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12)
2023(14533)
2022(12302)
2021(11191)
2020(9267)
2019(21052)
2018(20644)
2017(39097)
2016(21161)
2015(23832)
2014(24209)
2013(24054)
2012(22852)
2011(21094)
2010(21961)
2009(20997)
2008(20144)
2007(18099)
2006(16822)
2005(16148)
作者
(62841)
(52062)
(51933)
(49600)
(33740)
(25067)
(23591)
(20285)
(19971)
(19075)
(18019)
(17755)
(17003)
(16990)
(16402)
(16318)
(15315)
(15213)
(15140)
(14788)
(13502)
(12737)
(12716)
(12259)
(11804)
(11754)
(11615)
(11504)
(10814)
(10288)
学科
(111265)
经济(111146)
管理(59525)
(53822)
(41836)
企业(41836)
中国(37869)
方法(36363)
地方(32899)
数学(32085)
数学方法(31553)
(28574)
金融(28573)
(27449)
银行(27439)
(27003)
(26676)
业经(23074)
(21933)
(21447)
(20108)
农业(18706)
地方经济(17473)
环境(16263)
(15963)
(15862)
贸易(15840)
(15128)
理论(15051)
(14126)
机构
学院(306839)
大学(305911)
(136091)
经济(132982)
研究(114746)
管理(112086)
中国(94469)
理学(92890)
理学院(91723)
管理学(89886)
管理学院(89295)
(67850)
科学(66509)
(63179)
(58645)
中心(53833)
研究所(51967)
(50886)
(48186)
财经(48047)
北京(44522)
(43202)
(43194)
师范(42856)
经济学(42518)
(41899)
(41121)
业大(40135)
经济学院(37741)
(36827)
基金
项目(189928)
科学(149609)
研究(141950)
基金(135493)
(116580)
国家(115532)
科学基金(98884)
社会(91598)
社会科(86936)
社会科学(86917)
(75044)
基金项目(69872)
教育(64643)
(62819)
自然(60891)
自然科(59373)
自然科学(59363)
自然科学基金(58208)
编号(57584)
资助(57181)
成果(48409)
(46731)
重点(43375)
课题(42308)
(41313)
(38881)
发展(38104)
国家社会(37610)
(37518)
创新(36486)
期刊
(169179)
经济(169179)
研究(105293)
中国(75145)
(47410)
(46858)
金融(46858)
(45205)
管理(44899)
学报(41806)
科学(40780)
教育(36607)
大学(32111)
学学(29614)
农业(29406)
技术(28952)
经济研究(26559)
业经(25691)
财经(24781)
问题(22968)
(21579)
统计(17811)
技术经济(16937)
图书(16684)
(16436)
(15759)
资源(15494)
国际(15323)
(15284)
(15222)
共检索到517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侯正芳  
2004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2006年中央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在二产占比达到61%以上的三门峡工业中,其工业结构层次较低;主导产业不同程度存在资源枯竭、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问题;部分支柱产业产能过剩或潜在过剩,与宏观调控出现了耦合效应;金融部门贷款投放和金融稳定工作难度增大。要实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正确处理工业与金融协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予  仵瑞  
通过对资源型城市样本十五年有关数据的对比,利用VECM模型及脉冲响应分析,深入分析资源性城市转型过程中的突出特点,结合经济学原理,提出促进其发展的对策措施,以便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借鉴。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少民  
近年来,我国各类产业集聚区发展迅速,在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集约化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大多数产业集聚区目前还存在大量亟待纠正解决的偏差和问题。本文通过对三门峡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调查研究,在深入分析当前产业集聚区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财税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北监管局课题组  
本文分析了湖北经济金融协调发展面临的若干矛盾,剖析了产生这些矛盾的政策、市场环境以及经济金融方面的深层次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较为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纪东江  李群堂  余晓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志华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外需不足与国内经济周期深层次的矛盾相互交织,经济结构失衡与经济增速放缓并存。山西省委、省政府积极发挥国务院确定的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试验区的示范作用,在出台八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基础上,对全省"资源型经济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袁晓梅  崔海潮  何磊  
资源型城市因其建立与发展模式的特殊性,区域内城乡二元结构较为明显。城乡关系失调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一个重要障碍,协调城乡发展对转型中的资源型城市意义重大。本文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从资源型城市城乡关系特征出发,通过分析榆林市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资源型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泗刚  段汉明  李正军  
在深入分析克拉玛依市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口–经济–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系统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模型,定量分析了2000年以来克拉玛依市人口、经济、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系统发展最快,人口和环境系统则呈波动上升态势;2系统间协调发展程度不高,协调水平逐年上升,由2000年的0.391增加到2012年的0.616;3克拉玛依发展类型依次为人口主导经济滞后型、人口主导环境滞后型、经济主导环境滞后型。最后根据这一发展趋势,提出了各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海军  黄峰  
基于201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混合回归模型分析金融科技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检验经济运行效率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机制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推动经济协调发展的直接作用不显著,但存在较强的间接效应;(2)金融科技发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地区效应最大,金融科技发展能有效推动欠发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警惕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负效应,如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等问题。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金融科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应利用金融科技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顺  
要充分发挥金融资本在区域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和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调整,推动东北区域板块顺利转型升级2003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全面启动。经过十年的建设,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的第四个增长极,其中金融业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当前正值东北经济起飞的战略机遇期,应当充分发挥金融资本的导向作用,以金融协调发展推动东北区域板块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双发  
金融与经济密切相关,需要协调发展。西部地区多数省市区金融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较低,主要表现在生产总值与贷款规模的关联度较低、贷款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偏低以及金融的深化程度和经济的金融化程度较低等方面。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结构待优化,金融规模较小、金融结构失衡,金融体制不健全、金融环境不理想等原因降低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应采取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发展水平,扩大金融规模、调整金融结构,改革金融体制、改善金融环境等措施,提升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邕健  毛蒋兴  
阐明了资源型城市城乡协调发展的意义。从资源型城市的城乡关系特征出发,指出资源开发中的狭隘资源观是导致这类城市城乡发展失调的根源所在。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的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即树立广义资源观,建立与广义资源观相适应的新型产业结构,构建与新型产业结构一致的城乡空间结构。阐明了城乡协调发展战略重点,并以河南省舞钢市为例,对发展战略进行了具体论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赵德旺  李相才  祁敬之  武鑫海  李明运  赵慧芳  于淼  
经济金融和谐互动、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河南省经济、金融发展现状为切入点,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三个层面对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实践检验;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金融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分析模型,以1990—2010年为研究时间段,通过编制金融业发展水平指数和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对河南省金融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进行纵向比较与评价,并根据评价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守伟  何建敏  
文章利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函数构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测度模型,并基于我国1991~2007年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状况,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除1991年之外,其他年份均处于协调水平线上,总体上协调水平较高,但2006年后具有下降趋势;同时证券市场发展与经济发展协调性除1991~1993年之外,其余年份均处于协调水平线上,但2003年后每年逐步下降。这对于我国金融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