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82)
2023(15121)
2022(13038)
2021(12225)
2020(10074)
2019(23314)
2018(23213)
2017(44122)
2016(24295)
2015(27268)
2014(27427)
2013(27183)
2012(25165)
2011(22872)
2010(23022)
2009(21036)
2008(20509)
2007(17970)
2006(15918)
2005(14199)
作者
(71698)
(59448)
(59165)
(55951)
(37953)
(28675)
(26925)
(23576)
(22735)
(21348)
(20452)
(20075)
(19063)
(18940)
(18354)
(18246)
(17691)
(17566)
(16994)
(16933)
(14880)
(14829)
(14482)
(13573)
(13298)
(13225)
(13215)
(13176)
(12087)
(11714)
学科
(106084)
经济(105993)
管理(68507)
(63638)
(51960)
企业(51960)
方法(46011)
数学(40114)
数学方法(39514)
中国(29304)
地方(27918)
(26807)
业经(23089)
(22401)
(21000)
农业(18432)
环境(17661)
(17518)
(17026)
贸易(17011)
理论(16890)
(16464)
(16390)
技术(16147)
地方经济(15455)
(15433)
银行(15391)
(15219)
金融(15217)
(15003)
机构
大学(344458)
学院(344185)
管理(136881)
(133843)
经济(130803)
研究(119440)
理学(118185)
理学院(116789)
管理学(114458)
管理学院(113836)
中国(88300)
科学(76744)
(75244)
(61057)
(59073)
(56846)
研究所(55766)
中心(53530)
业大(52293)
(51013)
(48256)
北京(48146)
师范(47814)
财经(47135)
农业(44287)
(43897)
(42755)
(42250)
师范大学(38611)
经济学(38543)
基金
项目(237589)
科学(186306)
研究(172883)
基金(169670)
(148453)
国家(147212)
科学基金(125859)
社会(106923)
社会科(101315)
社会科学(101287)
(94775)
基金项目(89835)
自然(82643)
自然科(80625)
自然科学(80608)
(79670)
教育(79535)
自然科学基金(79049)
编号(71230)
资助(70874)
成果(57398)
(54235)
重点(53614)
(51337)
课题(49936)
(48961)
创新(45622)
科研(45104)
教育部(43350)
项目编号(43287)
期刊
(149885)
经济(149885)
研究(100472)
中国(70540)
学报(54846)
(51237)
科学(51091)
管理(50357)
教育(42663)
(41862)
大学(40578)
学学(37808)
农业(36283)
技术(32003)
(28447)
金融(28447)
业经(25738)
经济研究(23292)
财经(21609)
图书(20850)
问题(19261)
(19092)
资源(18452)
(18376)
科技(17736)
技术经济(17673)
统计(16944)
理论(16450)
(15694)
商业(15357)
共检索到511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穆东  杜志平  
协同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实现手段,是健康、顺利、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资源型区域的协同发展不是即生的,它是通过对原有区域不断诊断、调整、评价,周而复始逐步实现的。本文在对DEA方法进行扩展的基础上,从资源型区域系统的内部和子系统之间,给出"协同"和"发展"的有效程度的评价方法,进而得到区域协同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新海  沈纬辰  杨喜  刘瑞红  
文章构建了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和耦合协同度评价模型,对中国八大区域的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实体经济水平滞后于其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水平;大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水平滞后于实体经济水平,这种失调在进一步的恶化,相比之下,长江中游地区协同发展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三大沿海地区的协同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在三大沿海地区内部存在异质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淑伟  崔万田  
本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分析2009-2019年京津冀经济系统协同有序度,利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评价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度。从序参量权重看,创新开放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影响最强,其次是资源环境、社会综合、经济发展和经济协调;从有序度看,北京协同有序度显著高于津冀各城市,说明北京经济协同发展能力强,天津居中,河北各城市经济协同发展能力较弱;从协同度评分看,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度较低,协同发展进程较慢,存在上升下降波动过程,说明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关系不稳定;京津和京冀协同程度较好,津冀协同程度较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满银  全荣  
文章围绕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主题,提出了基于区域协同发展的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熵值法构建了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评估模型,且对其进行了定量评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丽君  隋映辉  申玉三  
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为国家提供了主要生产资料,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资源型城市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使资源型城市发展普遍面临严峻困境。资源型城市必须转变原有发展模式,选择以科技产业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科技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协同发展系统包括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资源子系统四个子系统。在分析四个子系统各因素间因果关系的基础上构建整个系统的因果关系模型,进而构建系统的流图模型,并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建立变量间方程,从而初步建立起科技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协同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模型进行检验表明,模型真实、有效、可信。可进一步运用该模型进行政策模拟。通过设置四个政策变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傅春  林永钦  谢莉芳  
基于弹性的概念,从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交互耦合关系着手,将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协调程度分为七大理论类型,并给出了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程度的定量判定依据和评价方法;从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内涵和特征着手,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分别构建了表征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萍乡市为个例,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出了城市发展指数与生态环境指数,并定量分析了该市近十几年来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结果表明:萍乡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耦合模式以耦合协调发展型为主,并可分为协调发展阶段和波动式发展阶段。实例研究证实,本定量评价体系目的明确、简单易用,评价结论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奚青梅  
资源型区域一方面对区域的经济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其理论与方法体系均有待探讨。本文以平顶山市为例探讨了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该方法遵循科学性与实用性、典型性与可比性、动态性、可操作性、层次性的原则,以AHP综合评价法为基础,从资源支持能力、环境支持能力、社会支持能力、经济支持能力4个方面选择47个指标对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该研究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力求能够综合地反映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以期为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方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罗怀良  
山地资源型城市攀枝花市早期以钢铁基地建设和钢铁生产为中心,地域空间快速扩大。随后,工业发展使城市实体空间由东西向组团式分散结构向东西、南北双轴网络化结构演化。该市地域相对独立,社会经济二元结构典型,其转型与地域协同应考虑以下策略:政府多级协同主导与激发企业、公众主动参与,拓展多层次域外协作,探索山地资源型城市地域空间发展模式,依托山水景观、融合资源开发与产业转型,推进城市实体地域功能优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牛东晓  许晓敏  王琼  樊娇  
集团企业内部的各个企业具有整体性和相关性的特点,需要相互协调和合作,才能实现整个集团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集团企业各直属企业的协同效果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资源整合、管理手段、市场运营、效益贡献4个方面,建立了直属企业协同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模糊粗糙集原理,构建了变精度模糊相似关系的下近似集,根据近似分类质量,进行指标约简,保留关键指标;利用D-S证据理论进行协同效果的评价,构建Mass函数,为使评价结果更为合理,通过信息融合对传统合成算法进行修正。最后,本文选用我国某集团企业的5家直属企业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科学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欧沙  成思婕  罗晓霞  彭文武  陈慧卿  
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聚散性,其空间聚散特征可对各地区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文章旨在研究湖南省14个市州经济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和差异性,得到湖南省经济发展差异性和内在相关性的空间分布结果。因此,应用"五化"发展指数,即"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为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使用归一化对各地州市的"五化"指标进行定量计算,得到各因子之间的无量纲数值,并进行定量化分析与评价。而后使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计算各市州之间经济发展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以长沙为首的长株潭地区呈现明显的高水平集群,张家界、湘西和怀化地区出现明显的低水平聚集区,整个研究区绿色经济体量较少,经济体量主要依靠传统产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欧阳慧  阳国亮  
文章基于Haken模型构建了一种新的区域协同发展测度方法,将Haken模型表达方式、零常数项设定、阻尼系数符号和大小、运动方程进行修改,使模型的适应性从热力学系统向区域经济系统发展,同时进行指数构建,分别从协同规模、协同比例、协同强度、协同质量和协同密度五个维度识别区域协同发展的特征。最后将该方法进行实证,分别从静态分布、动态蔓延、所有制差异等视角考查了中国区域协同发展的情况。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天德  
<正>当前我国围绕资源型地区转型常抓不懈,但资源型地区生态治理滞后,区域间发展失衡,区域内传统产业与新型产业“长短腿”现象严重,未形成和谐的区域经济体系,产业调整和空间格局优化始终是“两张皮”,导致生态空间恶化、生产空间拥挤、生活空间狭窄。而西部资源型地区由于资源种类繁多、品质各异,但产业链短、价值链低端,是中国资源型地区中资源开发利用最为复杂的地区。支持西部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补齐民生发展短板,确保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形成资源节约、环境优美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构建尊重自然、发展绿色的生态体系,还自然以和谐、宁静、美丽。《基于包容性增长视域的西部资源型地区产业空间重构及协同发展研究》一书,在此背景下,以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立足于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和西部资源型地区因地制宜的产业布局新思路,总结了我国西部资源型地区转型历程的经验、教训,并基于包容性增长视域剖析了产业升级和转型现状,以区域内产业价值链重构和区域间产业空间优化为切入点,全面深入地探索了西部资源型地区产业空间重构和协同发展的路径和配套机制。该书内容极其丰富,提出了以下三个创新观点。
关键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景普秋  
矿业开发特殊性引起矿区与城镇、乡村之间的冲突,加剧了城乡之间的非平衡,统筹矿—城—乡发展是城乡协调在资源型区域的特殊表现。本文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资源型区域矿区、城镇、乡村之间的对立:产业单一与空间布局的分散性,弱化了城市的聚集经济效益,资源租金收益的流失与转化,加剧了矿区、城镇、乡村的收入差距,矿业开发负外部性,恶化了城镇建设、乡村生产与生活环境。矿—城—乡协调发展基本思路为:通过产业多元化与空间集中布局促进矿—城—乡经济协调,通过矿业收益合理分配与资源财富共享促进矿—城—乡社会和谐,通过资源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补偿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晓钟  
经济管理出版社于近期出版的经济学新著《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黎鹏著),以协同学思想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为基本理念,认为区域内各地域单元(子区域)和经济组分之间应该协和共生,自成一体,形成高效和高度有序化的整合,形成区域内各地域单元和经济组分的"一体化"运作与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强调协同发展的区域体系应有统一的联合与合作发展目标和统一的规划,使区际之间有着高度的协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钮小静  武立栋  杨龙  
传统区域物流的特征在于各个子系统的单元化运作,由于信息、资源交换不足,不利于区域物流的成本降低与整体发展。因此需要形成多元化的主体系统,实现对区域内的供需、信息、资源的整合。本文首先对区域物流中的多元整合体系结构与功能进行描述,然后对其结构与特征、实施条件与目标进行探讨,最后结合案例提出发展思路与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