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35)
- 2023(9682)
- 2022(7450)
- 2021(6878)
- 2020(5657)
- 2019(12911)
- 2018(13108)
- 2017(25329)
- 2016(13732)
- 2015(15869)
- 2014(16047)
- 2013(15633)
- 2012(14249)
- 2011(13034)
- 2010(13300)
- 2009(12233)
- 2008(11947)
- 2007(10958)
- 2006(9617)
- 2005(8524)
- 学科
- 济(60447)
- 经济(60382)
- 管理(39545)
- 业(35897)
- 企(29670)
- 企业(29670)
- 方法(25279)
- 数学(22116)
- 数学方法(21579)
- 中国(16167)
- 农(16160)
- 业经(14934)
- 地方(13546)
- 学(12347)
- 制(12285)
- 产业(11496)
- 财(11450)
- 理论(11438)
- 农业(10464)
- 技术(10004)
- 和(9740)
- 体(9699)
- 银(9064)
- 银行(9044)
- 行(8744)
- 环境(8642)
- 融(8592)
- 金融(8585)
- 贸(8330)
- 贸易(8325)
- 机构
- 学院(198212)
- 大学(194624)
- 济(78449)
- 经济(76693)
- 管理(76191)
- 研究(67429)
- 理学(65242)
- 理学院(64566)
- 管理学(63095)
- 管理学院(62744)
- 中国(50451)
- 科学(42681)
- 京(42167)
- 财(35407)
- 所(34483)
- 农(33633)
- 研究所(31457)
- 江(31169)
- 中心(30642)
- 业大(29866)
- 财经(27586)
- 北京(26495)
- 农业(26279)
- 范(25940)
- 师范(25639)
- 院(25050)
- 州(24901)
- 经(24877)
- 技术(24031)
- 经济学(23338)
- 基金
- 项目(134678)
- 科学(105438)
- 研究(98648)
- 基金(94729)
- 家(83289)
- 国家(82645)
- 科学基金(70540)
- 社会(61337)
- 社会科(58184)
- 社会科学(58166)
- 省(55400)
- 基金项目(48926)
- 教育(45646)
- 划(45626)
- 自然(45175)
- 自然科(44029)
- 自然科学(44014)
- 自然科学基金(43195)
- 编号(40988)
- 资助(39723)
- 成果(33332)
- 重点(30572)
- 发(30512)
- 课题(29419)
- 部(28493)
- 创(28467)
- 创新(26518)
- 国家社会(25154)
- 科研(25074)
- 项目编号(24904)
共检索到297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春生
资源富集区在产业转型过程中面临众多急待解决的问题,但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现阶段,可以资本这一发动整个生产过程的第一推动力为切入点,以此引领其它问题的解决。这不仅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且因资源富集区当前所面临的资金困境而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基于此,本文明确了资源富集区产业转型促进体系的原则、目标、手段和组织架构,并指出在资本推动模式下促进资源富集区产业转型的进一步研究重点是探究享有"天然红利"的资源富集区为何却面临资金困境。
关键词:
资源富集区 产业转型 促进模式 资本推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唐红祥 胡德期
桂西资源富集区区域内拥有丰富的水能、矿产、旅游、农林生态和民族文化等资源,但现有资源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尚未真正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为此,桂西资源富集区各市近年来对产业转型高度重视,那么它们的产业转型效果如何?本文运用产业转型系数方法,从三次产业转型、三次产业内部产业转型等角度,对桂西资源富集区的河池、百色、崇左三个市的产业转型进行度量与评价,从而对其产业转型态势作为科学研判。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胡春生 蒋永穆
大量研究表明,资源富集区产业转型困境与这些地区相对落后的科技、人力资本等方面的发展有关。基于此,本文通过一个"发展序"的分析框架进一步系统解释了资源富集区在这些方面的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发展序定义为:政府总是在先重视什么、其次又重视什么的发展问题上做着选择,选择结果依次排列,就构成了发展序。据此理解,本文利用2008年数据,通过省级层面的地区分类比较,结果显示有利于产业转型的一些关键领域的发展之所以在资源富集区表现得相对落后,根本原因还在于其相对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脆弱的财政能力。当前,为促进资源富集区的产业转型,应使他们的发展序向更有利于建立接续替代产业的方向变异。为此,在目前的情况下可...
关键词:
资金约束 产业转型 资源富集区 发展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唐红祥 胡德期
一般认为,工业污染物排放的减少可以归结为三种因素:一是缩小生产的规模;二是降低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强度;三是使生产活动从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高的产业向排放强度低的产业转移。从理论上看,产业转型有利于工业污染物的减少,即有利于工业减排。桂西资源富集区以资源型产业为支柱产业,因而面临着较强的节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晓玲
国际直接投资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早已吸引了学术界、政策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主流研究主要以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为主要研究对象:跨国公司为实施其全球战略渴望对外投资扩张,而东道国希望通过引进外资实现经济和社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钟赛香 谷树忠
在国家、省域及案例地区等区域尺度上,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利用SPSS15.0软件测算了各主体收入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对比分析了经济发展程度和资源富集程度不同的区域其产业结构对主体收入的影响差异,以探寻欠发达资源富集区产业结构演进与主体收入间相互作用规律,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结构演进目标取向差异。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产业结构演进与主体收入水平差异显著;欠发达资源富集省域与沿海经济发达省域产业结构差异显著;案例区(贵州省毕节地区)产业结构演进中目标取向及结构效应呈阶段性特征,且经济发展已到转型临界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唐红祥 胡德期
桂西资源富集区作为欠发达资源富集区,长期以来,一直偏重于发展铝、锰、有色金属等资源型产业,形成了资源型产业"一枝独秀"、重化工业在桂西各市全部工业中占据较高比重的产业发展格局。资源型产业在工业结构中占据主体地位,使得桂西资源富集区的经济增长属于典型的资源消耗型和投资拉动型,加速桂西资源富集区产业转型迫在眉睫。本文将从新经济地理的角度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尚希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进入了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发展阶段。随着要素红利的减少以及资源价改等制度性改革的推进,资源富集区的经济社会问题显化。除了本身的经济增速放缓之外,资源富集区还面临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越来越严厉的外在现实。作为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富集区,面临着节能减排的巨大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罗永乐 庞娟
通过对桂西资源富集区产业集群发展进行SWOT分析,指出了机遇与挑战所在,对产业集群的升级和转型提出了4种战略思考。
关键词:
资源型产业集群 SWOT分析 资源富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园
终身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逐步体现出立法明确、教育形式多元、教育内容丰富等特征,终身教育也从最初的以提升劳动者文化程度为目标,发展到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新阶段。但终身教育在指导思想、教育立法、教育生态等方面需要不断提升。只有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为当前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驱动源,输入新的活力。而以高校为中心、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加速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当前终身教育实现新突破的重要途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海春 陈健
资源型城镇是我国重要的城镇类型之一,曾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在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国家政策新要求下,面临新的发展形势与问题。从城镇体系结构优化的角度出发,以榆林市为例,研究在新形势下,通过培育发展核心,分区统筹协同发展,因地制宜错位发展,空间聚合集约发展等策略对市域城镇结构进行优化,建立起可持续的城镇发展体系,为矿产资源富集地区城镇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
资源富集地区 城镇化 城镇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鹏 屈站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同时也是稳定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产业发展程度直接影响乡村振兴战略成果,因此本文将主要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在推动产业兴旺过程中面临的难点,并就产业发展模式选择与支持体系构建途径作简要探讨。
关键词:
产业兴旺 现实难点 模式选择 体系构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谯薇
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的坚实基础,是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重要推动力。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着地域关联、结构关联、功能关联与目标关联四方面的紧密联系。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内在机理表现在:有利于区域创新体系获得创新资源;有利于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有利于加快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依托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思路为: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强产业集群整体的创新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创新体系 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德秀 刘健钧 袁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严卫华
目前,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主要特征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越来越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如何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实现节能减排,调整优化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包括南通市在内全国各级城市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