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24)
- 2023(15665)
- 2022(13205)
- 2021(12303)
- 2020(10134)
- 2019(23037)
- 2018(22790)
- 2017(43114)
- 2016(23553)
- 2015(26681)
- 2014(26879)
- 2013(26572)
- 2012(25359)
- 2011(23152)
- 2010(24059)
- 2009(22501)
- 2008(22285)
- 2007(20341)
- 2006(18699)
- 2005(17206)
- 学科
- 济(116113)
- 经济(116006)
- 管理(65723)
- 业(58163)
- 企(44614)
- 企业(44614)
- 方法(38717)
- 数学(33614)
- 中国(33471)
- 地方(33416)
- 数学方法(32956)
- 农(31908)
- 业经(24537)
- 学(22776)
- 财(22188)
- 农业(21582)
- 制(20320)
- 地方经济(18074)
- 银(17798)
- 银行(17783)
- 融(17731)
- 金融(17729)
- 环境(17718)
- 贸(17710)
- 贸易(17692)
- 行(17213)
- 易(16959)
- 理论(16499)
- 发(16437)
- 和(16010)
- 机构
- 学院(340508)
- 大学(337594)
- 济(143938)
- 经济(140496)
- 研究(125525)
- 管理(124242)
- 理学(103633)
- 理学院(102296)
- 管理学(100140)
- 管理学院(99471)
- 中国(98115)
- 科学(75744)
- 京(74505)
- 财(66906)
- 所(65006)
- 研究所(57901)
- 中心(57736)
- 江(56743)
- 农(56550)
- 财经(50291)
- 范(49488)
- 师范(49072)
- 北京(48291)
- 业大(46831)
- 州(45583)
- 经(45118)
- 院(45068)
- 农业(43280)
- 经济学(43250)
- 省(41894)
- 基金
- 项目(211931)
- 科学(166097)
- 研究(159550)
- 基金(148967)
- 家(128550)
- 国家(127392)
- 科学基金(108382)
- 社会(99618)
- 社会科(94201)
- 社会科学(94178)
- 省(86077)
- 基金项目(76820)
- 教育(73295)
- 划(70881)
- 自然(67665)
- 编号(66596)
- 自然科(65928)
- 自然科学(65915)
- 自然科学基金(64635)
- 资助(62559)
- 成果(56156)
- 发(51245)
- 课题(48362)
- 重点(48328)
- 部(45825)
- 创(42768)
- 发展(41562)
- 展(40880)
- 国家社会(40060)
- 创新(40032)
- 期刊
- 济(181884)
- 经济(181884)
- 研究(111021)
- 中国(82057)
- 农(53466)
- 财(50490)
- 管理(49469)
- 学报(49007)
- 科学(46759)
- 教育(45717)
- 融(38190)
- 金融(38190)
- 大学(37360)
- 农业(36286)
- 学学(34286)
- 技术(33565)
- 业经(28913)
- 经济研究(27993)
- 财经(25247)
- 问题(23368)
- 经(22022)
- 图书(20224)
- 业(19009)
- 资源(18503)
- 技术经济(18496)
- 统计(18298)
- 贸(18253)
- 国际(16483)
- 策(16438)
- 坛(16358)
共检索到561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红卫 陈晓红
面对资源型区域环境压力日益严重的现状,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急需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本文以山西省为例,对其在循环经济法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资源型区域 环境 循环经济 法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惠平
分析陕蒙结合部资源型经济的发展特点,探讨该地区金融支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商业银行应结合其自身的经营战略目标及市场竞争中的各类因素,加大对资源型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并提出相应的金融支持战略。
关键词:
资源型经济 经营战略 商业银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冬梅
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性型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循环经济立法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而循环经济地方立法是循环经济立法体系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是其补充和具体化,因此资源型城市地方性循环经济立法体系的构建对完善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山西省为例,剖析了山西省循环经济地方立法的局限,在借鉴国外循环经济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地方性循环经济立法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赵康杰 景普秋 贾琳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煤炭大省山西经济增长剧烈下滑,原因在于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导致煤炭价格波动比一般产品强烈。本文对煤炭价格波动的原因从供求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煤炭供求的低价格弹性、经济周期、预期、替代品价格波动、以及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煤炭价格的剧烈波动。在资源型区域,煤炭价格波动导致生产要素集中在煤炭产业,引发"反工业化"现象。基于山西的实证分析验证了煤炭价格的剧烈波动,近年来的数据也显示煤炭价格波动导致山西经济增长波动,并出现了"反工业化"现象,拉大了收入差距。
关键词:
煤炭价格 波动 价格弹性 山西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任菊香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论为基础,以典型案例为支撑,对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环境进行了简要分析,讨论了区域或城市发展态势的识别方法,并从中选择了适用于识别资源型城市发展态势的主成分分析法,在实地调查和采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煤炭城市发展态势识别指标体系,对典型煤炭城市-山西省朔州市的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发展态势进行了纵向分析,以实证论证为基础,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得出朔州市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近年来,在煤炭市场的拉动下,各方面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但同时环境污染问题已不容忽视,并成为主要的限制因子之一。最后,基于对朔州市发展过程中问题的分析,就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雪旺 智瑞芝 江波
文章对区域形象塑造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注意力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区域形象塑造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形象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辨析,从客观性与主观性、整体性与片面性、稳定性与可变性、现势性与前瞻性四个方面分析了区域形象塑造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山西省为案例,论证了区域形象塑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山西省的区域形象经历了一个华夏文明的摇篮(古代)——商业金融中心(近代)——能源重化工基地(现代)——暴发户的乐土(未来可能)的历史嬗变过程,山西省要摆脱当前的形象危机,破解“资源的诅咒”,摆脱路径依赖,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抛弃“能源重化工基地”的现有形象,塑造“节约山西”的区域新形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姜玉砚 焦斌龙
基于VAR模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技术对山西省1952—2012年间宏观经济波动和各产业波动的内在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二、三产业波动均为山西省经济波动的格兰杰原因;三次产业各自的波动变量冲击对其自身和另外两个产业以及GDP的影响都具有收敛性和周期性,说明山西省经济系统本身具有自动调整的机制;第三产业的波动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宏观经济的波动,同时第二、三产业波动与整个宏观经济波动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和同步性。说明山西省应该通过加大农业投资、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提高第三产业比重等途径确保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和培培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能源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受到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的双重约束。山西省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省份,煤炭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经济金融运行受到挑战。在此背景下,探讨资源型地区如何转型发展,适应新常态,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煤炭行业运行情况及特点煤炭价格波动的周期性特征明显。从20世纪80年代的供不应求,到整个9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文兵 付剑
山西省是国家级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研究符合山西省的资源型经济转型方法、获得资源型经济转型经验,对于提高山西省经济发展水平和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山西省资源型经济面临现状和经济结构转型问题,在转型过程中金融高质量的支持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对于转型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文章以山西省为对象,探讨了金融支持资源型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经济转型 金融支持 对策及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鹏
通过选取山西与浙江两个比较典型的资源型区域与加工型区域作为实证研究案例,分析了浙江经济在自然资源极端贫乏条件下,自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而作为资源大省的山西经济却一度滞后发展的多方面原因。在比较资源型区域与加工型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基础上,总结了加工型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最后提出了资源型区域大力发展制造业,充分调动企业、政府积极性,努力开拓区际市场,促进我国资源型区域经济步入快车道的对策。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浩 黄思远
运用ESDA和空间计量方法对1996年2015年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县域经济空间演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6年2015年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县域经济整体集聚的现象较为显著,但区域差异呈现总体扩大的趋势,全局相关性在减弱.热点区数量和范围扩大趋势明显,特别是南部的次冷点区转化为热点区的变化最为突出,冷点区数量和范围有所减少.经济发展重心位于平遥县与介休市相交界的区域,其中1996年2004年移动轨迹由北沿西南方向向南移动,2004年2015年轨迹方向呈现出由南向北移动.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两阶段县域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保忠 黄解宇 王保庆
费量与山西经济增长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认为山西煤炭生产量与GDP增长不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而山西煤摘要:在对煤炭资源价格机制形成的历史过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以1978年~2004年间山西煤炭产量、消炭的消费量与GDP增长有着很好的同步关系,煤炭消费量的变化最终影响了经济的增长。该结论解释了山西煤炭"资源诅咒"的现象。山西资源经济要健康可持续发展,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现实选择是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从理论层面到实际操作层面面临诸多障碍,其中制度障碍对于资源富集地区显得尤为突出。循环经济必须以经济循环为前提,经济性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从企业角度看,科学的煤炭资源价格的形成必将克服煤...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于智涵 方丹 杨谨
低碳发展已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导向,在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探索道路中,降低碳排放,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其实现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本文基于2004—2017年山西省面板数据,运用合成控制法并建立中介效应模型,研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对碳排放的政策效果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资源型经济转型能够有效地抑制山西省碳排放量的增加。在研究时段内,受到政策冲击后山西省的碳排放仅增长89.6%,与合成控制法模拟的山西省135.5%的碳排放增长相比,共减少碳排放78944.68万t。(2)在政策实施后的短期内,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升级均在5%的显著水平上有效抑制了碳排放,其中环境规制发挥中介效应,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表现为直接效应。(3)在短期内,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分别在10%和5%的水平上促进了碳排放,从中均发挥"遮掩效应"。由此说明,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通过加强管制、产业转型等手段为山西省低碳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反思并完善有关金融发展、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本文结果有助于为山西省及更多的资源型地区经济低碳高质量转型提供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国惠 韩克勇
以资源型省份山西省为例,利用1978—2009年山西省服务业增长及城市化率的时序数据,采用回归系数分析法和相关系数分析法,实证分析了资源型省份的服务业增长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促进资源型省份服务业和城市化协调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城市化 服务业 资源型省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梁红岩 董威励 王静
低碳发展是资源型地区实践"绿色发展"的关键之一,提高能源效率是资源型地区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山西省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测算与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山西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路径,包括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高城镇化质量、提升外资利用质量、提高信息化水平、合理规划经济发展速度、大力提高科技水平。
关键词:
全要素能源效率 低碳发展 资源型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