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40)
- 2023(11036)
- 2022(8576)
- 2021(7814)
- 2020(6137)
- 2019(13839)
- 2018(13817)
- 2017(25742)
- 2016(14326)
- 2015(16211)
- 2014(16778)
- 2013(16017)
- 2012(14322)
- 2011(13068)
- 2010(13467)
- 2009(12475)
- 2008(12342)
- 2007(11428)
- 2006(10294)
- 2005(9012)
- 学科
- 济(64486)
- 经济(64429)
- 业(40182)
- 管理(37601)
- 农(29811)
- 企(28474)
- 企业(28474)
- 方法(24152)
- 数学(20654)
- 数学方法(20254)
- 农业(20192)
- 业经(19781)
- 中国(19052)
- 地方(16059)
- 产业(12371)
- 制(12242)
- 发(12051)
- 学(11361)
- 理论(11252)
- 财(11209)
- 技术(9638)
- 发展(9351)
- 展(9332)
- 和(9260)
- 银(9054)
- 银行(9045)
- 策(8939)
- 环境(8898)
- 农业经济(8692)
- 行(8648)
- 机构
- 学院(207598)
- 大学(200537)
- 济(81056)
- 经济(79100)
- 管理(76978)
- 研究(67617)
- 理学(65521)
- 理学院(64816)
- 管理学(63270)
- 管理学院(62888)
- 中国(51541)
- 京(42657)
- 科学(41888)
- 农(37186)
- 财(35688)
- 所(33851)
- 江(33806)
- 中心(31932)
- 研究所(30461)
- 业大(30428)
- 范(29467)
- 师范(29207)
- 财经(28013)
- 农业(27697)
- 州(27602)
- 北京(26610)
- 经(25122)
- 经济学(24395)
- 院(24303)
- 技术(23948)
- 基金
- 项目(135906)
- 科学(106908)
- 研究(104420)
- 基金(94692)
- 家(81306)
- 国家(80542)
- 科学基金(69208)
- 社会(65943)
- 社会科(62258)
- 社会科学(62245)
- 省(57214)
- 基金项目(49274)
- 教育(48066)
- 划(45756)
- 编号(45603)
- 自然(41667)
- 自然科(40567)
- 自然科学(40562)
- 自然科学基金(39781)
- 资助(37972)
- 成果(36786)
- 发(32397)
- 课题(31942)
- 重点(30825)
- 部(28445)
- 创(28426)
- 国家社会(26910)
- 发展(26488)
- 项目编号(26410)
- 创新(26353)
- 期刊
- 济(100224)
- 经济(100224)
- 研究(58202)
- 中国(46851)
- 农(40427)
- 学报(30987)
- 科学(29134)
- 教育(28298)
- 管理(28285)
- 农业(26778)
- 财(26706)
- 大学(23821)
- 学学(21890)
- 业经(21371)
- 技术(20697)
- 融(18742)
- 金融(18742)
- 经济研究(14416)
- 问题(13525)
- 图书(13230)
- 财经(13103)
- 业(11857)
- 经(11509)
- 版(11133)
- 资源(11034)
- 统计(10950)
- 技术经济(10510)
- 策(10268)
- 农业经济(10176)
- 现代(9924)
共检索到316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卓 董彦峰
项目帮扶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动力,如何实现从外源型发展向内源型发展转变,对农村产业现代化尤为重要。以山东省L市Y村为例,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研究资源匮乏型村庄产业现代化发展路径。研究表明:Y村大樱桃产业发展路径是一种外源刺激下的内源式发展模式——政策补贴提供了村民种植大樱桃的外部激励,村“两委”对村民的组织动员奠定了内外结合的组织基础;先富种植者的示范带动和普通村民的跟风模仿相结合,将村民经由政策补贴获取小利的外部动力转向经由樱桃种植发家致富的内生动力,促进了樱桃种植规模的扩大;果农之间相互跟风、模仿、竞争,推动了樱桃产品的升级换代与果树种植的多元化经营。由此得出启示:资源匮乏型村庄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将村庄外部政策激励、市场需求与内部有限资源相结合,激发在村居民的内生动力,形成可持续的发展动力与发展模式,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吴钊骏 胡卓麟 张铭楷 戴余渊 唐嘉亮 周为吉
研究背景:近年来,中国农村集体经济迅速发展得益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但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境,如资产规划、耕地规划、产业规划等方面存在不透明、不集约、不稳定的问题,阻碍了改革的步伐。研究目的:基于典型南方远郊乡村案例,探索推进资源匮乏型乡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远郊农村改革试点样本。研究对象:以广东省高州市YT镇为案例点进行实地调研,该镇是典型的资源匮乏型乡镇,具有远郊、丘陵地貌、区位受限的主要特征。研究方法:实地调研法、地理空间分析,其中地理空间分析具体包括坡度分析、叠加分析、核密度分析及细碎度分析。研究成果:集体产权秩序混乱与管理体系不健全形成对立矛盾;自然资源禀赋缺乏与土地集约利用需要形成对立矛盾;区位限制与新时代农村产业创新融合趋势形成对立矛盾。研究结论:推进资格核查工作、细化股份分配模式、健全资产监管体系是核心;地区适宜性种植创新,打造乡村特色品牌,推进生态旅游建设是重点。将核心与重点融合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将有效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集约,有助于探寻新形势下资源匮乏型农村乡镇与城市接轨、现代化与一体化并重的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杰贵
村庄治理现代化体系由村庄治理价值、村庄治理制度、村庄治理模式、村庄治理主体、村庄治理行为、村庄治理能力和村庄治理绩效等七个部分组成。村庄治理现代化目标实现关键在于突破村庄治理系统困境。而村庄治理系统困境可细分为村庄治理价值滞后、村庄治理制度不完善、村庄治理模式复杂化、村庄治理主体一元化、村庄治理行为不当、村庄治理能力不强和村庄治理绩效低下等七个方面。村庄治理现代化路径可细化为七个方面:重构村庄治理价值、完善村庄治理制度、改进村庄多元治理模式、实现村庄治理主体多元化、实现村庄治理行为科学化、提升村庄治理能力、提高村庄治理绩效。
关键词:
村庄治理现代化 框架体系 系统困境 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金丽国 夏鑫 蔡为民
<正>核心提示2023年发布的《天津市村庄规划编制导则》提出了村庄用地兼容的概念,并构建了用地兼容指引表。本文总结了天津市用地兼容的相关规定,探索了村庄建设用地兼容管控体系与实现路径,并提出了相关完善建议,以期为我国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供案例参考。2021年,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通知》提出,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鼓励对依法登记的宅基地等农村建设用地进行复合利用,发展乡村民宿、农产品初加工、电子商务等农村产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洪名勇 曹豪爽
农地制度是中国乡村治理的重要线索,宅基地“三权分置”革新了宅基地的利用方式和利用效率,同时再造了乡村主体。所有权的具体明晰凝聚了村民的主体意识,资格权的期权逻辑重塑了乡村的内源主体,使用权的限制放松吸引来村庄的外源精英。乡村主体再造作为宅基地“三权分置”与村庄治理的中介,将宅基地“三权分置”的作用力向村庄治理传递,新主体从关系嵌入、要素嵌入、权力嵌入三个维度参与村庄治理。基于其作用机制,探索出“搭建多元主体治理框架、推进治理工具契约化、推进治理知识现代化、谨防‘资本—权力’共谋博弈”的四条村庄治理现代化提升路径。
关键词:
宅基地 三权分置 主体再造 村庄治理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恩宾 郑敬斌
治理吸纳自治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行政力量对乡村自治力量的目标性规划、过程性引导、规范性覆盖和结果性赋能。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党和国家将治理主体还原为具体的社会主体,以利益关联撬动主体关系,以责任互动生成权力链接,以资源动员联动乡村主体,从而构建治理吸纳自治的乡村治理格局。在治理吸纳自治的运作机制中,中心重塑优化治理吸纳自治的领导核心;协商治理完善治理吸纳自治的权力运行规则;“三治融合”拓展治理吸纳自治的权力运行空间;数字赋能则以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乡村资源动员效率,促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宏伟 王雨宁 黄家慧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乡村治理成效显著,贡献了稳定经济社会大局的重要力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乡村社会的变革,乡村治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深入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仍然存在不少难点和困境。只有不断完善“多元共治”的治理机制、健全“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治理主体现代化并进一步强化体制机制保障,才能在治理有效中实现乡村善治,乡村治理现代化之路才会越走越宽阔。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乡村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 善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栾贵勤 孙成龙
"资源诅咒"理论是指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负增长关系。在回顾"资源诅咒"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省级层面数据以及山西省内县级层面数据的研究,发现该理论对资源匮乏地区有着不同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即该理论对于省级层面是成立的,但对于县级层面不成立。并提出制度安排通过影响资源贫瘠地区制造业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变化,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是"资源的诅咒"对资源匮乏地区产生作用的根源的结论,同时提出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资源诅咒 资源匮乏地区 制度安排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一飞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其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具备资源禀赋优势和区域比较优势,素有"粮仓"之称。然而东北"粮仓"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却面临着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农民收入状况不理想、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水土资源不匹配、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等瓶颈制约。东北"粮仓"农业现代化发展要破除瓶颈制约,就需要在充分认识东北"粮仓"粮食生产的农业区域价值基础上,进行优化二元结构、延伸现代化农业产业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强化农业科技研发与转化等方面的有效路径探索。
关键词:
东北 农业现代化 二元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星 林日丽 布慧敏
广东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在城市化、工业化高速发展进程中付出了沉重的土地资源代价,大量的农业用地、自然植被和水域被转化为城市用地,土地资源匮乏与城市化发展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本文对广东省城市化发展和土地利用及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1)广东省的城市化发展进程是良性的,符合“诺瑟姆”城市化进程的运动轨迹;(2)广东省的城市用地的产出效率自1997年呈明显下降趋势,说明在城市化过程中土地使用效率存在一定问题。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玲
乡村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带动农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建设新农村有重要意义。农业现代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面临新的形势,为保持乡村旅游的良好发展势头,我们需要对传统旅游形式进行创新和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余小平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村庄建设的程度、水平很重要,因为无论是加速城市化,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发展农村服务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还是进行农村社会、经济组织和体制创新,都需要农民具有现代素质、现代化思想意识观念,需要农民生活、生长环境的现代化。现代村庄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基础环节,现代村庄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内容。
[期刊] 求索
[作者]
贺雪峰
从乡村社会内部来看,当前中国农村正在发生巨大分化,不同地区的农村差异很大。大体可以将中国农村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农村人口流出、留在村庄农民仍然从事传统农业的中西部农村地区;另一种是农村人口流入、村庄工业化程度很高,农民主要收入来自二、三产业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当前中国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乡村管理体制的选择,并且这种选择仍在进行中。只有形成与当下中国农村相匹配的乡村管理体制,才能实现可行的基层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乡村治理现代化 传统村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