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84)
2023(16205)
2022(13688)
2021(12673)
2020(10755)
2019(24737)
2018(24829)
2017(47620)
2016(26356)
2015(29783)
2014(29928)
2013(29383)
2012(26712)
2011(23917)
2010(23914)
2009(22233)
2008(21603)
2007(19019)
2006(16940)
2005(15073)
作者
(75481)
(62991)
(62564)
(59643)
(40370)
(30231)
(28409)
(24535)
(24056)
(22579)
(21616)
(21249)
(20137)
(20018)
(19414)
(19300)
(18759)
(18639)
(18128)
(17988)
(15590)
(15519)
(15231)
(14401)
(14084)
(13967)
(13956)
(13891)
(12679)
(12342)
学科
(105271)
经济(105125)
管理(78877)
(73302)
(60015)
企业(60015)
方法(46952)
数学(40747)
数学方法(40161)
(31154)
中国(29734)
(26990)
业经(24736)
地方(23482)
(22829)
(22382)
农业(21127)
理论(17944)
环境(17142)
(17050)
(16525)
财务(16437)
财务管理(16405)
(16159)
贸易(16147)
(16009)
技术(15926)
(15617)
企业财务(15505)
(15452)
机构
大学(372465)
学院(370137)
管理(146592)
(144197)
经济(140816)
理学(126885)
理学院(125453)
研究(123709)
管理学(122963)
管理学院(122295)
中国(91354)
(80188)
科学(77592)
(67673)
(62254)
(60665)
研究所(56548)
中心(56142)
业大(56102)
(55823)
财经(53704)
北京(50398)
(50338)
师范(49911)
(48668)
农业(47081)
(44993)
(44715)
经济学(42919)
师范大学(40345)
基金
项目(254892)
科学(200578)
研究(186864)
基金(184194)
(159951)
国家(158623)
科学基金(136701)
社会(117289)
社会科(110966)
社会科学(110937)
(101031)
基金项目(97828)
自然(89093)
自然科(86930)
自然科学(86911)
教育(86008)
自然科学基金(85276)
(83850)
编号(77248)
资助(75845)
成果(62790)
重点(56758)
(55799)
(53946)
课题(53115)
(52374)
创新(48898)
科研(48171)
教育部(47834)
(47820)
期刊
(160987)
经济(160987)
研究(109127)
中国(75048)
学报(59077)
(56204)
科学(54714)
管理(53535)
(51542)
大学(44721)
教育(43034)
学学(41679)
农业(38308)
技术(32710)
(30172)
金融(30172)
业经(26630)
财经(25698)
经济研究(24146)
(21873)
问题(21748)
图书(21494)
(19492)
资源(18567)
科技(17860)
(17623)
技术经济(17620)
理论(17611)
现代(16827)
实践(16129)
共检索到546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景普秋  张复明  
资源型城镇组群是指空间上毗邻、产业类型接近、相互之间联系密切的多个资源型城市以及城镇组合而成的专业型城镇组群。其动力机制兼有城市群演进的一般特征与资源型城镇组群演进的特殊性。本文以山西省介孝汾城镇组群为例,从城镇组群空间演进的动力因素、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经济因素、资源型城镇组群人口城镇化演进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城镇职能分工与资源型经济对城镇组群演进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资源型城镇组群人口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演化趋势,最后指出:资源型城镇组群必须走职能扩张型城镇化道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凤鸿  伊文君  
本文通过对工业化国家发展历程的剖析,得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口城镇化伴随发生、二者应当协调发展的规律;根据这一规律,以山西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人口城镇化的发展状况,并研究了二者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从而探索能够使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口城镇化和谐发展的政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容和平  齐雅琴  
我国多数地区存在产业结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不协调现象,资源型地区尤为严重。本文以山西省这一典型资源型省份为例,运用模糊评价法、协整检验等方法,对山西省产业结构演变与城镇化进程耦合性及原因进行剖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志华  
以钱纳里发展模型为依据,应用标准值法计算了山西省工业化率、非农业化率和城镇化率,并且对2005~2014年山西省与全国平均的工业化、城镇化有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山西各地区发展不均衡、工业化城镇化不协调、产业结构偏颇、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后劲不足。应通过深挖经济发展动力,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来促进山西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光宏  崔许锋  
文章采用熵权法、综合发展评价模型、均衡发展模型对江苏省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化用地的耦合度、发展度、耦合发展度、空间均衡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化用地的均衡性和非均衡性状况同时存在。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化用地的关系问题存在尺度敏感性,二者在省域尺度的均衡不代表内部空间的均衡。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研究显示,不同城市均衡性发展阶段、滞后类型不同,因此,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需要针对不同城市和不同发展类型采取相应的措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小斌  邵燕斐  
本文使用1995~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0-1权重矩阵、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与经济权重矩阵,采用较为前沿的空间计量方法,检验了中国省域城镇化水平的空间集聚模式与动力机制。研究结论显示:中国省域城镇化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本地区城镇化水平会受到邻近省域城镇化进程的显著影响;省域城镇化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俱乐部趋同,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城镇化率的高值集聚区,中西部地区是我国城镇化率的低值集聚区;经济发展水平、第二、三产业、教育水平、技术进步、社会保障与医疗保健支出对城镇化进程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对城镇化进程有负面影响作用。最后,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对促进中国新型城镇化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萌  
文化是新时期城镇化发展研究的新视角。中国城镇化进程在时间上表现出动态演进性,其动力机制也经历了由一元化、二元化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文化作为一种资本,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可持续发展的模型之中,是城市发展的动力要素之一,但是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双向的过程。城市文化通过引领城市转型,提升城镇化质量;形成文化生产力,增加城镇经济张力;彰显人文精神,促进人口城镇化发展;培育文化生态,推动城镇文明发展;塑造软实力,加速城镇现代化进程等来驱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当前,提升城市文化动力,应从五个方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泰城  张小青  
城镇化滞后对中部地区经济造成了直接的负面影响,这是中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分析国内外城镇化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中部地区的区域特点,探讨了推动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因素和机制,提出了中部地区城镇化建设可供选择的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滨  
文章基于时空视角,采用Moran’s I指数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各省份及三大区域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差异和变化趋势,并对这种空间差异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中国2000—2018年各省份新型城镇化质量有较大的提高,三大区域差异明显且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各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存在差异是区域非平衡发展的重要原因。政府动力、市场动力和外向动力均对全国和东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其中,政府动力的影响程度最高;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主要来自政府动力和外向动力的作用;中部地区仅有政府动力对本地新型城镇化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且各动力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在统计上均不显著。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季小妹  武红智  
为更好发挥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对于城乡发展的引导促进作用,在分析新型城镇化内涵、明确动力机制类型基础上,分别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等方面比较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与以往研究之间的特征和差异,评价其不足,提出以下努力方向:(1)加强城镇化测度指标体系和方法的创新;(2)细分不同类型动力对城镇化作用的机理研究;(3)推进不同动力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4)强化动力机制对于城镇功能提升的研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晓梅  赵文彦  
研究我国城镇化发展道路,首先应回答我国的城镇化究竟是"人"(市场要素配置)的城镇化还是"人为"(政府主导资源配置)的城镇化?本文选取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城乡收入比两个指标,分析经济系统外部干预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采用1978~2010年间的时间序列,通过构建VECM模型,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城乡收入比两个外生变量内生化,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城镇化率一起构建了我国城镇化演进的动力机制模型。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化长期持续的动力机制是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以实体经济为主的工业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贡献率最高;经济系统的外部干预不利于城镇化的持续发展,行政性资源配置虽然初期推动了城镇化发展,但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占锋  吴丽娟  李琳  
在城镇化步伐加快的同时,农民的城市适应性问题更加凸显。就地城镇化模式成为解决当前农民适应性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的空间均未发生改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城市适应性。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太谷县H镇Z社区的实地调查,分析农村就地城镇化后农民各方面的变化以及适应性状况,进而探索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农民适应性较高的缘由,以此总结此类农村社区发展的经验,为其他地区就地城镇化提供经验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邹筱  李玉琴  
处于快速发展中的新型城镇化,正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而物流业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举足轻重,二者逐渐呈现互动演进之势。基于此,本文尝试在前人基础上构建新型城镇化与物流业互动演进的动力机制,再进行实证分析,并以广东省统计年鉴1978-2014年的有关数据为例,从人口、经济、社会、空间等方面选取新型城镇化的指标,通过构建VAR模型,对广东省新型城镇化与物流业互动发展进行研究,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应的参考性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邹筱  李玉琴  
处于快速发展中的新型城镇化,正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而物流业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举足轻重,二者逐渐呈现互动演进之势。基于此,本文尝试在前人基础上构建新型城镇化与物流业互动演进的动力机制,再进行实证分析,并以广东省统计年鉴1978-2014年的有关数据为例,从人口、经济、社会、空间等方面选取新型城镇化的指标,通过构建VAR模型,对广东省新型城镇化与物流业互动发展进行研究,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应的参考性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文寅  刘娇娇  李永清  
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对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支撑作用,科技创新投入能力、产出能力、环境、转化能力都可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其中科技创新投入能力与科技创新环境对山西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影响最大,并且对于社会城镇化、基础设施城镇化影响最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