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80)
- 2023(16728)
- 2022(14136)
- 2021(12717)
- 2020(10610)
- 2019(24323)
- 2018(23628)
- 2017(44811)
- 2016(24643)
- 2015(27651)
- 2014(27664)
- 2013(27612)
- 2012(26186)
- 2011(24151)
- 2010(24575)
- 2009(22943)
- 2008(22826)
- 2007(20748)
- 2006(18382)
- 2005(16251)
- 学科
- 济(114286)
- 经济(114177)
- 业(69661)
- 管理(68473)
- 企(52289)
- 企业(52289)
- 方法(50913)
- 数学(45659)
- 数学方法(45128)
- 农(38921)
- 中国(31313)
- 地方(27675)
- 财(26176)
- 农业(26031)
- 业经(25694)
- 学(23003)
- 贸(20532)
- 贸易(20519)
- 易(19841)
- 制(19773)
- 环境(17322)
- 银(17248)
- 融(17188)
- 金融(17186)
- 银行(17181)
- 发(16954)
- 行(16469)
- 和(16085)
- 技术(16047)
- 务(15429)
- 机构
- 学院(368967)
- 大学(367409)
- 济(151176)
- 经济(148061)
- 管理(138821)
- 研究(129558)
- 理学(119979)
- 理学院(118551)
- 管理学(116256)
- 管理学院(115573)
- 中国(97357)
- 科学(82750)
- 京(78017)
- 农(76745)
- 所(68036)
- 财(67591)
- 研究所(61977)
- 业大(61338)
- 农业(59911)
- 中心(59747)
- 江(56649)
- 财经(53771)
- 北京(49029)
- 范(48869)
- 经(48801)
- 师范(48246)
- 经济学(46356)
- 院(45706)
- 州(45263)
- 省(42518)
- 基金
- 项目(248204)
- 科学(194233)
- 基金(179455)
- 研究(174307)
- 家(159374)
- 国家(157999)
- 科学基金(133729)
- 社会(111605)
- 社会科(105735)
- 社会科学(105700)
- 省(98953)
- 基金项目(94578)
- 自然(87752)
- 自然科(85698)
- 自然科学(85671)
- 自然科学基金(84147)
- 划(83268)
- 教育(80026)
- 资助(74058)
- 编号(69584)
- 发(57523)
- 重点(56484)
- 成果(56068)
- 部(54314)
- 创(51236)
- 课题(48809)
- 科研(48145)
- 创新(47905)
- 计划(47117)
- 国家社会(46318)
- 期刊
- 济(169108)
- 经济(169108)
- 研究(102890)
- 中国(75582)
- 农(73634)
- 学报(67039)
- 科学(59148)
- 财(50560)
- 大学(49315)
- 农业(49302)
- 管理(48123)
- 学学(46756)
- 教育(36602)
- 融(35672)
- 金融(35672)
- 业经(30852)
- 技术(30403)
- 经济研究(26857)
- 财经(26542)
- 业(24620)
- 问题(22776)
- 经(22748)
- 版(19848)
- 统计(19422)
- 技术经济(18906)
- 资源(18126)
- 策(17946)
- 业大(17766)
- 科技(17574)
- 图书(17541)
共检索到549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万胜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及生活质量日益提高,资源型美丽乡村已经逐步成为都市人群旅游及相关企业发展的新宠,而如何对资源型美丽乡村进行合理保护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广大乡村地区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研究首先采用文献查阅以及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资源型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论述,其次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资源型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我国资源型美丽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存芝 罗琳琳 叶明
本文选择有代表性的33个资源型城市2006-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以生态效率反映可持续发展状况,在借助因子分析等方法测算资源效率、环境效率进而计算生态效率的基础上,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实证检验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科技进步、出口依存度、环境改善投入力度、环境资源区位竞争力、城市规模、城市类型等因素对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对决定生态效率的两个重要方面——资源效率、环境效率的影响,实证分析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除科技进步外,上述因素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都有显著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在99%的置信度下有正向影响,出口依存度在95%的置信度下有负向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中亚
在回顾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经济、资源与环境、社会三大子系统,共35个具体指标。利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对河南省5个典型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门峡市和焦作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鹤壁市和平顶山市处于中间水平,而濮阳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资源型城市要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应尽早实现产业成功转型,重视发展外向型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加强资源环境的综合治理和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大力发展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可持续发展 灰关联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闫鸿鹂
资源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目前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将同为资源丰富、生态脆弱的云南、贵州和广西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情况,找准影响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推进供给侧改革,实现区域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滇黔桂三省(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条件的实际情况,构建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并运用熵值法赋予权重,对滇黔桂三省(区)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从各子系统评价结果、综合评价结果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相关部门更好的引导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资源型产业 可持续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叶晨曦
[目的]"美丽乡村"建设是为了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一项重要决策,评价河南省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对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河南省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计分法对河南省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得分来分析河南省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水平。[结果]评价指标权重的结果分析表明经济发展(0.384 3)和生活质量(0.300 7)的权重值比较高,科技发展(0.192 2)的权重值较低,环境保护(0.122 8)的权重值最低,说明河南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经济发展迅速,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农村中科技发展的重视程度不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有待加强。河南省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综合得分为0.551 9,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结论]河南省美丽乡村发展水平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而且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建议政府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的宏观调控作用,强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意识,实现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庄晋财 王春燕
市场化取向改革和城乡分离城市化的推进,使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的发展面临经济衰退、生态恶化、社会矛盾丛生的综合性系统危机,影响美丽乡村发展的可持续性。广西红岩村的案例表明,将村庄视为一个由经济、生态、社会子系统拟合而成的复合系统,推动村庄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外部环境吸收资金、技术、人才等物质能量,使村庄走出平衡态;强化"经济—生态"协同整治、协调发展,使村庄远离平衡态;注意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村庄与外界环境的能量交换形成负熵流,可以促进村庄系统形成耗散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央政府对提升农业功能、优化产业组织、改善技术条件等方面给予农村的种种支持为村庄系统进入耗散结构状态提供了重要的外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曼
豫南传统村落是当地的地理气候、自然形态、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地域文化、红色精神的传承者,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本文阐述了美丽乡村建设和豫南传统村落的政策解析,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将豫南106个不同级别的传统村落分为西南部、东部和北部3部分进行现状分析和问题梳理,总结出豫南传统村落保护定位和保护等级、批次,提出豫南传统村落要秉承传统村落+制度、科学规划、文化、众创、公益等一体化模式的协同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
豫南 传统村落 保护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严湘琦 宋明星 向辉 陈娜
[目的]文章从乡村规划的角度出发,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指导,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寻乡村规划的影响因素,以期对湖南省乡村阶段性规划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方法]运用DEMATE方法对湖南省乡村规划影响因素进行定性识别,并利用熵权法对湖南省乡村规划影响因素系统进行定量评价。[结果](1)城镇化率对乡村规划的影响度最大,其在所有因素中影响度和被影响度均最大,其次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农业财政支出、规模农业经营。(2)结合中心度与原因度的分析对湖南省乡村规划重要影响因子进行识别,其中,城镇化率、农业财政支出、规模农业经营、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节水灌溉面积共5个因素为湖南省乡村规划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1)经济因素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乡村规划的主导因素,以休闲农业产值、规模农业经营和农业财政支出构成乡村规划实施的关键因素,提升经济效益对湖南省乡村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从结果因素来看,贫困发生率、休闲农业产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受农业生产方式、城乡资源分配和产业融合的影响较大,充分掌握重要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巩固湖南省乡村规划结果因素效益的关键。(3)人口因素和社会因素是湖南省乡村规划实施的制约因素,加快推进湖南省科技兴农、特色强农、质量强农、开放强农建设成为其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乡村规划实施的关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支磊
江西省乡村资源开采存在污染物排放量高、环境破坏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资源型乡村在新时代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文章对江西省资源型乡村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江西省资源型乡村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过于缓慢、缺乏与发展配套人才等瓶颈问题,限制了江西省资源型乡村的建设,同时对现有资源型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为解决发展瓶颈,并提出明确发展思路、加速产业调整及引入技术人才等解决措施,旨在切实保障江西省资源型乡村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凯杰 曲如晓
本文构建了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993—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指数逐渐上升,但是中间也存在一定的波动;出口商品结构和出口额是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连玉明
大城市既是碳排放的主要载体,也是实现国家和区域低碳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本文借鉴DPSIR模型构建了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pearman秩系数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国35个重点城市的低碳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市低碳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跃迁的良好势头,但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及利用仍然是决定现阶段中国城市低碳发展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影响因素。
关键词:
低碳城市 指标体系 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谭宇 周维维
非自愿移民是指《世界银行业务导则4.30》所定义的,系指因兴建工程项目(如修建水库、铁路、公路、机场等)而引起的较大数量的、有组织的人口迁移及其社区重建活动。本文以湖北省巴东县三峡库区入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非自愿移民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提高移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
非自愿移民 可持续发展能力 经济地位得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燕 孙慧
文章基于Tapio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测评模型,测评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状态,采用LMDI法分解和测算资源型产业脱钩因素及弹性效应,运用门槛面板回归模型,估计脱钩因素的门槛阈值。结果表明,2001—2017年间,资源型产业从可持续状态发展为不可持续状态;脱钩因素的弹性效应与脱钩指数的波动表明二者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各脱钩因素的弹性效应表现出不同的波动特征和门槛阈值。因此,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制定科学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对脱钩因素进行科学调控,可以推动资源型产业向低碳可持续状态发展。
关键词:
资源型产业 脱钩指数 脱钩因素 门槛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艳 郑贺允 葛力铭
在我国新时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突破"碳锁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基于2003-2018年我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文章检验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对碳排放的影响,并探讨了该政策影响碳排放的具体路径。结果表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能够显著地促降碳排放。机制分析表明,该政策能够通过优化技术选择、提升财政扶持力度和提高生活质量三方面促降碳排放,但产业协调对碳排放的影响尚不明显。异质性分析得出政策效果会随着不同的区域位置、不同投入程度的创新驱动要素、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资源种类的资源型城市而产生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南方地区、高水平的科技投入和人力资本积累更能显著地促降碳排放。文章扩充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与碳排放的研究,有利于更全面地了解该政策对碳排放的传导途径,对进一步推进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泽笑 赵邦宏 秦安臣 朱克西
论文基于生态脆弱区抗干扰能力较弱的生态系统,在测度指标中,强调了发展理念和经营方式对生态脆弱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作用,选取熵值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为研究方法,两者以递进式结构衔接,以昆明市东川区为案例地,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村民环保意识、乡村旅游参与度等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正相关关系较显著。(2)游客满意度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3)景点丰富度、乡村旅游业收入占当地村民收入的比重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正相关关系尤为显著。据此,从带动作用、培训力度、经营环境三个方面提出提升案例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