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21)
- 2023(20595)
- 2022(17636)
- 2021(16353)
- 2020(13944)
- 2019(32320)
- 2018(32118)
- 2017(61602)
- 2016(33849)
- 2015(38280)
- 2014(38266)
- 2013(37960)
- 2012(34908)
- 2011(31514)
- 2010(31626)
- 2009(29740)
- 2008(29796)
- 2007(26706)
- 2006(23454)
- 2005(20935)
- 学科
- 济(141437)
- 经济(141247)
- 业(112821)
- 管理(110637)
- 企(98955)
- 企业(98955)
- 方法(65868)
- 数学(55061)
- 数学方法(54277)
- 财(41666)
- 农(40655)
- 业经(37237)
- 中国(35484)
- 制(29576)
- 学(29465)
- 务(28521)
- 财务(28424)
- 财务管理(28371)
- 农业(27707)
- 企业财务(26902)
- 地方(26902)
- 理论(25385)
- 和(24414)
- 贸(23718)
- 贸易(23707)
- 技术(23572)
- 易(22965)
- 划(21659)
- 环境(21588)
- 体(20763)
- 机构
- 学院(493307)
- 大学(491644)
- 管理(194747)
- 济(194675)
- 经济(190250)
- 理学(167853)
- 理学院(165966)
- 管理学(162717)
- 管理学院(161820)
- 研究(161590)
- 中国(122342)
- 京(105513)
- 科学(102668)
- 财(92375)
- 农(85275)
- 所(82651)
- 业大(75858)
- 研究所(74968)
- 江(74773)
- 中心(73827)
- 财经(73449)
- 农业(66846)
- 经(66562)
- 北京(66497)
- 范(63024)
- 师范(62405)
- 州(59830)
- 院(59041)
- 经济学(58076)
- 财经大学(54328)
- 基金
- 项目(331106)
- 科学(259978)
- 基金(240007)
- 研究(237725)
- 家(209820)
- 国家(208074)
- 科学基金(179165)
- 社会(148689)
- 社会科(140893)
- 社会科学(140855)
- 省(130312)
- 基金项目(127207)
- 自然(119051)
- 自然科(116246)
- 自然科学(116217)
- 自然科学基金(114105)
- 教育(109655)
- 划(109007)
- 资助(99869)
- 编号(96833)
- 成果(77758)
- 重点(74015)
- 部(72259)
- 发(69436)
- 创(69029)
- 课题(66641)
- 创新(64158)
- 科研(63827)
- 教育部(61500)
- 大学(61329)
- 期刊
- 济(216991)
- 经济(216991)
- 研究(140473)
- 中国(92595)
- 学报(79636)
- 农(77277)
- 财(74386)
- 管理(73601)
- 科学(72843)
- 大学(60040)
- 学学(56779)
- 农业(52586)
- 教育(49681)
- 技术(44848)
- 融(40339)
- 金融(40339)
- 业经(36930)
- 财经(36064)
- 经济研究(33096)
- 经(30848)
- 问题(29907)
- 业(29517)
- 技术经济(25653)
- 统计(24182)
- 图书(23901)
- 版(23870)
- 科技(23159)
- 资源(22820)
- 现代(22770)
- 理论(22549)
共检索到723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长瑶 杨青山 赵瀚 刘贺贺 江孝君
基于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理论,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资源型城市产业研究的现状,在国内外关于企业空间分布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主要采用核密度分析(KDE)及相关方法,以吉林通化市专业化程度、带动能力较强的医药制造业为例,选取该市1993、2003和2013年三个时段的医药制造业企业数据,通过可视化刻画了医药制造业企业和就业的空间演变。研究表明:城市化水平、政府支持、经济集聚、人才集中、民营经济发展和空间成本是影响到通化市医药制造业企业分布的主要因素;通化市医药制造业企业和就业的空间分布经历了从点、面、轴线、网络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长瑶 杨青山 赵瀚 刘贺贺 江孝君
基于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理论,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资源型城市产业研究的现状,在国内外关于企业空间分布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主要采用核密度分析(KDE)及相关方法,以吉林通化市专业化程度、带动能力较强的医药制造业为例,选取该市1993、2003和2013年三个时段的医药制造业企业数据,通过可视化刻画了医药制造业企业和就业的空间演变。研究表明:城市化水平、政府支持、经济集聚、人才集中、民营经济发展和空间成本是影响到通化市医药制造业企业分布的主要因素;通化市医药制造业企业和就业的空间分布经历了从点、面、轴线、网络的分布,当前呈现以市辖区和通化县为"单核",其他县(市、区)为中心的"单核多中心"格局,形成"强核"推动型产业分布,分布逐渐趋于合理,为城市绿色转型奠定良好的产业基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丹 刘大千 卢艳丽
文章分析了长春市各类制造业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总结出影响制造业企业空间分布格局的几个影响因子。研究发现,长春市主城区制造业企业呈现边缘集聚、交通依赖、组团分布等特征,同时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医药制造业等类型企业表现出差异化的分布特征。文章认为,区位因素、历史因素、城市规划、制造业类型、政府引导及其他因素等是影响城市制造业企业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子。
关键词:
制造业企业 空间分布 核密度分析 长春市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桥云 单悦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基础,但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制造业收入占其营业总收入的比例逐年下降,"制造业不制造"现象越发突出。本文利用2004~2013年间的数据对制造业企业是否专注于制造业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除宏观经济因素外,债务负担是迫使制造业企业转向非制造业领域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
制造业 债务负担 企业转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廉水 周彩红
经过严格筛选、审查后上市的制造业企业往往是各行业的龙头及骨干企业,对它们的规模排名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制造业的若干特征:行业分布体现重化工业特征,企业向东部都市圈聚集,制造业企业效益与规模高度相关,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仍然偏小。因此,本文认为应该培育数量更多、规模更大的制造业企业,进一步强化东部都市圈的产业集聚态势,并用新型制造业理念引导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
规模 上市制造业企业 特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邱玉莲 王纯
文章以2015—2021年沪深A股医药制造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双元创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由于医药制造国企与非国企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将研究样本分为国企组与非国企组进一步探讨双元创新对企业价值产生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探索式创新与企业价值正相关,利用式创新与企业价值呈倒U型关系;非国企与总样本研究结论一致,国企探索式创新负向影响企业价值而利用式创新则对企业价值无显著影响。因此,医药制造非国企应加大探索式创新力度,适当开展利用式创新活动,而医药制造国企则应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国企改革专项工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晓月 雷楠楠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选取我国上市医药制造企业专利合作数据,利用专利共同申请人构建企业专利合作网络,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探讨专利自我中心合作网络的特征指标对企业不连续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我中心网络规模、关系频率、结构洞均对企业不连续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自我中心网络密度对企业不连续创新绩效有负向影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岩 王康仕 姜岳洋
论文依据主营产品类型筛选出2017—2020年A股218家药品生产企业作为样本,实证考察金融科技对企业创新投入强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既能直接促进企业创新,又能以数字生态为中介、间接提升企业创新水平。通过进一步的异质性考察发现:以上机制对发展路径较为成熟、较为规范的化学药创新影响更为显著;对政策、属地、资源等依赖性较强的中药创新仅体现了基于数字生态的间接路径;对处于发展初期的生物药创新仅体现了直接促进作用。
关键词:
金融科技 数字生态 创新投入 异质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寅 陈菲尔
随着数字技术和数据资产的发展与应用,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章以2011—2021年沪深两市医药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检验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经营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基于回归分析研究,医药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即数字化可以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2)基于机制研究,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管理费用率、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来改善企业经营能力,从而增强企业绩效。(3)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在医药制造行业中,数字化转型对高新技术企业、处于衰退期以及西部和东北部地区的企业有着更为显著的作用。文章结论为医药制造行业的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提供了较为详实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启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卢雄标 童锦治 苏国灿
由于部分增值税进项税额当期无法得到抵扣,企业虽然理论上不承担增值税,但实际上却负有部分税收,并会影响企业的成本、利润和现金流。本文基于A省2011~2015年31个制造业的税收调查数据,分析了增值税留抵税额的分布及其影响。研究发现,留抵税额在不同制造业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且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成本,并对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现金流造成不利的影响。虽然2018年的退税政策覆盖了大部分留抵税额较大的制造业,但依然有部分受留抵税额影响严重的制造业未被纳入,留抵税额的影响依然不容小觑。本文建议逐步建立全行业的留抵退税制度、简并税率、逐步取消营改增过渡政策、打通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的抵扣链条。
关键词:
增值税 进项税额 留抵税额 税收中性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涛 陈国媚
关于企业国际化进程中海外投资区位分布对绩效影响的研究大都只考虑投资所跨区域的数量,忽略了企业在不同区域投资额不同甚至差异很大这一事实。本文借鉴相对熵指数建立能够衡量企业海外投资额在地理分布上的集中或分散程度的指标——投资区位分散度,以我国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从国际化程度、海外投资区域数量以及投资区位分散度三个维度来研究国际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呈正U型曲线关系,海外投资区域数量以及投资区位分散度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关系。原因在于,我国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国际化仍处于初期阶段,缺乏海外投资经验,跨国经营管理能力薄弱,初始国际化成本往往大于收益,国际化经营表现为对企业绩效负影响;随着海外投资增长,企业通过"学习效应"积累经验,逐渐适应东道国环境,国际化收益逐渐超过成本,国际化经营促进绩效提升;处于国际化初期的我国制造业企业,海外投资所跨区域数量越多、投资越均匀分散,企业面临的东道国新环境的挑战以及管理协调成本越大,越不利于企业集中资源深入挖掘与充分利用已有的区位优势,越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
关键词:
国际化程度 投资区位 企业绩效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涛 陈国媚
关于企业国际化进程中海外投资区位分布对绩效影响的研究大都只考虑投资所跨区域的数量,忽略了企业在不同区域投资额不同甚至差异很大这一事实。本文借鉴相对熵指数建立能够衡量企业海外投资额在地理分布上的集中或分散程度的指标——投资区位分散度,以我国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从国际化程度、海外投资区域数量以及投资区位分散度三个维度来研究国际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呈正U型曲线关系,海外投资区域数量以及投资区位分散度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关系。原因在于,我国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国际化仍处于初期阶段,缺
关键词:
国际化程度 投资区位 企业绩效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虎 韩爱华
研究目标:从时空演进视角分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分布的空间特征。研究方法:本文采用2003~2015年中国城市数据,基于Pareto指数测算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分布,基于Dagum基尼系数分解刻画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分布的空间差异,基于空间马尔科夫链模型分析相邻地区产业规模分布空间转移效应,深入考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分布的空间差异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分布在年度和省域层面产业空间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健性。Dagum基尼系数分解结果显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存在空间分异,空间马尔科夫链模型得到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分布受相邻省域的影响更加显著。研究创新:探索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分布空间特点,试图从时空角度理解近年来中国产业空间结构调整与动态演变规律。研究价值:有助于指导产业空间结构调整与产业空间协调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阳 易其其
以中国生物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2012—2015年数据实证分析政府补助的规模与连续性对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的影响,以研究政府研发补助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发现,企业研发投入与绩效显著正相关,政府补助可以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而政府补助的规模对于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存在负向调节作用,政府补贴的连续性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调整企业研发补助形式等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艳辉
在人口持续膨胀,资源日趋短缺,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发展资源节约型制造业成为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提出了对资源节约型制造业综合评价的包括4大要素和19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2003年上海市制造业的资源节约使用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这套指标体系将为其他各省市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制定资源节约型产业的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资源节约型制造业 评价指标体系 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