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86)
2023(5172)
2022(4175)
2021(3937)
2020(3008)
2019(6705)
2018(6475)
2017(11928)
2016(6407)
2015(7391)
2014(7278)
2013(7203)
2012(6626)
2011(6114)
2010(6211)
2009(5803)
2008(5706)
2007(5074)
2006(4577)
2005(4130)
作者
(19722)
(16314)
(16251)
(15498)
(10359)
(7732)
(7399)
(6522)
(6171)
(5795)
(5579)
(5539)
(5368)
(5126)
(5022)
(4965)
(4853)
(4684)
(4643)
(4623)
(4024)
(3982)
(3945)
(3737)
(3634)
(3594)
(3582)
(3525)
(3361)
(3281)
学科
(27280)
经济(27263)
管理(21068)
(19640)
(17335)
企业(17335)
方法(10746)
数学(8367)
数学方法(8244)
业经(8038)
(7987)
中国(7982)
(6380)
地方(6365)
理论(5772)
(5525)
贸易(5522)
资源(5513)
农业(5498)
(5466)
(5389)
(5389)
技术(5337)
(4914)
(4905)
(4824)
环境(4765)
(4584)
(3999)
银行(3990)
机构
学院(97224)
大学(94817)
(39119)
管理(38616)
经济(38233)
研究(34013)
理学(33224)
理学院(32881)
管理学(32377)
管理学院(32200)
中国(25189)
科学(21187)
(20350)
(17436)
(16362)
研究所(15934)
中心(15280)
(14812)
(14667)
业大(13611)
(13477)
师范(13342)
财经(13175)
北京(13008)
(12650)
(12039)
(11989)
农业(11563)
技术(11120)
经济学(11062)
基金
项目(67480)
科学(53723)
研究(50579)
基金(47949)
(42080)
国家(41720)
科学基金(35885)
社会(31604)
社会科(30031)
社会科学(30023)
(27279)
基金项目(25283)
教育(23289)
自然(22839)
(22571)
自然科(22187)
自然科学(22183)
自然科学基金(21764)
编号(21371)
资助(19086)
成果(17124)
(15504)
重点(15411)
课题(14945)
(14737)
(14582)
创新(13646)
国家社会(13117)
项目编号(12983)
(12395)
期刊
(44224)
经济(44224)
研究(26043)
中国(21326)
管理(15280)
学报(14660)
科学(14272)
(13692)
教育(12735)
(11409)
大学(10653)
学学(9776)
农业(9657)
技术(8983)
业经(8180)
(7248)
金融(7248)
经济研究(6943)
资源(6915)
图书(6444)
财经(6151)
问题(5677)
(5431)
(5327)
科技(5185)
(4860)
技术经济(4837)
(4649)
论坛(4649)
商业(4589)
共检索到145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董保宝  葛宝山  王侃  
资源基础观和动态能力观分别强调了资源和动态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作用。但资源的静态性并不能保证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因此需要对静态的资源进行整合,体现出其动态性的特征。但目前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对资源整合过程、动态能力以及竞争优势三者间相互影响机理的研究仅停留在定性研究层面,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本文首次将资源基础观和动态能力观整合到一个研究框架下,构建了全新的理论模型,并以结构方程模型对东北地区187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实证分析。本研究的贡献在于,打开了从资源到竞争优势的黑箱,动态能力在企业的外部资源识取过程与竞争优势的关系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而它在企业的资源配用过程与竞争优势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思迅  
入世之后 ,中资保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面临制度的挑战 ,经营层面的挑战 ,管理方面的挑战。中资保险公司的欠缺的不仅是人才、技术、制度 ,而真正欠缺的是对人才、技术、制度的整合能力 ,这也正是入世后中资保险公司与市场竞争不相适应的关键所在。为此 ,必须勇敢地面对挑战 ,与时俱进 ,扬长避短 ,注重资源整合 ,实施领先战略 ,快速打造竞争优势。具体是要整合人和优势 ,实施文化领先战略 ;整合业务结构 ,实施业务领先战略 ;整合服务体系 ,实施服务领先战略 ;整合营销策略 ,实施产品领先战略 ;整合人才资源 ,实施人才领先战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焦豪  
作为竞争优势获取机制的动态能力能够帮助企业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但已有研究并没有对"动态能力通过什么样的创新行动提升企业绩效"的问题给予合理解释。本文基于组织和战略管理领域中的动态能力理论,考察通过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来构建双元型组织以提升短期财务绩效和长期竞争优势的机制和路径。利用抽样调查问卷的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动态能力对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对短期财务绩效和长期竞争优势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并且无论从路径系数还是从显著程度上来看,利用式创新的影响都比探索式创新强;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在企业动态能力和绩效间的中介效应关系得到了实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召红  杨蕙馨  
企业如何创造并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是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重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外部环境动态性的增强,动态能力成为当前企业战略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本文通过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及作用机理等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和分析,阐述了现有研究的进展及不足,以期为后续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杜慕群  
(一)资源基础理论历史发展沿革与研究回顾 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引起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造成战略制定跟不上外部环境的变动,也使战略焦点专注于企业外部定位的论点,逐步受到挑战,因此,许多学者与管理界人士逐渐将战略的焦点从传统外部定位(Positioning)移转到企业内部的独特资源上,认为组织特有能力才是竞争优势的基础(Collis and Montgomery,1995)。战略的基本问题不再是进入什么市场或发展什么产品而已,更重要的问题应该是企业应如何发掘、创造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白景坤  
动态能力是战略管理领域的热门议题,但动态能力的构成和演化及其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仍缺乏清晰的研究路径。本文基于机会逻辑,整合动态能力多重观点,提炼出动态能力由组织和战略过程中具有递进关系的搜寻惯例、选择惯例和重构惯例构成;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既是组织学习驱动动态能力演化的过程,也是通过动态能力持续改变资源与能力基础、识别和把握机会、重构运营惯例的过程;还发现作为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动态能力是变化环境下组织能力的共性要求,存在跨企业的"最佳实践",其作用发挥需以崇尚学习和创新的组织文化、知识治理导向的组织体制和高度柔性的组织结构为保证。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永泰  吴树桐  
从企业资源整合能力着手,在企业价值链的基础上构建隐藏于企业各项活动背后的企业动态能力体系,将动态能力体系之间的差异作为企业多元化战略决策的依据。从静态的企业能力的最优配置以改善企业现有能力的利用效率,以及动态的提高企业能力的积累水平,完善企业能力体系构成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的动态能力形成机制,为企业的资源整合提供一种新的分析视角及方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董保宝  李全喜  
本文从资源基础观、能力基础观和动态能力观出发,对竞争优势的研究脉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基于资源和能力视角的竞争优势研究进行了比较,总结了竞争优势的研究层面,构建了竞争优势研究的整合框架,最后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朝晖  佘国强  
基于动态资源管理理论,构建了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CHRM)、双元型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对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果;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对企业竞争优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果;两类创新的并式多重中介效应在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与竞争优势间发挥完全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舒燕  邱鸿钟  
传统的分析局限于企业资源与竞争优势或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影响的单一研究,实际上企业资源、动态能力和竞争优势三者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以我国中药上市公司2009—2011年的财务数据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中药企业资源与动态能力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动态能力在企业资源与竞争优势的影响中可以发挥中介作用,动态能力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作用大于企业资源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作用。其实践意义在于中药企业应该如何提升动态能力来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保宝  于东明  王侃  
企业能力和内部资源异质性对新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153份有效问卷,探究了资源异质性和动态能力对新创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以及动态能力在资源异质性和竞争优势之间的调节效应,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资源异质性和动态能力对新创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对资源异质性和竞争优势关系的调节效应明显,也即随着企业动态能力的增强,资源异质性对竞争优势的正向作用逐渐加强。最后探讨了相关研究结论并针对新创企业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文章的贡献在于,首次从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缪国书  
中部崛起战略的路径依赖是: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注重培育和扶持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企业,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施产业链战略,把产业升级与市场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施大都市圈化战略,提升中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最终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鸿佳  宋春华  葛宝山  
关键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喻登科  严红玲  
在新经济环境中,企业为了长远发展,需要通过不断整合知识资本与组织性格两大战略资源以培育核心竞争力,进而构建并提升竞争优势。从知识资本和组织性格出发,引入技术创新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组织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形成路径的概念框架,并以370份调查问卷数据为支撑,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知识资本对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形成有直接正向作用,并分别通过技术创新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产生间接作用;组织性格可以直接,也可通过技术创新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间接促进核心竞争力形成,但对竞争优势的形成只能通过中介变量施加影响;知识资本有利于组织性格形成,核心竞争力对竞争优势的作用不显著。由此,提出企业组织应该整合知识管理与性格管理进行知性管理,以谋求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蔡宁  吴结兵  
本文试图融合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 (RBV)与“结构 -行为 -绩效”(SCP)的分析框架来解释集群竞争优势。特定的资源和能力是竞争优势的来源 ,集群作为一种中间组织形式构成了新的竞争单位 ,其竞争优势来源于资源禀赋及集群对于资源的整合能力。在影响集群竞争优势的诸因素中 ,集群规模与集群结构是影响集群资源及其整合的根本因素 ,群内企业的竞合博弈行为与集群结构的互动是集群结构影响其竞争优势的动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