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42)
- 2023(13092)
- 2022(10876)
- 2021(9784)
- 2020(8630)
- 2019(19805)
- 2018(19414)
- 2017(37851)
- 2016(20623)
- 2015(23314)
- 2014(23121)
- 2013(23221)
- 2012(21350)
- 2011(19272)
- 2010(19618)
- 2009(18625)
- 2008(18997)
- 2007(17211)
- 2006(14938)
- 2005(13588)
- 学科
- 济(99625)
- 经济(99526)
- 业(89467)
- 企(80678)
- 企业(80678)
- 管理(76270)
- 方法(48821)
- 数学(40004)
- 数学方法(39545)
- 业经(29959)
- 财(29957)
- 农(29674)
- 务(22064)
- 财务(22029)
- 财务管理(21999)
- 农业(21560)
- 企业财务(20834)
- 中国(20535)
- 技术(18783)
- 和(18141)
- 地方(17872)
- 制(17690)
- 贸(17422)
- 贸易(17414)
- 易(16915)
- 理论(16619)
- 划(16299)
- 学(15620)
- 策(15486)
- 环境(14157)
- 机构
- 学院(312422)
- 大学(307060)
- 济(132323)
- 经济(129861)
- 管理(127361)
- 理学(110099)
- 理学院(109016)
- 管理学(107115)
- 管理学院(106543)
- 研究(97846)
- 中国(76044)
- 京(63675)
- 科学(60697)
- 财(60360)
- 农(55805)
- 所(50269)
- 财经(48755)
- 江(47562)
- 业大(47248)
- 中心(45741)
- 研究所(45556)
- 农业(44228)
- 经(44149)
- 经济学(40123)
- 北京(39611)
- 州(37695)
- 经济学院(36678)
- 范(36194)
- 财经大学(35876)
- 师范(35843)
- 基金
- 项目(206863)
- 科学(164290)
- 基金(152038)
- 研究(147801)
- 家(132578)
- 国家(131468)
- 科学基金(114411)
- 社会(95572)
- 社会科(90859)
- 社会科学(90829)
- 省(81992)
- 基金项目(80423)
- 自然(75529)
- 自然科(73734)
- 自然科学(73713)
- 自然科学基金(72428)
- 划(67800)
- 教育(67238)
- 资助(63052)
- 编号(59333)
- 重点(45991)
- 成果(45807)
- 部(45792)
- 创(45402)
- 发(44394)
- 业(43110)
- 创新(41761)
- 科研(40069)
- 国家社会(39948)
- 课题(39565)
- 期刊
- 济(144605)
- 经济(144605)
- 研究(83989)
- 中国(55338)
- 农(50721)
- 财(50007)
- 管理(49203)
- 学报(47040)
- 科学(44627)
- 大学(35049)
- 农业(34668)
- 学学(33274)
- 技术(28968)
- 业经(25844)
- 融(25184)
- 金融(25184)
- 财经(24248)
- 教育(23344)
- 经济研究(23012)
- 业(21545)
- 经(20952)
- 问题(19497)
- 技术经济(19134)
- 统计(17991)
- 策(16966)
- 资源(15673)
- 商业(15610)
- 贸(15343)
- 财会(15039)
- 决策(15012)
共检索到453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存芳 董梅 王青 张晓旭
资源型企业跨区转移的外溢效应,是一个基于新兴实践的管理科学问题。运用系统工程和经济统计的思想,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在系统梳理和分析提出三种外溢渠道的基础上,选取我国东部9个资源型企业与中西部3个省资源产业1995-2014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示范模仿渠道、竞争优化渠道的溢出效能检验显著为正,成为资源型企业跨区转移外溢效应形成的主要渠道。(2)竞争优化渠道的溢出效能明显高于示范模仿渠道的溢出效能,源于两个渠道特性与效能决定因素的差异明显。(3)人流带传渠道的溢出效能检验并不显著,不能成为资源型企业跨区转移外溢效应形成的主要渠道,这与我国现阶段资源开采产业的特征及其转入企业与当地企业的发展差距有关。研究结论可为调控资源型企业跨区转移和促进区域创新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存芳 董梅 王青 张晓旭 杜沈悦
资源枯竭型企业跨区转移行为的外溢效应与胁迫效应,是一个基于新兴实践的管理科学问题。文章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采取综合分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系统地梳理资源枯竭型企业跨区转移行为效应相关问题研究的基本脉络、主要内容和重要结论,分析把握已有研究成果的共识和不足,提出需要着力进行资源枯竭型企业跨区转移行为驱动机理、外溢效应、胁迫效应的系统研究,以及外溢效应与胁迫效应的比较研究,可为资源枯竭型企业谋求可持续发展,为国家和地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存芳 董梅 王青 张晓旭 杜沈悦
资源枯竭型企业跨区转移行为的外溢效应与胁迫效应,是一个基于新兴实践的管理科学问题。文章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采取综合分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系统地梳理资源枯竭型企业跨区转移行为效应相关问题研究的基本脉络、主要内容和重要结论,分析把握已有研究成果的共识和不足,提出需要着力进行资源枯竭型企业跨区转移行为驱动机理、外溢效应、胁迫效应的系统研究,以及外溢效应与胁迫效应的比较研究,可为资源枯竭型企业谋求可持续发展,为国家和地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存芳 王维 王梅玲
资源型企业跨区转移行为的胁迫效应是一个基于新兴实践的管理科学问题。本文采取系统工程的思想与方法,通过访谈调查和文献研究,分析资源型企业跨区转移行为胁迫效应的机理,提炼出四个胁迫效应的影响因素,选取中西部三省区资源产业2000-2015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在资源型企业跨区转移行为胁迫效应的影响因素中,"环境规制"的作用强度最重,"企业发展方式水平"、"企业规模"、"企业环保投资水平"的作用依次递减;资源富集地政府环境内生性和外生性政策规制越严,越能缓解资源开发的负外部性和胁迫效应的强度;资源型企业以"三废"利用为重点的发展方式水平越高,其胁迫效应越弱;资源型企业规模越大,环境修复成本优势、社会约束、自律意识、绿色开采能力越强,胁迫效应越弱;胁迫效应的强度随着资源型企业环保技术和设施设备投资水平的提高而降低。上述四个方面的胁迫效应因素反映了我国企业跨区转移的共性及资源型企业的个性环境胁迫的叠加作用,其作用表现和机理是实施相关管理的重要参考。
关键词:
转移行为 胁迫效应 资源型企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存芳 杜沈悦 张博
基于系统工程与经济统计的思想和方法,采用2002~2017年中西部5省区煤炭产业的面板数据,分析检验资源枯竭型企业跨区转移溢出效应的干预因子。结果发现:"市场化程度"因子的正向促进作用显著高于"行业发展水平"因子;"政府干预程度"因子的负向抑制作用显著;"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因子作用的"倒U"型趋势显著。最后,提出强化溢出效应的新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存芳 范林榜 刘满芝
基于跨区优势要素耦合与生态文明联动的可耗竭资源型企业转移行为,是一个新兴的实际问题,也是一个理论前沿问题。对此,运用系统工程学和行为经济学的思想,基于从2000-2009年我国可耗竭资源型企业跨区转移的大量项目与其它未转移项目的对比中提炼出的12种企业转移的特征行为,通过文献研究与访谈调查提炼企业转移行为的干预因子,选取"行为收益感知"与"行为成本感知"为中介变量,建构此类企业转移行为的干预因子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政策指向"、"资源衰竭压力"、"利益趋向"、"决策倾向"、"异地要素引力"和"原地区位斥力"因子都是间接地对"高成本-高收益转移行为"、"低成本-低收益转移行为...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罗雨泽 朱善利 陈玉宇 罗来军
本研究采用大数据样本(样本容量为173430)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国外直接投资和港澳台直接投资)外溢效应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以及对我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无论港澳台直接投资还是国外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均存在外溢的比邻效应;考虑地区进入因素后,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的整体效应估计值降低了;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拉大了我国不同区域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差距。此外,研究结论支持了Arrow(1971)与Findlay(1978)的理论推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庞娟 孙金岭
文章以传统产业剥离过程中空间集聚与专业要素集聚的外溢效能的空间差异为研究对象,选取外商投资、国内资本、交通便利、文化教育等参变因素,结合专业化效率和产业多样化空间集聚,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外溢效应进行估计。结果证实:生产性服务业的外溢技术红利已不再因交通便利而迅速增加,东部区域相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具备更为显著的外溢经济推动特性,但其外溢效应主要依赖于这一区域相对集中的产业中间品供给,以及由原先制造业等产业中获得的丰富分支剥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存芳 杨保华 王世进
基于产业转移的可耗竭资源型企业区位选择行为不仅是一个新兴的实践问题,而且是一个理论前沿课题。本文运用组织行为学和系统工程学的理论,基于由2000-2009年我国可耗竭资源型企业实施跨区产业转移的112个项目中提炼出的9种企业区位选择行为,利用文献研究和访谈调查等方法,析取企业区位选择行为的诸种影响因素,以"风险度感知"和"满意度感知"为中介变量,构建此类企业区位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1)"决策偏好"、"法治环境"、"资源禀赋"、"区位成本"、"经济区位"、"政策引力"、"民众素质"7个因素都是间接地对"高风险度-高满意度区位选择行为"、"低风险度-高满意度区位选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存芳 王维 杜沈悦 董梅
资源产业的跨区直接投资外溢效应,是一个基于新兴管理实践的科学问题。本文运用经济统计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在系统分析政府科技项目资金影响下资源产业的跨区直接投资横向产业内外溢和纵向产业间外溢机制基础上,选取由中国东部省区进入陕西省的煤炭产业1997—2016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资源产业的跨区直接投资对于中西部资源富集地既有产业内外溢效应,还有产业间外溢效应;②中西部资源富集地政府科技项目资金对于资源产业的跨区直接投资产业内、产业间外溢效应及其当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都有显著的强化作用;③资源产业的跨区直接投资对于中西部资源富集地产业内外溢效应的强度明显高于其产业间外溢效应的强度;④中西部资源富集地固定资产投入和劳动投入对于其业内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很小。研究结论可为调控资源产业的跨区直接投资和促进区域创新、协调、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志田
制造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价值包括跨境营销、跨境电子支付、电子通关、跨境电商物流四个层面,其价值创造作为一个涉及多主体、多部门、多区域的复杂系统工程,要经历组织体系构建、价值创造主体协同、价值创造客体形成、价值实现四个阶段,并主要体现在成本节约、绩效提升两个方面。其中,成本节约主要源自电子商务资源整合、贸易中间环节精简、贸易流程电子化等;绩效提升主要表现为企业组织运作能力增强、企业自身创新性技能突破、外贸流程改变与优化等。鉴于目前我国制造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价值创造总体水平不高,跨境电子支付、跨境电商物流对制造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开展过程中的支持与推进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增长空间较大,为培育和提高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价值创造能力,必须从营销、支付、通关、物流等方面入手系统提高电商运营能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志田
制造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价值包括跨境营销、跨境电子支付、电子通关、跨境电商物流四个层面,其价值创造作为一个涉及多主体、多部门、多区域的复杂系统工程,要经历组织体系构建、价值创造主体协同、价值创造客体形成、价值实现四个阶段,并主要体现在成本节约、绩效提升两个方面。其中,成本节约主要源自电子商务资源整合、贸易中间环节精简、贸易流程电子化等;绩效提升主要表现为企业组织运作能力增强、企业自身创新性技能突破、外贸流程改变与优化等。鉴于目前我国制造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价值创造总体水平不高,跨境电子支付、跨境电商物流对制造企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鸿文
本文采用2000—2011年我国14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首次构造相对应的解释变量区分示范效应、竞争效应和人员流动效应,并在不同技术层面上,实证检验出外商投资对我国内资企业技术溢出效果的差异,通过分析发现:一,示范效应下的模仿学习渠道获取的技术外溢,仅在企业劳动生产率产生促进作用,在新产品市场转化和专利研发层面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二,竞争效应下的技术解译渠道获取的技术外溢,尚未帮助内资企业突破技术进步的路径依赖关系;三,外企技术人员流入内企的规模和技术层次都不高,仅仅在新产品市场转化层面产生显著的技术外溢效果。
关键词:
示范效应 竞争效应 人员流动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灿 侯欣裕
在企业股权网络结构日趋多元化与复杂化的现实背景下,本文依据2003-2019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运用PPML回归法检验了股权网络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网络中心度提升了企业创新水平,推动了企业开放式创新活动的开展及激进式创新模式的转变;股权网络具有显著的间接溢出效应,且被投资网络中心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显著大于投资网络中心度;与竞争股权网络中心度相比,互补股权网络中心度更有利于新知识的交换、传递与融合;地理邻近性提高了信息与知识传递的速度与效率,增强了股权网络中心度的知识外溢效应。
关键词:
股权网络 中心度 知识溢出 企业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翠珍 赵国浩
文章将绿色创新视为利用性和探索性绿色创新的动态演化过程,遵循"过程—能力—优势"的逻辑范式,对"绿色创新—绿色动态能力—竞争优势"的机制与路径进行了分层解析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绿色创新对于资源型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显著地正向作用,而且这种影响是通过绿色动态能力的完全中介实现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