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50)
- 2023(11859)
- 2022(10565)
- 2021(10126)
- 2020(8511)
- 2019(19828)
- 2018(19794)
- 2017(38815)
- 2016(21322)
- 2015(23932)
- 2014(24056)
- 2013(23608)
- 2012(21691)
- 2011(19598)
- 2010(19717)
- 2009(18089)
- 2008(17558)
- 2007(15224)
- 2006(13490)
- 2005(11672)
- 学科
- 济(83640)
- 经济(83555)
- 管理(63533)
- 业(58290)
- 企(48928)
- 企业(48928)
- 方法(41338)
- 数学(36350)
- 数学方法(35742)
- 农(22383)
- 中国(20934)
- 财(20482)
- 学(18195)
- 业经(17692)
- 地方(16773)
- 理论(14895)
- 贸(14817)
- 贸易(14811)
- 农业(14804)
- 和(14455)
- 易(14403)
- 制(13983)
- 环境(13801)
- 策(13619)
- 技术(13047)
- 务(12890)
- 财务(12818)
- 财务管理(12797)
- 企业财务(12127)
- 划(12037)
- 机构
- 大学(299347)
- 学院(299315)
- 管理(123330)
- 济(116599)
- 经济(113918)
- 理学(107402)
- 理学院(106250)
- 管理学(104166)
- 管理学院(103631)
- 研究(98326)
- 中国(72270)
- 京(63743)
- 科学(62325)
- 财(53021)
- 所(49309)
- 农(46729)
- 研究所(45115)
- 业大(44886)
- 中心(44415)
- 江(43210)
- 财经(42557)
- 北京(40446)
- 范(39970)
- 师范(39668)
- 经(38689)
- 农业(36549)
- 院(35877)
- 州(35489)
- 经济学(33316)
- 师范大学(31742)
- 基金
- 项目(207574)
- 科学(163081)
- 研究(152216)
- 基金(149857)
- 家(129897)
- 国家(128815)
- 科学基金(111076)
- 社会(93552)
- 社会科(88642)
- 社会科学(88619)
- 省(81412)
- 基金项目(79278)
- 自然(73903)
- 自然科(72081)
- 自然科学(72065)
- 自然科学基金(70717)
- 教育(70333)
- 划(68447)
- 编号(63484)
- 资助(63274)
- 成果(51468)
- 重点(45935)
- 部(45655)
- 发(43828)
- 课题(43332)
- 创(42658)
- 创新(39614)
- 科研(39408)
- 项目编号(39068)
- 教育部(38992)
- 期刊
- 济(125120)
- 经济(125120)
- 研究(86182)
- 中国(53616)
- 学报(46082)
- 管理(44400)
- 科学(42655)
- 农(41791)
- 财(37744)
- 教育(34550)
- 大学(34289)
- 学学(32045)
- 农业(29553)
- 技术(26579)
- 融(24394)
- 金融(24394)
- 业经(20968)
- 经济研究(19491)
- 财经(19487)
- 图书(18014)
- 经(16473)
- 问题(16114)
- 理论(15138)
- 技术经济(14898)
- 业(14841)
- 资源(14771)
- 科技(14770)
- 实践(14114)
- 践(14114)
- 统计(13828)
共检索到429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袁庆明
根据公地悲剧的形成及表现,可以将其分为资源枯竭型和环境破坏型两种类型。对于资源枯竭型公地悲剧,除了公地性质是导致其发生悲剧的原因外,消费者的需求、生产的技术状况、社会的平均工资水平等都会对悲剧的发生产生影响。因此,为了减缓这种公地悲剧的发生,有必要从改变消费者的不合理偏好、采用有利于减缓公地悲剧的替代技术和替代产品以及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们的工资水平等方面来努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09年10月12日,诺贝尔基金会宣布,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印第安纳州大学经济学及公共和环境事务学教授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家奥利姆·E·威廉森,以表彰他们对经济管理行为的卓越分析。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阳晓伟 杨春学
"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在产权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公地悲剧是一种由于排他性产权缺失或太弱造成竞用性资源被过度使用的悲剧;而反公地悲剧则是指资源或产权过度分割以致破碎化,导致资源排他性过强,进而造成资源使用不足的悲剧,它在产权结构上与公地悲剧存在明显区别。虽然在数理模型上可以推导出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对称的结论,但是该结论在实验经济学领域存在较大争议——在两种不同博弈情境下,被试者具有不同、甚至相反的社会心理学反应,结果导致反公地悲剧造成的福利损失比公地悲剧更加严重。
关键词:
公地悲剧 反公地悲剧 公平 效率 对称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晓峰
“反公地悲剧”是与“公地悲剧”对应的一个经济学概念 ,“悲剧”的产生也与产权的界定有关。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并日益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 ,很多领域都由于产权的支离破碎而带有明显的“公地”特性 ,也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反公地悲剧”。在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 ,应当积极探索新的模式重新整合产权 ,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 ,避免“反公地悲剧”的重演。
关键词:
产权 反公地悲剧 国有资产管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树义 郭少青
截止2009年,我国已有44个城市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其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主体产业衰退、失业及贫困人口较多等方面的困境。本文在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生的原因和面临的困境进行较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政策扶持和立法保障两方面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资源枯竭 发展困境 可持续发展 对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庄淑蓉 严祥 陈睿山
“公地悲剧”是可持续发展和资源治理的重要问题。随着人类社会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公共资源过度使用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目前国内相关研究在自然资源学科领域尚缺乏对该理论的系统总结。回顾“公地悲剧”理论的核心内容,获取Google Scholar截至2020年底所有引用过《公地悲剧》的文献,进行关键词分析,梳理研究脉络,从理论检验、产权制度分类、多元治理类型、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分析和全球性资源治理五方面归纳研究进展。其对中国的可持续治理启示有:探索制度的“多样化”;构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建构协同共治共享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审视“公地悲剧”及其治理之道,对资源可持续发展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阳晓伟 庞磊 闭明雄
"公地悲剧"理论不仅是许多现代经济学教材的重要内容,而且具有突出的实践指导意义。虽然这一理论的雏形和正式证明在哈丁(1968)之前就已存在,但却长期被学术界所忽视。为了改善这种局面,促进人们获得对"公地悲剧"思想史更加完整的认识,系统梳理与之相关的历史文献,从而清理出这段"尘封"的思想史是很有裨益的。根据时间先后和认识程度递进的顺序,这段思想史可以被归纳为三个并不连续的阶段:古希腊、近代和1968年以前的20世纪。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阳晓伟 庞磊 闭明雄
反公地悲剧是指资源或产权过度分割以致破碎化,导致资源排他性过强,进而造成资源使用不足的悲剧。该理论为人们理解产权和资源管理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且颇有价值的视角。本文主要梳理了"反公地悲剧"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赫勒创建的反公地悲剧理论,布坎南等人对其进行的模型化论证,实验经济学家对反公地悲剧理论进行的验证等。最后归纳总结了反公地悲剧理论折射出的政策含义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
反公地 反公地悲剧 产权破碎 盖达尔之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三勋 王宏武 李智强
运用“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的理论,分析了高校校办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难、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难和企业经济效益提高难等现象的根源,指出了校办产业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新型产业管理体制、加强资产委托管理及完善学校产业投入撤出机制等校办产业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岩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69座城市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其中东北地区占了三分之一。资源型城市由于长期对资源的高度依赖,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伴随助推城市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减弱,这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呈现很多不和谐音符。调整资源枯竭型地区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选择,就是要不断推动精品农业发展。本文以资源枯竭型城市居多的辽宁省为例,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现状、确立发展精品农业的必要,以及通过加大政策支持,推动科技创新及建立产业集群等多项举措,实现发展精品农业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地区 精品农业 战略选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付智 余世华
资源型企业以有限的自然资源为劳动对象,在旧的经济体制下长期脱离市场,采取只重数量忽视质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来扩大再生产,经过十几年或几十年的掠夺性开采,这种增长方式带来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职工下岗等一系列问题。这类企业职工再就业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国企改革的成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定。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姚毓春
资源枯竭型地区就业问题由来已久、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究其原因,是体制约束、产业衰竭、人力资源单一及社会文化保守等多种因素桎梏而成。要通过接续替代产业培育、人员素质培训、营造良好氛围和落实优惠政策等系统工程来解决上述问题。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地区 就业 产业衰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岳南 李佳
近年来党和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生态经济,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生态环境属于共有资源,往往导致公地悲剧现象的产生。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便调整相关利益各方生态及其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促进生态和环境保护,促进城乡间、地区间和群体间的公平性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连荣 葛建平
本文在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现实障碍的基础上,运用豪利特(M.Howlett)和拉米什(M.Ramesh)的政策工具分析框架,系统研究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政策工具的运用状况。研究发现,政策工具运用在纵向上逐渐完善和丰富,但对于转型问题的治理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政策工具的运用呈现强制性工具占主导地位、混合性工具为辅、以信息传播和补贴为主、自愿性工具种类单一且力量薄弱等特点。针对现有政策工具选择和运用的不足,本研究从强制性、混合性和自愿性政策工具角度分别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转型 政策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