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94)
- 2023(17298)
- 2022(15136)
- 2021(14049)
- 2020(11846)
- 2019(27260)
- 2018(27069)
- 2017(52230)
- 2016(28225)
- 2015(32081)
- 2014(32036)
- 2013(31592)
- 2012(28992)
- 2011(26113)
- 2010(26263)
- 2009(24009)
- 2008(23130)
- 2007(20163)
- 2006(17979)
- 2005(15687)
- 学科
- 济(133007)
- 经济(132873)
- 管理(81980)
- 业(75368)
- 企(62335)
- 企业(62335)
- 方法(55152)
- 数学(48187)
- 数学方法(47435)
- 农(32522)
- 中国(30901)
- 地方(30781)
- 业经(27794)
- 财(27735)
- 学(26829)
- 农业(21940)
- 制(20704)
- 理论(19809)
- 贸(19412)
- 贸易(19400)
- 和(19365)
- 环境(19142)
- 易(18708)
- 技术(17897)
- 地方经济(17178)
- 务(17024)
- 财务(16938)
- 财务管理(16896)
- 产业(16016)
- 划(16010)
- 机构
- 学院(402868)
- 大学(402377)
- 济(167246)
- 经济(163708)
- 管理(159863)
- 理学(138422)
- 理学院(136883)
- 研究(135696)
- 管理学(134161)
- 管理学院(133430)
- 中国(100031)
- 京(85468)
- 科学(83974)
- 财(73431)
- 所(67911)
- 农(62868)
- 研究所(61687)
- 中心(61647)
- 江(59192)
- 财经(59124)
- 业大(59101)
- 北京(54028)
- 经(53622)
- 范(53549)
- 师范(53103)
- 经济学(50540)
- 院(49534)
- 农业(48667)
- 州(48197)
- 经济学院(45240)
- 基金
- 项目(275781)
- 科学(216904)
- 研究(201410)
- 基金(199517)
- 家(173336)
- 国家(171912)
- 科学基金(148238)
- 社会(127085)
- 社会科(120452)
- 社会科学(120420)
- 省(108076)
- 基金项目(105875)
- 自然(96686)
- 自然科(94292)
- 自然科学(94269)
- 自然科学基金(92508)
- 教育(92300)
- 划(90315)
- 资助(82924)
- 编号(82320)
- 成果(65731)
- 重点(61482)
- 部(60257)
- 发(59742)
- 创(56846)
- 课题(56316)
- 创新(52996)
- 科研(52207)
- 国家社会(52084)
- 教育部(51853)
- 期刊
- 济(188261)
- 经济(188261)
- 研究(118566)
- 中国(74446)
- 学报(61292)
- 管理(59367)
- 科学(57316)
- 农(56965)
- 财(55901)
- 大学(46398)
- 学学(43568)
- 教育(41720)
- 农业(39082)
- 技术(37452)
- 融(31593)
- 金融(31593)
- 业经(30097)
- 经济研究(29900)
- 财经(28915)
- 经(24937)
- 问题(24806)
- 图书(21977)
- 技术经济(21352)
- 统计(20233)
- 资源(19944)
- 业(19808)
- 理论(18721)
- 科技(18641)
- 策(18121)
- 现代(18076)
共检索到593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萍 王婷婷
资源型城镇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才能确保未来的长足发展已经成为共识。物质、资源的循环既可以在原有的产业内部进行,也可以通过引入新的产业,在不同的产业部门之间来展开。为此,必须建立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产业共生体。本文以昆明东川区为例,探讨了东川区旅游业与采矿业耦合共生的基础、效应、模式和评价体系,以期为资源型城镇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产业共生 工业遗产旅游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晖 唐川
通过对泥石流灾害形成原因及对城镇造成危害的调查分析,提出泥石流多发城镇的灾害防御应首先从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景观的战略布局着手,在城市避难疏散系统的构建中统筹兼顾各类城市灾害的危害性。采取灾害测报系统及布局、生命线保障系统规划,救灾设施及布局、抗灾防灾工程建设和疏散及避难通道规划等五项工程性措施,通过防灾救灾组织指挥体系建设、救灾队伍建设、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防灾救灾的宣传教育和灾害政策法规建设等五项非工程性措施的支撑,从根本上达到防灾减灾的目标,构建生态安全的城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勇明 葛永刚 王道杰 庄建琦 陈灿 吴承祯
公路建设对区域的各种生态过程、灾害活动等影响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目前对小尺度区域公路沿线景观格局的影响效应研究较少。利用3S技术对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蒋家沟小流域内县乡级公路沿线三期影像的景观进行分类和制图,运用FragStatS3.3软件和景观指数计算方法,从斑块和景观两个层次上研究公路建设前后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时期建设公路及全部公路沿线均出现坡耕地显著减少、梯田显著增加的趋势;在不同距离梯度上,针叶林、灌丛、坡耕地景观百分比不断降低,梯田、草地面积增加。(2)公路沿线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则表现为:在斑块层次上,1973年前建设公路沿线景观形态更复杂,破碎化程度高,1973年后建...
关键词:
小流域 公路效应 景观格局 破碎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泽笑 赵邦宏 秦安臣 朱克西
论文基于生态脆弱区抗干扰能力较弱的生态系统,在测度指标中,强调了发展理念和经营方式对生态脆弱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作用,选取熵值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为研究方法,两者以递进式结构衔接,以昆明市东川区为案例地,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村民环保意识、乡村旅游参与度等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正相关关系较显著。(2)游客满意度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3)景点丰富度、乡村旅游业收入占当地村民收入的比重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正相关关系尤为显著。据此,从带动作用、培训力度、经营环境三个方面提出提升案例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泽笑 赵邦宏 秦安臣 朱克西
论文基于生态脆弱区抗干扰能力较弱的生态系统,在测度指标中,强调了发展理念和经营方式对生态脆弱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作用,选取熵值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为研究方法,两者以递进式结构衔接,以昆明市东川区为案例地,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村民环保意识、乡村旅游参与度等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正相关关系较显著。(2)游客满意度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3)景点丰富度、乡村旅游业收入占当地村民收入的比重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正相关关系尤为显著。据此,从带动作用、培训力度、经营环境三个方面提出提升案例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正英 罗正东
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利用实地统计资料和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西部地区县域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地方政府尤其是面向农村的县域政府,可以依靠自身的信息优势、组织优势、人才优势,从宏观上整合分散的农业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建召 孙凡 崔羽 贺静雯 刘颖 李键 林勇明 王道杰
【目的】探讨泥石流频发流域不同气候类型失稳性坡面土壤密度与生物量特征及其关系,是因地制宜进行生态恢复的先决条件,对促进该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发展及其变化的准确评估极为重要。【方法】选择蒋家沟流域温带湿润山岭区(大地阴坡和小尖风阳坡)、亚热带和暖温带半湿润区(多照沟阳坡)、亚热带干热河谷区(大凹子沟阴坡和查菁沟阳坡)3个主要气候区为研究区,在各气候区失稳性坡面的不同区段(稳定区、失稳区、堆积区)设置样地,进行植被群落调查、植物和分层土壤样品(0~5 cm、5~10 cm、10~20 cm)采集,测定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及土壤密度等。【结果】(1)乔木生物量在亚热带和暖温带半湿润区显著高于温带湿润山岭区(P 失稳区>堆积区(P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晏晓婧 曲道凯 胡斯亮 曹晓凡 叶轶 李希昆
本文以昆明市为例,分析了昆明市急需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地方性法律法规的现实原因和有利条件。笔者同时对循环经济的地方立法提出了浅显的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地方立法 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洪 金杰
本文首先回顾了西方城市空间结构均衡和土地利用优化理论,并以这些理论为分析框架,构建了单一中心城市地价空间分析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再运用昆明市2001年~2005年土地出让交易的实际地价案例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昆明市不同用途地价的空间变化特征和影响地价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显示:①不同用途的土地利用方式,地价空间变化各不相同;影响各类用途地价空间变化的因素不完全相同;单中心城市地价空间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应该是离市中心距离;②随着城镇土地有偿有限期制度的确立和土地及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育,中国省会级单一中心城市土地利用及其表现形式——地价空间分布,越来越接近西方城市空间结构均衡...
关键词:
地价 空间变化 计量经济 昆明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江苏 骆华松 曹洪华
引力模型是衡量两地间空间相互作用力的常用模型。本文首先选取多个衡量地域质量的指标,对两地综合质量进行了评估,同时用两地间各种运输方式的权重、时速、货币成本等来表达以往惯用的距离,构建了新的引力模型表达式。然后以昆明市为例,用新的表达式测算了昆明市城区与各郊区县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力,最后提出了促进城区与郊区互动的建议。
关键词:
空间相互作用 引力模型 城区 郊区 昆明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天国 戴平 郑东亮
资源枯竭城市在我国属于特殊的城市类型,在资源枯竭城市中,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还属特殊,是特殊中的特殊。东川区是全国惟一一个因资源枯竭而由原来的地级市降级为昆明市的县级区;更因为就业问题特别突出,于2004年设立再就业特区。这两点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特殊”意味着在资源枯竭城市中东川为最难,也正因为如此,东川区的政策施行对全国的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和解决就业问题是有意义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冬梅
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性型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循环经济立法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而循环经济地方立法是循环经济立法体系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是其补充和具体化,因此资源型城市地方性循环经济立法体系的构建对完善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山西省为例,剖析了山西省循环经济地方立法的局限,在借鉴国外循环经济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地方性循环经济立法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支磊
江西省乡村资源开采存在污染物排放量高、环境破坏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资源型乡村在新时代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文章对江西省资源型乡村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江西省资源型乡村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过于缓慢、缺乏与发展配套人才等瓶颈问题,限制了江西省资源型乡村的建设,同时对现有资源型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为解决发展瓶颈,并提出明确发展思路、加速产业调整及引入技术人才等解决措施,旨在切实保障江西省资源型乡村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建民 杨子敬 何忠滢
员工心理契约作为一种对法律契约的补充,能够从心理期望的角度描述员工对组织责任和员工责任的主观理解,较好地反映知识型员工的心理需求。本文对昆明地区知识型员工的流失情况作了抽样调查,并做了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留职意愿的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员工流失的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心理契约 知识型员工 流失 昆明地区企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云 谢莉
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范式。本文从水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入手,着眼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从水资源管理机制、污水处理运行机制和供水安全等三个方面就我省城镇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及主要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城镇水资源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