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40)
- 2023(10319)
- 2022(8765)
- 2021(7921)
- 2020(6433)
- 2019(14699)
- 2018(14633)
- 2017(27440)
- 2016(14927)
- 2015(16753)
- 2014(16899)
- 2013(16969)
- 2012(16278)
- 2011(15269)
- 2010(15904)
- 2009(14773)
- 2008(14346)
- 2007(13007)
- 2006(12011)
- 2005(11133)
- 学科
- 济(90471)
- 经济(90408)
- 管理(40134)
- 业(35498)
- 方法(29761)
- 企(26863)
- 企业(26863)
- 地方(26705)
- 数学(26340)
- 数学方法(25942)
- 中国(23859)
- 农(19317)
- 业经(17399)
- 地方经济(16412)
- 学(16160)
- 农业(13690)
- 发(13100)
- 环境(12877)
- 融(12638)
- 金融(12636)
- 制(12243)
- 财(12165)
- 银(11877)
- 银行(11866)
- 和(11694)
- 行(11635)
- 贸(11303)
- 贸易(11290)
- 理论(10819)
- 易(10715)
- 机构
- 学院(224704)
- 大学(221682)
- 济(101141)
- 经济(99103)
- 研究(85927)
- 管理(81220)
- 理学(68191)
- 理学院(67289)
- 管理学(65882)
- 管理学院(65449)
- 中国(64995)
- 科学(51971)
- 京(48949)
- 所(45088)
- 财(43234)
- 研究所(40621)
- 中心(37875)
- 农(37253)
- 江(35332)
- 财经(33454)
- 北京(32003)
- 经济学(31541)
- 范(31501)
- 师范(31208)
- 业大(30885)
- 院(30413)
- 经(30023)
- 州(29111)
- 农业(28675)
- 经济学院(27890)
- 基金
- 项目(142502)
- 科学(111469)
- 研究(104810)
- 基金(100470)
- 家(87759)
- 国家(87035)
- 科学基金(73414)
- 社会(66933)
- 社会科(63531)
- 社会科学(63516)
- 省(57437)
- 基金项目(51772)
- 教育(47731)
- 划(47599)
- 自然(45411)
- 自然科(44208)
- 自然科学(44198)
- 自然科学基金(43323)
- 编号(42526)
- 资助(42305)
- 发(37312)
- 成果(35174)
- 重点(32827)
- 课题(31055)
- 部(30577)
- 发展(30063)
- 展(29572)
- 创(28998)
- 国家社会(27755)
- 创新(27161)
- 期刊
- 济(125556)
- 经济(125556)
- 研究(72358)
- 中国(52296)
- 农(35109)
- 学报(33426)
- 管理(32797)
- 科学(31712)
- 财(31214)
- 教育(25922)
- 大学(24676)
- 农业(24096)
- 学学(23024)
- 融(22716)
- 金融(22716)
- 技术(22188)
- 经济研究(20868)
- 业经(19452)
- 财经(17109)
- 问题(15776)
- 经(14951)
- 统计(14400)
- 技术经济(13383)
- 业(13101)
- 策(12727)
- 资源(12575)
- 图书(11936)
- 决策(11680)
- 贸(11607)
- 世界(11548)
共检索到364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坤
本文从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出发,对我国17个典型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增长目标的转变、经济发展动力的转变、经济发展约束的转变和经济发展成果的转变构建了指标评价体系,并对2001~2010年间的发展方式转变程度进行测评,结果发现:近10年,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没有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同步变化,主要原因是发展动力和发展约束的制约以及发展成果分享的不公平性等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源型地区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指标构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玲玲 张耀辉
本文给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建立了以经济增长、发展动力、资源环境支持、发展成果为基本框架的指数化评价体系。并对2000—2009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进行测评,得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已发生转变的基本结论,进而指出发展方式转变中存在发展成果严重滞后、环境适应能力未根本性提升等问题,建议通过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市场化程度和科研投入产出率以及改变生产方式等途径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测评指标体系 指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玉香
长期以来,资源型地区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但是,由于一些资源型地区过分依赖自然资源,其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转型,提高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其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地区的再生崛起,使资源型地区逐步走出困境,重新塑造与开拓地区经济新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资源型地区 严峻挑战 策略选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志扬
本文以资源型地区湖南娄底为样本,全面调查了解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阐述如何立足实际和产业特点,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促进资源型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新的起点。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 实证分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袁国强 贾涛 何吉成 王丽丽
资源型地区的经济振兴与发展于我国国民经济大系统的正常运转有着深刻影响。本文试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着眼,针对资源型地区经济现状特征、发展的潜力优势等,提出了资源型地区经济允展的产业及所应选择的技术政策,为资源型地区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杜军
资源约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选取玉门和大庆两个石油类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历程和效果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实现成功转型既要把握好转型的时机,还要构建转型支撑体系、选好和培育转型产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经济转型 产业结构 基础设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秦成逊 周惠仙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包括经济结构的改变,经济与社会均衡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西部地区现行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路径依赖性,"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打破经济发展方式路径"闭锁"的关键手段。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翟鹏
在现代社会稳定发展背景下,我国国民经济逐渐进入到了高质量、高水平发展阶段,这也意味着中国社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在当前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中,群众生活从奔小康逐渐进入到了对美好生活期盼的全新阶段。所以在全新的历史时期下,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予以解决,也给我国相关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严格要求。在此期间,不仅要对资源型地区进行工作内容进行平衡性调节,还要充分进行经济发展问题与生态建设问题的调节,从而在提出全新工作要求的同时,迎接更严峻的挑战。对此,文章进一步论述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资源型地区 经济转型 发展动力 评价研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蕊爱 杜彦其
煤炭资源型地区是对煤炭产业高度依赖、以煤炭采掘及其加工等相关产业为支柱经济体系的地区。区域经济特点是:产业结构单一;资源耗费量大,在矿产开采和初加工过程中,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对当地居民生存和生活造成威胁。推进煤炭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是破解区域发展难题、提升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傅晓峰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报告》和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九五计划及二○一○年远景规划》对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其中之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全面的,正确认识是中西部地区制定相应政策、措施的基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特征表明,这一过程不仅为东部地区发展创造出政策环境,同时也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上新台阶提供了机遇和条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谭霞 刘国华 南爱华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受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一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封闭落后,是造成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产方式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原因。但同时,经济文化也是民族地区重要的特色资源,可成为其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依托。经济文化产生于经济与文化的互动过程,与经济发展存在依存互动的关系,能够创造经济价值是其典型特征。经济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之一,对经济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对人的经济活动具有规范作用,对创业创新具有激励作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开发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形成、改进与创新发展,能够促进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要素结构的不断优化提升。因此,必须重视经济文...
关键词:
经济文化 经济发展方式 民族地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春宇 闫泽武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整体演进和改善。具体地说,经济发展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数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通过增加投入或提高效率获得更多的产出,构成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二是经济结构的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投入结构、产出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各种结构的协调和优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环节;三是经济质量的提高,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效益水平、社会和个人福利水平、居民实际生活质量的提高、经济稳定程度、自然生态改善程度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是经济发展的最终标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蓝晓宁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日益被重视。文章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经济动力、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生态资源六大方面构建了经济发展方式评价综合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分析了欠发达地区——衢州2000~2011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综合评价 熵值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坚
21世纪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我国资源型区域发展呈现下降态势,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此,需要采取恰当的方法来转变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式,金融功能的出现能很好地推进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为此,本文分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金融效果的含义和特点,建立了评估指标体系,从金融产业的角度进行了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分析和评价。经过实证分析后发现,金融产业的效果可以有效地促进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金融功能 资源型区域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坚
21世纪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我国资源型区域发展呈现下降态势,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此,需要采取恰当的方法来转变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式,金融功能的出现能很好地推进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为此,本文分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金融效果的含义和特点,建立了评估指标体系,从金融产业的角度进行了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分析和评价。经过实证分析后发现,金融产业的效果可以有效地促进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金融功能 资源型区域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