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2)
- 2023(12693)
- 2022(10462)
- 2021(9659)
- 2020(7564)
- 2019(17421)
- 2018(17183)
- 2017(32467)
- 2016(17450)
- 2015(19458)
- 2014(19538)
- 2013(19354)
- 2012(18353)
- 2011(17010)
- 2010(17412)
- 2009(16063)
- 2008(15424)
- 2007(13646)
- 2006(12588)
- 2005(11633)
- 学科
- 济(99124)
- 经济(99048)
- 管理(44988)
- 业(38716)
- 方法(31611)
- 地方(29854)
- 企(28376)
- 企业(28376)
- 中国(28200)
- 数学(28125)
- 数学方法(27726)
- 农(23109)
- 业经(19602)
- 学(17339)
- 地方经济(16756)
- 农业(16253)
- 发(14769)
- 环境(14747)
- 制(13461)
- 融(13099)
- 金融(13096)
- 财(12868)
- 和(12359)
- 银(12316)
- 银行(12307)
- 贸(12124)
- 贸易(12110)
- 行(12027)
- 理论(11960)
- 易(11481)
- 机构
- 学院(253205)
- 大学(249886)
- 济(110819)
- 经济(108374)
- 研究(95010)
- 管理(92263)
- 理学(77772)
- 理学院(76708)
- 管理学(75158)
- 管理学院(74651)
- 中国(71656)
- 科学(57437)
- 京(55802)
- 所(48241)
- 财(46991)
- 研究所(43441)
- 中心(42715)
- 农(40456)
- 江(40050)
- 范(36724)
- 财经(36587)
- 师范(36424)
- 北京(36155)
- 业大(34879)
- 院(34545)
- 经济学(34269)
- 经(32971)
- 州(32829)
- 农业(31026)
- 经济学院(30349)
- 基金
- 项目(164441)
- 科学(129402)
- 研究(122094)
- 基金(116472)
- 家(100860)
- 国家(99982)
- 科学基金(85488)
- 社会(78490)
- 社会科(74356)
- 社会科学(74339)
- 省(65830)
- 基金项目(61131)
- 教育(55086)
- 划(54967)
- 自然(53007)
- 自然科(51638)
- 自然科学(51625)
- 自然科学基金(50595)
- 编号(49881)
- 资助(47469)
- 发(41997)
- 成果(40225)
- 重点(37332)
- 课题(36160)
- 部(35035)
- 发展(34041)
- 创(33561)
- 展(33507)
- 国家社会(32284)
- 创新(31399)
共检索到405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红霞
在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竞争力重塑的概念模型,指出经济、社会、环境、空间为四个关键要素。以枣庄市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过程中的集群化实践为例,结合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发展的可行模式和路径。研究认为,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突破资源产业发展瓶颈、以经济转型带动城市全面转型的必由之路,要在政府指导下,以资源型工业为基础发展接续产业集群,以潜在优势为基础发展替代产业集群。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替代产业 产业结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孔维新 王海飞 钱茜
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产业畸形等发展问题,经济转型势在必行。本文以山东枣庄市为例,全面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低碳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及其转型面临的问题,对枣庄市低碳经济转型现状、战略意义和路径选择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枣庄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前景和思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春杨 李青淼
资源型城市因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就业困难等问题,经济发展受到日趋严重的限制。以煤炭资源型城市———枣庄市为例,首先在明确资源型城市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问题。其次,通过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理论和模式分析,提出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应以经济持续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最后结合枣庄市自身资源特征、区位条件、发展阶段以及当前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与枣庄市相似的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与对策,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见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产业转型 可持续发展 枣庄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鹏飞 代合治 谈建生
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滞后已成为我国经济进步的制约因素之一。造成资源型城市衰弱的根本原因是城市本身在长期依赖资源的情况下导致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选取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枣庄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其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做出科学评价,由此提出转型方案,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提供典型案例。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产业转型 枣庄市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吴卫红 张爱美 孙龙涛 刘佳 王阳阳
资源枯竭型城市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综合考虑资源枯竭型城市特征与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以循环经济的"3R"原则为核心,运用"目的树"分析方法构建了包含5个子系统、28个指标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评价模型,对资源枯竭型城市铜陵循环经济发展的动态发展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进行循环经济试点6年以来,铜陵市循环经济水平逐步提高,但是不同子系统间发展趋势有很大差异,需要进一步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和严格保护生态环境质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温晓琼 周亚雄
以定性方法界定了我国83座资源枯竭型城市(县、镇),并运用1999-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25座地级资源枯竭型城市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增长具有典型的投资驱动型特征,技术进步与创新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人力资本的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数量 发展特征 计量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燕 高红贵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中都面临着自然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恶化、地质灾害频发等束缚和发展困境。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在转型中发展、在发展中转型至关重要。为了走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的困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走上生态发展之路,必须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融贯生态文明建设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全过程,将资源产业生态化纳入生态文明发展战略中,建设宜居生态城市。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转型发展 生态文明制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志文
以湖南地区3座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目前依然面临着经济发展缓慢、公众参与度低、居民意识落后、生态环境恶化、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发展困境。造成困境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实行单一治理导致的治理机制的不完善,要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整体治理,形成"居民需求导向、政府统筹负责,多元协调互动的"整体治理机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志文
以湖南地区3座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目前依然面临着经济发展缓慢、公众参与度低、居民意识落后、生态环境恶化、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发展困境。造成困境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实行单一治理导致的治理机制的不完善,要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整体治理,形成"居民需求导向、政府统筹负责,多元协调互动的"整体治理机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丁华 陈乾 藏萌 熊莉
旅游产业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资源枯竭型城市一般都将其作为城市经济转型的替代产业之一。以陕西省铜川市为例,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存在的城市形象与旅游认知屏蔽、城市建设与旅游功能脱节、丰富的旅游资源与旅游线路产品缺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认为铜川市应通过树立鲜明的旅游形象、完善城市旅游设施和功能、推出经典旅游线路、建立旅游目的地营销体系、健全旅游要素等路径,来破解旅游业发展的困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余佳奇
自被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以来,湖北省H市立足本市实际,坚持"工业强市、加快赶超"的发展思路,着力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统筹推进城市转型,走出了一条富有地域特色的转型之路。本文介绍了H市转型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歌
工业的转型升级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关键。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工业经济往往面临多重困境,转型升级更为困难和艰巨,亟需探索有效的实现路径。河南省濮阳市是依赖油气资源开发而形成的典型资源型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资源面临枯竭,工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渐突出,如结构单一、路径依赖、制度锁定、技术落后、资产专用性强等;推动其工业转型升级应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以产业转型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创新为动力,构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有机结合的综合路径,并采取相关配套措施。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工业 转型升级 路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黄石市中心支行青年课题组 万东山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必然要面临转型阶段,本文在分析金融支持黄石市产业转型道路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基础上,探索了黄石市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资源枯竭 产业转型 金融支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媛媛 罗源 陈京 蒋子龙
产业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重要发展问题,探究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及其经济韧性的演化机制,对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演化经济韧性视角出发,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构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取熵值法和PLS偏最小二乘法,定量揭示2000—2019年湖北省大冶市产业转型过程中经济韧性的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显示:(1)研究区经济韧性经历了衰退适应、抵御恢复、响应提升的演化阶段,分别对应其经济衰退转变期(2000—2009年)、发展恢复期(2010—2014年)、高效提升期(2015—2019年),经济韧性水平呈现出“缓慢→快速”的上升态势。(2)2000—2019年研究区经济韧性演化的驱动因子由产业结构转变和创新水平提升转向多要素共同推动,其中居民收入、市场规模、政府调控能力、产业技术水平等因子是推进研究区经济韧性演进的关键因素。(3)产业多元化转型是研究区经济韧性提升的直接动力,以产业相关多样化为传导路径,在多要素驱动下研究区向更高层次的城市生命阶段演进。当压力要素消解、城市状态调整、响应方式优化时,经济韧性将通过激活产业要素、均衡化拓展驱动力来推动产业的“路径突破”,进而演化为更高水平状态,以此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华见 张智光
阐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概念,分析了徐州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生态经济问题,即:生态经济系统紊乱;经济发展没有生态化,过多依赖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序次较低,生态产业发展薄弱;社会问题较多;城市吸引力下降等。探讨了徐州利用生态经济建设实现成功转型的首要问题是进行体制改革,重中之重是打造生态经济系统,还包括构建生态经济产业结构、消化和转移就业、改善生态软环境、增强城市吸引力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