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81)
- 2023(2994)
- 2022(2505)
- 2021(2410)
- 2020(2132)
- 2019(4647)
- 2018(4486)
- 2017(8497)
- 2016(4938)
- 2015(5477)
- 2014(5247)
- 2013(5213)
- 2012(4877)
- 2011(4112)
- 2010(4275)
- 2009(4106)
- 2008(4538)
- 2007(4082)
- 2006(3565)
- 2005(3218)
- 学科
- 管理(25047)
- 业(17676)
- 企(16793)
- 企业(16793)
- 财(16447)
- 济(15360)
- 经济(15340)
- 务(11158)
- 财务(11149)
- 财务管理(11106)
- 企业财务(10720)
- 家(7365)
- 国家(7289)
- 方法(6352)
- 数学(5332)
- 数学方法(5280)
- 财政(5266)
- 中国(4812)
- 人事(4782)
- 人事管理(4781)
- 资源(4687)
- 政(4521)
- 地方(4095)
- 制(3868)
- 和(3848)
- 国家机关(3795)
- 机关(3795)
- 业经(3405)
- 工作(3357)
- 环境(3336)
- 机构
- 大学(64441)
- 学院(64173)
- 管理(25663)
- 济(25139)
- 经济(24531)
- 理学(21558)
- 理学院(21370)
- 管理学(21133)
- 管理学院(21002)
- 研究(20601)
- 财(19438)
- 中国(17445)
- 京(13751)
- 财经(13140)
- 科学(11956)
- 经(11909)
- 所(10538)
- 江(10203)
- 中心(9853)
- 财经大学(9791)
- 研究所(9062)
- 北京(8870)
- 州(8277)
- 范(7824)
- 经济学(7801)
- 师范(7766)
- 院(7303)
- 农(7228)
- 省(7189)
- 商学(7045)
- 基金
- 项目(40188)
- 科学(31313)
- 研究(30661)
- 基金(29205)
- 家(24873)
- 国家(24676)
- 科学基金(21425)
- 社会(19504)
- 社会科(18577)
- 社会科学(18568)
- 基金项目(15309)
- 省(15144)
- 教育(13544)
- 自然(13262)
- 自然科(12827)
- 自然科学(12823)
- 编号(12769)
- 自然科学基金(12598)
- 资助(12323)
- 划(12294)
- 成果(11389)
- 部(9324)
- 重点(8860)
- 性(8766)
- 项目编号(8486)
- 国家社会(8335)
- 发(8286)
- 课题(8187)
- 制(8177)
- 教育部(8078)
共检索到104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尚蒲 郑仲晖 罗必良
预算软约束是地方政府债务膨胀的主要原因,而土地要素和信贷资源构成预算软约束的资源基础。基于审计结果公告,对地方政府债务特征进行研究,可得出三点结论:(1)地方政府债务总体规模可控,但财政资金的流动性堪忧。(2)地方政府债务表现出强烈的异质性特征。高收入地区债务的绝对量大,负债集中在市、县两级政府;中低收入地区债务的相对规模高,负债集中在省、市两级政府。(3)各地负债的资源基础存在差异。高收入地区银行贷款的绝对量大,中低收入地区对土地出让、财政转移支付的依赖性较强。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要素市场发育、改革举债机制和理顺财税关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姜子叶 胡育蓉
本文聚焦"地方政府债务悖论",运用财政分权理论,以预算软约束为视角,解析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的机制。在深入阐述预算软约束的内涵和形式的基础上,联系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债务危机与本次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经验事实,本文从理论上剖析危机重演的逻辑,揭示地方政府举债的顺周期性。
关键词:
财政分权 预算软约束 地方政府债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延 赵艳朋
在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都通过理论分析,得出预算软约束是造成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本文使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从实证的角度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化水平等变量后,预算软约束与地方政府债务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变换不同的指标后,估计结果依然较为稳健。本文首次通过实证方法验证了之前学者的理论推断,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通过硬化预算软约束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建议。
关键词:
预算软约束 地方政府 债务规模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曾莲 严秋斯
研究目的:从土地财政在政府举债中的重要地位出发,研究土地财政与预算软约束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机制;实证分析预算软约束在土地财政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之间的中介效应;对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促进政府对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对2008—2011年和2013—2015年的28个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研究结果:土地财政与预算软约束均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显著正相关;预算软约束在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研究结论:解决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问题和土地管理问题,必须严控土地资源的抵押转化,限制预算软约束;同时适当引入竞争性的土地交易机制,促进土地财政、土地金融的改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毕泗锋 王雪原
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行为长期以来存在预算软约束问题,学界与业界认为这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积聚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使用2015年2季度—2018年4季度地方政府"自发自还"债券交易数据并匹配地区经济指标,从地方债券总价差中剥离出违约风险溢价,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地区经济发展因素对地方债券违约风险溢价的冲击,间接测度了地方政府预算约束的变化。研究发现,新《预算法》实施以来,地区经济增速、财政收支比以及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GDP占比等地区经济因素显著影响地方债券违约风险溢价,反映出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问题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本研究评估了地方政府发行"自发自还"债券对预算软约束的缓解效果,可为地方政府下一步的融资改革和债务风险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源 陈文川 杨野
本文基于我国2008—2017年30个省级(包括直辖市、自治区)政府债务数据,从预算软约束视角,实证检验了政府审计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预算软约束越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越大;政府审计监督力度越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越小;审计监督力度有助于减弱预算软约束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地区腐败程度越低、法制环境越好时,政府审计对减弱预算软约束带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负面影响越显著。
关键词:
审计监督 预算软约束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郑洁 翟胜宝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限制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如《预算法》、《担保法》等明确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债,不得为担保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政府没有债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财力不足和缺乏合法规范的融资渠道并存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及其部分职能部门通过各种形式绕过法律约束举借了大量债务,有的地方甚至超过了地方政府的偿还能力,而且还游离于预算体系之外,在举借和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在剖析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预算约束的视角切入,提出以预算管理为龙头,完善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预算法制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莹
本文通过分析政府债务在不满足债务跨期预算约束时的影响因素,并利用31个省份2010—201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预算软约束与地方政府债务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财政努力水平的降低会提高债务率水平。通过财政努力水平的降低提高了地方政府对于财政转移支付的依赖,进而导致政府在较低的财政收入水平下形成了相对较大规模的债务,最终提高了债务率、增加了债务风险。并且分地区看,这种预算软约束对于债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财政能力较差的西部地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永钦 陈映辉 杜巨澜
债务市场的违约是近年来各类金融危机的根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近来也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要问题。由于中国体制的复杂性和地方政府债务数据的不透明性,直接估算地方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比较困难。本文则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即从交易城投债的金融市场的角度,将城投债的收益率价差分解成流动性风险价差部分和违约风险价差部分,利用(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外生的冲击通过双重差分的方法来进一步识别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本文的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并没有在城投债的收益率价差中得到反映,而中国的整体违约风险则在其中得到了有效的定价;整体违约风险价差在2012年后大幅飙升。这表明,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存在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付莉 王訸
与2000年左右国有企业债务处置不同的是,本次地方政府的债务处置采取了首先进行债券化的方式,这是我国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一项创新。本文的目的是对这项创新应用进行理论解释,着重回答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地方政府债务债券化是否是帕累托改进的?能否促进社会福利提高?本文首先对Qian和Roland(1998)的预算约束模型进行形式化,在此基础上引入区域产业结构、土地资源、地方政府积极程度及地方政府破产成本等因素,通过一个多期局部均衡模型,探讨地方政府项目收益、预算约束规则与社会总福利的关系。我们发现:硬约束条件下的地方政府项目收益大于软约束条件;硬约束条件下的社会总福利大于软约束条件,而对于硬约束内部分类,本文区分了一般硬约束与严格硬约束,两种情况下社会总福利的大小与地方政府税收、政府积极程度、土地禀赋等因素有关;引入地方政府的破产成本之后,为了避免地方政府破产而引发极大的政府信用危机,在经济新常态与房价滞涨时期,一般硬约束而非严格硬约束可能是地方政府防范破产成本发生的最优选择,这也与财政部近期开始允许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可用于偿还存量债券债务的政策实践相一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秋婵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庞大已成为困扰当前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文章从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性为着眼点,研究国内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是否满足跨期预算约束,在借鉴国内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地方债务实情,拓展了传统的跨期预算方程,将债务的期限结构纳入到跨期预算约束方程中。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并不能严格的满足跨期预算约束。随着国家预算法的完善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规范化管理,以跨期预算约束模型为基础的约束机制将是衡量地方政府财政是否可持续性的基准。
关键词:
跨期预算约束 债务规模 可持续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廖家勤 石琳
中国地方政府存在过度负债的行为倾向,这与预算约束呈现了背离之势。研究地方政府突破预算约束而过度负债的行为机制,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入手:客观上,由于分税制、项目制、晋升激励机制等体制的不完善,导致地方政府负债过度;主观上,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经济人"的本质诱发道德风险而使地方政府过度负债。抑制地方政府过度负债的行为,关键在于建立规范的地方融资举债机制,避免金融道德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软预算约束 道德风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蕾
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约束是实现财政民主的必然要求,是限制政府权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护公民财产权的有力手段。对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约束需要相关的预算立法,对债务规模、债务资金支出以及举债程序予以规制。我国新《预算法》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对控制规模、优化结构、规范行为、化解风险等方面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恩涛 于洪良
分权财政体制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由于税基交叠会产生纵向外部性,且这种纵向外部性容易导致以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进行转移支付为特征的预算软约束的出现。为分析这种预算软约束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中央政府与代表性地方政府在内的跨期迭代模型,并比较了地方政府债务不受控和受控两种情形下的影响。在地方政府债务不受中央政府控制时,预算软约束对公共投资和地方债务都具有显著的正面效果,尽管其也会导致寻租活动的出现。而在地方政府债务受中央政府控制时,预算软约束并不一定刺激公共投资。无论哪种情况,只要中央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边际价值相对较小或地方政府分享的税收份额相对较低,预算软约束都能增进社会福利...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债务 预算软约束 社会福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志安 邱国庆
税制结构变迁对政府预算软约束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就税制结构变迁对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的影响机制进行理论分析,进一步通过2009~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税制结构变迁对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的影响,结果显示:现行税制和分税制下不规范的税收优惠政策和投资扩张冲动是造成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的重要机制。最后,根据上述理论和实证层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税制结构 预算软约束 税收优惠 投资冲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