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96)
2023(15470)
2022(13051)
2021(12192)
2020(10024)
2019(22600)
2018(22274)
2017(42956)
2016(23431)
2015(25889)
2014(25433)
2013(25034)
2012(23170)
2011(21118)
2010(21240)
2009(19906)
2008(19797)
2007(17934)
2006(16349)
2005(14536)
作者
(67566)
(57118)
(56315)
(53476)
(36098)
(27490)
(25610)
(21947)
(21675)
(20278)
(19509)
(18978)
(18324)
(17954)
(17772)
(17281)
(17143)
(16685)
(16507)
(16223)
(14189)
(14144)
(13853)
(12915)
(12904)
(12748)
(12654)
(12517)
(11469)
(11281)
学科
(90362)
经济(90239)
(75136)
管理(71441)
(53043)
企业(53043)
(49272)
农业(32665)
方法(31038)
数学(26803)
数学方法(26484)
(25727)
业经(25671)
中国(24917)
(24541)
地方(20884)
(18237)
贸易(18228)
(17792)
(17659)
(16985)
(16625)
(15969)
银行(15933)
环境(15852)
(15217)
技术(15207)
(14763)
财务(14729)
财务管理(14692)
机构
学院(332414)
大学(326661)
(136930)
经济(133973)
管理(127402)
研究(114603)
理学(109195)
理学院(108001)
管理学(106385)
管理学院(105741)
中国(89313)
(73683)
科学(69786)
(68736)
(64838)
(58076)
农业(56699)
业大(55249)
中心(53738)
(52596)
研究所(52311)
财经(49986)
(45292)
(42672)
北京(42541)
师范(42223)
(41539)
(41116)
经济学(39844)
(39055)
基金
项目(221237)
科学(173473)
研究(162767)
基金(159302)
(139775)
国家(138476)
科学基金(117841)
社会(103979)
社会科(98232)
社会科学(98205)
(88080)
基金项目(84591)
自然(75619)
自然科(73647)
自然科学(73624)
(72969)
教育(72568)
自然科学基金(72328)
编号(67468)
资助(63339)
成果(54621)
重点(49509)
(48978)
(48783)
(46022)
课题(45830)
(44893)
创新(43000)
国家社会(42781)
科研(41540)
期刊
(161872)
经济(161872)
研究(96397)
(74122)
中国(70237)
学报(53950)
科学(49900)
农业(49578)
(49414)
管理(44555)
大学(40974)
学学(38818)
(36047)
金融(36047)
业经(31956)
教育(31597)
技术(26137)
(24642)
财经(24077)
经济研究(23347)
问题(22492)
(20644)
(17908)
资源(17174)
世界(16794)
农村(15995)
(15995)
(15957)
科技(15897)
现代(15706)
共检索到508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朝枝   李子帅  
文章以广东丹霞山风景区内6个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观察和对88位农户的访谈,分析了资源保护背景下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资源保护对旅游地农户生计策略选择产生显著影响。主要表现为资源保护加强时,旅游生计策略选择减少,外出务工生计策略选择增加;当资源保护适中时,农户生计相对多元化,传统生计策略选择相对较高。(2)在资源保护背景下,由于可供选择生计资本有限,家户的生计策略选择更容易受资源保护政策执行程度和农户的个人与家庭情感因素、社会资本等因素影响。(3)在资源保护背景下,农户的生计策略选择机制与以往DFID的分析框架相比,应该更注重对农户个体及家庭的情感因素、社会资本等因素的考虑。同时,文章关注到脆弱性背景的异质性以及农户生计策略选择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与动态性,将个人—家庭—社会的关系纳入生计策略分析框架中,有利于更全面地分析居民的生计策略选择机制和指导自然保护地的社区管理实践。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会琴  徐宁  谢雪莲  
农户可持续生计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提出旅游生计效率的概念及理论模型,构建生计资本的投入指标(旅游用地面积、旅游资金投入及劳动力投入)和以家庭旅游年收入为主的生计产出指标,采用随机前沿模型计算了广东省丹霞山128个农户的旅游生计效率。结果表明,农户旅游生计效率总体水平较高,均值为0.748 5,旅游对提升农户生计效率作用显著。旅游用地、资金及劳动力的投入具有边际递减效应,农户需合理配置投入要素才能有效提高生计效率。家庭区位条件、教育水平、人情开支、旅游技能以及旅游生计方式数量对旅游生计效率有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长运  茆长荣  
文章以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为例,根据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包括依附型旅游小企业的规模、类型、布局、就业人口特征、从业人员招聘、从业人员的稳定性与流动性;依附型旅游小企业主的基本特征、政府政策引导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小企业对景区的依附特征;找出企业当前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及产生困难的原因;提出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对国内较为薄弱的旅游小企业研究提供了有益充实和新的案例积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益  
对于处于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旅游景区进行旅游经济影响对比研究,揭示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影响的时空分异特征,对于促进旅游接待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丹霞山和世外桃源两个景区的案例对比分析表明,空间地理环境、产权体制和开发模式是造成旅游经济效应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社区旅游开发模式是解决旅游经济效应水平呈阶段性下降问题的有效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龙慧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乡村的社会空间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文章对著名景区丹霞山瑶塘村进行实地调研,在当地相关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对村民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初步探讨瑶塘村的社会空间分异现象及其影响因素,发现瑶塘村在居住空间、职业和收入结构、社会关系结构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社会空间分异情况,而生产方式的变革、精英的决策、个人条件的局限及公共空间的匮乏是瑶塘村社会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俊  张恒锦  金朦朦  李宁馨  
旅游地可持续发展需要重点关注当地居民生计的可持续。以海螺沟景区为案例地,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了适用的生计资本评估指标体系,量化识别了景区农户可持续的生计方式,明确了影响两类脆弱性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六种生计方式中,采用均衡兼收型和旅游主营型策略的农户其生计资本水平最高,而传统务农型和务工型农户生计资本水平最低。不同生计策略类型的农户在空间上集聚分布。缺乏金融资本是影响传统务农型和务工型农户选择均衡兼收型生计策略的主要因素,而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缺乏则对他们选择旅游主营型生计策略有显著的影响。此外,海拔、距公路和核心景点的距离也对农户生计策略的选择有重要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国南  
由中国地理学会、全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会、韶关市旅游局、仁化县人民政府以及丹霞山风景名胜管理局联合召开的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1991年12月9日至12日在广东省仁化县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举行。与会者来自全国部分高等院校、有关科研、旅游单位和香港嘉信国际公司共计41人。这是我国特殊地貌第一次旅游开发专业学术讨论会,对促进丹霞地貌及其旅游业开发及我国风景地貌,特别是特殊风景地貌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文彤  
从早期的山区到2004年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广东丹霞山的旅游发展实现了由不为人知到全球知名的变化,借助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丹霞山旅游生命周期进行阶段划分和特征界定,认为民间、政府、专家、企业等开发主体在丹霞山的成功发展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作用机制对其他旅游景区具有值得借鉴的启示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星光  刘军弟  霍学喜  
土地是专业化农户最重要的生计资本,而地权不稳定抑制农地租赁市场培育,不利于刺激生产性投资,从而影响农户生计策略选择。因此,本文利用陕西和山东等2省6县762户专业化苹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新一轮农地确权改革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农地确权颁证提高农业经营收入,降低非农工资性收入,促使农户生计策略倾向于农业型。与未确权户相比,确权户选择农业型生计策略的概率显著提高55.58%。在影响机制上,一方面,农地确权颁证通过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促进农业型生计策略选择的提升;另一方面,农地确权颁证通过显著改善农地可交易性和地权稳定性预期,激励生产性投资,从而引导农户选择农业型生计策略。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可得如下研究结论:改善农业经营者生计可持续性的关键在于改善农户土地要素可得性,鼓励农业长期投资,提高农业经营收入,而这依赖于以农地确权颁证为主要措施的农地产权制度改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韦惠兰  白雪  
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扩展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从土地利用结构、生计非农化和收入结构多样化说明退耕还林政策影响农户生计策略的表现,重点从生计资本、生计脆弱性、农户意愿及政策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的视角探讨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机制,发现退耕还林政策通过以上因素作用于农户生计策略的选择范围、调整方向与程度及其可持续性。未来研究应更多关注政策实施的时空分异和益贫性,细化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加强农户视角的政策效果评价研究。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振伟  吴建  
不同农户之间生计资本具有差异性,这直接导致了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分化。通过对湖北省恩施市7个乡镇520户农户进行调研,从微观层面的农户生计视角出发,分析不同类型农户生计资本特征及差异性,并研究其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生计资本总值呈现由农业型向兼业型、非农型递增的总体趋势。自然资本和生产资本高的农户会倾向于从事农业生产;人力资本高的农户选择非农业就业的意愿较强;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的差异是导致农户生计策略选择分化的主要诱因;农户不同生计策略的选择进一步加剧了农户生计资本的分化。研究建议:根据农户的生计资本差异,制定差别化的土地流转支持政策。扶持农业型农户不断壮大,不断提高经营水平。正确引导兼业型农户和非农型农户向城镇转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使其摆脱对农村土地的依赖,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伍艳  
不同的生计资本状况决定了农户的生计策略选择,实现不同生计策略的能力依赖于农户所拥有的生计资本。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经济作物面积和牲畜数量的增加与农业专业型生计策略的选择具有显著正相关。经济作物面积每增加一个单位,从事农业生产的概率会相应提高3.472;获得信贷的情况和家庭是否有干部与非农单一化生计策略的选择有显著正相关,农户获得信贷每增加一个单位,导致农户选择以非农为主和以农业为主的发生比扩大1.615倍。由于不同区域生计策略存在差异,农户在进行可持续生计策略调整时,打工和经商作为生计多样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会琴  董晓晴  
基于百度指数获取广东省丹霞山2011—2017年网络关注度日搜索量,采用相关指标分析丹霞山网络关注度时空分异特征,并运用回归分析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时间变化上,丹霞山网络关注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年内季节性波动较大,网络关注度高峰期集中在4月、9月和10月,较低关注度分布在1月、2月和12月。"五一"和"十一"假期网络关注度在节前的1~2天达到最高峰,前兆效应明显;空间分布上,丹霞山网络关注度在全国31个省区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广东、北京、上海、湖南、湖北、四川等地;丹霞山网络关注度影响因素主要有:目的地网络普及率(影响系数为0.587)、人口数量(影响系数为0.510)和空间距离(影响系数为-0.449)。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卫  杨俊杰  罗晓莹  周长江  陈世发  杨志军  侯荣丰  陈再雄  李永生  
【目的】基于Maxent模型评价丹霞梧桐的潜在生境,为该种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无人机获取丹霞梧桐黄叶期186个空间分布数据,结合6个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预测丹霞梧桐的潜在适生区,并分析主要环境变量对其分布的影响。【结果】Maxent模型评价效果达到优秀水平,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值分别为0.947和0.906;刀切法验证结果表明,高程、坡度和坡向是影响丹霞梧桐潜在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其贡献率分别为51.2%、30.3%和7.8%;在3个主要环境变量的共同作用下,丹霞梧桐的潜在适生区主要分布在丹霞山高程150~530 m、坡度20°~60°的阳坡;以自然断点法将丹霞梧桐的潜在适生区分为高适生区、中适生区、低适生区和非适生区4个等级,高、中适生区面积为30.27 km~2,仅占丹霞山总面积的10.41%;低适生区面积为41.01 km~2,非适生区面积为219.5 km~2,共占丹霞山总面积的89.59%;野外实地调查数据验证结果表明,92.1%的丹霞梧桐实地分布点落入高、中适生区,Kappa系数为0.958,说明Maxent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结论】Maxent模型可较准确预测出丹霞梧桐在丹霞山的潜在适生区,并揭示影响其分布的3个主要环境变量,该模型对小尺度区域预测亦有较好效果。对丹霞梧桐保护提出2点建议:1)就地保护方面,要严格限制其高、中适生区的旅游设施建设,并建立长期的无人机遥感监测系统跟踪其种群动态变化; 2)迁地保护方面,根据其适生条件,选择适合区域开展野外回归试验扩大其种群分布。本研究结果可验证低空无人机遥感在物种识别和种群调查中的优势和可行性,并揭示该方法在丹霞地貌这种特殊生境监测与评价中的潜力和应用价值。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仁伟  方方  刘运伟  
人力资本是构建农户生计的关键要素,从人力资本视角探讨农户生计选择对于推动农户生计转型、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西南贫困山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案例区,采用2018年508个农户样本数据,应用回归模型,估算了人力资本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是山区农户生计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不同,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教育文化、健康状况对非农生计策略的选择具有正向影响,且高山区>二半山区>河谷区,健康状况对河谷区农户生计选择影响不显著;非农技能培训对非农生计策略选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高山区>二半山区>河谷区;农业技能培训对非农生计策略选择具有负向影响,且高山区<二半山区<河谷区,但其对高山区农户生计选择并不显著;青壮年劳动力倾向于选择非农生计,务农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高山区表现最为突出,二半山区次之,河谷区较不明显。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探讨了人力资本、劳动力转移与乡村发展之间辩证关系及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