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18)
2023(9597)
2022(8028)
2021(7389)
2020(6199)
2019(13705)
2018(13589)
2017(25297)
2016(13723)
2015(15269)
2014(14541)
2013(14290)
2012(13107)
2011(12007)
2010(12265)
2009(11783)
2008(11708)
2007(10862)
2006(9755)
2005(8935)
作者
(40155)
(33620)
(33366)
(31587)
(21533)
(16102)
(14974)
(12882)
(12855)
(12078)
(11588)
(11390)
(11099)
(10949)
(10700)
(10334)
(10019)
(9820)
(9787)
(9787)
(8436)
(8271)
(8092)
(7754)
(7607)
(7566)
(7556)
(7405)
(6862)
(6721)
学科
管理(51552)
(48656)
经济(48570)
(46659)
(42103)
企业(42103)
方法(17967)
技术(16280)
(16101)
(16017)
中国(15153)
数学(14211)
数学方法(14039)
业经(13823)
(12753)
技术管理(12239)
(11489)
(10869)
(10065)
银行(10033)
理论(9697)
(9622)
(9604)
(9554)
财务(9532)
财务管理(9505)
(9483)
(9267)
金融(9265)
体制(9238)
机构
大学(195235)
学院(193841)
(78714)
经济(77012)
管理(74876)
研究(68717)
理学(63616)
理学院(62914)
管理学(61947)
管理学院(61570)
中国(52617)
(42134)
科学(41938)
(39323)
(35095)
(32521)
(31767)
研究所(31551)
中心(30806)
财经(29823)
业大(28096)
(26967)
北京(26584)
农业(25487)
(25280)
(24631)
(24023)
经济学(23920)
师范(23689)
(22664)
基金
项目(129842)
科学(103110)
研究(94670)
基金(93905)
(83094)
国家(82391)
科学基金(70595)
社会(60790)
社会科(57637)
社会科学(57622)
(51975)
基金项目(49220)
自然(45578)
自然科(44452)
自然科学(44435)
自然科学基金(43709)
(43603)
教育(43189)
资助(37322)
编号(36887)
(33127)
成果(30670)
创新(30052)
重点(29980)
(29166)
(28585)
(28122)
课题(26791)
国家社会(25591)
(25585)
期刊
(91754)
经济(91754)
研究(59377)
中国(48435)
管理(33377)
学报(32366)
(32130)
科学(30196)
(29481)
大学(24245)
教育(23666)
学学(22533)
农业(19620)
(18629)
金融(18629)
技术(17102)
财经(15510)
业经(14372)
经济研究(14238)
(13470)
科技(12238)
(11505)
问题(11332)
图书(10093)
技术经济(10069)
(9222)
(9142)
论坛(9142)
(8891)
现代(8853)
共检索到306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海英  
知识固然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但人的认识和经验都是在人的大脑和其思维产生的智能作用下的内外传递和反映行为的结果。所以,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知识的本源在于大脑。开发脑资源增强智造力已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本原所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于宝君   宫婷婷   朱慧敏   李雪灵  
数字经济时代,数智技术蓬勃发展,成为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以2013—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动态资源基础观和双元创新理论为切入点,基于“资源—能力—行为”逻辑构建链式中介框架,探究数智技术应用对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智技术应用能够促进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这一影响在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重污染企业中更加显著。创新资源配置、双元创新能力在数智技术应用与服务化转型间既发挥独立中介作用,又发挥链式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创新人力资源配置对探索式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而创新经费资源配置对利用式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结论可为数智时代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提供针对性路径建议和决策支持。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申君歌  彭书舟  
本文将出口质量指数纳入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中国海关数据库,利用熵权法估算了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并利用中国2000~2013年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了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其影响渠道。研究发现,在控制内生性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后,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技术创新通过行业生产效率和出口多样化影响出口竞争力提升。区分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后发现,行业技术创新产出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依然显著。另外,动态模型的估计是最有效率的。区分不同类型的行业后发现,重型制造业、同质性制造业以及中等技术类型行业的技术创新显著促进行业出口竞争力提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春秀  朱文学  刘晶  马宏计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保永文  马颖  
引入包含国内自主研发和国外技术引进的生产率函数,分析技术创新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机制,并利用2003~2010年中国制造业的行业面板数据,对异质创新成果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产业异质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以专利申请量度量的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对资本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效果显著大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显著提升了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但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影响不显著;技术含量较低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显著提高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但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影响不显著;技术创新主要通过产品差异化机制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由成本费用下降带来的成本竞争机制无显著作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胡迟  
本文以2008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数据为分析基础,指出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现阶段我国制造业企业在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其深层原因在于制造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较弱。为此,文章提出以自主创新作为提升其竞争力的三点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付书科  陈梓清  鲁庭婷  邓倩逸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RCA指数(衡量出口竞争力的指标)以及技术创新的投入与产出、单位劳动成本(ULC)以及外商直接投资(FDI)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率、专利的申请受理数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均与制造业的竞争力呈正相关关系,单位劳动成本与其呈负相关关系,且国家出台的关于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也是显著的。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三点建议:增加R&D投入,加强专利保护;加强国家政策扶持,引导企业良性发展;引导外商投资方向,提高劳工工资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付书科  陈梓清  鲁庭婷  邓倩逸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RCA指数(衡量出口竞争力的指标)以及技术创新的投入与产出、单位劳动成本(ULC)以及外商直接投资(FDI)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率、专利的申请受理数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均与制造业的竞争力呈正相关关系,单位劳动成本与其呈负相关关系,且国家出台的关于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也是显著的。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三点建议:增加R&D投入,加强专利保护;加强国家政策扶持,引导企业良性发展;引导外商投资方向,提高劳工工资水平。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唐晓华  霍晓姝  
市场势力是竞争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拥有较高的市场势力可以扭转市场竞争弱势地位,促进产业持续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市场势力程度可采用市场集中度指标来测算。选取中国产业分析平台提供的4位数产业作为研究样本的测算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总体处于低集中水平,7个子行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最高,行业内大企业的规模优势相对明显。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创新活动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短时期内,创新对装备制造业的影响效果不明显,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莹  肖建华  
本文基于智力资本的视角,归纳了创业企业创新竞争力的影响要素。通过对260位创业者及创业团队成员的问卷调查,以及针对服务业和制造业两个行业样本进行的对比分析,发现两个行业的共性关键要素为创业者的战略领导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团队凝聚力对服务业具有重要影响,而投资者的协同关系对制造业的创新竞争力作用显著。进一步的T检验也说明,服务业对人力资本高度依赖,而制造业对于外部提供的创新支持高度需求。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晰巍   李玛莉   乌吉斯古楞   罗然  
[目的/意义]探究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数据价值挖掘过程中的生产力要素组合,构建新的生产关系并创新企业的信息资源服务模式,为数字化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方法/过程]文章基于DIKW价值链理论深入探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数据价值挖掘的过程,构建了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企业信息资源创新服务框架,运用单案例研究方法结合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的数据要素形成过程,分析采用一手和二手资料分析各阶段的生产力要素最优组合与新生产关系,对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企业信息资源服务模式进行解析。[结果/结论]案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人智协创的信息资源服务模式企业能够实现数智技术的创新应用与数字化人才的系统培育;将数据要素与业务流程深度融合,能够进一步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生产过程和产品与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企业信息资源服务模式,有助于企业发挥数据要素作为新生产要素的牵引力作用,为其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重要支持。[局限]然而,由于仅对单案例进行分析,其结果的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在后续研究中,将通过对多个行业的企业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信息资源服务模式创新实践进行分析,以对信息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有更为全面的见解。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先江   张紫怡   李炎  
数智化为制造企业产品创新带来了新的环境,本文提出数智化知识整合概念,并将企业双元产品创新能力划分为渐进式产品创新能力和突破式产品创新能力,基于“资源基础观”理论和“知识整合”理论,构建了数智化转型-数智化知识整合-双元创新能力(突破式产品创新能力、渐进式产品创新能力)之间的链式关系概念模型,以国内208家制造业数智化转型企业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数智化转型对其渐进式产品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其突破式产品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不显著;数智化知识整合对数智化转型与渐进式产品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发挥中介作用;环境不确定性对数智化转型与渐进式产品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史国华  林焕翔  杨连生  
针对当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争议,提出从协同乏力到协同合力、从简单混合到深度融合、从价值导向失衡到多元统一协同、从虚拟仿真实习到自建流程式实习、从静态化评价到动态实时化评价的培养逻辑,为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创新提供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章豹  李垒  
技术创新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是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本文以相关产业竞争力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为基础,从成本、质量、效率、规模、结构等7个方面剖析了技术创新对于提升我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并指出只有依靠自主技术创新,才能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跨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邵慰  陶晓丽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在次贷危机的背景下以辽宁省为例分析如何提高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问题。研究发现中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着国际宏观经济环境恶化、市场萎缩的困境。首先提出以制度为手段实现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的路径选择,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制度创新机制,最后给出了基于制度创新提高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