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04)
- 2023(17422)
- 2022(15047)
- 2021(13974)
- 2020(11632)
- 2019(26709)
- 2018(26819)
- 2017(50838)
- 2016(27706)
- 2015(31177)
- 2014(31227)
- 2013(31020)
- 2012(29008)
- 2011(26372)
- 2010(26656)
- 2009(24568)
- 2008(23775)
- 2007(20970)
- 2006(18854)
- 2005(16988)
- 学科
- 济(130299)
- 经济(130174)
- 管理(78252)
- 业(70225)
- 企(56677)
- 企业(56677)
- 方法(50846)
- 数学(44040)
- 数学方法(43451)
- 中国(35981)
- 地方(32833)
- 农(31213)
- 学(28201)
- 业经(26827)
- 财(24495)
- 环境(22067)
- 农业(21427)
- 制(20134)
- 和(19491)
- 理论(19431)
- 贸(19386)
- 贸易(19370)
- 易(18594)
- 地方经济(17912)
- 融(17597)
- 金融(17591)
- 银(17421)
- 银行(17372)
- 技术(17299)
- 发(17258)
- 机构
- 大学(397868)
- 学院(396120)
- 济(162114)
- 经济(158500)
- 管理(153046)
- 研究(141241)
- 理学(131381)
- 理学院(129776)
- 管理学(127313)
- 管理学院(126585)
- 中国(105110)
- 科学(88245)
- 京(87295)
- 所(72331)
- 财(71254)
- 研究所(65686)
- 农(64755)
- 中心(63015)
- 江(59552)
- 业大(58451)
- 财经(56667)
- 北京(56001)
- 范(55017)
- 师范(54516)
- 经(51316)
- 院(51279)
- 农业(50386)
- 州(48824)
- 经济学(48599)
- 师范大学(44108)
- 基金
- 项目(267085)
- 科学(209400)
- 研究(194010)
- 基金(192201)
- 家(167564)
- 国家(166158)
- 科学基金(142298)
- 社会(122143)
- 社会科(115604)
- 社会科学(115574)
- 省(104636)
- 基金项目(101813)
- 自然(92686)
- 自然科(90429)
- 自然科学(90411)
- 自然科学基金(88692)
- 教育(88571)
- 划(88188)
- 资助(79538)
- 编号(78972)
- 成果(64184)
- 发(60259)
- 重点(59846)
- 部(57857)
- 课题(55252)
- 创(54536)
- 创新(50902)
- 科研(50472)
- 国家社会(49836)
- 教育部(49357)
- 期刊
- 济(188231)
- 经济(188231)
- 研究(121717)
- 中国(82581)
- 学报(62668)
- 农(58839)
- 科学(58728)
- 管理(57504)
- 财(52172)
- 大学(46575)
- 教育(44971)
- 学学(43552)
- 农业(40641)
- 技术(35766)
- 融(34392)
- 金融(34392)
- 经济研究(30006)
- 业经(29610)
- 财经(27474)
- 问题(25237)
- 经(23597)
- 图书(23258)
- 业(21092)
- 技术经济(20523)
- 资源(20302)
- 科技(18934)
- 统计(18914)
- 理论(18521)
- 现代(18308)
- 版(17375)
共检索到605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泗刚 段汉明 李正军
在深入分析克拉玛依市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口–经济–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系统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模型,定量分析了2000年以来克拉玛依市人口、经济、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系统发展最快,人口和环境系统则呈波动上升态势;2系统间协调发展程度不高,协调水平逐年上升,由2000年的0.391增加到2012年的0.616;3克拉玛依发展类型依次为人口主导经济滞后型、人口主导环境滞后型、经济主导环境滞后型。最后根据这一发展趋势,提出了各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人口 经济 环境 耦合协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咏梅
通过对世界上许多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实践的研究,发现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基本上都属于被动转型,即在资源耗竭已经或即将使城市的发展陷入困境时才开始转型。这种转型成本高、矛盾多、难度大、风险大,这也是很多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不理想,最终导致矿竭城衰的原因。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型城市被动转型的难题,本文从规避转型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规避转型 克拉玛依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健 刘松焰 李彦
对水资源价值的研究可全面体现水资源价值来源,破除农业用水者“用水无价”的观念,为各地水价综合改革提供依据和参考。本文分析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于评估水资源价值的合理性和适用性,通过选取影响水资源价值的指标,用以构建水资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水资源的价值加以量化。并以克拉玛依市为例对其水资源价值进行研究,将价值结果 0.17元/立方米转化为农业水价之中的水资源费,与克拉玛依市实行的水资源费标准0.007元/立方米进行比较,其结果远高于实际价格标准。基于研究结论,相关部门应对水资源费进行适当调整,发挥水价杠杆作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
模糊数学 水资源 价值评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亮 宋周莺 余金艳 黄建毅
从资源型城市的基本属性出发,在回顾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架构起一般性的框架分析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模式,指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应摆脱资源依赖,回归到城市产业发展和功能提升等一般属性的建设上来。同时,以石油城市克拉玛依为例,分析其产业转型条件和机遇,研究其产业转型的战略选择。研究指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要做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城市功能的提升,特别要依据新的国际环境和地域环境做好城市发展战略。而在新形势下,克拉玛依应利用好现有的产业基础、中亚油气资源合作开发的机遇以及国家政策优势,推进构建产业结构的多元性,确立新的城市功能,借此推进城市产业转型。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阿依吐尔逊·沙木西 于克飞 史彦松
本研究基于克拉玛依市2000—2020年3期遥感影像数据,运用碳排放系数法计算碳排放量,对克拉玛依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其转型引起的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克拉玛依市耕地、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分别增加765.09 km~2、112.14 km~2、80.83 km~2和42.31 km~2,未利用地和林地面积减少,分别减少714.1 km~2、286.28 km~2。(2)克拉玛依市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呈现显著上升态势,2000—2020年累计新增碳排放量达1 416.71×10~(4 )t,建设用地新增碳排放量贡献度最大;克拉玛依市碳吸收量呈下降趋势,研究期内共减少14.32×10~(4 )t。(3)克拉玛依市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与LUCC关联度最好的是林地(0.883 1),最差的是水域(0.568 2);人均碳排放强度与LUCC关联度最好的是建设用地(0.971 0),最差的是水域(0.571 2)。建设用地扩张是导致克拉玛依市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合理控制林地面积减少和建设用地无序扩张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排放 关联度 克拉玛依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志刚
资源型城市碳基能源的消费模式以及能源利用效率都直接关系着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通过DEA数据包络分析,分别从工业能源的投入角度和产出角度分析克拉玛依市各工业能源的利用效率,并且应用GM(1,1)模型对工业碳基能源的节能潜力进行趋势性分析与预测。最后,通过克拉玛依能源效率与节能潜力的分析,为其他资源型城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低碳工业化提出启示和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新民 陈湘阗 许文 何健 黄璟莉
一、我国消费税的改革方向及其对地方财政的可能影响(一)我国消费税的改革方向。我国消费税的改革包括两个层面:消费税的制度改革和消费税的收入划分改革。这两个层面的改革既可能相互独立,也可能同时实施。1.消费税制度层面的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国内的消费税,提出了"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税率,把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征收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克拉玛依市国税局课题组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地区的主导产业。受中央石油石化企业的性质、相关税制和政策以及分税制下的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等因素影响,这些资源地区存在着税源与税收背离的"税收转移"问题。石油石化行业发展给资源地带来的直接收益有限,地方政府对石油石化行业付出的成本与石油石化行业发展为地方带来的收益存在严重不对称的情况,资源生产地依然续演着"富饶的贫困"的角色。本文以新疆克拉玛依市为案例,从我国现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和相关税收制度的大背景出发,分析中央财政利益、石油企业税收利益与地方政府财政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中石油企业"税收转移"的成因,结合克拉玛依市实际,提出解...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鲍超 方创琳
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矿业城市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典型矿业城市——东营、焦作和克拉玛依市为例,总结出矿业城市资源开发利用中带有共性的五大问题,即矿产资源枯竭问题,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矿产资源与其它资源的组合开发利用问题,矿产资源与其它资源的博弈开发利用问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及资源、非资源要素的协调问题。据此对症下药,提出了我国矿业城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战略思路,并提出了7种可持续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即“细水长流”模式,“黑绿置换”模式,“优势组合”模式,“优势延伸”模式,“地企融合”模式,国有+民营的“双轮驱动”模式,公有+非公有的“双轨并行”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立光 刘林 苗玉东 刘力 赵江平 姜韬
16家中央石油石化企业在克拉玛依市产生了大量的税源,但绝大部分税源并没有留在税源地,而是被转移到了公司总部注册地和中东部地区。统计显示,仅所得税、增值税和消费税三个主体税种,克拉玛依市产生的税源就有三分之二以上转移到了中央和中东部。这是税费政策安排和企业总部经济造成的税收转移。在今后的税费政策安排中,应该在利益博弈者当中增加地方政府这样一个参与者,在税收与税源保持一致的原则基础上,建立税源地之间的协调机制,以解决跨区税收矛盾和冲突问题。为了保证地方政府有财力为企业提供水平更高的可持续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袁晓梅 崔海潮 何磊
资源型城市因其建立与发展模式的特殊性,区域内城乡二元结构较为明显。城乡关系失调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一个重要障碍,协调城乡发展对转型中的资源型城市意义重大。本文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从资源型城市城乡关系特征出发,通过分析榆林市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资源型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城乡关系 协调发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阿依吐尔逊·沙木西 古丽米热·艾尔肯 史彦松
【目的】研究克拉玛依市景观格局与碳源/碳汇演变特征和关联程度,以期为区域低碳发展与调整土地利用、优化土地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克拉玛依市1995—2021年4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运用Frastate4.2软件计算景观格局指数,利用碳排放系数法估算土地利用碳源/碳汇量,使用灰色关联模型计量两者之间关联度。【结果】①1995—2021年克拉玛依市景观破碎度呈上升趋势,最大斑块类型不断减小,斑块距离分散化,景观分布复杂化,分割度逐渐严重,景观多样性由单一向复杂变化,景观类型趋于多样化;②1995—2021年克拉玛依市碳源/碳汇量均呈上升趋势,由于碳源量显著大于碳汇量,克拉玛依市最终为碳源区且净碳排放量逐年增加;③克拉玛依市碳排放量增加与研究区景观分割度逐渐严重、景观分布复杂化、景观内斑块距离分散变化及最大斑块面积不断变小存在密切关联。【结论】克拉玛依市景观水平层次和斑块类型层次景观格局与碳排放量关联密切,各景观格局指数是影响碳排放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傅春 林永钦 谢莉芳
基于弹性的概念,从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交互耦合关系着手,将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协调程度分为七大理论类型,并给出了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程度的定量判定依据和评价方法;从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内涵和特征着手,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分别构建了表征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萍乡市为个例,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出了城市发展指数与生态环境指数,并定量分析了该市近十几年来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结果表明:萍乡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耦合模式以耦合协调发展型为主,并可分为协调发展阶段和波动式发展阶段。实例研究证实,本定量评价体系目的明确、简单易用,评价结论能...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协调发展 耦合 生态环境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姚平 梁静国 陈培友
煤炭城市是由人口、资源、经济与环境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其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各子系统的合理结构和发展模式以及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将协调发展思想与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构建了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测度的指标体系,提出了投影寻踪与协调函数相结合的复杂系统协调发展测度方法,以典型煤炭城市某市为例,进行了子系统间协调发展的测度与评价。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翟彬 聂华林
资源型城市因其建立与发展模式的特殊性,区域内城乡二元结构更为明显。城乡关系失调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中一个重要的障碍,协调城乡发展对转型中的资源型城市意义重大。本文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从资源型城市城乡关系特征出发,通过分析白银市城乡发展失调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城乡协调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剩余劳动力、改善民生等方面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资源型城市城乡协调发展的思路,即要坚持"三个结合",并针对白银市情况给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城乡协调 转型 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