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21)
- 2023(15800)
- 2022(13032)
- 2021(12067)
- 2020(9838)
- 2019(22729)
- 2018(22699)
- 2017(42343)
- 2016(23584)
- 2015(26236)
- 2014(26518)
- 2013(25884)
- 2012(24025)
- 2011(22073)
- 2010(22758)
- 2009(21402)
- 2008(20941)
- 2007(18839)
- 2006(17375)
- 2005(15953)
- 学科
- 济(116644)
- 经济(116518)
- 业(65001)
- 管理(64262)
- 农(51683)
- 企(43336)
- 企业(43336)
- 方法(37592)
- 农业(34533)
- 数学(33202)
- 数学方法(32710)
- 地方(29975)
- 业经(28389)
- 中国(28379)
- 制(24867)
- 财(23753)
- 学(21446)
- 体(18149)
- 发(17525)
- 环境(16599)
- 银(16155)
- 银行(16143)
- 融(16051)
- 金融(16046)
- 地方经济(15602)
- 行(15532)
- 理论(15445)
- 贸(14718)
- 贸易(14704)
- 策(14407)
- 机构
- 学院(333387)
- 大学(327339)
- 济(143586)
- 经济(140503)
- 管理(122895)
- 研究(118080)
- 理学(103964)
- 理学院(102753)
- 管理学(100721)
- 管理学院(100074)
- 中国(92748)
- 科学(69959)
- 京(69605)
- 农(68152)
- 财(66548)
- 所(60263)
- 江(55700)
- 中心(55479)
- 研究所(53638)
- 农业(51611)
- 业大(51108)
- 财经(50343)
- 范(46010)
- 师范(45658)
- 经(45252)
- 州(45088)
- 经济学(43792)
- 北京(43769)
- 省(42003)
- 院(41743)
- 基金
- 项目(213163)
- 科学(167397)
- 研究(161827)
- 基金(151402)
- 家(130706)
- 国家(129464)
- 科学基金(110699)
- 社会(103471)
- 社会科(97545)
- 社会科学(97519)
- 省(87421)
- 基金项目(79325)
- 教育(74448)
- 划(70081)
- 编号(67931)
- 自然(67831)
- 自然科(66064)
- 自然科学(66050)
- 自然科学基金(64793)
- 资助(61291)
- 成果(55861)
- 发(48557)
- 重点(48470)
- 课题(48217)
- 部(47172)
- 创(43623)
- 制(43455)
- 国家社会(42630)
- 性(41224)
- 创新(40803)
- 期刊
- 济(180304)
- 经济(180304)
- 研究(104859)
- 中国(81550)
- 农(70110)
- 财(51601)
- 学报(49709)
- 农业(47133)
- 科学(47052)
- 管理(45403)
- 教育(41423)
- 大学(38933)
- 学学(36237)
- 融(35772)
- 金融(35772)
- 业经(32132)
- 技术(32022)
- 经济研究(26317)
- 财经(25465)
- 问题(23722)
- 业(23161)
- 经(22049)
- 资源(18294)
- 技术经济(17679)
- 世界(17555)
- 版(17472)
- 统计(17033)
- 农村(16679)
- 村(16679)
- 经济问题(16385)
共检索到537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林超 吕萍 胡子琪
山西省作为我国资源型经济转型重点省份,近些年来,受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环境保护压力增大、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等影响,面临着许多客观现实和迫切的发展需求,旧的经济发展模式受到冲击,土地制度改革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山西省泽州县作为"三块地"改革试点县之一,其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宅基地制度等多方面展开探索,为资源型经济转型地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累了经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邱芳荣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目前已进入到攻坚阶段,33个试点地区正在加大统筹推进力度,为下一步能形成一批"可复制、能推广、惠群众"的改革经验,并为《土地管理法》的修改提供有益的"实践样本"。浙江省德清县作为试点地区之一,积极统筹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农村土地征收工作,并在宅基地制度创新管理上做了一些有益尝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邱芳荣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目前已进入到攻坚阶段,33个试点地区正在加大统筹推进力度,为下一步能形成一批"可复制、能推广、惠群众"的改革经验,并为《土地管理法》的修改提供有益的"实践样本"。浙江省德清县作为试点地区之一,积极统筹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农村土地征收工作,并在宅基地制度创新管理上做了一些有益尝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琦
农村土地制度不仅是中国革命的根本性问题,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最基础问题,尤其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性及中国建立和谐社会目标是否已经构成了土地制度新突破的能量呢?果真如此,那么,条件是否具备?时机是否成熟?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后认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已经到了必须进行所有制变革的时候了。而考虑到中国具体实际和改革面临的阻力,笔者提出了改革的战略思路是:第一阶段实行土地股份所有,市场化经营;第二阶段实行农村土地农民个人所有制。
关键词:
土地制度 股份所有 农民个人所有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莉,车茂娟
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存在产权主体不明、产权界限不清、产权残缺等内在缺陷,导致农民利益没有合法保障,尤其在农地被征用过程中,农民利益受到严重侵害,失地农民生存危机凸现,成为社会安定的巨大隐患。从制度本身出发,重新设计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
土地产权 制度缺陷 改革途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林超 吕萍 顾汶岳
河南省长垣县开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以来,在探索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与农村居民保障、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盘活农村土地资产等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和做法,为中部地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鲜活样板。实施差异化农村闲置宅基地利用策略长垣县开展农村宅基地退出和整治,充分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资源,按照城中村、城郊村、远郊村(规划区外)类型,实施差异化农村闲置宅基地利用策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卢曦
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地处宁夏平原北部,人均耕地面积4.02亩,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不足,农业人口净流出现象严重,在中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实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过程中,平罗县将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村综合改革协同推进,充分发挥了土地制度改革对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慧芳 毕如田
以泽州县为例,采用价值转化法、实地调查法测算其流转的外部性与社会净收益。研究结果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用地类型中,工业用地的净外部性为负值,其流转产生的社会净效益低于经济效益,商服用地、住宅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及空置用地的净外部性为正值,社会净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研究结论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但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与流转后用地类型和开发行为有较强的相关性,可通过做好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加强监督执法、完善流转机制提高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的社会净效益。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 外部性 社会效益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慧芳 毕如田
以泽州县为例,采用价值转化法、实地调查法测算其流转的外部性与社会净收益。研究结果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用地类型中,工业用地的净外部性为负值,其流转产生的社会净效益低于经济效益,商服用地、住宅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及空置用地的净外部性为正值,社会净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研究结论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但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与流转后用地类型和开发行为有较强的相关性,可通过做好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加强监督执法、完善流转机制提高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的社会净效益。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 外部性 社会效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贺福中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制度创新。经济发达地区的做法已经证明,这是较为成熟的一种改革模式。地处内陆山区的山西省沁源县沁河镇城北村,近年也采取这种模式,推进农村改革,实行"优先土地股,增配人口股,创新预留股"的股权分配制度,其成效明显,但也存在一定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正是中西部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亟需进一步革新和完善之处。
关键词:
集体经济组织 产权制度 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贺福中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制度创新。经济发达地区的做法已经证明,这是较为成熟的一种改革模式。地处内陆山区的山西省沁源县沁河镇城北村,近年也采取这种模式,推进农村改革,实行"优先土地股,增配人口股,创新预留股"的股权分配制度,其成效明显,但也存在一定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正是中西部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亟需进一步革新和完善之处。
关键词:
集体经济组织 产权制度 创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贵宸 魏道南
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探讨──安徽滁州地区农村调查王贵宸,魏道南1980年5月,农村第一步改革伊始,我们曾到安徽滁州地区农村,调查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情况。1994年6月,我们又来到滁州地区调查。这里的一些村队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放活土地使用权,正在让...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邱书钦
土地细碎化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也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障碍之一。土地细碎化表面上是地块的细碎化。实质上是土地产权的细碎化,而无论是土地流转还是土地整治,都未能从根本上整合细碎化的土地产权。怀远县基于方便农民耕种的需要,在基层大胆创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集体组织调整土地的功能,通过"三不变、两提倡、一调整"形成了"一户一块田"的耕种模式,有效解决了土地细碎化难题。我国农村土地细碎化治理及制度变革,必须强化集体组织的土地统筹权利和能力,赋予其相应的土地(地块)调整职能,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邱书钦
土地细碎化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也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障碍之一。土地细碎化表面上是地块的细碎化,实质上是土地产权的细碎化,而无论是土地流转还是土地整治,都未能从根本上整合细碎化的土地产权。怀远县基于方便农民耕种的需要,在基层大胆创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集体组织调整土地的功能,通过“三不变、两提倡、一调整”形成了“一户一块田”的耕种模式,有效解决了土地细碎化难题。我国农村土地细碎化治理及制度变革,必须强化集体组织的土地统筹权利和能力,赋予其相应的土地(地块)调整职能,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邱书钦
土地细碎化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也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障碍之一。土地细碎化表面上是地块的细碎化。实质上是土地产权的细碎化,而无论是土地流转还是土地整治,都未能从根本上整合细碎化的土地产权。怀远县基于方便农民耕种的需要,在基层大胆创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集体组织调整土地的功能,通过"三不变、两提倡、一调整"形成了"一户一块田"的耕种模式,有效解决了土地细碎化难题。我国农村土地细碎化治理及制度变革,必须强化集体组织的土地统筹权利和能力,赋予其相应的土地(地块)调整职能,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立足于小农经济为主的基本国情,保护耕作者的利益,为满足现代化小农生产提供服务;既要尊重各地群众的意愿和创造性,也要规范指导,有序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