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00)
- 2023(9982)
- 2022(8458)
- 2021(7707)
- 2020(6284)
- 2019(14304)
- 2018(14114)
- 2017(26646)
- 2016(14832)
- 2015(16536)
- 2014(17068)
- 2013(16559)
- 2012(15621)
- 2011(14477)
- 2010(14979)
- 2009(13744)
- 2008(13430)
- 2007(12071)
- 2006(10827)
- 2005(9929)
- 学科
- 济(85296)
- 经济(85229)
- 管理(43220)
- 业(33629)
- 方法(31354)
- 数学(27972)
- 企(27687)
- 企业(27687)
- 数学方法(27548)
- 地方(21840)
- 中国(20504)
- 学(16525)
- 财(15018)
- 业经(14041)
- 农(13929)
- 地方经济(13404)
- 制(11800)
- 理论(11757)
- 环境(11750)
- 和(10685)
- 融(10179)
- 金融(10178)
- 资源(9948)
- 发(9725)
- 农业(9680)
- 银(9610)
- 银行(9602)
- 行(9192)
- 经济学(8889)
- 体(8862)
- 机构
- 学院(219946)
- 大学(218628)
- 济(95982)
- 经济(93791)
- 管理(79219)
- 研究(78028)
- 理学(67549)
- 理学院(66666)
- 管理学(65129)
- 管理学院(64689)
- 中国(58076)
- 科学(47822)
- 京(46552)
- 财(43575)
- 所(40154)
- 研究所(36117)
- 中心(34799)
- 财经(34451)
- 江(34226)
- 农(32647)
- 经(31142)
- 经济学(31128)
- 业大(29676)
- 北京(29389)
- 范(29358)
- 师范(29088)
- 院(27931)
- 州(27910)
- 经济学院(27638)
- 财经大学(25487)
- 基金
- 项目(141995)
- 科学(111457)
- 基金(102667)
- 研究(101479)
- 家(89765)
- 国家(89073)
- 科学基金(76291)
- 社会(65923)
- 社会科(62575)
- 社会科学(62556)
- 省(55696)
- 基金项目(53359)
- 自然(49011)
- 自然科(47825)
- 自然科学(47814)
- 教育(46984)
- 自然科学基金(46911)
- 划(46376)
- 资助(43591)
- 编号(39930)
- 成果(32566)
- 重点(32271)
- 发(31388)
- 部(30780)
- 课题(28783)
- 创(28331)
- 国家社会(27811)
- 创新(26594)
- 科研(26516)
- 教育部(26445)
- 期刊
- 济(113418)
- 经济(113418)
- 研究(69170)
- 中国(44658)
- 财(34276)
- 学报(33742)
- 科学(30972)
- 管理(30782)
- 农(28550)
- 大学(24888)
- 学学(23423)
- 教育(22288)
- 技术(20292)
- 融(19285)
- 金融(19285)
- 经济研究(19229)
- 农业(18996)
- 财经(18071)
- 经(15749)
- 问题(15733)
- 业经(15481)
- 统计(13861)
- 技术经济(12464)
- 策(12218)
- 资源(11557)
- 决策(11117)
- 图书(10875)
- 发(10337)
- 现代(10270)
- 业(10032)
共检索到338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季萍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一起,做到五位一体。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显然已不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也不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当前在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指导下,同时借鉴国外循环经济先进立法经验,资源型城市发展要在地方性循环经济立法基础上,全面协调,做到可持续发展,完善环境税收法律,加强环境监管行政执法力度,构建地方性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循环经济 地方立法 探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冬梅
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性型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循环经济立法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而循环经济地方立法是循环经济立法体系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是其补充和具体化,因此资源型城市地方性循环经济立法体系的构建对完善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山西省为例,剖析了山西省循环经济地方立法的局限,在借鉴国外循环经济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地方性循环经济立法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东升
资源型工业城市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鹤壁市发展循环经济之路给我们提出了以下的思考和启示:坚持规划先行,以规划引导发展;发挥区位优势,抓好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引导企业参与,推进节能降耗;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循环经济 鹤壁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满希明
在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无论是从生态环境的恢复还是从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必须引入循环经济的新理念,更新产业结构,拓宽资源开发领域及拉长资源产业链条,同时要认真解决好资源的综合利用等问题。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循环经济 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满希明
矿业资源型城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从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等方面明确思路,在此基础上应将矿矸石的综合利用作为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切入点。
关键词:
矿业资源型城市 循环经济 生态城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翠英 朝克图
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经济转型与生态承载力衰弱的双重压力,基于生态承载力视角探索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成为了资源型城市重要的战略方向。文章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生态系统弹性力及生态承载压力度等分析框架,对资源型城市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指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应合理克服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放大效应,充分注重生态系统生命周期及其弹性力规律,极力避免城市资源环境开发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生态承载力 推进模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袁学英 颉茂华
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了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施循环经济势在必行。本文基于DEA模型,将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废弃物循环利用效率等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中,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我国14个资源型城市的循环经济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且地区间的循环经济发展程度差异较大,中西部循环经济效率普遍低于东部沿海地区。
关键词:
DEA模型 循环经济 技术有效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晨
当前,资源型城市面临着支柱产业单一,竞争能力不强的突出矛盾。在产业转型的推动下,循环经济成为新的经济运行模式。文章阐述了循环经济的模式、原则、优势,论述了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必要性,并对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资源型城市 产业转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瑜
本文通过分析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创新的内生与外源动力因素及其动力子要素,阐释了推动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创新的根本驱动力,并通过创建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创新的动力机制转换器模块,揭示驱动力作用下的循环经济创新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动力机制 资源型城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索贵彬
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的循环经济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一观点已成为国内外共识。而在循环经济系统规划中,核心产业的选择是重点,它大致可以确定整个城市,甚至整个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直接关系到循环经济的实施效果。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在总结有关学者关于循环经济系统规划中核心产业选择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相关矩阵赋权法和区域产业规划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循环经济系统中的核心产业,并以邯郸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城市产业规划,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冬冬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也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以矿产资源为基本物质要素的矿业是整个工业体系的基础和先导,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成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以资源产业为支柱的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传统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是无法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立以物质闭循环流动为特征的循环经济,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战略目标是必然趋势。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循环经济 产业循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美宁 方益权 钭晓东 王宗正
当前,我国地方性高校法律人才培养存在盲目性、同质性、矛盾性等问题,无法满足法治国家建设、市场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对卓越实务型法律职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为推动我国法律人才培养的全面升级,地方性高校需探索一条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接轨国际法律教育、服务区域社会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卓越实务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之路。
关键词:
地方性高校 卓越法律人才 实务型 培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南剑飞 宋常清 赵丽丽
以油气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为关注焦点,以油气城市循环经济评价体系为核心问题,文章分析了油气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着重梳理了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指出了其不足,为深入开展后续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丽君 隋映辉
由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受到严格限制,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普遍面临严峻困境,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对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计量实证研究,找出其发展共性和差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通过构建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收集涵盖全国34个典型资源型城市、17个资源枯竭城市的39个地级资源型城市和参照城市北京的22个原始指标数据,用功能互补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实证研究:首先用因子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用得到的8个因子代替原来的22个指标,进一步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对资源型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做了较为完整的评价,结果显示: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建中 刘淼群
循环经济的提出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文章在充分理解循环经济内涵的基础上,针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系统科学地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对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状况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合理选择了评价方法。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循环经济 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