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55)
2023(15774)
2022(13228)
2021(12361)
2020(10375)
2019(23594)
2018(23198)
2017(44412)
2016(24088)
2015(27066)
2014(26974)
2013(26773)
2012(24713)
2011(22250)
2010(22357)
2009(21094)
2008(21357)
2007(19055)
2006(17079)
2005(15860)
作者
(68314)
(57216)
(56903)
(54139)
(36688)
(27371)
(25874)
(22021)
(21603)
(20710)
(19662)
(19222)
(18589)
(18540)
(17996)
(17291)
(16828)
(16696)
(16449)
(16259)
(14477)
(13884)
(13834)
(13052)
(12888)
(12735)
(12689)
(12580)
(11462)
(11333)
学科
(104792)
经济(104643)
(95768)
管理(88274)
(86556)
企业(86556)
方法(43171)
(34937)
数学(34141)
数学方法(33842)
(32330)
业经(32256)
中国(28913)
(25867)
(24044)
财务(24004)
财务管理(23973)
企业财务(22749)
农业(22691)
技术(20232)
(19582)
贸易(19568)
(19218)
(19068)
(18781)
地方(18556)
(18450)
(18327)
理论(17847)
(16852)
机构
学院(349660)
大学(346922)
(150354)
经济(147419)
管理(136542)
研究(118027)
理学(116643)
理学院(115363)
管理学(113826)
管理学院(113143)
中国(94254)
(74451)
(73761)
科学(68361)
(59067)
财经(58226)
(56228)
(53697)
中心(53015)
研究所(52911)
(52887)
业大(47269)
北京(46724)
经济学(46151)
农业(43883)
(43139)
财经大学(42962)
师范(42761)
(42511)
(42472)
基金
项目(224813)
科学(179667)
研究(167231)
基金(166175)
(143821)
国家(142585)
科学基金(123606)
社会(109104)
社会科(103472)
社会科学(103448)
基金项目(87140)
(86078)
自然(78495)
自然科(76621)
自然科学(76601)
教育(76127)
自然科学基金(75354)
(72100)
资助(67627)
编号(66740)
成果(54521)
(51306)
重点(50311)
(49348)
(48269)
课题(46173)
(46044)
国家社会(45922)
创新(45408)
教育部(44516)
期刊
(173613)
经济(173613)
研究(107994)
中国(73371)
(61426)
管理(56252)
(52715)
学报(49456)
科学(49142)
大学(38140)
农业(36022)
学学(35815)
教育(34380)
(34119)
金融(34119)
技术(30544)
财经(29927)
业经(28465)
经济研究(27422)
(25872)
问题(22899)
(22060)
(19559)
技术经济(18565)
世界(18259)
国际(17520)
现代(17232)
财会(16406)
资源(16244)
(15574)
共检索到539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段晓红  侯俊东  向龙斌  
在分析组织战略柔性路径依赖性的基础上,以中国制造企业为例,首先,研究实施资源拼凑对制造企业战略柔性发展造成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指出资源拼凑能在一定程度上破解制造企业创新资源匮乏的难题、能为组织发展战略柔性积累资源、强化组织战略的自主控制权,但是必须要克服资源拼凑的短期效应,如不利于获得员工认同、削弱了伙伴的关系强度等;其次,剖析资源拼凑与制造企业吸收能力的关系,认为个人吸收能力是资源拼凑成功的关键;最后,提出制造企业亟需采取措施培育员工个人吸收能力,以此推动企业实施资源拼凑,进而提升组织战略柔性并促进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期刊] 预测  [作者] 左莉  周建林  
本研究遵循"认知-行为-绩效"的理论范式,构建认知柔性、创业拼凑与新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型,并探讨环境动态性对此逻辑关系的调节效应,从而形成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然后以大连市213家创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Bootstrap分析、Johnson-Neyman技术等手段,对核心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认知柔性对创业拼凑和新企业绩效均具有正向影响;创业拼凑在认知柔性和新企业绩效中发挥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不仅调节认知柔性与创业拼凑间的关系,而且还调节创业拼凑对认知柔性与新企业绩效关系的中介效应。
[期刊] 预测  [作者] 左莉  周建林  
本研究遵循"认知-行为-绩效"的理论范式,构建认知柔性、创业拼凑与新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型,并探讨环境动态性对此逻辑关系的调节效应,从而形成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然后以大连市213家创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Bootstrap分析、Johnson-Neyman技术等手段,对核心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认知柔性对创业拼凑和新企业绩效均具有正向影响;创业拼凑在认知柔性和新企业绩效中发挥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不仅调节认知柔性与创业拼凑间的关系,而且还调节创业拼凑对认知柔性与新企业绩效关系的中介效应。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罗建强  张杰  
制造企业在面向客户问题提供以混合产品为具体表现形式的集成解决方案过程中,因客户问题异质易产生大量冗余资源。针对制造企业既有冗余资源的重用问题,基于资源拼凑理论构建了借助案例推理的冗余资源匹配模型。首先结合K-means聚类方法和ECOC-SVM分类模型找到与目标资源相似度较高的案例库资源所属类别;其次通过计算目标资源与所属类别中冗余资源的相似性匹配出大于系统阈值的最适合冗余资源;最后以制造企业服务组件的匹配为例,验证了基于资源拼凑的制造企业混合产品生成机制,使效率提升了78.8%,实现了客户问题与冗余资源的智能匹配,生成了能够解决客户问题的新混合产品。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亮   赵兴庐  
制造企业可否通过资源拼凑活动的开展来有效提升组织敏捷性在当前研究中存在争议。为弥补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本研究基于“优势来源-位置优势”的理论框架和组织结构的权变视角来探究资源拼凑对制造企业运营敏捷性和市场敏捷性的差异化影响,并考虑组织分权的权变影响。通过对208家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发现:资源拼凑对运营敏捷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资源拼凑与市场敏捷性之间呈U型关系;高水平组织分权会增强资源拼凑与运营敏捷性之间的关系,也会增强资源拼凑与市场敏捷性之间的关系。上述研究发现明晰了资源拼凑将如何以及在何种情景下会提升制造企业的组织敏捷性,这将有效助力制造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庆金  石仁波  杜甜甜  韩昌霖  
跨界搜寻作为企业突破思维定式、激励创新的关键力量,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认知柔性作为推动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在跨界搜寻促进管理创新过程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从跨界搜寻视角出发,对认知柔性与管理创新影响机理进行探讨,并收集287份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科技驱动型与市场驱动型跨界搜寻对探索式和利用式管理创新均具有正向影响;认知柔性在跨界搜寻与管理创新间具有中介效应;吸收能力正向调节跨界搜寻与认知柔性的关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解茹玉  王海民  
基于投入产出法,对我国2005年、2007年和2012年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溢出与吸收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化学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3个制造业部门作为高技术产业在整个技术创新系统中扮演技术创新扩散源泉的角色,制造业各部门间相对技术溢出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化学工业、金属制品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3个制造业部门有较大的技术溢出,能够为制造业其他部门提供较多的技术创新量,有利于促进制造业结构变革。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解茹玉  王海民  
基于投入产出法,对我国2005年、2007年和2012年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溢出与吸收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化学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3个制造业部门作为高技术产业在整个技术创新系统中扮演技术创新扩散源泉的角色,制造业各部门间相对技术溢出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化学工业、金属制品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3个制造业部门有较大的技术溢出,能够为制造业其他部门提供较多的技术创新量,有利于促进制造业结构变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国华  杨东涛  
本文以上海、江苏和广东三地122家制造企业为样本企业,采用层级回归分析的方法,检测了中国背景下制造企业的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与公司绩效的联系,同时也检测了不同柔性战略对"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公司绩效"的调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与公司绩效有一般的联系,然而与不同的公司绩效、有特别联系的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是不同的;新产品柔性战略对"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公司绩效"没有表现出调和作用,而市场调整柔性战略则表现了较明显的调和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柳瑞禹  张治国  
自组织理论是上个世纪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门研究复杂系统的学科,现在已广泛地应用于物理、生物、社会、经济管理等领域。本文根据目前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竞争的需要,对企业柔性制造系统进行了定义,并分析其性质和特点,认为该系统具备形成耗散结构的条件。作者利用自组织理论,为提高企业柔性制造系统的运行效率,提出一些建议措施。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卫红  王永健  蓝海林  
本文基于高层梯队理论,构建了高管团队智力资本、战略柔性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珠三角大中型制造企业为样本,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管团队智力资本对先动柔性和响应柔性均有正向影响;响应柔性对财务和非财务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先动柔性只对非财务绩效有显著影响;先动柔性对响应柔性有正向影响。此外,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高管团队智力资本对财务和非财务绩效均无直接影响,即战略柔性在高管团队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辛琳  张萌  
本文以长江经济带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结构方程建模和多元回归模型来考察企业吸收能力、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吸收能力在资本结构影响企业价值过程中充当了部分中介作用;企业吸收能力增强了股权结构和资产负债率的影响,减弱了负债期限结构的影响;提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资本结构影响企业价值有正向贡献,但受制于前五大股东之间的股权制衡状态。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应通过对股权结构及负债率的合理配置,提高企业吸收能力,最终提升企业价值。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创新型企业利用资本结构和企业吸收能力,最终提高企业价值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祝振铎  李新春  
资源是新创企业生存与成长的关键,但由于"新生弱性"与"小而弱性"导致资源约束无处不在。本研究聚焦于快速发展的创业资源拼凑理论,对资源拼凑的三个关键构念进行解读与拓展,分析其在突破创业约束中的关键作用,对比资源拼凑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与资源依赖理论的关联与异同,梳理资源拼凑的驱动因素、测量与功效及其多元化运用的研究演化,给出资源拼凑在社会网络关系利用、企业成长等实践中的管理启示,并结合拼凑对创新的影响、互联网时代拼凑实施等方面指出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以期为资源拼凑理论研究及实践过程中就如何突破约束实现新创企业成长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敏灵  毛蕊欣  
资源拼凑是创业企业突破资源约束的关键,创业警觉性作为创业者的一项重要特质,其对资源的敏感度是企业进行资源拼凑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以创业者为研究对象,构建起创业警觉性、资源拼凑与创业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模型,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创业警觉性的信息检索、联想链接与评估判断三个维度对创业企业绩效存在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从而提升创业企业绩效;资源拼凑对创业企业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警觉性与资源拼凑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同时资源拼凑在创业警觉性对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丰富了"创业者特质→资源拼凑→创业企业绩效"这一逻辑主线的研究,对提升创业企业绩效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方勇  李芬  安超男  
在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各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假设,并对我国企业创新的实践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利用式资源拼凑有利于创新绩效的提高,而探索式资源拼凑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环境动态性在利用式资源拼凑与创新绩效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在探索式资源拼凑与创新绩效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