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30)
- 2023(18320)
- 2022(15762)
- 2021(14755)
- 2020(12229)
- 2019(28202)
- 2018(27853)
- 2017(53357)
- 2016(29011)
- 2015(32719)
- 2014(32690)
- 2013(32179)
- 2012(29720)
- 2011(26838)
- 2010(26919)
- 2009(24584)
- 2008(24025)
- 2007(21044)
- 2006(18694)
- 2005(16516)
- 学科
- 济(122462)
- 经济(122325)
- 管理(84277)
- 业(79312)
- 企(64938)
- 企业(64938)
- 方法(53289)
- 数学(46169)
- 数学方法(45403)
- 中国(34100)
- 农(33313)
- 地方(29780)
- 财(29669)
- 业经(27552)
- 学(25806)
- 农业(22675)
- 制(21368)
- 贸(20585)
- 贸易(20570)
- 理论(20242)
- 易(19870)
- 和(19745)
- 环境(19683)
- 技术(18749)
- 银(18593)
- 银行(18551)
- 务(18120)
- 财务(18026)
- 财务管理(17981)
- 融(17865)
- 机构
- 学院(410432)
- 大学(409794)
- 管理(161931)
- 济(161886)
- 经济(158250)
- 理学(139625)
- 研究(139178)
- 理学院(138028)
- 管理学(135220)
- 管理学院(134470)
- 中国(104755)
- 京(88369)
- 科学(87583)
- 财(74222)
- 所(70347)
- 农(66936)
- 研究所(63836)
- 中心(63629)
- 江(61267)
- 业大(61117)
- 财经(58922)
- 范(56444)
- 北京(56252)
- 师范(55917)
- 经(53560)
- 农业(51955)
- 院(51080)
- 州(50254)
- 经济学(47858)
- 师范大学(45128)
- 基金
- 项目(280642)
- 科学(220779)
- 研究(205185)
- 基金(202181)
- 家(176516)
- 国家(175022)
- 科学基金(150330)
- 社会(128188)
- 社会科(121429)
- 社会科学(121392)
- 省(110452)
- 基金项目(106732)
- 自然(98278)
- 自然科(95932)
- 自然科学(95910)
- 教育(94988)
- 自然科学基金(94108)
- 划(92944)
- 编号(84426)
- 资助(83938)
- 成果(68200)
- 重点(63118)
- 发(62522)
- 部(61299)
- 课题(58423)
- 创(57929)
- 创新(53976)
- 科研(53516)
- 教育部(52433)
- 国家社会(52390)
- 期刊
- 济(181240)
- 经济(181240)
- 研究(120376)
- 中国(81473)
- 学报(64410)
- 农(60940)
- 管理(60071)
- 科学(59557)
- 财(56078)
- 教育(49310)
- 大学(48721)
- 学学(45537)
- 农业(42264)
- 技术(37925)
- 融(35711)
- 金融(35711)
- 业经(31241)
- 财经(28178)
- 经济研究(28136)
- 经(24096)
- 问题(23674)
- 图书(23517)
- 业(21693)
- 技术经济(20334)
- 资源(20157)
- 科技(19667)
- 理论(19354)
- 统计(19299)
- 版(18541)
- 商业(18200)
共检索到610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屈燕妮 刘畅
资源密集型区域是指因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兴起并逐步发展的区域。基于资源收益分配的视角,首先分析我国资源密集型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然后从完善资源完全成本与价格形成机制,完善资源税费改革,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居民可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矿产资源财富合理转化机制等方面,分析阐述资源财富合理分享机制的建立,以推动我国资源密集型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资源密集型区域 资源收益分配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理军 严良
本文梳理了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文献,基于商业网络和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一个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创新系统模式框架,并分析了该模式的特征。
关键词:
生态创新 资源密集型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武剑 戴潇 严良
本文关注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对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而言,在资源枯竭阶段,由于经济增速下滑,原本单一稳定的产业结构会向多元、更为复杂的产业结构变化,区域经济系统会因此而变得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由波动的、不稳定的产业结构向有序的、稳定的产业结构演化,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尝试构建基于logistic映射的区域经济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模型,进而以甘肃省白银市为对象,通过对其产业子系统有序度的测算来描述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经济系统波动的趋势,以期为该类型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武剑 戴潇 严良
本研究关注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经济系统内产业结构演变问题。在资源储量不断下降、环境压力持续增强的发展阶段.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的产业结构往往显示出资源路径依赖的单一结构.在资源枯竭阶段.这种产业结构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增长。对于该类型区域而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最明显的标志则是产业规模的变化。由此.本研究尝试构建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经济系统协同演化模型.以对产业结构变化过程中不同产业企业数量波动的趋势进行解释。首先对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经济系统的性质进行了分析.考虑到在资源枯竭阶段其产业结构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整个区域经济系统的演进趋势存在起伏.系统运动轨迹可以用logi...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素峰 严良 张明辉
基于生态制度创新的视角,本文将生态制度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系统动力学的方法相结合,以黑龙江地区为例构建了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该区域的不同发展模式进行仿真模拟;通过对主要指标的调整,提出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应选择人口和谐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污染有效控制、严格实施生态制度监管以及大力加强区域间合作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勇
加入WTO后 ,就业将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既要考虑技术进步 ,又要兼顾就业。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经济增长的长期的稳定。本文就入世后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它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当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地实施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问题的探讨 ,来说明入世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才是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姜和忠 徐卫星
研究目的:基于可持续发展资源配置公平原则探讨农地非农化配置中的收益分配问题。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农地非农化配置中,不同区域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土地收益分配上存在不公平现象。研究结论:在农地非农化配置中拟通过村级"留地"制度、提高建设用地指标最低交易价和税收等方式,实现土地收益的公平分配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剑
文章通过对平顶山地区的调研发现,煤炭产值在平顶山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接近50%,要实现平顶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保证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界定平顶山地区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重要因素入手,明确了平顶山地区可持续发展系统是由煤矿生产子系统、区域社会子系统、区域经济子系统与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进而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平顶山地区可持续发展系统仿真模型,并通过模拟仿真,提出了科学的发展方案。
关键词:
煤矿企业 可持续发展 系统动力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军印 赵国杰 孙卫东
本文基于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确立了资源优化配置的多目标准则;在全面分析影响区域矿产资源优化配置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因素,区域资源基础及潜力因素,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水平因素,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因素,资源安全储备因素,区域外资源可供性因素,配套资源及基础设施支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矿产资源合理开发规模和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分析计算模型;就河北省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多目标准则下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在时间维度上的优化配置问题,为合理规划和调整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闫军印 赵国杰 孙卫东
本文基于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确立了资源优化配置的多目标准则,在全面分析影响区域矿产资源优化配置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因素,区域资源基础及潜力因素.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水平因素,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因素,资源安全储备因素,区域外资源可供性因素,配套资源及基础设施支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矿产资源合理开发规模和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分析计算模型,就河北省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多目标准则下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在时间维度上的优化配置问题,为合理规划和调整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曲玥
在分析我国区域发展差异和劳动力成本冲击的基础上,采用1998—2008年中国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据,测算并分析在刘易斯转折点前后,制造业以及其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转变,并分别分析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制造业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我国劳动力市场正经历在从二元经济模式向新古典经济模式的转变,优先发展的沿海地区会更早地经历劳动供给的短缺而面临"用工荒",吸引制造业向沿海地区集中的产业集聚效应已然式微;而中西部内陆地区的人口红利较东部沿海地区可能维系更长的时间,引导制造业向内陆地区转移的要素成本效应则逐渐增强;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家林
文章以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水平为评价对象,构建了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评价模型,提取了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核心产业因子、产业投入资源因子及产业发展环境因子。通过模型分析得到结论:各地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水平不均衡,东、中、西部呈现出显著差异,支撑各地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的主要因子有较大区别,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投入资源得分偏低。最后提出促进区域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完善区域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规划,健全相关区域、部门统筹协调机制,各地区根据各自的优势产业推进专利、商标及版权等密集型产业分类培育,在知识产权优势区域优先构建知识产权服务链,辐射全国,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
关键词:
知识密集 区域发展 知识产权 创新管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江波 李江帆
本文构建一个包括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服务业部门的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对政府规模非理性膨胀及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扩张侵蚀生产服务业发展进行了探索性解释。均衡分析的基本结论:政府规模非理性膨胀、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及二者耦合直接或间接侵蚀生产服务业发展,为需求不足论和供给不足论等观点提供了深层次解释,以1980—2009年OECD数据运用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估计检验了理论命题,针对中国生产服务业发展徘徊不前的现状提出政策思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茜 郑琴琴
传统的成本优势观点一直在我国地区工业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服务经济的到来,各地区在积极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过程中,是否也同样适用成本优势原理?本文针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特殊性,借助地区服务能力因素(服务设施和人员供给能力)和成本因素(服务设施和人员成本),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区域发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文章采用广告服务业的面板数据,对我国1999—2008年10年间30个地区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服务能力因素对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区域发展很重要,而传统的成本因素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蔡晓珊 甘天文 陈和
国际经济环境的突变再次引发了学术界对产业升级问题的思考。本文首先回顾了产业升级的内涵与模式,以及我国产业升级现有主流思路。分析了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特征,讨论了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促进产业升级的机制,并深入研究了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条件,提出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是我国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产业升级 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 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