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44)
2023(5544)
2022(4520)
2021(4012)
2020(3298)
2019(7484)
2018(7271)
2017(13833)
2016(7251)
2015(8249)
2014(8265)
2013(8716)
2012(8494)
2011(8070)
2010(8542)
2009(8057)
2008(7591)
2007(6876)
2006(6661)
2005(6097)
作者
(24033)
(20367)
(20333)
(19284)
(13055)
(9628)
(9148)
(8018)
(7779)
(7306)
(7085)
(6775)
(6748)
(6720)
(6468)
(6195)
(6004)
(5799)
(5718)
(5615)
(5368)
(5022)
(4877)
(4658)
(4640)
(4567)
(4343)
(4338)
(4276)
(3983)
学科
(56525)
经济(56498)
管理(22710)
(16455)
地方(15731)
方法(15719)
数学(13596)
数学方法(13511)
(12768)
企业(12768)
地方经济(12087)
(11054)
中国(10717)
业经(9326)
(8790)
资源(8132)
(7823)
环境(7471)
(7349)
经济学(7224)
(6728)
农业(6704)
(6246)
教育(5972)
(5913)
理论(5756)
(5514)
金融(5514)
产业(5499)
(5295)
机构
大学(122061)
学院(118951)
(60718)
经济(59463)
研究(49071)
管理(43743)
理学(36616)
理学院(36181)
管理学(35635)
管理学院(35402)
中国(34638)
科学(27662)
(26216)
(25101)
(24783)
研究所(22614)
中心(20334)
经济学(20034)
财经(19385)
(19062)
(17841)
经济学院(17633)
(17508)
(17447)
北京(16899)
(16163)
师范(16042)
业大(15254)
科学院(15010)
(14852)
基金
项目(74647)
科学(58659)
研究(54592)
基金(54511)
(47782)
国家(47453)
科学基金(40091)
社会(36426)
社会科(34674)
社会科学(34666)
(28317)
基金项目(28134)
自然(24295)
教育(24142)
自然科(23566)
自然科学(23557)
(23264)
自然科学基金(23145)
资助(22379)
编号(21489)
成果(18109)
(17904)
重点(16979)
(16540)
国家社会(16089)
(14876)
课题(14703)
发展(14478)
(14321)
(14277)
期刊
(76647)
经济(76647)
研究(42340)
中国(27536)
(18528)
学报(17901)
管理(17580)
科学(16759)
(15519)
经济研究(13067)
大学(12880)
学学(11933)
教育(11874)
财经(10799)
农业(10527)
技术(10269)
(9554)
(9464)
金融(9464)
问题(9364)
业经(9056)
技术经济(8012)
(7556)
资源(7492)
图书(7416)
统计(6806)
(6758)
世界(6700)
经济问题(6147)
(6069)
共检索到196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凤良  郭杰  
资源的可耗竭性对持续的经济增长起到严重的制约作用。抵消资源耗竭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只能依赖于技术进步。在内生经济增长的框架中 ,引入知识积累将抵消资源耗竭的作用 ,实现持续增长。同时 ,由于自主决策会产生低效率 ,因而需要借助于政府干预 ,促进知识积累 ,抵消资源耗竭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颖  
文章运用水平差异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由于耗竭性资源的利用带来的污染问题,并揭示了代表性消费者心理贴现率、污染强度变化率等与经济增长之间所满足的动态关系,并给出中国能源的战略选择策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少英  
本文基于贸易的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汇率变动、可耗竭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得出贸易传导机制下的"资源诅咒"在我国虽然存在不明显,这种局面到底能持续多久,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我国资源的承受力和可持续性的结论。最后给出了从长远来看,人民币适度升值,可以化解"资源诅咒"的陷阱的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乔永璞  储成君  
可耗竭资源的不恰当开发会扭曲市场机制,庇古税改革迫在眉睫。本文构建庇古税改革、可耗竭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发现在不存在庇古税时,稳态下社会福利和经济增长是受约束的最优状态。同时,庇古税对稳态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呈倒U型,但不同类型的庇古税由于征收对象的不同致使其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环境税实施后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水平明显低于资源税实施后的影响,且环境税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影响的倒U型拐点要晚于资源税,但环境税和资源税对环境污染排放量的影响不存在曲线形状上的差异。因此,政府应依据不同区域的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磊  刘朝明  董晓松  
为了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最近的内生增长理论开始将耗竭性资源和环境问题纳入其中,但现有文献均将耗竭性资源作为内生变量来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并不能保证资源可以使用到无限时间。本文通过分别求解资源作为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情况下模型的平衡增长解,然后分析其作为内生或外生变量的合理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彭水军  包群  赖明勇  
本文通过将不可再生资源引入生产函数 ,构建了一个基于产品种类扩张型的四部门内生增长模型。首先 ,通过对模型的社会最优均衡分析 ,给出了最优增长路径的经济增长率以及最优解存在的条件 ,系统地分析了在自然资源不断耗竭的条件下内生技术进步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其次 ,通过对最优增长路径进行比较静态分析 ,讨论了各经济变量以及经济环境参数的变化对稳态增长率的影响效应并给出经济学解释 ,本文还进一步对系统的动态与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最后 ,给出模型的综合结论及其政策含义 ,并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聂丹  
现有文献对石油等可耗竭品价格的决定鲜有论及,但凡论及也都是以霍太林定理来解释,但霍太林定理只是一个无套利条件,而非终极的价格决定理论。文章在重新梳理可耗竭品价格决定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了可耗竭品的概念,构建了适用性更强的理论模型,可将其视为对霍太林定理的拓展,并从中得出了中国增长模式中经济产出与社会福利损失研究的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许培源  张华  
Romer的内生增长模型认为R&D带来技术进步,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Arrow认为干中学带来技术进步,表现为技术随物质资本积累而提升。生产实践中,R&D和干中学都是技术进步的原因,两者缺一不可。因此,本文建立包含R&D和干中学两类知识积累的内生增长模型,模型中R&D仍然是技术进步的根本原因,但储蓄和物质资本投资引起的干中学也带来技术进步。该模型更好地阐释了经济体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楠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构建了以人力资本积累为核心要素的经济增长模型。该经济增长模型反映了技术进步、研发特征以及人力资本积累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且验证了当新技术产生时,人力资本积累所起作用最为显著。通过模型分析和数据模拟实验,表明由于教育导致的生产率持续提高是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相对于其他生产力要素,教育可以影响经济的长期增长,因此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实证分析表明新技术与人力资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志学  
文章发展了新经济地理学中包含垂直联系的一般均衡模型,通过放松"总资本不变"的假设,将垂直联系、资本积累和知识溢出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内生增长模型,以此分析资本积累和知识溢出对经济增长与集聚的影响。结果显示,发展成为核心区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资本积累水平和掌握先进技术、核心技术来实现。对于欠发达地区,既可以通过地方保护或加大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其资本积累水平,也可以通过增强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知识溢出水平,缩小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帆  
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是一国经济实现内生稳定增长的源泉。本文将罗默和卢卡斯的内生增长思想相结合,建立了研究开发和人力资本同时内生化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技术和人力资本相互促进式的积累过程以及两种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得到结论认为,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具有正向的交叉外部性,并可以推动宏观经济实现更快地增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永忠  
本文以资本外溢AK内生增长模型为基础,对金融发展、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作了一个文献综述。理论研究表明:金融发展通过提高储蓄转化为资本比率、改善投资配置效率和改变储蓄率等途径促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互相促进、互为因果的双向关系,并形成金融发达、经济高增长和金融欠发达、经济低增长的双重均衡。经验分析显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证实了金融发展与内生增长理论的预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葛世龙  唐丁祥  周德群  
目前,我国可耗竭资源开采回采率普遍较低,企业可以通过追加投资来提高资源的管理及技术水平,进而提高资源开采回采率,减少资源浪费。文中基于Hotelling横向差异化模型,构建了一个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采用逆向归纳法的思路,分析了可耗竭资源开采企业追加投资的动态行为。首先在企业通过竞争形成的价格和市场份额给定的基础上,分析第三阶段实行价格歧视消费者的转移情况,得到两企业的竞争策略;接着将第三阶段的最优价格策略和利润考虑到第二阶段中,讨论两企业的价格竞争均衡问题,分别得到两企业的需求;最后将第二阶段的利润贴现到第一阶段,可得到企业追加投资的策略,给出了该动态博弈模型存在唯一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的条件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邹恒甫  
一、引言经济增长理论自80年代中期以来在经济学领域获得了新的生机。以罗默(Paul Romer)和卢卡斯(Robert Lucas)为代表的内生经济增长(endogenous economic growth)理论的诞生是传统经济增长模型无法解释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结果。根据传统理论,长期经济增长率将最终取决于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等外在因素,而各国的人均资本、人均产量和人均消费将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小雪  陈万明  
笔者采用逐步回归法和状态空间模型方法对中国的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要素结构变动因素对产出增长的影响存在但不显著,要素积累特别是资本积累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表明曾经在发达经济体工业化过程中一再演示的社会经济结构上的转变在中国迄今远未完成;这也意味着未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将由要素积累方面转向要素结构变动方面,要素结构变动过程中产生的效率改进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股重要力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