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06)
- 2023(18988)
- 2022(16000)
- 2021(14971)
- 2020(12478)
- 2019(28293)
- 2018(27974)
- 2017(54123)
- 2016(29199)
- 2015(32682)
- 2014(32135)
- 2013(31426)
- 2012(28489)
- 2011(25418)
- 2010(25199)
- 2009(23294)
- 2008(22933)
- 2007(20104)
- 2006(17552)
- 2005(15278)
- 学科
- 济(121261)
- 经济(121134)
- 业(104819)
- 管理(97681)
- 企(93611)
- 企业(93611)
- 方法(56463)
- 数学(46421)
- 数学方法(45699)
- 农(36136)
- 业经(35607)
- 财(34602)
- 中国(29625)
- 农业(25371)
- 务(25276)
- 财务(25194)
- 财务管理(25158)
- 企业财务(23836)
- 理论(22738)
- 地方(22596)
- 技术(22477)
- 制(22291)
- 和(21879)
- 学(21600)
- 贸(20267)
- 贸易(20255)
- 易(19690)
- 划(19661)
- 策(18829)
- 环境(18474)
- 机构
- 学院(413105)
- 大学(407481)
- 管理(169372)
- 济(164542)
- 经济(161125)
- 理学(147019)
- 理学院(145514)
- 管理学(142877)
- 管理学院(142109)
- 研究(129498)
- 中国(97789)
- 京(85560)
- 科学(79761)
- 财(75219)
- 农(64766)
- 所(63186)
- 财经(61051)
- 业大(60186)
- 江(60096)
- 中心(59044)
- 研究所(57538)
- 经(55590)
- 北京(53313)
- 范(52498)
- 师范(52064)
- 农业(50527)
- 州(48891)
- 经济学(48623)
- 院(47849)
- 财经大学(45390)
- 基金
- 项目(283498)
- 科学(224759)
- 研究(209779)
- 基金(206011)
- 家(178246)
- 国家(176674)
- 科学基金(154069)
- 社会(132460)
- 社会科(125570)
- 社会科学(125534)
- 省(111636)
- 基金项目(108702)
- 自然(100190)
- 自然科(97863)
- 自然科学(97842)
- 教育(97085)
- 自然科学基金(96066)
- 划(92726)
- 编号(86722)
- 资助(84844)
- 成果(68681)
- 重点(62922)
- 部(62303)
- 发(60777)
- 创(60544)
- 课题(58770)
- 创新(55929)
- 国家社会(54258)
- 教育部(53903)
- 项目编号(53775)
- 期刊
- 济(179293)
- 经济(179293)
- 研究(115742)
- 中国(73102)
- 管理(65608)
- 学报(60468)
- 农(59659)
- 财(59615)
- 科学(57559)
- 大学(46680)
- 教育(44659)
- 学学(44075)
- 农业(41528)
- 技术(39225)
- 业经(32501)
- 融(32094)
- 金融(32094)
- 财经(29409)
- 经济研究(28083)
- 经(25255)
- 业(23378)
- 问题(23335)
- 技术经济(21880)
- 图书(20490)
- 现代(19701)
- 科技(19405)
- 商业(19090)
- 统计(18758)
- 版(18734)
- 资源(18718)
共检索到592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婉婷 刘泽岩 林汉川
文章通过多角度分析隐形冠军和资源型企业转型,发现资源型企业在转型路径及战略方面与隐形冠军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在转型初期市场的选择和后续市场发展方面可以借鉴隐形冠军的成功经验;进而从创新和转换视角出发,提出了资源型企业转型的战略路径选择;最后基于当前“一带一路”的发展背景,结合隐形冠军的发展经验对资源型企业如何成功转型并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资源型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可以像隐形冠军企业学习,通过精准选择细分市场并专注发展;培育创新意识和能力,将客户导向和技术导向相结合,形成持续创新流;着眼全球市场,形成成本化优势进而实现成功转型。
关键词:
隐形冠军 资源型企业转型 战略路径 创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洋 许宏杰
本文通过对隐形冠军和创业企业的多角度分析,发现隐形冠军企业和创业企业,特别是战略型创业企业在战略选择、面临的经济环境、拥有的资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战略管理和经营业绩方面,创业企业可以学习隐形冠军的成功经验。本文从要素视角和活动视角出发,提出创业企业的有效战略因素和路径选择。最后在中国当前鼓励创业创新的背景下,基于对隐形冠军的分析,就创业活动如何取得成功和保持竞争优势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隐形冠军 战略型创业 创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震宁 范黎波 李东红
本研究通过对两组四家企业(第一组,创科集团和达伦特有限公司;第二组,晶苑毛织制衣和三达膜科技公司)的案例内纵向研究、组内跨案例对比和组间跨案例对比研究,以深度访谈和二手资料分析建立证据链,揭示出加工贸易企业"环境张力-动态能力-转型战略-升级效果"的动态演进路径模型。研究发现,环境竞争张力强并具备抽象动态能力的企业,采用策略性资源转向战略(腾笼换鸟)可以获得企业升级;环境竞争张力弱并具备具体战略和行为执行力的企业,采用资源聚焦战略(隐形冠军)也可以实现企业升级。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葛宝山 赵丽仪
隐形冠军企业是德国管理学者赫尔曼·西蒙提出的概念,用以刻画社会知名度低但是国际市场占有率极高的中小企业。在逆全球化情境下,我国企业面临诸多"卡脖子"技术瓶颈,培育一大批国际细分市场上的隐形冠军企业是我国有效实施"双循环"战略、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的有力推手。因此,隐形冠军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成长机理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归纳提出"精一战略"概念,认为隐形冠军企业之所以能够成功,得益于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始终坚持"精一战略"。文章基于创业理论视角,实证检验了精一战略在创业导向与隐形冠军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隐形冠军企业的创业导向能够促进其技术创新、获取先发优势,显著提升其企业绩效;而聚焦细分市场,做专、做精、做深并且持之以恒地实施精一战略则帮助隐形冠军企业形成核心竞争能力,因而达到提升经营绩效的目的。文章还进一步探讨了吸收能力、环境动态性对精一战略与隐形冠军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本文从理论上解释了隐形冠军企业的成长机理,并对数字经济和双循环背景下,我国如何培育更多隐形冠军企业具有指导和启发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葛宝山 赵丽仪
隐形冠军企业是德国管理学者赫尔曼·西蒙提出的概念,用以刻画社会知名度低但是国际市场占有率极高的中小企业。在逆全球化情境下,我国企业面临诸多"卡脖子"技术瓶颈,培育一大批国际细分市场上的隐形冠军企业是我国有效实施"双循环"战略、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的有力推手。因此,隐形冠军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成长机理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归纳提出"精一战略"概念,认为隐形冠军企业之所以能够成功,得益于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始终坚持"精一战略"。文章基于创业理论视角,实证检验了精一战略在创业导向与隐形冠军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隐形冠军企业的创业导向能够促进其技术创新、获取先发优势,显著提升其企业绩效;而聚焦细分市场,做专、做精、做深并且持之以恒地实施精一战略则帮助隐形冠军企业形成核心竞争能力,因而达到提升经营绩效的目的。文章还进一步探讨了吸收能力、环境动态性对精一战略与隐形冠军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本文从理论上解释了隐形冠军企业的成长机理,并对数字经济和双循环背景下,我国如何培育更多隐形冠军企业具有指导和启发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云芬
当前,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民营经济的发展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家族企业,如何保证家族企业的顺利传承和平稳发展是学术界和实务界都非常关注的话题。基于此,从中国家族企业现实问题与德国“隐形冠军”特征出发,指出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成为“隐形冠军”企业的现实困境,结合当前实际,探索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成为“隐形冠军”企业的路径选择,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云芬
当前,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民营经济的发展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家族企业,如何保证家族企业的顺利传承和平稳发展是学术界和实务界都非常关注的话题。基于此,从中国家族企业现实问题与德国“隐形冠军”特征出发,指出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成为“隐形冠军”企业的现实困境,结合当前实际,探索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成为“隐形冠军”企业的路径选择,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应洪斌 李苏静 邹益民 张政
隐形冠军企业对国家突破技术瓶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从微创新视角出发,构建以双元成长为中介变量、以环境动态性为调节变量的理论模型,并以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等隐形冠军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前述模型进行验证。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微创新对隐形冠军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品成长、效率成长在微创新与隐形冠军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负向调节微创新与产品成长、效率成长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系统地解释了微创新视角下隐形冠军企业成长机制,为中国情境下隐形冠军企业的培育和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隐形冠军 微创新 双元成长 环境动态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安轶龙 张英华
文章以我国印后设备制造业的"隐形冠军"企业天津长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以企业位势理论为视角深入探讨了制造型高新技术企业向高位势跃迁的基本路径与动因,打开了制造型高新技术企业向高位势跃迁的"黑箱",详细并深入解释了通过组织学习、不连续创新和政策型市场的组合来实现位势跃迁的基本路径。研究发现,长荣公司自"孕育期"发展过程中,在组织学习、不连续创新和政策型市场的共同作用之下,实现了企业高位势跃迁,进而迈入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新阶段。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位势跃迁的相关理论体系,对我国其他制造型高新技术企业顺利实现高位势跃迁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游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通常聚焦于缝隙市场,在特定产品上实现极强的专业度和较高的国内外市场占有率,是供应链产业链核心企业难以或缺的配套供应商,同时对于补齐供应链、稳定我国产业经济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鼓励企业创新政策的支持下,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尤其在研发投入和授权专利数量等方面进步明显,但与德国隐形冠军企业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本文通过对德国集群化创新体系和中小企业研发创新管理体系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德国中小企业不断激发创新活力,最终进阶为隐形冠军的培育成长路径。建议我国借鉴德国经验,提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新能力,进而使其进阶为行业隐形冠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单宇 陈金龙
隐形冠军企业作为解决技术和产业“卡脖子”问题的生力军,是打破技术封锁与低端锁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由于市场环境的差异,本土隐形冠军企业的成长表现出不同于国外企业的独特特征,探究其成长过程和内在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基于资源配置视角,通过对海丽雅集团的纵向案例分析,探究了制造业企业的隐形冠军成长之路。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隐形冠军成长过程是纵向聚焦市场和深挖技术、横向拓宽技术应用场景的过程,其成长路径呈现出“业务聚焦—技术深耕—场景延伸”的“T型战略”演化轨迹;制造业企业隐形冠军成长表现出细分市场嵌入、技术创新聚焦、业务场景延伸以及生态能力构建四个关键机制,企业通过这四个机制聚焦细分市场、明确技术发展方向、提升企业技术竞争力、拓展技术应用场景,进而寻求增值空间,最后通过生态能力构建实现资源共享和产业发展。本文既是对资源配置理论解释边界的拓展,也是对解构中国制造业企业隐形冠军成长之路做出的新尝试和探索。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志刚 赵雪 杜鑫 高俊
隐形冠军企业的战略更迭正在被学者和实践者高度关注。但此类企业战略更迭过程中的组织身份变革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理论重视,成功的战略更迭离不开适应性的组织身份变革。因此,本文引入组织话语视角,采用话语-历史分析框架(DHA),剖析微观层次的组织话语与组织身份变革、战略更迭情境的关系,旨在构建隐形冠军企业战略更迭情境下,如何通过组织话语实现组织身份变革的机理模型。研究发现:(1)主导话语策略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化过程,依次构建了强调领导者身份,维护主业创新发展;强调集体身份,推动组织管理变革;强调员工身份,赋能员工裂变创业的话语主题。(2)在不同阶段,组织身份依次经历了松动领导者身份标签、增补集体身份意义和重塑员工身份角色的变革状态。其中,组织话语对组织身份的变革分别起到了保护、支持和激励的作用。(3)隐形冠军企业的组织身份变革依次服务于战略警觉、战略探索和战略转换的战略更迭情境。本研究促进了组织话语与组织情境的深度融合,扩展和丰富了隐形冠军企业战略更迭与组织身份变革的相关理论,同时对隐形冠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贾依帛 苏敬勤 张雅洁
在双重劣势情境的限制下,一部分本土中小供应商仍能在全球价值链中快速成长为隐形冠军企业,并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鲜有文献对此进行深入诠释。本文选取我国3家隐形冠军企业作为案例研究对象,解析了在全球价值链中隐形冠军企业的形成过程以及其中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1)关系嵌入深度是隐形冠军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特定生产制造环节中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2)拓展利基市场广度是隐形冠军企业在利基市场中快速获得市场领导地位的关键因素。(3)关系嵌入深度和拓展利基市场广度的循环促进机制为隐形冠军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不断升级发展提供可持续动力。同时,本土独特的情境特征是两类关键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本文不仅丰富了隐形冠军和全球价值链的相关文献,也为我国其他中小供应商在全球价值链中摆脱低端锁定困局、成为竞争优势显著的隐形冠军企业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汤薪玉 黄朝峰 马浚洋
中小企业一般专注于某一细分行业产品研发、生产和经营,具有较高市场份额但社会知名度较低。当前,我国军民融合战略由初步融合进入深度融合加速阶段,"隐形冠军"企业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分析军民融合"隐形冠军"企业内涵、发展现状与需求发现,军民融合"隐形冠军"企业具有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融资创新、市场创新、价值链创新5个维度组成的创新特征,并结合案例——军民融合"隐形冠军"企业高德红外进行剖析,认为提升军民融合"隐形冠军"企业创新能力,政府应从加快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建立健全金融财政支撑体系等方面营造良好的制度政策环境,企业应从培育企业研发人才队伍、构筑创新型企业文化及抓住发展机遇等方面培育其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军民融合 “隐形冠军”企业 创新特征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贾依帛 苏敬勤 张雅洁
在双重劣势情境的限制下,一部分本土中小供应商仍能在全球价值链中快速成长为隐形冠军企业,并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鲜有文献对此进行深入诠释。本文选取我国3家隐形冠军企业作为案例研究对象,解析了在全球价值链中隐形冠军企业的形成过程以及其中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1)关系嵌入深度是隐形冠军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特定生产制造环节中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2)拓展利基市场广度是隐形冠军企业在利基市场中快速获得市场领导地位的关键因素。(3)关系嵌入深度和拓展利基市场广度的循环促进机制为隐形冠军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不断升级发展提供可持续动力。同时,本土独特的情境特征是两类关键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本文不仅丰富了隐形冠军和全球价值链的相关文献,也为我国其他中小供应商在全球价值链中摆脱低端锁定困局、成为竞争优势显著的隐形冠军企业提供了重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