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41)
- 2023(19728)
- 2022(16455)
- 2021(15136)
- 2020(12848)
- 2019(29488)
- 2018(29371)
- 2017(56753)
- 2016(30626)
- 2015(34560)
- 2014(34651)
- 2013(34570)
- 2012(32417)
- 2011(29369)
- 2010(30048)
- 2009(28416)
- 2008(28372)
- 2007(25426)
- 2006(22869)
- 2005(21029)
- 学科
- 济(150200)
- 经济(150043)
- 业(102271)
- 管理(98164)
- 企(87848)
- 企业(87848)
- 方法(60730)
- 数学(50675)
- 数学方法(50014)
- 中国(40422)
- 农(39217)
- 财(37560)
- 业经(36856)
- 地方(32660)
- 制(28395)
- 农业(27016)
- 学(26377)
- 贸(24893)
- 贸易(24874)
- 务(24662)
- 财务(24592)
- 财务管理(24540)
- 易(24082)
- 和(23513)
- 企业财务(23226)
- 理论(22649)
- 技术(22643)
- 银(22449)
- 银行(22414)
- 行(21568)
- 机构
- 学院(454077)
- 大学(451813)
- 济(196394)
- 经济(192253)
- 管理(177130)
- 研究(154040)
- 理学(150699)
- 理学院(149026)
- 管理学(146527)
- 管理学院(145644)
- 中国(120334)
- 京(96857)
- 科学(91762)
- 财(91155)
- 所(78728)
- 农(73729)
- 财经(71709)
- 中心(70635)
- 研究所(70565)
- 江(70374)
- 经(64749)
- 业大(63445)
- 北京(61803)
- 经济学(60114)
- 范(58156)
- 师范(57593)
- 农业(57563)
- 州(56453)
- 院(55052)
- 经济学院(53895)
- 基金
- 项目(289192)
- 科学(228692)
- 研究(212125)
- 基金(209886)
- 家(181652)
- 国家(180069)
- 科学基金(155616)
- 社会(136254)
- 社会科(129187)
- 社会科学(129153)
- 省(113435)
- 基金项目(110030)
- 自然(99597)
- 自然科(97248)
- 自然科学(97221)
- 教育(96741)
- 自然科学基金(95485)
- 划(94622)
- 资助(87089)
- 编号(86452)
- 成果(70217)
- 发(65680)
- 重点(64789)
- 部(64024)
- 创(61097)
- 课题(59187)
- 创新(56665)
- 国家社会(56290)
- 教育部(55013)
- 科研(55008)
- 期刊
- 济(227852)
- 经济(227852)
- 研究(137137)
- 中国(90062)
- 财(72338)
- 管理(69969)
- 农(67062)
- 学报(64625)
- 科学(61671)
- 大学(49324)
- 学学(46216)
- 农业(45496)
- 融(44969)
- 金融(44969)
- 教育(43409)
- 技术(42504)
- 业经(36837)
- 财经(36234)
- 经济研究(36127)
- 经(31301)
- 问题(30958)
- 业(25941)
- 技术经济(25763)
- 统计(24761)
- 图书(24057)
- 贸(23743)
- 策(22483)
- 现代(21721)
- 商业(21572)
- 理论(21314)
共检索到699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博 张旭辉
发展服务业是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众多且差异巨大,经济转型的目标、方式和途径也必然有所差别。以我国107座地级资源型城市为样本,对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服务业2005—2015年的发展态势进行比较分析,结论表明:资源型城市的服务业发展符合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但滞后于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整体进程;不同类别的资源型城市服务业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各城市的特征与其区域分布、城市类型、经济增速和工业化阶段有关,尤其受到所处工业化阶段的影响。资源型城市发展服务业,不应单纯提升服务业占比和片面追求服务业高端化,而应与其所处工业化阶段相适应,并充分利用资源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才能顺利实现经济转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邓兰兰
资源城市正在从粗放式、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节能型、集约型、低碳化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资源型城市实现转型的有力手段,对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城市服务功能的完善,以及提高城市群创新功能、增强城市生机和活力等,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因此,围绕优势支柱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面向资源产业的金融服务业,重视发展与主导产业对接的人才培训,推动资源产业集聚的专业化园区建设等都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生产性服务业 服务业绩效评价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溶冰
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经济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开采阶段和依托关系两个维度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进行特征分类,基于SWOT分析和协同理论,考虑不同类别资源型城市的比较优势以及产业、地域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协同关系,探讨优势延伸、优势组合、优势互补和优势再造等四种转型模式。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经济转型 特征分类 协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袁晓梅 崔海潮 何磊
陕西省榆林市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重点研究了榆林市经济发展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尤其是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城镇化演进的主要动力,榆林市城镇化相对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呈反向变化,这是资源型城市城镇化过程的独特现象。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经济发展 城镇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映慧 修春亮 宋戈 程林
东北地区共有30个资源型城市。以县级行政区域单元为样本,采用年末总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GDP,利用极差、比率、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分析了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0—2006年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差异在波动中略有增大,其中1993年与2000年差异较大。选取1993、2000、2006年为样本年份,从经济类型、资源类型角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石油型城市的经济水平较高,森工型城市较低;从地域空间考察,黑龙江省与辽宁省的资源型城市经济水平较高,吉林省较低。东北地区西部的资源型城市经济水平较高、中部次之、东部较低。
关键词:
东北地区 资源型城市 经济发展差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峰 范宪伟 王学定 韩金雨
经济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经过程,而经济转型绩效的高低是度量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状况的重要指标。本文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白银、金昌两市经济转型绩效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各指标进行了测算、比较和分析,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系统协调发展,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几点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久铭 梁亚红
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经济结构畸形、资源面临枯竭、城市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差以及生态破坏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克服资源、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制约,通过经济政策、生态化改造、市场需求拉动等手段,加快城市转型步伐,促进经济多元化,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可持续发展 理性思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惠娟 龙如银 兰新萍
提出了新型的产业组织模式——生态产业组织模式,但新的产业组织模式是否能够实现经济增长需要进一步加以证明。为此,把生态约束引入经济系统,构建包含生产部门和R&D部门两部门的生态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模型,运用最优控制方法研究稳态时经济最优增长路径问题。研究发现,生态约束下资源型城市经济系统的最优增长路径是存在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的相关变量变化不同。在资源型城市的繁荣期将其转向生态产业组织模式,可以协调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生态约束 经济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中亚
在构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4个典型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之间和相同类型资源型城市内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因子分析 资源型城市 经济社会发展差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程恋军 王琳茜
以制度理论为基础,基于“政府—市场—技术”分析框架,利用2011—2019年间101个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NCA和动态QCA方法,探讨多重制度逻辑下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组态效应。结果发现: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存在单一的必要条件,但环境规制、市场环境和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对高水平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瓶颈效应;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共有三种制度组态,分别为政府—技术、市场—技术以及政府—市场—技术,且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普适性作用。动态分析表明,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度组态存在一定的时空变化规律。从时间上来看,三种组态在时序变化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体趋势表现为解释力逐步增强。从空间来看,政府—技术制度组态是被最多城市遵循的高质量组态,说明大部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仍然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本研究为探索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QCA研究打开“时间之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易昌良 李林
城市的发展历程中,依托资源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城市,称之为资源型城市,该类型城市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一直以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伴随资源储量的逐渐枯竭,以资源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普遍面临经济结构单一、资源过度开发、信贷风险聚集等一系列问题,推动其经济转型升级成为资源型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这一现实背景,从新型金融模式构建的视角出发,研究探索金融支持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创新途径与创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
金融创新 资源型城市 经济转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官锡强
资源型城市与资源开采相伴而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在资源桔竭之前不能完成城市转型,必将面临一系列严峻的经济、社会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对美、加、澳、日、欧等国产业成功转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最后进一步探讨了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可供借鉴的做法和经验。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兰芳 尹少华
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导资源濒临枯竭等是资源型城市战略转型中的共性问题。针对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问题,本研究从城市林业的角度出发,以湖南省耒阳市为例,提出发展城市林业,利用林业自然生态功能低成本、高效率的缓减和长期修复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其社会、经济功能辅助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建议将城市林业纳入资源型城市规划体系,倡导全民参与式城市林业体系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生态环境 城市林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旺 申玉铭 曾春水
促进资源型城市服务业大发展是实现其产业转型的重要领域。以我国49座地市级资源型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之分成东、中、西和东北4大板块,煤炭、有色冶金、黑色冶金、石油、森工和其他城市6种类型,特大、大和中小城市3个规模;采用服务业增加值、就业人数、分行业增加值和单位从业人员等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分析了其服务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特征;随后剖析了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最后根据"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因时而异"的指导思想,按照针对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提出了加快资源型城市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服务业 产业结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鑫 王千红 郭岩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本质上是产业结构转型。本文基于要素价格改革的视角,阐述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机理,分析了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现状,发现政府主导下的转型模式是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滞缓的重要原因,提出政府应推进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破除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制度性壁垒,推动生产要素向生产率更高的高技术部门更加充分和自由流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