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73)
- 2023(19286)
- 2022(16500)
- 2021(15222)
- 2020(12885)
- 2019(29420)
- 2018(29018)
- 2017(55602)
- 2016(30647)
- 2015(33761)
- 2014(33247)
- 2013(33145)
- 2012(30447)
- 2011(27166)
- 2010(27162)
- 2009(25335)
- 2008(25115)
- 2007(22237)
- 2006(19471)
- 2005(17079)
- 学科
- 济(127618)
- 经济(127486)
- 业(106820)
- 管理(99621)
- 企(94509)
- 企业(94509)
- 方法(60660)
- 数学(50452)
- 数学方法(49832)
- 农(37202)
- 财(36227)
- 业经(35745)
- 中国(30570)
- 农业(26256)
- 务(25726)
- 财务(25654)
- 财务管理(25621)
- 地方(25453)
- 学(24783)
- 企业财务(24327)
- 技术(23952)
- 制(22877)
- 理论(22877)
- 和(21830)
- 贸(21753)
- 贸易(21739)
- 易(21043)
- 划(20013)
- 环境(19379)
- 策(18326)
- 机构
- 学院(435264)
- 大学(432798)
- 管理(174472)
- 济(172002)
- 经济(168456)
- 理学(151565)
- 理学院(149881)
- 管理学(147168)
- 管理学院(146373)
- 研究(140956)
- 中国(106528)
- 京(92349)
- 科学(90836)
- 农(79673)
- 财(78437)
- 所(71504)
- 业大(69960)
- 研究所(65344)
- 江(64619)
- 中心(64401)
- 财经(63254)
- 农业(62969)
- 经(57629)
- 北京(57488)
- 范(54508)
- 师范(53889)
- 州(52327)
- 经济学(51123)
- 院(50995)
- 财经大学(46936)
- 基金
- 项目(300037)
- 科学(235632)
- 基金(217646)
- 研究(213725)
- 家(191916)
- 国家(190286)
- 科学基金(163589)
- 社会(134812)
- 社会科(127869)
- 社会科学(127834)
- 省(118859)
- 基金项目(115594)
- 自然(109143)
- 自然科(106613)
- 自然科学(106584)
- 自然科学基金(104709)
- 划(99363)
- 教育(97944)
- 资助(89814)
- 编号(86038)
- 成果(67758)
- 重点(67323)
- 创(65138)
- 部(65049)
- 发(63833)
- 创新(60291)
- 课题(58846)
- 科研(57598)
- 业(55424)
- 国家社会(55400)
- 期刊
- 济(186151)
- 经济(186151)
- 研究(120929)
- 中国(81603)
- 学报(73906)
- 农(71933)
- 管理(66526)
- 科学(66088)
- 财(62204)
- 大学(54917)
- 学学(51974)
- 农业(49505)
- 教育(44019)
- 技术(38381)
- 融(34858)
- 金融(34858)
- 业经(32584)
- 财经(31003)
- 经济研究(29068)
- 业(28832)
- 经(26613)
- 问题(24638)
- 技术经济(23146)
- 科技(22337)
- 图书(21751)
- 版(21116)
- 资源(20544)
- 统计(20374)
- 现代(20017)
- 商业(19609)
共检索到630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升 毛咪 刘泽
作为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我国创新投入仍然不容乐观:2011年中国R&D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84%,仅为日本的二分之一左右;国家"十五"及"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创新投入目标均未达到。这在资源型地区尤为突出。那么,如何提高资源型地区企业,特别是资源型企业的创新能力?哪些因素导致资源型企业和非资源型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差异?这些因素之间是否存在差别?本文利用山西省159家企业的问卷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企业创新意识对资源型地区企业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交流学习和企业创新氛围分别对资源型企业和非资源型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源型企业 创新绩效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升 刘泽 杨代福
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我国的节能降耗任务严峻。而节能降耗工作重点是钢铁、煤炭、电力等资源型行业,这些行业不少集中在资源型地区。如何降低资源型地区企业特别是资源型行业企业的能源消耗?哪些因素对资源型行业企业节能绩效产生显著性影响?本文以文献为基础,归纳影响企业节能绩效的影响因素。通过调研山西省3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研究企业、政府、市场三者对资源型行业企业节能绩效的影响大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节能投入对资源型行业企业节能绩效作用最大,其次是企业节能管理,政府节能引导、市场融资水平和节能服务环境对资源型行业企业节能绩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文
转型发展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经济转型归根结底是从资源依赖到创新驱动的转型,即核心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推动者,企业家对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促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企业家人力资本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以煤炭资源大省山西为例,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对理论进行了验证。本文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提升是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企业家 区域创新 资源型城市 转型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贵川 张黎明
本文将借鉴D’Aspremont和Jacquemin(1988)建立的存在技术溢出的两阶段双寡头博弈模型(下简称"AJ模型"),分析资源型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的动机决定、模式选择和绩效影响机制,并据此分析各环节的影响因素及其具体的影响作用,以解决资源型企业在合作技术创新实践中的各种困惑。
关键词:
资源型企业 合作技术创新 影响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宝莉 揭筱纹
相比其他类型的企业,资源型企业的经营发展消耗更多的资源,发展的负外部性更大。西部地区资源富集,聚集了大量资源型企业,但西部是我国的生态屏障,且很多地区生态极为脆弱,西部资源型企业更应实施生态行为,实现与环境的共融。以西部资源型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研究发现,西部资源型企业生态行为状况较差,而公司规模是影响该类企业生态行为的重要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资源型企业 生态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贵川 揭筱纹
构建了一个逐步回归模型,并用2010~2011年间对103家资源型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企业的资源因素有利、企业的技术能力较强、企业可能获得的合作利益较小、技术创新政策推动力度大的情况下,企业偏好于选择非产权合作模式;(2)在企业的资源因素不利、企业可能获得的合作利益大、企业的技术能力较弱、技术创新政策推动力度小的情况下,企业偏好于选择产权合作模式。因此,合作模式的选择应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需要考虑以上四种重要因素。
关键词:
资源型企业 技术合作 技术创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兴旺 李帮
本文对多家西部地区资源型高成长企业进行了多重案例研究。西部地区资源型高成长企业的成长规律可归纳为:以"管理"、"资金"为核心驱动因素,主要以"生产成长"为高成长起点,推动"生产与市场依次或并列成长"与"资源伴随性成长"交替推进的动态均衡发展过程。这一规律体现在西部地区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高成长企业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西部地区 资源 高成长 驱动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熊彬 胡振绅
资源型城市为我国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其转型成了振兴东北地区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在运用改进后的动态DEA模型测量各城市转型效率的基础上,使用空间探索分析(ESDA)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演化及空间效应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转型极不平衡,现阶段我国在转型效率上陷入了瓶颈期;我国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空间结构随转型阶段提升而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是制约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因素;在不同阶段影响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的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现阶段影响我国城市资源转型的主要因素为城市产业结构、金融资本、政府行政效率以及对外开放程度。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空间效应 差异演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磊 李黎
资源型产业作为广大西部地区的支柱产业,具有典型的"祝福"与"诅咒"的双重特征,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本文从产业生态化的根本内涵出发,构建包括节点层、网络层和外围层三个层次的资源型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选取三个层次的指标体系,建立简化的计量经济模型,以新疆为例实证检验资源型产业生态化发展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节点层的研发经费投入、污染治理投资强度,网络层的产业集聚以及外围层的经济发展和节能环保财政资金投入五个因素都有效地促进了新疆资源型产业生态化发展,网络层的资源型加工业产值比重以及外围层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比重的增加成为制约新疆资源型产业生态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资源型产业 产业生态化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进 揭筱纹
企业家创新力是企业持续成长中的关键因素,西部资源型中小企业由于受资源有限性、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和企业实力限制等影响,企业家创新力尤为重要。以西部资源型中小企业为研究背景,研究企业家创新力评价体系,各指标的权重可以运用AHP法确定,同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指标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企业家应着重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实施能力等方面来提升自身创新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树满 原长弘
针对目前缺乏对资源型企业如何发挥技术创新主体作用的研究,以5家世界500强资源型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深入剖析资源型企业通过发挥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提升自主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以及关键要素,提出相应的理论命题,得出结论如下:推动资源型企业自主创新绩效提升的重要因素是发挥企业需求主体作用,基本保障是发挥企业研发投入主体作用,重要途径是发挥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作用,重要支撑是发挥企业研发组织主体作用,关键要素则是发挥企业人才培养主体作用。研究结论启示资源型企业加强研发投入、构建以自身为主体的产学研联盟组合、构建内部技术研发平台以及培养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政策等,以增强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提升自主创新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旭辉 周斌 李博
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对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依据资源型城市的特点,选取了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程度、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情况、经济开放程度、城镇化进程、基础设施状况等指标,对资源型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源型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其经济发展总水平和工业化水平间存在较强的联动关系,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对资源型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明显促进作用,而经济开放程度和基础设施状况对资源型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促进资源型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生产性服务业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宇翔 张惠琴 尚甜甜
在对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相关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经营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以煤炭采选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环境和创新成果分别对企业收益能力与成长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环境与创新成果会联合正向影响企业收益能力以及成长能力的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经营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于企业收益能力,技术创新成果要比创新环境贡献度更大;对于企业成长能力,则刚好相反。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经营绩效 矿产资源行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贵川 揭筱纹
本文对103家资源型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从企业合作技术创新的动机和模式两个方面对资源型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分类,讨论了不同合作关系类型对企业合作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为我国资源型企业间寻求适合的合作关系,继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绩效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良好合作关系是合作技术创新成功的关键;正确预测合作动机是形成良好合作关系的前提;良好的合作关系需要选择适合的合作技术创新模式。
关键词:
资源型企业 技术创新 合作关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存芳 王维 王梅玲
资源型企业跨区转移行为的胁迫效应是一个基于新兴实践的管理科学问题。本文采取系统工程的思想与方法,通过访谈调查和文献研究,分析资源型企业跨区转移行为胁迫效应的机理,提炼出四个胁迫效应的影响因素,选取中西部三省区资源产业2000-2015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在资源型企业跨区转移行为胁迫效应的影响因素中,"环境规制"的作用强度最重,"企业发展方式水平"、"企业规模"、"企业环保投资水平"的作用依次递减;资源富集地政府环境内生性和外生性政策规制越严,越能缓解资源开发的负外部性和胁迫效应的强度;资源型企业以"三废"利用为重点的发展方式水平越高,其胁迫效应越弱;资源型企业规模越大,环境修复成本优势、社会约束、自律意识、绿色开采能力越强,胁迫效应越弱;胁迫效应的强度随着资源型企业环保技术和设施设备投资水平的提高而降低。上述四个方面的胁迫效应因素反映了我国企业跨区转移的共性及资源型企业的个性环境胁迫的叠加作用,其作用表现和机理是实施相关管理的重要参考。
关键词:
转移行为 胁迫效应 资源型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