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95)
2023(6073)
2022(4952)
2021(4433)
2020(3587)
2019(7935)
2018(7917)
2017(14547)
2016(7805)
2015(8970)
2014(9018)
2013(9178)
2012(9084)
2011(8826)
2010(9165)
2009(8689)
2008(8556)
2007(7726)
2006(7442)
2005(6782)
作者
(26616)
(22593)
(22297)
(21369)
(14506)
(10473)
(10034)
(8688)
(8533)
(8143)
(8049)
(7583)
(7517)
(7424)
(7259)
(6847)
(6564)
(6513)
(6452)
(6154)
(6053)
(5495)
(5470)
(5256)
(5108)
(5045)
(4981)
(4670)
(4612)
(4399)
学科
(58521)
经济(58482)
管理(23404)
方法(16359)
(16058)
地方(15957)
(14814)
数学(13956)
数学方法(13833)
(12315)
企业(12315)
地方经济(12041)
中国(11494)
业经(9967)
(9585)
资源(8529)
环境(8226)
(8119)
经济学(7434)
(7230)
农业(6990)
理论(6823)
(6688)
金融(6687)
(6606)
(6134)
产业(5795)
(5670)
(5583)
银行(5563)
机构
大学(136466)
学院(133559)
(63641)
经济(62480)
研究(53989)
管理(47031)
理学(39542)
中国(39048)
理学院(38995)
管理学(38279)
管理学院(38018)
科学(33360)
(29219)
(28815)
研究所(26370)
(26203)
(22735)
中心(22513)
(21131)
财经(21087)
经济学(21064)
(19719)
师范(19541)
(19009)
北京(18622)
经济学院(18546)
(18410)
业大(18244)
农业(17834)
科学院(17522)
基金
项目(84566)
科学(66262)
基金(61988)
研究(60254)
(55053)
国家(54649)
科学基金(45390)
社会(40289)
社会科(38185)
社会科学(38172)
基金项目(31991)
(31815)
自然(28037)
自然科(27189)
自然科学(27177)
(26840)
自然科学基金(26693)
教育(26393)
资助(25384)
编号(22971)
(19922)
成果(19845)
重点(19657)
(18684)
国家社会(17686)
(16320)
课题(16231)
发展(16005)
(15784)
教育部(15730)
期刊
(80202)
经济(80202)
研究(42919)
中国(26274)
学报(23540)
科学(21572)
(20674)
(18677)
管理(18609)
大学(16628)
学学(15489)
农业(14283)
经济研究(13373)
财经(11751)
技术(11005)
教育(10787)
(10430)
金融(10430)
(10335)
问题(10214)
业经(10117)
资源(8719)
图书(8565)
技术经济(8255)
世界(7981)
(7400)
统计(7264)
(7025)
经济问题(6637)
国际(6431)
共检索到212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姚予龙  谷树忠  
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无论是当代还是后几代人都可以稳定、及时和经济地获取自然资源 ,同时又使人类发展赖以依存的自然资源基础和生态环境处于良好或不遭受毁灭性破坏的状态。资源安全研究是一项多学科相互交叉的资源科学研究新领域。文中扼要地论述了国内外资源安全研究的特征及热点问题 ;同时参照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研究理论和方法 ,提出了资源安全机理的PSR概念模型 ;还以石油供求安全调控过程为例 ,阐释了资源安全的经济学含义 ;最终归纳提出了资源安全研究领域尚须进一步探讨的若干重点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钢  陈志  金碚  
本文主要对"资源约束下经济增长"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认为根据经济学的原理及矿产资源的供求特点,从长期而言价格机制会调节实现矿产品供求平衡;但由于矿产资源价格偏离均衡价格后,需要较长的时间供需才能平衡,从而造成社会福利的较大损失,从而造成了"资源"约束经济增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冰  王国华  
2003年2月17日起,伦敦市采取对进入市中心的车辆收取5镑进入费的做法来缓解交通堵塞。对这一政策的运行方式、政策效果及反对意见进行了评价,并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作出了解释。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莉  
在知识成为最具战略重要性资源的条件下,知识资本正取代物质资本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但由于知识的特性,企业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发展所需的知识困难重重,联盟成为一条现实的选择。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的深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联盟的形成营造了一个有力的宏观环境。大学作为社会的“知识库”,与企业缔结知识联盟具有天然的优势,本文在探讨了大学-企业(U/I)知识联盟的环境动因和直接动因,并运用N-R关系方法进行了分析,进而对U/I知识联盟做出了经济学的阐释。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少安  谢冬水  
圈地运动是英国经济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导致了英国农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城市化,为英国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城市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由圈地运动引起的农业进步使英国成功地避免了李嘉图陷阱。圈地运动是英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的进步。对这段历史的回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为怎样看待我国现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流转与补偿等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玉洁  王平心  
利他行为对自利人性假设的挑战,要求经济学必须把偏好进行内生化处理。笔者首先构建了一个利他偏好内生模型,使得人类行为统一于效用最大化模式并具有了内在一致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然后对利他偏好内生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解释。笔者认为,与利己行为不同,行为主体不是从利他行为后果而是从利他行为本身获得效用;通过整体间的生存适应性补偿机制,利他者不仅可以战胜利己者得以存在和持续,而且利他惩罚行为还为人类走出囚徒困境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兴琼  陈维政  
组织健康的术语早已有之,但组织健康研究是个新兴的研究课题。对国外文献进行追根溯源,根据组织健康效标的不同把组织健康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简单来看,组织健康的内涵从单纯的财务绩效,到财务绩效和员工健康并存,再到多方利益共存。就其经济实质而言,组织健康内涵的变迁都是企业追寻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体现。内在的经济要求使企业在顺应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过程中,对自身经济利益实现的方式进行有效的调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密  
我国区域差距扩大的困境集中表现为增长极点极化过度和扩散不足并存所引致的"极化陷阱"。从经济学理论来看,非平衡战略福利判别标准中补偿机制的内在冲突是极化陷阱形成的深层原因。以区域差距的分类为基础,补偿机制分为结构性补偿和功能性补偿两种类型。对增长极的过分重视导致了对结构性补偿的偏好,然而结构性补偿所带来的协调空间正在减弱,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基础的功能性协调将成为区域协调的主要力量。因此,形成结构性协调与功能性协调的互补将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时弱化"极化陷阱"的困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成昌  刘升福  
本文首先界定了跨国并购的涵义,接着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论述了当前跨国并购的动因,最后在罗列西方经济学各学派观点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新制度经济学和核心知识与资源能力说对跨国并购动因的解释。通过分析认为,当前跨国并购已不再单纯追求规模的大小,首当其冲考虑的是核心能力的培育。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菲  
从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诞生、发展到近年来的种种改革走势,政府干预始终如影随形。在理论上对政府提供公共养老保险的动机进行了解析,阐释了政府责任的构成及实现,论述了政府干预养老保险的局限性。最后,从政府责任与个人责任组合调整和重构的角度,讨论了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维度及相应的社会经济条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建军  吴海民  
蓝海战略的理论精髓是规则再造与价值创新。本文为蓝海战略提供了一个经济学视角的分析框架,指出价值创新的奥秘在于整合运用边际效用递增与边际成本递减两大经济规律,从而实现高效用与低成本的有效结合;规则再造的关键在于将传统市场逻辑下的“价格—需求—供给—价格”机制,改造成非竞争性市场逻辑下的“效用—需求—供给—成本”机制,重新塑造新的供求法则。这正是蓝海战略取得成功的奥秘所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秀丽  王文亮  王成璋  
城市出现的原因有多种,从经济学的角度观察,解释以集聚效应为特征,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城市化理论有更强的解释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宪  
新制度经济学打开了企业"黑箱",它试图用交易费用来讨论企业问题,但它却并没能够对企业的起源做出合理的解释。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阐述了企业起源这一问题,也为我们的研究就提供了指导思路。企业并不是一直存在的,它是以协作为基础并且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产生的,其根本又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文平  卢新波  
本文试图用经济学和法学的方法 ,分析了贫困的成因和贫困的测量。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一个代表性的非洲案例 ,本文认为 ,权利和资本在反贫困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灵燕  
中国人倾向于以不同的规则对待和自己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人,这种关系导向行为可以从经济学角度加以解释。由于熟人之间的交往是持续的,且某两人之间的交往情形会被熟人圈中的其他人了解到,因此,当个人实施“送人情”这种看似利他主义的行为时,虽然栖牲了短期利益,却可以期望在未来获得他人的回报。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在“送人情”时都抱有未来从他人那里获得互惠性报偿的期望,只有家人之间在相互帮助时才不会计较对方回报与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