 农(33106)
- 教育(30540)
- 大学(25813)
- 技术(25552)
- 学学(23841)
- 农业(22306)
- 经济研究(20980)
- 融(20812)
- 金融(20812)
- 业经(20362)
- 财经(17721)
- 问题(17487)
- 经(15524)
- 统计(14276)
- 资源(14243)
- 图书(14091)
- 技术经济(13728)
- 发(12884)
- 策(12863)
- 现代(12268)
- 业(11840)
- 商业(11691)
共检索到389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静 操满秀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之一,在我国也是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面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经济转型是必然之举。目前学术界已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文章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景德镇市经济转型的模式进行探讨,进一步提出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 经济转型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杜永红
我国资源型城市相当一部分已处于资源枯竭期,随着开采时间长,开采成本日益上升、企业亏损严重,资源型城市转型已迫在眉睫。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不单纯是经济结构的改变,而且是城市发展方向的改变和城市定位的改变,本文从产业创新、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战略模式。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资源枯竭 经济转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开泳 肖玲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一个世界性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入手,着重讨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经济转型中存在的诸多文化问题,并设计了“纳克斯怪圈”,以演示经济衰退和文化衰退之间所形成的恶性循环。然后探讨了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认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加强文化创新可以促进经济转型的顺利进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伟
文章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选取9个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对比分析2005~2008年和2008~2011年两个时期的经济增长和转型发展情况,得出:(1)9个城市整体转型效果较好,但分化明显。(2)9个城市产业结构优势消失,竞争优势明显。(3)9个城市第一产业普遍持续劣势,第二产业分化明显,第三产业转型明显并成为优势产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静雅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发展问题是世界性难题。如何在配合我国当前经济转型升级实现自身经济转型是资源枯竭城市发展的首要问题。金融作为支持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部门,在现有体制下,如何积极与城市政府部门协调配合,创新金融扶持方式,并赋予资源枯竭地区开展金融的先行先试,突破现有金融瓶颈,以促进该类城市经济成功转型与发展。
关键词:
资源枯竭 经济转型 金融支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良平 余鑫
我国众多资源枯竭型城市均面临资源枯竭和产业转型的双重困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动荡并存,实现枯竭型城市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是寻找接续和替代产业。本文首先提出了产业转型的原则与转型的方向选择,通过使用"区位熵"建立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分析了江西萍乡现有产业的优势和劣势并结合我国产业升级的宏观经济环境提出了萍乡产业转型的方向,最后本文指出建立资源开发补偿基金、实行衰退产业援助以及对替代产业进行扶持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资源枯竭城市 产业转型 产业接续 萍乡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殷耀宁 曾光 尹佳
在我国,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萍乡、景德镇、新余市是江西省三个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三市坚持生态立市,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循环经济 发展模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晶
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求产业转型与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障碍是产业转型与环境治理“两难交织”。产业转型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环境治理的终极目标则是实现地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恒山模式”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或制度安排,将产业转型的立足点放在环境治理上,在环境治理的同时实现产业转型,实现产业转型与环境治理的相统一。论文评价了“恒山模式”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
资源枯竭 产业转型 环境治理 社会稳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梅 殷耀如 李帅
近年来,在世界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风生水起。景德镇市政府为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确定了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并制定各种政策以引导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集群大有形成之势。文章在深入分析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条件的基础之上,对集群的一般生成模式进行了探讨,进而分析和揭示了景德镇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生成模式,旨在为其他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借鉴。
关键词: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 产业集群 生成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瑞茜
自国家发改委将河南焦作、山西大同等城市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以来,如何实现主导产业由资源消耗型向可持续发展型的转变,已成为困扰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难题。本文选取加权感应度系数、加权影响度系数等测度产业关联的指标,以河南焦作为例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今后的主导产业选择问题加以分析。本文认为,焦作市在经济转型中应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和发展旅游业为契机,重点发展与能源相结合的装备制造等五大战略产业和新材料等四大新兴产业为主的产业群,逐步实现其向综合性工业城市、服务城市、山水园林城市的转变。
关键词:
资源枯竭 加权感应度系数 主导产业 焦作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山
自2016年起,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全面推进硬币自循环工作。由于我国城市结构仍以中小城市为主,加上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难以形成统一规范的循环模式。本文以景德镇市为样本,分析了中小城市硬币自循环特点,比较了不同模式间优劣,并提出优化中小城市硬币自循环模式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硬币自循环 路径思考 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山
自2016年起,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全面推进硬币自循环工作。由于我国城市结构仍以中小城市为主,加上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难以形成统一规范的循环模式。本文以景德镇市为样本,分析了中小城市硬币自循环特点,比较了不同模式间优劣,并提出优化中小城市硬币自循环模式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硬币自循环 路径思考 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鹏飞 代合治 谈建生
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滞后已成为我国经济进步的制约因素之一。造成资源型城市衰弱的根本原因是城市本身在长期依赖资源的情况下导致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选取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枣庄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其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做出科学评价,由此提出转型方案,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提供典型案例。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产业转型 枣庄市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黄石市中心支行青年课题组 万东山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必然要面临转型阶段,本文在分析金融支持黄石市产业转型道路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基础上,探索了黄石市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资源枯竭 产业转型 金融支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媛媛 罗源 陈京 蒋子龙
产业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重要发展问题,探究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及其经济韧性的演化机制,对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演化经济韧性视角出发,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构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取熵值法和PLS偏最小二乘法,定量揭示2000—2019年湖北省大冶市产业转型过程中经济韧性的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显示:(1)研究区经济韧性经历了衰退适应、抵御恢复、响应提升的演化阶段,分别对应其经济衰退转变期(2000—2009年)、发展恢复期(2010—2014年)、高效提升期(2015—2019年),经济韧性水平呈现出“缓慢→快速”的上升态势。(2)2000—2019年研究区经济韧性演化的驱动因子由产业结构转变和创新水平提升转向多要素共同推动,其中居民收入、市场规模、政府调控能力、产业技术水平等因子是推进研究区经济韧性演进的关键因素。(3)产业多元化转型是研究区经济韧性提升的直接动力,以产业相关多样化为传导路径,在多要素驱动下研究区向更高层次的城市生命阶段演进。当压力要素消解、城市状态调整、响应方式优化时,经济韧性将通过激活产业要素、均衡化拓展驱动力来推动产业的“路径突破”,进而演化为更高水平状态,以此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