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57)
- 2023(6746)
- 2022(5583)
- 2021(5031)
- 2020(3825)
- 2019(8874)
- 2018(8714)
- 2017(15995)
- 2016(8717)
- 2015(9815)
- 2014(9852)
- 2013(10081)
- 2012(9776)
- 2011(9209)
- 2010(9476)
- 2009(8744)
- 2008(8703)
- 2007(7887)
- 2006(7425)
- 2005(6970)
- 学科
- 济(44644)
- 经济(44609)
- 管理(23344)
- 业(22804)
- 地方(17959)
- 企(16490)
- 企业(16490)
- 中国(16479)
- 农(13430)
- 业经(11667)
- 方法(10719)
- 发(10232)
- 地方经济(10210)
- 农业(9604)
- 数学(8407)
- 环境(8384)
- 数学方法(8340)
- 学(8192)
- 融(8183)
- 金融(8182)
- 银(8151)
- 和(8140)
- 银行(8140)
- 贸(8071)
- 贸易(8057)
- 行(8020)
- 资源(7931)
- 易(7717)
- 制(7579)
- 发展(6950)
- 机构
- 学院(130809)
- 大学(127547)
- 济(54639)
- 经济(53413)
- 研究(51896)
- 管理(47208)
- 中国(40385)
- 理学(38826)
- 理学院(38308)
- 管理学(37727)
- 管理学院(37480)
- 科学(32157)
- 京(29599)
- 所(27482)
- 研究所(24653)
- 农(24151)
- 财(24049)
- 中心(23072)
- 江(22046)
- 范(20000)
- 师范(19815)
- 北京(19639)
- 院(18780)
- 农业(18507)
- 州(18317)
- 业大(18272)
- 财经(17966)
- 省(17542)
- 科学院(16592)
- 经(16186)
- 基金
- 项目(81612)
- 科学(63681)
- 研究(61773)
- 基金(55962)
- 家(48932)
- 国家(48428)
- 科学基金(40580)
- 社会(38524)
- 社会科(36548)
- 社会科学(36537)
- 省(33803)
- 基金项目(29119)
- 划(27771)
- 教育(26837)
- 编号(25922)
- 发(24816)
- 自然(24509)
- 自然科(23745)
- 自然科学(23738)
- 自然科学基金(23277)
- 资助(22560)
- 成果(21390)
- 发展(20112)
- 展(19745)
- 课题(18916)
- 重点(18797)
- 部(16991)
- 创(16783)
- 国家社会(15687)
- 创新(15647)
共检索到221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宁生,匡耀求
本文提出了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计算了 1978— 1995年广东省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变化过程。研究表明 :①经济资源是广东省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 ;② 1989年以后 ,广东省的综合承载力超过实际人口数量 ,进入相对富余状态 ;③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与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的不协调发展是广东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文
一个地区能够容纳多少人口,并不取决于当地的幅员大小,而是取决于当地的资源能够维持多少人的生存和发展。在现代社会,受自然环境所制约的人口承载力会随着经济发达程度、资本存量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而提高。从这一原理来看,正是脆弱的生态环境和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中国西部地区环境容量的有限性,解决人口与环境间的恶性循环是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慧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分析了1978—2006年29年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演化过程。研究表明:①土地资源是新疆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②1990年以后,新疆实际承载人口数量又超过经济资源承载力;③自然资源利用不充分、实际人口与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的不协调是新疆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相对资源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新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金海
本文探讨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和估测的方法 ,分析了大陆典型生态系统净第一性生产力的背景值 ,研究了确定自然系统最优生态承载力的依据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提高区域生态承载力 ,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基本对策。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净第一性生产力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春祥
环境、资源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刚性约束。本文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首先对经济发展环境容量、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特征进行了界定,以此为基础,对云南经济发展的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环境容量 资源承载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阚先学 韩秀兰 罗剑朝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分析了山西省1978-2004年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变化过程,研究表明:(1)山西省的土地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大于经济资源,是山西省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2)1978-2004年,除1995、1996年外,山西省的综合承载力超过实际承载人口数量,处于相对富余状态;(3)山西省主要地市的相对承载力有较大差异,且每个市的相对承载力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一定的变化。通过山西省相对承载力方面的研究,指出了山西省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慧
本文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计算了1978-2007年29年间新疆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状态及其演化过程。研究表明:①土地资源是新疆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②1990年以后,新疆实际承载人口数量出现"低—高—低"的波动;③新疆目前仍处于人口承载相对富裕的状态,但有趋向临界值发展的趋势;④新疆经济资源承载力能力脆弱。研究认为: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一是长期处于两位数高出生、高增长的人口发展状态;二是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转换效率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损坏的代价大;三是经济基础薄弱,难以支撑新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新疆应制定新时期人口发展战略;...
关键词:
相对资源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新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正,栋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与计算方法,计算1986—2002年珠江流域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变化过程。研究表明:①珠江流域人口承载力从1986—2002年一直处于超载状态,经济资源成为珠江流域的主要承载资源;②相对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明显,广东省综合承载力一直处于富余状态;云南、贵州和广西承载力一直处于超载状态;中上游地区自然资源是主要的承载资源;下游地区经济资源是主要的承载资源;③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下游地区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是珠江流域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④珠江流域经济带的建设意义重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传武
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起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在界定相对资源承载力概念的基础上,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以济宁市为研究区,以山东省为参照区,计算分析了1996-2008年济宁市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结果表明:①济宁市各项资源承载力都处于超载状态;②济宁市自然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占较高比例,是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在此基础上,指出济宁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存在的相对综合承载力下降、耕地面积减少、煤炭依赖症、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分析了济宁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的平原面积大、矿产资源丰富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相对资源承载力 人口 可持续发展 济宁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魏丽波 刘养洁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理论与研究方法,以全国和山西省作为参照区,分别计算了2000—2010年间太原市自然资源承载力、经济资源承载力与综合承载力,并分析了这三者的演变情况。结果显示:①以全国作为参照区,综合资源承载力2000-2003年与2010年处于超载状态,其余年份呈现富余状态;以山西省作为参照区,综合承载力在2000-2009年一直处于富余状态,仅在2010年呈现超载状态。②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对综合资源承载力的贡献率远大于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是太原市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通过分析太原市相对承载力存在的问题,对其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昊 李世平 银敏华
从人生存和发展的角度,结合区域的独立性与开放性,构建了基于土地承载力与相对土地承载力的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实证分析了1978-2013年陕西省土地承载力演化过程,以及研究时段内陕西省土地承载力相对全国平均水平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陕西省土地承载力的变化可分为积累期、波动期、低谷期和增长期四个阶段。相对全国而言,陕西省1978-2010年土地承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起逐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现阶段,陕西省土地承载力受农村居民数量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支出的影响最为显著。预期未来,城市人均粮食
关键词:
土地 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陕西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宝荣 陈文捷
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致力于探讨旅游活动的极限值,目的是将旅游活动的规模(或强度)控制在旅游环境可承载的范围之内,避免旅游环境出现"不可接受的变化"。目前,旅游业欠发达地区面临的问题在于旅游活动远未达到环境承载力之前,其旅游发展就遇到"玻璃天花板"。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旅游地的市场承载力不足,只有通过拓展环境承载力和拓展市场承载力,才能促进欠发达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贾宏俊 顾也萍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物质基础的土地资源有限性与人口的增长加剧了人地间的矛盾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在总结芜湖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特点和当前人口食物消费水平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现实生产能力 ,同时为预测芜湖市 2 0 0 0、2 0 0 5、2 0 10年人口数量、复种指数、耕地面积及粮食单产发展趋势而分别建立了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与灰色系统 GM(1,1)模型 ,通过取其平均值以提高其精度 ;并结合温饱型、宽裕型、小康型与富裕型四种消费水平分别探讨了预测期内芜湖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状况 ,最后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高粮食单产与质量及控制人口增长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 ,为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龚久平 张伟 洪云菊 李燕 高静 柴勇
在分析重庆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重庆市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力,就提高重庆市水资源和水环境可持续发展利用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重庆 水资源 承载力 利用探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传江 朱劲松
三峡库区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状况直接关系到三峡库区土地与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关系,对于实现三峡库区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土地资源承载力概念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3个发展阶段:人口承载力阶段、综合承载力阶段和生态足迹阶段;并根据三峡库区的特点,设计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承载力计算方法,运用最新的有关数据,对库区的耕地、森林植被以及饲草的承载力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库区人地关系非常紧张,森林植被分布不均,而饲草供应则非常充足。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加强库区植被恢复,发展柑橘业、畜牧业和旅游业等传统优势产业以提高库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的针对性对策。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土地资源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