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57)
2023(12604)
2022(10254)
2021(9366)
2020(7720)
2019(16742)
2018(16512)
2017(31714)
2016(16708)
2015(18451)
2014(17826)
2013(17406)
2012(15487)
2011(13673)
2010(14097)
2009(13291)
2008(13159)
2007(11826)
2006(10467)
2005(9663)
作者
(45842)
(38422)
(38006)
(35940)
(24456)
(18250)
(17210)
(14705)
(14190)
(13755)
(12938)
(12718)
(12349)
(12136)
(11784)
(11567)
(11537)
(11309)
(11213)
(10783)
(9413)
(9271)
(9237)
(8755)
(8641)
(8522)
(8451)
(8428)
(7526)
(7525)
学科
(85090)
(79570)
企业(79570)
(71806)
经济(71725)
管理(70099)
业经(29257)
方法(27676)
(25157)
(24920)
技术(21462)
(19865)
财务(19829)
财务管理(19815)
数学(19182)
数学方法(19016)
企业财务(18742)
农业(18614)
中国(18047)
(15342)
(15270)
(15169)
理论(15022)
(14758)
(13081)
贸易(13074)
技术管理(12937)
(12727)
经营(12562)
企业经济(12510)
机构
学院(241115)
大学(230848)
(101745)
管理(100519)
经济(99831)
理学(85946)
理学院(85186)
管理学(84212)
管理学院(83744)
研究(73228)
中国(58150)
(47711)
(47395)
科学(42046)
(37883)
财经(37475)
(36378)
(35619)
(33936)
中心(33817)
研究所(31773)
业大(31511)
(30118)
经济学(29510)
北京(29407)
商学(28657)
(28514)
商学院(28395)
农业(28363)
师范(28296)
基金
项目(155839)
科学(125667)
研究(120005)
基金(113246)
(96540)
国家(95631)
科学基金(84937)
社会(78100)
社会科(74197)
社会科学(74178)
(63205)
基金项目(59548)
教育(54188)
自然(53042)
自然科(51759)
自然科学(51747)
自然科学基金(50878)
(50759)
编号(49828)
资助(44256)
成果(38469)
(36982)
(36300)
(35342)
重点(34664)
(34139)
创新(33601)
课题(33298)
国家社会(32270)
(32054)
期刊
(120443)
经济(120443)
研究(68180)
中国(47822)
管理(44117)
(40624)
(35193)
科学(30887)
学报(28604)
技术(25665)
农业(24692)
教育(24634)
业经(23518)
大学(22223)
学学(20930)
(20448)
金融(20448)
财经(18610)
经济研究(18573)
(16275)
(15760)
技术经济(15402)
问题(14874)
现代(13385)
财会(13055)
商业(12589)
(12230)
科技(12095)
世界(11549)
(11353)
共检索到364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唐春晖  
本文从资源基础观的演化视角对后进企业的技术追赶进行分析,认为后进企业技术追赶及技术能力的形成归根到底是内生的演化过程。后进企业的技术追赶战略是通过建立联系、资源杠杆化利用和技术学习来进行的,其最初获取的资源具有不太稀缺、可以模仿和可以转移的特点,后进企业通过战略性地进入一个资源可以获得并且可以模仿与转移的行业,并且通过对所获得的资源进行杠杆性地利用,来实现技术追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浩  李林  何建洪  
本文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技术追赶历史和现有相关文献的梳理,从一个更广的视角提出技术追赶路径选择框架——后发企业技术追赶政企共演模型,分析政府与企业在不同阶段的战略选择及频繁互动的内在机理,指出在追赶起步、追赶提升和后追赶三个阶段中,政府技术战略"引进消化吸收—技术升级—创新驱动"演化与后发企业"技术模仿和二次创新—技术集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战略演进同步发生,共同推动了社会环境的改变,并反作用于自身战略选择的变迁。在这一进程中,基于政府意志或行为而形成的政府干预、制度型市场和产权差异等对后发企业技术追赶有着持续性的影响。本文认为要推动后发企业创新能力赶超并形成持续性的技术引领,还需要在企业、产业、政策层面持续性地完善制度供给。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邵兴东  孟宪忠  
在对企业资源基础论(RBT)关于形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CSCA)的资源特征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本文运用RBT探讨战略性社会责任行为(SCSR)与CSCA来源关系。研究表明,企业通过SCSR而形成的企业声誉与企业品牌、战略企业家精神、以董事和高管团队为主要代表的企业关键人力资本、企业社会责任文化等异质性资源是符合RBT关于CSCA来源要求的企业战略性资源。资源的组织性特征要求企业通过社会责任战略管理,寻求创造企业与社会共享价值的途径,将社会责任的履行由简单的成本承担和被动付出转化为可创造价值的企业资源,形成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许强  张力维  杨静  
本文基于陆亚东等学者提出的复合基础观理论思想,以纳爱斯集团为案例对象,运用复合式提供、复合式竞争和复合式能力组成的复合式战略的分析框架,探究后发企业的战略特点及其变革过程。研究发现,后发企业在追赶过程中所采用的复合式战略由"以边缘赶超为导向"向"以创新升级为导向"再向"以一体化整合为导向"演化,并且企业所处的市场和价值链环节从低端转向高端,竞争优势逐步由成本领先向差异化转变。后发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所处情境的不同,灵活采用复合式战略,从而实现快速赶超。研究结论丰富了复合基础观与战略变革的理论体系,对揭示后发企业战略变革过程的规律有参考价值。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彭新敏  刘电光  徐泽琨  陈士慧  
后发企业最终实现技术追赶得益于能力重构。然而,在技术追赶动态过程中,后发企业如何进行能力重构演化机制尚不明确。通过对圣龙的案例分析,本研究发现:市场动态性从外部为后发企业的技术追赶提供机会窗口,主导逻辑则从内部为后发企业的技术追赶提供认知引导。具体而言,初始追赶阶段的市场动态性低,后发企业通过定位逻辑实现能力演化;超越追赶阶段的市场动态性中,后发企业通过杠杆逻辑实现能力转换;行业前沿阶段的市场动态性高,后发企业通过机会逻辑实现能力替代。本研究强调了不同程度市场动态性的重要性,引入了主导逻辑视角,揭示了能力重构演化机制的内在规律。本研究既丰富了技术追赶理论,又为后发企业追赶实践提供了管理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庆华  叶思荣  李春生  
企业战略演化观是企业战略理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流派。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演化观获得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并在企业战略理论体系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这大致可以归功于三种理论学派的基础作用:演化经济学的促进与整合;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与嫁接;传统战略理论的反思与发展。企业战略演化观为企业战略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余珮  李珉迪  
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企业成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热门标。基于此背景,本文深入探讨并购战略性新兴企业对发起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以及影响并购绩效的主要因素。首先,从资源基础观和制度基础观相结合的视角构建理论框架并提出假设;其次,基于事件研究法,以2010-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成功完成跨国并购的事件为对象,分别采用PSM和OLS对假设进行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证实,标的为战略性新兴企业的并购绩效显著地大于传统行业企业的并购绩效。当并购标的为战略性新兴企业时,企业的知识密集度及东道国(地区)制度质量的优越度对并购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的杠杆率则存在显著负向影响。此外,国有企业并购绩效整体优于民营企业,但加大企业杠杆率以及选择制度质量更高的东道国(地区)的标的企业,可以提升民营企业的并购绩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金华  
多元化战略是企业竞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传统的多元化战略理论,并指出了它们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详细分析了以资源为基础(Resource-Based View 简称RBV)的企业多元化战略理论。最后,具体阐述了怎样依据这一理论实施企业的多元化战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袁泽沛  陈金贤  
发展中国家和后进企业要想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成功地实现技术追赶。一般来说,新技术会在那些受原有技术限制较少的国家和企业中更快地扩散,发达国家和先进企业在新的技术变革中存在的沉没成本形成“退出障碍”,这给后进企业提供了一个机会。先进企业在新技术面前也不会无动于衷,但是在新的技术经济体系的形成和新规范的变化过程中,在技术生命周期的4个不同阶段里,各种阻碍产业进人的阈值条件会发生变化,这为后进国家和企业提供了实现技术跨越的机会窗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静华  李文韬  
本文对四家企业智能制造的战略变革进行实地调研,从资源基础变革的视角探讨两个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智能制造为何能够推动企业的战略变革,以及基于智能制造的战略形态有何创新。分析表明:智能制造通过资源的标准化、流程化、数据化和互联化,从形态、性质、价值和结构四个方面改变了企业原有的资源基础特征,从而推动企业进行战略变革;基于资源基础的变革,企业能够进行多种合作模式的战略选择,形成基于智能制造的战略创新,呈现出互联化价值、开放性创新和平台化生态三种新型战略形态。本文提出的基于智能制造的资源基础变革和战略新形态,丰富了现有企业战略管理与智能制造的研究,研究结论对企业面向智能制造的战略变革与创新研究有启示意义,对中国企业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实践有借鉴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岩  苏可蒙  
在当今竞争格局中,专利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专利战略必然成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专利战略情境、技术知识基础多元度及知识整合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模型,采用负二项回归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企业技术知识基础多元度通过知识整合能力影响创新绩效,而专利申请动机在上述过程中存在显著调节作用。具体为:(1)国际市场开拓、谈判筹码以及声誉动机均负向调节技术知识基础相关多元度与创新绩效关系;(2)阻挡动机、国际市场开拓、谈判筹码以及声誉动机对企业技术知识基础非相关多元度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具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3)阻挡动机强化了企业技术知识基础相关多元度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小虎  陈传明  
本文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对公司战略的定位理论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的战略定位应当以战略演进为基础,战略定位的核心是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追求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的再造。企业战略定位过程是企业依据环境的变化在基本战略与资源、能力等方面不断调整、不断选择的过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雅彦  
后发企业技术赶超过程中技术学习能力对其通过内外部知识吸收、整合、提升,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并获取竞争优势至关重要。后发企业的技术学习能力包括技术引进、模仿能力和内部技术学习和网络技术学习能力。技术引进能力是后发企业实施技术赶超战略的前提;技术模仿能力的关键在于识别出外部知识的价值,进行模仿和吸收,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企业自身;内部技术学习能力包括个体的技术知识学习能力和组织学习能力;竞争环境的动态复杂性使企业间竞争更多地根植于相关的企业网络。当然,后发企业在与其网络成员的合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大量外部知识的学习能力,对其竞争优势的构筑也十分重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臧树伟  潘璇  孙倩敏  
商业模式创新一直被视为企业后发追赶的重要手段,本文借助典型案例,从商业模式创新视角对动态环境下的后发企业追赶问题进行相关讨论。研究发现,商业模式创新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随着竞争环境的改变和新市场机会的出现,后发企业需要对已有商业模式进行持续不断的调整和修正,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新的商业环境。此外,市场时机选择、企业资源配置、技术创新协同等因素在后发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姜仁峰  孙世勇  
企业竞争优势一直是企业战略研究的核心问题,资源基础论从企业内部资源能力角度研究企业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越来越重要,但在市场竞争中却常常处于不利地位。在分析资源论的基础上,从资源的角度提出我国创业型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对策,以促进我国创业型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保持竞争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