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1)
- 2023(9448)
- 2022(8033)
- 2021(7646)
- 2020(6433)
- 2019(14462)
- 2018(14475)
- 2017(26360)
- 2016(14711)
- 2015(16608)
- 2014(16233)
- 2013(15448)
- 2012(14148)
- 2011(12900)
- 2010(13153)
- 2009(12207)
- 2008(11821)
- 2007(10809)
- 2006(9476)
- 2005(8200)
- 学科
- 济(56840)
- 经济(56788)
- 管理(47437)
- 业(42837)
- 企(37601)
- 企业(37601)
- 方法(25762)
- 数学(22360)
- 数学方法(21877)
- 技术(16830)
- 中国(15641)
- 农(14267)
- 地方(13716)
- 学(13050)
- 业经(12683)
- 财(12467)
- 技术管理(12083)
- 理论(11897)
- 制(11472)
- 和(9964)
- 农业(9700)
- 环境(9178)
- 银(9069)
- 银行(9041)
- 划(9000)
- 体(8819)
- 融(8697)
- 金融(8689)
- 行(8669)
- 策(8139)
- 机构
- 学院(202101)
- 大学(200170)
- 管理(79384)
- 济(75593)
- 经济(73822)
- 研究(69364)
- 理学(68308)
- 理学院(67495)
- 管理学(65901)
- 管理学院(65513)
- 中国(51385)
- 科学(45717)
- 京(43335)
- 所(35721)
- 农(35219)
- 财(34029)
- 研究所(32801)
- 中心(31954)
- 江(31893)
- 业大(31662)
- 农业(27577)
- 范(27533)
- 师范(27182)
- 北京(27084)
- 财经(26640)
- 州(25802)
- 院(25729)
- 技术(25082)
- 经(24046)
- 省(22965)
- 基金
- 项目(142389)
- 科学(111978)
- 研究(103093)
- 基金(100102)
- 家(89021)
- 国家(88277)
- 科学基金(75332)
- 社会(63645)
- 社会科(60263)
- 社会科学(60244)
- 省(59323)
- 基金项目(52544)
- 划(49413)
- 自然(49335)
- 教育(48653)
- 自然科(48171)
- 自然科学(48153)
- 自然科学基金(47254)
- 编号(42004)
- 资助(40656)
- 创(34687)
- 成果(34029)
- 重点(32628)
- 创新(31500)
- 发(31057)
- 课题(30736)
- 部(30119)
- 计划(27244)
- 科研(26726)
- 国家社会(26048)
共检索到304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单东方
文章以服务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为导向,立足资源型城市创新需求重点,从知识创造能力、创新环境建设能力、产业转型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绩效四个维度构建了适用于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现阶段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山西为例,发现山西省创新能力发展不均衡,中部地区太原市一支独大,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不足;晋北大同、朔州等城市创新能力,尤其是知识创造能力、创新环境建设能力与晋南城市差异明显;晋南内部创新发展不均衡,晋城市无法在短时期内摆脱对煤炭产业的依赖等问题。城市需要立足自身资源优势,通过相关手段提高城市创新能力,最终实现由创新带动资源型经济转型。
关键词:
创新能力 资源型经济转型 产业转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程鹤
绿色创新是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机构和文献中的绿色创新能力高频指标为基础,根据绿色创新能力的内涵,结合资源型城市发展特点,海选70个数据可观测的指标,通过数据的正态分布检验选取非参数统计方法的灰关联系数与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定量筛选指标,既保证指标之间信息不重复,又能显著影响评价结果,同时避免现有研究忽略筛选方法使用条件就加以应用的弊端。以10个典型资源型城市2016年指标数据为样本,筛选并构建包含27个指标的资源型城市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验证筛选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绿色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筛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中文 姜小冉 张序萍
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已成为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在文献调研和专家筛选的基础上,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从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支撑能力、技术扩散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可持续创新能力5个方面选取了22个要素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一套系统、量化、适用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改进的模糊积分评价方法提出了基于模糊积分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向军 董伟 龚雪萍 乔青松 陈金波
会展业已成新时代城市经济的助推器,会展行业创新能力已显著制约其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以武汉会展业为研究对象,以会展业创新能力评价为落脚点,构建武汉会展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武汉会展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武汉 会展业 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艳华 柳卸林 刘建兵
在对现代服务业的概念与创新特征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创新技术产出、创新经济绩效四个维度设计了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北京为代表城市,运用实际数据对其现代服务业创新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践应用中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安亚娜
文章通过回顾技术创新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价方法,并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便于企业客观的认识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并据此制定合理的技术创新战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段肖阳
从哲学意义上看,创新创业实质上是人在应答环境挑战过程中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的持续行动。本研究以自我发展理论为轴心,借鉴人格理论、行动理论和胜任力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理论思辨与田野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将创新创业过程创造性地划分为七个阶段,构建出一个崭新的创新创业能力模型。再经过指标评分、专家研讨和指标修订之后,最终构建出一个包含7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的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客观、系统地揭示创新创业能力的成长逻辑,可以为创新创业能力量表开发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设计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爱东
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其前提是必须能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出科学评估。本文在回顾总结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学的方法,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孙继辉 王树英
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企业一项极其重要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国家创新能力以及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潜在创新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了工业总产值、科研经费投入总额等规模指标和科研资金投入强度、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等强度指标为主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模糊综合三级评价法选取典型案例展开分析,验证了该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价值。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海波
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制度创新能力和两者的相互作用。本文构建了一套四阶层框架结构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了适合的评价方法——熵值法,并以江西省高技术产业为例对该指标体系做了实证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金花 郭淑芬
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对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助推区域产业优化升级意义重大。文章结合文化产业融合创新特点从融合创新条件、融合创新主体、融合创新绩效和融合创新环境四个维度构建了文化产业融合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对我国31个省份文化产业融合创新能力进行测评与省域差异特征分析。以期基于评价结果识别推进文化产业融合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培育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新动能。
关键词:
融合创新能力 文化产业 指标体系 熵值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黄纯 章骞云 郑王雄杰
基于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内涵和定义,初步选择了60个评价指标,形成了通过隶属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判别力评价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多种分析方法对理论评估指标进行了多重实证筛选,构建6个评价模块共24个评价指标的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的权重,为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
建筑业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指标评价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永波 王晶
借鉴服务创新的相关理论,在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技术和层次分析法,从基础管理能力、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能力、零供关系维护能力、创新服务内容、服务设施创新能力、自有品牌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八大方面构建零售企业服务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华联百货店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华联百货店服务创新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对此从服务内容、技术创新和整体水平方面提出服务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关键词:
零售企业 服务创新能力 虚拟零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玉梅 孙珊 杨皎平 张樨樨
基于国内CSSCI来源期刊,全面分析国内学者在创新影响因素、创新能力指标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及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新时代下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新内涵与特征,建立一套体现协调、共享、绿色、开放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含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支撑、创新共享4个一级指标,包含绿色产出、创新开放能力支撑等8个二级指标以及30个三级指标。综合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和复合DEA方法,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系统进行机理分析,对2013~2017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晓峰
技术创新能力的科学评价有助于企业对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动态跟踪和培育,以往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往往着眼于某一时点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少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即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进行探讨,因此构建一套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先对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作了界定,接着依据建立指标体系所要遵循的原则,构建了一套偏重于动态角度的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