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25)
- 2023(15483)
- 2022(12990)
- 2021(11999)
- 2020(9979)
- 2019(23221)
- 2018(23260)
- 2017(45096)
- 2016(24404)
- 2015(27618)
- 2014(27686)
- 2013(27330)
- 2012(24962)
- 2011(22768)
- 2010(23197)
- 2009(21324)
- 2008(20712)
- 2007(18213)
- 2006(16287)
- 2005(14394)
- 学科
- 济(118610)
- 经济(118503)
- 管理(72186)
- 业(64681)
- 企(55092)
- 企业(55092)
- 方法(48387)
- 数学(42144)
- 数学方法(41438)
- 中国(28768)
- 地方(26856)
- 农(24970)
- 业经(24327)
- 学(23664)
- 财(21440)
- 理论(18777)
- 和(17726)
- 制(17209)
- 环境(17038)
- 农业(17012)
- 贸(16477)
- 贸易(16464)
- 易(15851)
- 地方经济(15786)
- 划(15246)
- 技术(15146)
- 策(14184)
- 银(13900)
- 银行(13866)
- 发(13729)
- 机构
- 学院(354458)
- 大学(354140)
- 济(145602)
- 经济(142328)
- 管理(141199)
- 理学(122346)
- 理学院(120946)
- 研究(120085)
- 管理学(118614)
- 管理学院(117956)
- 中国(86978)
- 京(76002)
- 科学(74377)
- 财(62277)
- 所(60135)
- 研究所(54940)
- 中心(52685)
- 农(52118)
- 江(51433)
- 财经(50626)
- 业大(50593)
- 北京(48252)
- 范(47456)
- 师范(47094)
- 经(45846)
- 经济学(43683)
- 院(43627)
- 州(42160)
- 农业(40511)
- 经济学院(38908)
- 基金
- 项目(240081)
- 科学(188842)
- 研究(174964)
- 基金(173231)
- 家(150410)
- 国家(149206)
- 科学基金(128768)
- 社会(110150)
- 社会科(104440)
- 社会科学(104405)
- 省(93907)
- 基金项目(91417)
- 自然(84056)
- 自然科(82054)
- 自然科学(82038)
- 教育(80792)
- 自然科学基金(80506)
- 划(78705)
- 资助(72277)
- 编号(71677)
- 成果(57631)
- 重点(53477)
- 部(52109)
- 发(51770)
- 课题(49770)
- 创(49263)
- 创新(45845)
- 科研(44923)
- 教育部(44860)
- 国家社会(44806)
- 期刊
- 济(164525)
- 经济(164525)
- 研究(105209)
- 中国(65255)
- 管理(54017)
- 学报(53110)
- 科学(50347)
- 农(46802)
- 财(45413)
- 大学(39966)
- 教育(39296)
- 学学(37524)
- 技术(33164)
- 农业(32682)
- 经济研究(26800)
- 融(26739)
- 金融(26739)
- 业经(25553)
- 财经(24749)
- 问题(21938)
- 经(21241)
- 图书(19643)
- 技术经济(19057)
- 统计(17599)
- 业(17093)
- 资源(16960)
- 现代(16710)
- 理论(16510)
- 科技(16437)
- 策(15942)
共检索到519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杜永红
我国资源型城市相当一部分已处于资源枯竭期,随着开采时间长,开采成本日益上升、企业亏损严重,资源型城市转型已迫在眉睫。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不单纯是经济结构的改变,而且是城市发展方向的改变和城市定位的改变,本文从产业创新、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战略模式。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资源枯竭 经济转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静 操满秀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之一,在我国也是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面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经济转型是必然之举。目前学术界已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文章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景德镇市经济转型的模式进行探讨,进一步提出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 经济转型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晶
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求产业转型与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障碍是产业转型与环境治理“两难交织”。产业转型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环境治理的终极目标则是实现地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恒山模式”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或制度安排,将产业转型的立足点放在环境治理上,在环境治理的同时实现产业转型,实现产业转型与环境治理的相统一。论文评价了“恒山模式”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
资源枯竭 产业转型 环境治理 社会稳定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开泳 肖玲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一个世界性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入手,着重讨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经济转型中存在的诸多文化问题,并设计了“纳克斯怪圈”,以演示经济衰退和文化衰退之间所形成的恶性循环。然后探讨了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认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加强文化创新可以促进经济转型的顺利进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伟
文章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选取9个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对比分析2005~2008年和2008~2011年两个时期的经济增长和转型发展情况,得出:(1)9个城市整体转型效果较好,但分化明显。(2)9个城市产业结构优势消失,竞争优势明显。(3)9个城市第一产业普遍持续劣势,第二产业分化明显,第三产业转型明显并成为优势产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静雅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发展问题是世界性难题。如何在配合我国当前经济转型升级实现自身经济转型是资源枯竭城市发展的首要问题。金融作为支持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部门,在现有体制下,如何积极与城市政府部门协调配合,创新金融扶持方式,并赋予资源枯竭地区开展金融的先行先试,突破现有金融瓶颈,以促进该类城市经济成功转型与发展。
关键词:
资源枯竭 经济转型 金融支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瑞茜
自国家发改委将河南焦作、山西大同等城市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以来,如何实现主导产业由资源消耗型向可持续发展型的转变,已成为困扰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难题。本文选取加权感应度系数、加权影响度系数等测度产业关联的指标,以河南焦作为例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今后的主导产业选择问题加以分析。本文认为,焦作市在经济转型中应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和发展旅游业为契机,重点发展与能源相结合的装备制造等五大战略产业和新材料等四大新兴产业为主的产业群,逐步实现其向综合性工业城市、服务城市、山水园林城市的转变。
关键词:
资源枯竭 加权感应度系数 主导产业 焦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殷耀宁 曾光 尹佳
在我国,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萍乡、景德镇、新余市是江西省三个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三市坚持生态立市,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循环经济 发展模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孔维新 王海飞 钱茜
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产业畸形等发展问题,经济转型势在必行。本文以山东枣庄市为例,全面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低碳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及其转型面临的问题,对枣庄市低碳经济转型现状、战略意义和路径选择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枣庄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前景和思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卢万合 刘继生 张立峰
本文介绍了"辽源模式"产生的背景,着重论述了"辽源模式"的本质,其核心内容包括:开发域外煤矿,盘活辽源资源型产业;植入高新产业,提升辽源经济发展起点;升级传统优势产业,促进就业。文章阐述了"辽源模式"的六点经验启示,并进一步探讨"辽源模式"的可移植性及移植途径。
关键词:
辽源模式 资源枯竭型城市 经验 可移植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蒋海兵 张文忠 余建辉
对外交通联系是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我国69座资源枯竭城市为研究对象,使用日常可达性指数表征城市对外交通联系水平,利用工业替代产业产值反映经济转型发展程度,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可达性对城市经济转型发展成效的作用机制,揭示不同可达性水平下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规律与特征。研究表明:我国资源枯竭城市可达性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可达性水平对资源枯竭城市工业替代产业规模与效率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可达性通过影响民营经济、工业园区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和高技术产业等因素间接地推进或阻碍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发展。鉴于此,各地结合可达性水平差异,适宜采取不同的转型模式和差别化的扶持政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温晓琼 周亚雄
以定性方法界定了我国83座资源枯竭型城市(县、镇),并运用1999-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25座地级资源枯竭型城市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增长具有典型的投资驱动型特征,技术进步与创新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人力资本的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数量 发展特征 计量模型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要武
《改革》2009年第1期发表了于立、于左的文章《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与社会稳定的关联度》。针对该文观点,《改革》编辑部收到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宁学院经济与管理系、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WTO事务中心的专家学者的争鸣文章,现予编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冷艳菊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一项世界难题,也是我国的重大课题。在发展过程中,该类城市普遍陷入经济发展缓慢、居民就业压力大、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的困境。本文以文化分析为视角,从城市精神、制度、价值观等文化层面分析导致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困境的文化原因,提出以提升城市文化力为宗旨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文化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转型 文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平
黄石市是我国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和青铜文化的发祥地,几千年生生不息的矿冶之火,铸就了黄石"青铜古都"的辉煌。但随着矿产资源的日渐枯竭,黄石市面临着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冲击下,资源型城市经济"怕冷不怕热"的共性使该市长期累积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显现。自2009年黄石市被批准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以来,全市金融机构紧紧围绕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际,发挥金融对产业转型的引导作用,以金融改革与创新为动力,加大信贷资金投入和信贷结构调整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基础设施、替代产业、生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资金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