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43)
- 2023(8183)
- 2022(6761)
- 2021(6053)
- 2020(5091)
- 2019(11019)
- 2018(10679)
- 2017(20156)
- 2016(11075)
- 2015(12148)
- 2014(11977)
- 2013(11666)
- 2012(10694)
- 2011(9576)
- 2010(10082)
- 2009(9704)
- 2008(9720)
- 2007(8474)
- 2006(7682)
- 2005(7247)
- 学科
- 管理(43516)
- 济(41119)
- 经济(41036)
- 业(35260)
- 企(31574)
- 企业(31574)
- 财(17549)
- 方法(16548)
- 制(15335)
- 数学(13461)
- 数学方法(13354)
- 审计(12239)
- 中国(11661)
- 务(11261)
- 财务(11235)
- 财务管理(11165)
- 体(10772)
- 企业财务(10741)
- 农(10659)
- 业经(10491)
- 体制(9347)
- 环境(8789)
- 划(7994)
- 银(7864)
- 银行(7857)
- 融(7811)
- 金融(7809)
- 行(7461)
- 学(7394)
- 技术(7331)
- 机构
- 大学(157319)
- 学院(156668)
- 济(65710)
- 经济(64291)
- 管理(61412)
- 理学(52601)
- 理学院(52115)
- 管理学(51499)
- 管理学院(51191)
- 研究(50016)
- 中国(41006)
- 财(37773)
- 京(33172)
- 财经(29167)
- 科学(27612)
- 经(26437)
- 所(24689)
- 江(24683)
- 中心(23501)
- 财经大学(21836)
- 农(21441)
- 研究所(21255)
- 经济学(21003)
- 北京(20068)
- 业大(19466)
- 州(19043)
- 经济学院(18945)
- 院(18280)
- 范(18009)
- 商学(17965)
- 基金
- 项目(103686)
- 科学(83158)
- 基金(77871)
- 研究(77572)
- 家(67276)
- 国家(66762)
- 科学基金(58308)
- 社会(52710)
- 社会科(50124)
- 社会科学(50108)
- 基金项目(40849)
- 省(39327)
- 自然(35890)
- 教育(35348)
- 自然科(34946)
- 自然科学(34939)
- 自然科学基金(34347)
- 划(32685)
- 编号(30737)
- 资助(30667)
- 制(26731)
- 成果(25860)
- 部(24314)
- 重点(23581)
- 国家社会(23073)
- 创(21800)
- 教育部(21520)
- 课题(21013)
- 发(21006)
- 性(20863)
共检索到2442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龚启辉 李志军 王善平
审计师轮换是构建独立审计秩序化格局以防范会计舞弊的重要监管手段。本文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尤其是资源整合的角度研究了审计师轮换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审计师轮换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意见的概率显著上升,高客户资源控制权个人化会计师事务所显著抑制了公司的正向盈余管理水平;高客户资源控制权个人化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师轮换后抑制公司正向盈余管理水平的提高幅度大于低客户资源控制权个人化会计师事务所。结果表明,审计师轮换提高了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质量,有助于实现客户资源控制权个人化向会计师事务所化的转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宏亮
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为金字塔结构,然而金字塔顶层的终极控制权对公司的审计师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我国2011—2013年沪市和深市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终极控制权与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首先,终极控制权性质会显著影响审计师选择。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国际四大;非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非国际四大。其次,终极控制权的控制权比例会显著影响审计师选择,表现为倒U型关系。终极控制权性质为国有性质时,控制权比例与审计师选择表现为倒U型关系;为非国有性质时,控制权比例与审计师选择没有显著的关系。再次,终极控制权的现金流权比例会显著影...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许浩然 魏汉泽 张敏
本文从审计师-客户长期关系的视角出发,对审计师强制轮换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对于财务状况较差的公司,若审计师与客户之间不存在长期关系,则强制轮换后的审计质量显著提高,若审计师与客户之间存在长期关系,则强制轮换后审计质量的提高被弱化;而对于财务状况较好的公司,无论审计师与客户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关系,强制轮换后的审计质量均未发生显著变化。本文研究对审计师强制轮换的监管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施颖
审计师轮换制度是目前的热门话题,理论上实施该制度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和有助于实现审计实质上的独立,但审计成本也会随之大幅增加,而成本的增加将可能抵销制度所带来的收益。本文通过例证分析了审计师轮换制度下各项审计成本的变化情况,结论是现阶段我国不宜实行审计师轮换制度。
关键词:
审计师轮换 审计成本 增加 有效实施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许浩然 魏汉泽 张敏
本文从审计师-客户长期关系的视角出发,对审计师强制轮换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对于财务状况较差的公司,若审计师与客户之间不存在长期关系,则强制轮换后的审计质量显著提高,若审计师与客户之间存在长期关系,则强制轮换后审计质量的提高被弱化;而对于财务状况较好的公司,无论审计师与客户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关系,强制轮换后的审计质量均未发生显著变化。本文研究对审计师强制轮换的监管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龚启辉 王善平
本文以2001至2007年间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经过调整后的截面Jones模型估计出的公司操纵应计利润的绝对值作为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考察执行CPA轮换和事务所轮换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及其差异。研究发现,CPA轮换由于规制缺乏惩戒性措施而整体上难以提高审计质量,但有促于抑制公司正向盈余管理;事务所轮换则为公司在不同年度之间进行盈余波动操纵提供了新空间,即轮换前采取保守会计政策低报收益,轮换后采取激进会计政策高报收益;CPA轮换与事务所轮换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熊善丽
审计师强制轮换具有双重性,关键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本文认为,不能期望通过审计师强制轮换解决审计工作的全部问题,其影响的实际结果还要经过经验的积累和实践的探索。因此,应加强审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规范收费标准和审计师的报告行为,强化上市公司财务的披露义务,加强审计师强制轮换的制度设计等,以使审计师强制轮换尽可能发挥扬长避短的效果,更好地发挥审计师的鉴证作用,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沈玉清 戚务清 曾勇
基于过长的审计任期可能会损害审计独立性、从而降低盈余质量的观点,许多国家实行了审计师定期轮换制度。基于相同的考虑,我国也于2004年1月1日开始实施签字会计师定期轮换制度。本文利用异常应计和非经常性损益两个指标作为盈余质量的替代变量,运用单变量检验以及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强制性轮换制度的执行效果进行检验。实证研究未能发现强制轮换得以提升盈余质量的证据。我们认为,产生该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随任期而增加的审计师对其客户专属性知识在提高盈余质量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强制轮换毕竟只是所内签字注册会计师的轮换,会计师事务所还存在向客户妥协的经济压力,因此该制度在提高审计独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唐跃军
本文重新考量新兴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和在新兴市场特殊市场环境中的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与审计质量的关系,研究属于不同利益阵营、治理战略各异的公司大股东与外部审计师选择(国际四大)、审计收费、审计质量(盈余质量和审计意见)之间可能存在的复杂关联,勾勒控股股东、其他大股东在外部审计师选择方面的治理战略。研究发现:控股股东控制权比例、现金流权比例、其他大股东制衡度与上市公司聘任国际四大的概率之间表现为倒U型关系;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程度越高,上市公司越有可能选择国际四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华
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国资委对部分企业的审计师定期轮换有明确要求。如2010年财政部发布的《金融企业选聘会计师事务所招标管理办法(试行)》提出双重轮换制,要求国有金融企业必须每3年通过招标等方式重新选择负责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连续聘用同一会计师事务所原则上不得超过5年,签字注册会计师连续承担同一金融企业审计业务不超过5年。2012年财政部、国资委发布的《关于会计师事务所承担中央企业财务决算审计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会计师事务所连续承担同一家中央企业财务决算审计业务应不超过5年;特殊情况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龙振海 胡奕明
文章探讨了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和审计师行业专长对会计盈余信息稳健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越大,公司的盈余信息越不稳健;相对于非行业专长审计师审计的公司,专长审计师审计的公司对损失的确认更及时;更重要的是发现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能够显著抑制由于终极控制权分离所造成的会计盈余信息不稳健的行为。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稳健的会计盈余信息能够导致正面的经济后果,文章的研究结论暗示雇佣一个行业专长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存在终极控制权分离的公司是有利的。
关键词:
审计师专长 稳健性 控制权分离 现金流权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郭梦岚 李明辉
借鉴Simunic的审计定价模型,构建关于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7年数据为研究对象,对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公司治理因素对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定价的解释力有限,说明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在决定审计收费时对被审计单位的公司治理因素考虑较少。具体而言,终极控制人为政府的上市公司审计费用较低,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审计定价之间大体上呈U型关系,即股权适度集中和管理层适度持股最有利于降低审计定价,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审计定价的U型关系仅存在于非国有控股公司样本中。研究还发现,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在确定审...
关键词:
审计定价 公司治理 控制权 审计风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奇峰 张鸣
以2002~200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盈利相关系数计量盈利质量,分析了公司控制权安排对盈利质量及其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非经营性国有控股公司的盈利质量较低,经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的盈利质量较高;非经营性国有控股、股权集中度低、股权制衡度低的公司更不愿意聘请"国际四大"作为审计师;国有企业的市场价值并不低于非国有企业,企业市场价值与公司股权结构密切相关。对独立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控制权安排、审计师选择能够影响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并对其市场价值产生影响。
关键词:
控制权安排 审计师选择 市场价值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文沛 夏康健 连慧颖
在控制权转让过程中,审计师是决定交易成败的重要因素。以2007-2013年的控制权转让交易为研究样本,基于管理层自利的视角,对控制权转让交易中的审计师声誉选择成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受到自利动机的影响,管理层在控制权转让交易中存在着操纵审计师选聘的情况;在充分考虑了与审计师间的信任关系、信息优势以及市场反应之后,管理层更倾向于选择与年度审计声誉相近的审计师;当管理层收到非标准意见的年度审计报告后,将会丧失对审计师的信任,并且漠视由于审计师声誉变更而引起的不良市场反应,转而重视信息优势,进而在交易中选择更低声誉的审计师。研究结果为规范和监督上市公司的审计师选聘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管理层自利 审计师声誉 控制权转让交易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汪月祥 孙娜
为提高中央企业财务信息质量,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实行统一委托审计。统一委托审计的重要内容包括通过招标方式选拔审计师,并要求央企定期轮换事务所。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研究了中央企业审计招标和事务所轮换的问题。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要切实提高审计质量,在探求有效的事务所聘任模式的同时,还必须采取措施解决影响审计质量的根本问题。
关键词:
审计招标 事务所轮换 调查问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