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31)
- 2023(13894)
- 2022(12133)
- 2021(11195)
- 2020(9526)
- 2019(22095)
- 2018(21863)
- 2017(42034)
- 2016(23249)
- 2015(26228)
- 2014(26175)
- 2013(26052)
- 2012(23888)
- 2011(21568)
- 2010(21539)
- 2009(19708)
- 2008(19222)
- 2007(16705)
- 2006(14698)
- 2005(12748)
- 学科
- 济(98866)
- 经济(98768)
- 管理(67006)
- 业(61460)
- 企(51939)
- 企业(51939)
- 方法(46855)
- 数学(40916)
- 数学方法(40285)
- 中国(25258)
- 农(23408)
- 学(22148)
- 地方(21963)
- 业经(21281)
- 财(20243)
- 理论(16885)
- 和(16227)
- 环境(15865)
- 农业(15804)
- 技术(15651)
- 贸(14776)
- 贸易(14769)
- 制(14758)
- 易(14249)
- 划(13385)
- 产业(13272)
- 务(12661)
- 财务(12582)
- 财务管理(12552)
- 企业财务(11902)
- 机构
- 大学(333267)
- 学院(331452)
- 管理(133284)
- 济(127767)
- 经济(124820)
- 理学(116291)
- 理学院(114968)
- 研究(113156)
- 管理学(112571)
- 管理学院(112006)
- 中国(80396)
- 科学(74777)
- 京(72566)
- 所(57742)
- 农(56789)
- 财(54488)
- 业大(53360)
- 研究所(53209)
- 中心(50006)
- 江(47569)
- 北京(45704)
- 农业(44931)
- 财经(44598)
- 范(44252)
- 师范(43765)
- 院(41818)
- 经(40554)
- 州(39218)
- 经济学(37172)
- 技术(35967)
- 基金
- 项目(236171)
- 科学(184926)
- 基金(170120)
- 研究(167154)
- 家(150134)
- 国家(148966)
- 科学基金(127432)
- 社会(103689)
- 社会科(98308)
- 社会科学(98278)
- 省(93816)
- 基金项目(90441)
- 自然(85818)
- 自然科(83751)
- 自然科学(83729)
- 自然科学基金(82167)
- 划(79157)
- 教育(76494)
- 资助(71265)
- 编号(67232)
- 成果(53446)
- 重点(53192)
- 发(50869)
- 部(50810)
- 创(48933)
- 课题(47187)
- 创新(45624)
- 科研(45222)
- 计划(44415)
- 教育部(42746)
- 期刊
- 济(135342)
- 经济(135342)
- 研究(93016)
- 中国(62344)
- 学报(56609)
- 科学(51726)
- 农(49756)
- 管理(48140)
- 大学(41483)
- 学学(38973)
- 财(38775)
- 教育(36329)
- 农业(35190)
- 技术(29776)
- 业经(22339)
- 融(21417)
- 金融(21417)
- 经济研究(21355)
- 财经(20616)
- 问题(19172)
- 业(18821)
- 图书(18815)
- 经(17665)
- 科技(17624)
- 技术经济(17157)
- 资源(17156)
- 统计(16629)
- 策(15318)
- 理论(15259)
- 版(15028)
共检索到472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涵蕾
我国资源型城市在建设过程中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但随着资源的耗费和受经济体制改革等因素的影响,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关注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协同发展可以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但如何发现并开展资源型城市产业协同项目尚缺乏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本文在重点关注开展产业协同影响要素的基础上,借鉴澳大利亚奎纳纳地区的产业协同实践和产业协同能力评价模型,通过国外产业协同机会确认模型的介绍,结合澳大利亚奎纳纳地区的三个产业协同实践案例,分别介绍伴生产品协同和基本生产资料协同两种产业协同的主要实现方式。通过产业协同实现地区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可行的技...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产业协同 产业协同能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丹
在肯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对产业转型的重要驱动作用的同时,结合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构建了创新协同的三维模型,并探讨了模型中协同驱动模式从技术创新主导型向制度创新主导型,再向两种创新共同主导型的演进机制和各阶段转型策略。
关键词:
产业转型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生命周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丽君 隋映辉 申玉三
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为国家提供了主要生产资料,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资源型城市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使资源型城市发展普遍面临严峻困境。资源型城市必须转变原有发展模式,选择以科技产业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科技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协同发展系统包括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资源子系统四个子系统。在分析四个子系统各因素间因果关系的基础上构建整个系统的因果关系模型,进而构建系统的流图模型,并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建立变量间方程,从而初步建立起科技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协同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模型进行检验表明,模型真实、有效、可信。可进一步运用该模型进行政策模拟。通过设置四个政策变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建林 张思锋 王嘉嘉
西部资源型城市因资源型产业一业独大,“资源诅咒”效应更加凸显,转型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供给侧改革的提出,为西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向指引。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西部地区15个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能力及其转型的供给侧支撑能力、经济社会支撑能力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进行评价。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敏 闫士浩
我国资源型城市作为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动力源,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资源型城市本身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其发展,因此找出我国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的原因以及对症下药,制定对策来加快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实现其健康发展就显得很有必要。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城市转型 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穆东 杜志平
协同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实现手段,是健康、顺利、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资源型区域的协同发展不是即生的,它是通过对原有区域不断诊断、调整、评价,周而复始逐步实现的。本文在对DEA方法进行扩展的基础上,从资源型区域系统的内部和子系统之间,给出"协同"和"发展"的有效程度的评价方法,进而得到区域协同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协同 发展 数据包络分析 有效性 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丹 姚平
本文分析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主要驱动作用,针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探讨了协同驱动模式从技术创新主导型向制度创新主导型,再向两种创新共同主导型的协同演进路径,并研究了各协同模式的驱动机制。
关键词:
产业转型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君
文章在分析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特征基础之上,从产业增长潜力水平、产业关联度水平、产业经济效益水平、产业比较优势水平、产业科技进步水平、产业人力资源素质水平和产业社会效益水平七个方面构建了三层包含17个评价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决策指导。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产业转型 评价指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罗怀良
山地资源型城市攀枝花市早期以钢铁基地建设和钢铁生产为中心,地域空间快速扩大。随后,工业发展使城市实体空间由东西向组团式分散结构向东西、南北双轴网络化结构演化。该市地域相对独立,社会经济二元结构典型,其转型与地域协同应考虑以下策略:政府多级协同主导与激发企业、公众主动参与,拓展多层次域外协作,探索山地资源型城市地域空间发展模式,依托山水景观、融合资源开发与产业转型,推进城市实体地域功能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方 揭筱纹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对创新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而创新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各要素间的协同发展是决定该系统能否有效发挥整体功能的关键。将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划分为环境、合作和内部三个子系统,并依据协同学理论构建一个模型对其协同度进行评价,为获得关于创新系统整体运行状况的有效信息,以提高整个创新系统有序运作提供一套科学的测评体系。
关键词:
资源型企业 技术创新系统 协同度 评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米尔
资源型城市在西部地区扮演着增长极的重要角色,同时也面临着十分紧迫和艰巨的产业转型任务。本文通过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不同条件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模式。针对西部资源型城市的实际状况,提出了推动西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亚光 钱勇
资源型城市因资源型企业而兴,资源型企业带动资源型城市变迁并塑造了城市。中国的资源型城市(特别是无依托资源型)多是资源型国有企业建立起来的,城企关系具有“一城一企、政企合一、企业办社会”这三个特点。由资源型企业塑造出的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单一、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缺损、人才主要集中在资源型企业中、城市中多数企业依赖于资源型企业生存、计划经济意识较强且市场观念较淡。资源型企业是带动资源型城市变迁的主要力量,但不是唯一力量,资源型城市中多元化经济主体的培养、外部经济主体的引入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外部力量(如外资、外地企业)的介入、甚至突发事件(比如地震)对资源型城市、企业的产业转型起到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敏燕 左和平
资源型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集群形式,其集群内企业形成中心———卫星式的集群结构。产业集群演化的动力是竞争合作协同,在资源型产业集群轮轴式的集群结构下,集群内企业间的协同演化表现出自身的特色。运用Lotka-Volterra模型,本文分析了资源型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协同演化博弈。
关键词:
资源型产业集群 协同演化 博弈分析 风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惠娟 龙如银 兰新萍
为深入把握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本文引入生态效率概念,并用因子分析法测算了我国16座资源型城市2007年的生态效率,发现城市间的生态效率差异很大,最高值是最低值的3.9倍;资源型城市的生态效率值按煤炭类、金属类、综合类、石油类的顺序逐渐降低,煤炭类城市的生态效率是石油类城市的1.9倍,资源类型对城市的生态效率值影响较大,而且同一类型的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差别也较大,资源型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与规模对生态效率也有影响,但年龄对生态效率的影响较小,另外还发现居民的生活习惯与消费方式对城市的生态效率也有影响。部分资源型城市是末端治理及源头消减模式,但大部分资源型城市还是用传统模式发展经济,循环经济...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生态效率 因子分析 评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傅春 林永钦 谢莉芳
基于弹性的概念,从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交互耦合关系着手,将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协调程度分为七大理论类型,并给出了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程度的定量判定依据和评价方法;从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内涵和特征着手,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分别构建了表征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萍乡市为个例,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出了城市发展指数与生态环境指数,并定量分析了该市近十几年来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结果表明:萍乡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耦合模式以耦合协调发展型为主,并可分为协调发展阶段和波动式发展阶段。实例研究证实,本定量评价体系目的明确、简单易用,评价结论能...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协调发展 耦合 生态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