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70)
2023(5418)
2022(3806)
2021(3350)
2020(2579)
2019(5836)
2018(5878)
2017(11569)
2016(6300)
2015(7322)
2014(7534)
2013(7432)
2012(6487)
2011(5923)
2010(6052)
2009(5721)
2008(5758)
2007(5427)
2006(5125)
2005(4909)
作者
(19829)
(16547)
(16403)
(15724)
(10678)
(7895)
(7513)
(6499)
(6329)
(5901)
(5729)
(5665)
(5481)
(5399)
(5295)
(5096)
(4841)
(4824)
(4812)
(4676)
(4194)
(4073)
(3934)
(3773)
(3727)
(3704)
(3660)
(3632)
(3489)
(3201)
学科
(32231)
经济(32199)
管理(19263)
(17463)
(13102)
企业(13102)
中国(11201)
方法(10411)
(10347)
数学(8998)
数学方法(8958)
地方(8310)
业经(7901)
(6772)
农业(6642)
(6043)
(5554)
资源(5336)
(5332)
金融(5331)
(5316)
(4981)
发展(4872)
(4867)
环境(4709)
(4694)
银行(4688)
产业(4531)
(4527)
(4389)
机构
大学(98966)
学院(98700)
(43017)
经济(42086)
管理(37381)
研究(35614)
理学(31145)
理学院(30833)
管理学(30329)
管理学院(30147)
中国(28772)
(21786)
科学(20670)
(20134)
(18405)
(16578)
研究所(16342)
中心(16173)
财经(15965)
(15842)
(14507)
北京(14003)
经济学(13787)
(13251)
师范(13143)
业大(12901)
(12862)
农业(12635)
(12524)
经济学院(12303)
基金
项目(62281)
科学(49264)
研究(45823)
基金(45664)
(40029)
国家(39732)
科学基金(34000)
社会(30237)
社会科(28640)
社会科学(28628)
基金项目(23675)
(23203)
自然(21193)
自然科(20586)
自然科学(20579)
自然科学基金(20231)
教育(20107)
(19454)
编号(18978)
资助(18512)
成果(15405)
(14376)
重点(13915)
(13777)
国家社会(13163)
课题(12687)
(12084)
教育部(11707)
发展(11538)
(11440)
期刊
(52928)
经济(52928)
研究(30897)
中国(22967)
(16250)
(15024)
学报(14939)
科学(14816)
管理(14707)
(12223)
金融(12223)
大学(10932)
农业(10530)
学学(10055)
教育(8944)
业经(8820)
财经(8782)
经济研究(7954)
技术(7783)
(7649)
问题(7619)
资源(6686)
图书(6648)
(5742)
现代(5108)
理论(5104)
(5092)
书馆(4958)
图书馆(4958)
技术经济(4847)
共检索到158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卿向阳  支明  
资源市场化是市场经济的起点 ,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是生产要素集中的市场。在充分发掘资源的基础上 ,以资源利用产业化的形式完成资源市场化 ,促使生产要素按照不同地区的资源状况集中 ,形成梯次资源市场网络的过程就是城市 (镇 )化。资源市场化的严重不足 ,极大地阻碍了西部城镇化道路的进程。通过资源市场化 ,围绕资源开发建特区 ,促进生产要素向西部集中 ,优先发展中小城镇 ,在建设小城镇群的基础上促进西部城镇化的实现 ,既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也是西部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耀国  
市场化产业化城镇化●胡耀国我国的国民经济要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必须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上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在这两个转变中,首先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有个市场化进程;在市场化进程当中,要求实现农业产业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许经勇  
温州城镇化道路的宝贵经验,在于深刻地揭示了:只有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才能加快城镇化进程;如果农村经济繁荣不起来,城镇化进程就寸步难行。温州城镇化道路的鲜明特征是:以市场化带动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以专业化市场为基础的专业镇模式;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与主要依靠外源性经济的广东省不同,作为浙江省缩影的温州,其城镇化是建立在内源性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国平  
城镇化是任何一国实现工业化和摆脱贫困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过程,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资源节约型城镇化道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科学规划城市布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住宅,走资源节约型城镇化道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秀丽  张莉琴  
文章通过建立基于我国1997~2009年29个省的面板数据模型,采用系统GMM方法分析了经济转轨时期——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市场化程度与城镇化进程的长期均衡关系后发现:提高市场化程度对城镇化进程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在衡量市场化程度各分项指标中,中介组织及法律市场发育、要素市场发育、非国有经济发展和产品市场发育这四个因素对城镇化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且影响强度依次递减。同时还发现,提高市场分配经济资源程度和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等会对城镇化进程产生一定的助推作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静  张学志  
在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市场化和城镇化进程共同构成影响社会信任的重要宏观制度环境。基于市场化、城镇化与社会信任的关系机理,使用世界价值观调查(WVS)的中国数据,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市场化和城镇化进程对个体社会信任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市场化进程对个体社会信任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就现阶段而言,城镇化程度与社会信任度呈负相关关系,城镇人口和流动人口规模的扩大、地区治安水平的下降对社会信任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随着城镇化程度及其质量的提升,市场化进程对社会信任的促进效应将得到增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文静  方齐云  
基于城镇部门劳动力市场与土地市场的均衡理论进行理论分析,构建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并结合工具变量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城乡收入差距与市场化对城镇化的影响。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对城镇化存在促进与阻碍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在2008~2014年间,阻碍作用占上风;城乡收入差距对城镇化的影响力度,会受到市场化程度的正向调节。市场化能够促进城镇化;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能够强化市场化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市场化对城镇化的影响力度,也会受到城乡收入差距的正向调节。我国要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以此加快城镇化进程,还要制定相关政策,以顺畅农村居民被城市居民高收入吸引而迁往城市的自然过程,让市场和政府都充分发挥其各自应有的功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东平  
"十八大"报告提出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这已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主题和挑战,对这样一个深刻改变教育的社会进程,需要回答的是:我们准备好了吗?过去十年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已经从宏观上改变了教育资源配置、教育人口分布的空间和利益格局,它对农村和城市的教育影响是完全不同的。我们需要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实践中,围绕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这一目标,深化城市教育改革,探索农村教育的科学发展之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元  孙新章  
改革开放加速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从1978年至2010年,城镇化率由17.92%迅速提高到49.95%,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一批区域性城市群正在加速形成。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群的形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城镇化也带来了突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口过度膨胀,城市病集中爆发,经济增长与宜居性背道而驰;城市面貌千篇一律,野蛮拆迁横行,土地型资本运作难以持续;进城易,定居难,城乡"二元社会"问题正演变为城市内定居群体与流动群体"二元社会"问题;城市间恶性竞争,产业同构,建立分工协作的机制任重道远。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未来1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光庭  
2007年11月15日,《城市问题》编委工作会议在北京新闻大厦举行。在此次会议上,与会编委建议发挥《城市问题》作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在城市科学领域的优势,以《城市问题》为园地组织学术论坛、笔谈会或小型研讨会,就北京或其他区域城市发展中有争议的问题展开研讨与争鸣,从而反映城市问题研究方方面面的情况,推动理论发展,促进学术交流。新年伊始,本刊邀请编委笔谈,现将部分编委之笔谈刊登于2008年第1期《城市问题》,以推动理论发展,促进学术交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简新华  
自从2000年中共中央在"十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强调这一点以后,我国出现了研究城镇化和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热潮,围绕着"十大争论"(界定之争,即城市化与城镇化的内涵和外延如何准确界定、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中国应实现城市化还是城镇化;水平之争,即中国城市化率的现状是高、低,还是适中,城市化水平达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辜胜阻  易善策  李华  
城镇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必然面临并需要科学引导与管理的重大问题。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具有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双重转型"背景;表现为人口城市化(异地转移)和农村城镇化(就地转移)"双重城镇化方向";是在"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双重动力驱动下的城镇化;是在制度变迁方面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和自下而上的城镇化的"双重发展模式"。认为,中国的城镇化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要在产业转型与体制转型的背景下,将人口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城镇化机制结合起来,并积极多渠道地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家华  
中国的城镇化道路,规模大、速度快、进程长,面临土地、能源、水资源和环境等诸多挑战,而这些挑战最终受制于碳预算的刚性约束。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进程,碳的预算约束不仅带来巨大的原材料需求、劳动力需求和消费品市场需求的机遇,构成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源,更重要的是它还关乎国家能源安全和对全球生态安全的贡献。一、保护全球气候的碳预算从《哥本哈根协议》到启动"德班平台"谈判需要达成的"2015气候协议"①,就是要将全球温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建平  
中国未来的城市化政策应该有利于打破城乡分割体制的限制,并促进资源和要素按照市场的原则合理地向不同规模等级的城镇集中。中国城镇化应当按照"以市场为导向,大中小为一体,促两头带中间"的战略方针,在结构上,以大城市为龙头,以中等城市为纽带,以小城镇为依托;在数量上,适当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在借鉴别国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期刊] 改革  [作者] 邓涛  吴华安  
西部大开发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保护生态环境,但是,环境基础设施在西部小城镇无论从数量、布局,还是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均处于落后状态,加上国家和地方政府缺乏推动西部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配套政策,造成西部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领域的生产要素聚集和扩散渠道不畅,难以起到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