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32)
2023(18956)
2022(16262)
2021(15015)
2020(12881)
2019(29027)
2018(28897)
2017(55193)
2016(30215)
2015(33848)
2014(33332)
2013(32398)
2012(29269)
2011(26404)
2010(26509)
2009(24983)
2008(24426)
2007(21725)
2006(18763)
2005(16437)
作者
(88048)
(73568)
(73435)
(69620)
(46476)
(35477)
(33308)
(28744)
(27669)
(26093)
(24767)
(24716)
(23316)
(23042)
(22753)
(22688)
(22527)
(21781)
(21268)
(20992)
(18449)
(17900)
(17881)
(16617)
(16515)
(16314)
(16313)
(16257)
(14915)
(14703)
学科
(115910)
经济(115753)
管理(93273)
(84497)
(71076)
企业(71076)
方法(55884)
数学(49130)
数学方法(48356)
(33808)
(32235)
中国(29054)
业经(26286)
(25584)
(25130)
环境(22609)
(22057)
贸易(22048)
(21773)
财务(21694)
财务管理(21641)
(21475)
农业(21121)
地方(20974)
企业财务(20513)
理论(19695)
(19188)
(18391)
(18368)
银行(18306)
机构
学院(427903)
大学(424538)
(167283)
管理(164360)
经济(163703)
理学(142856)
理学院(141293)
研究(138563)
管理学(138345)
管理学院(137591)
中国(103875)
科学(89541)
(88465)
(78344)
(76520)
(70686)
业大(68338)
中心(64906)
研究所(64684)
(63748)
财经(62729)
农业(60657)
(56867)
北京(54529)
(53877)
师范(53160)
经济学(51018)
(50536)
(50257)
财经大学(46572)
基金
项目(295593)
科学(231644)
基金(214212)
研究(208807)
(189489)
国家(187966)
科学基金(160721)
社会(131855)
社会科(124995)
社会科学(124958)
(117602)
基金项目(113384)
自然(107268)
自然科(104730)
自然科学(104698)
自然科学基金(102786)
(99134)
教育(97455)
资助(88024)
编号(84365)
重点(67406)
成果(66777)
(64133)
(62619)
(62127)
创新(58113)
课题(58071)
科研(57826)
计划(55921)
大学(54674)
期刊
(177869)
经济(177869)
研究(112499)
中国(80105)
学报(73502)
(68327)
科学(64984)
(62758)
管理(58822)
大学(54464)
学学(51765)
农业(46248)
教育(42479)
技术(37387)
(34216)
金融(34216)
业经(30893)
财经(30469)
经济研究(28618)
(26105)
(25017)
问题(23267)
(22087)
统计(21009)
资源(20617)
科技(20273)
技术经济(20155)
(19832)
商业(19107)
图书(19036)
共检索到608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任海军  姚银环  
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超效率模型测算2003~2012年中国30个省市的生态效率,比较高、低资源依赖度地区生态效率的差异。在区分投资型与收费型环境规制的基础上,分析不同资源依赖度下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差异。研究表明:高资源依赖度地区生态效率低于低资源依赖度地区,生态效率视角下我国存在"资源诅咒"现象。整体上,我国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品杰  潘仙友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面板数据,运用SBM超效率模型,客观、合理地评价了我国29个省域1990-2013年的全要素电能效率。运用Tobit模型,探究了我国全要素电能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证结论显示:我国全要素电能效率具有显著的阶段性及地域性。实际电价水平、对外开放、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调整对于电能效率的提高有积极作用;经济发展、政府影响力、城市化对电能效率有抑制作用,同时,各影响因素对不同区域的电能效率作用机制存在一定的差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欣雨  穆月英  
[目的]粮食生产绿色发展具有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双重意义。[方法]运用碳足迹工具,在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21年的粮食主产区农户样本数据,采用超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对农户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和无效率来源进行分析,并对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1)碳视角下的粮食生产系统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碳生态效率平均为3.125,生产投入的碳排放以化肥施用和机械使用为主。(2)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平均为0.514,进一步对无效率项的分解表明,农药超标使用、人工投入冗余是造成环境技术无效率的主要原因。(3)购买农业保险、采纳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户主受教育年限、提升耕地质量促进了环境技术效率的改善。[结论]农户粮食生产普遍缺乏效率,要素利用率低与污染过量是限制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应加快推动中低产田改造,推广低碳节能农机装备,增加农田污染监测点位,指导农户农药科学使用,推进粮食生产有机肥与化肥的结合施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英浩  陈江龙  程钰  
基于2000~2015年中国各地区面板数据,在构建绿色经济效率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中国绿色经济效率,通过对所构建模型普通线性回归得到的残差进行Moran’I指数的计算和检验,发现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环境规制水平及其他相关因素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 2000~2015年中国东中西部绿色经济效率和环境规制水平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并且伴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特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区域绿色经济效率与环境规制水平差异有所减小,呈现收敛的趋势。(2)绿色经济效率与环境规制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空间分异特征,并随着时间推移两者均出现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差异逐渐收敛等向好趋势。(3)环境规制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呈现一个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过程,其中,东中西部地区的环境规制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分别处于不同的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科研水平与绿色经济效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利用外资水平与绿色经济效率则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浩然  
绿色发展是实现京津冀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对于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2020年京津冀地区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选取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各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并构建Tobit模型对影响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的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呈现小幅度波动上升的趋势。显著影响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科技发展水平,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提升的正向作用并不显著;城镇化和能源消耗显著抑制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浩然  
绿色发展是实现京津冀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对于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2020年京津冀地区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选取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各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并构建Tobit模型对影响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的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呈现小幅度波动上升的趋势。显著影响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科技发展水平,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提升的正向作用并不显著;城镇化和能源消耗显著抑制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子龙  王开泳  陈兴鹏  
本文利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计算了2003~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生态效率,并对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基于此,利用Tobit面板数据估计模型,分析了环境规制与生态效率之间的经验关系,以探讨前者对后者的影响作用,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生态效率普遍较低,且生态效率均值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生态效率的空间格局与经济空间格局类似,基本呈现东部地区高,西部地区低,中部地区介于两者之间,且此种空间格局在研究期间没有大的变化;(3)环境规制政策的实施在短期内对生态效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的负效应,即短期内环境规制的遵循成本大于创新补偿效益;就长...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田伟  杨璐嘉  姜静  
基于非期望产出(碳排放)的SBM模型,本文对2002~2012年中国农业环境效率进行了测算和无效率来源的分解,并对中国三大区域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Tobit回归,最后对全国农业生产的碳减排潜力与潜在规模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农业环境效率总体较高,宁夏、山西、云南等7个省(区)的农业环境效率较低;各地区的农业环境效率主要受生产特征、技术条件和社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不同地区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农业生产的碳减排效果非常明显,全国农业碳排放的中心已由东部转移到中部,因此,中部地区农业生产碳减排的潜在规模较大,尤其是河南、安徽、河北等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波  宋煜杰  
以全国29个省份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为分析基础,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VRS模型对全国省际范围近十年来的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评价与分析,并对低碳经济发展无效的省份做了相关冗余值的投影分析,进一步结合Malmquist指数动态地分析了各省份碳排放效率差异的具体原因,最终运用Tobit模型分析并详细解释了环境治理与技术进步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全国65.5%的省份都处于低碳经济发展无效的状态,一定程度上与相应省份的技术进步指数(TC)变动与技术效率指数(TEC)变动差异明显以及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波  宋煜杰  
以全国29个省份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为分析基础,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VRS模型对全国省际范围近十年来的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评价与分析,并对低碳经济发展无效的省份做了相关冗余值的投影分析,进一步结合Malmquist指数动态地分析了各省份碳排放效率差异的具体原因,最终运用Tobit模型分析并详细解释了环境治理与技术进步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全国65.5%的省份都处于低碳经济发展无效的状态,一定程度上与相应省份的技术进步指数(TC)变动与技术效率指数(TEC)变动差异明显以及政府对环境保护投资力度不够有关;政府环境治理支出并没有得到合理配置,呈现出弱的显著性;技术进步对低碳经济效率具有较强的显著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雪纯   曹霞   宋林壕  
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需要综合考量我国减污降碳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论文通过构建减污降碳指标体系,基于超效率SBM和Tobit的研究方法以及2010—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30个省份的减污降碳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影响减污降碳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1)在研究期内我国减污降碳效率时序上呈现较为平稳的波动,减污降碳整体效率不高,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减污降碳效率空间上呈现“东部—中部—西部”阶梯式递减的异质性特征;(3)产业结构升级水平、人均GDP、专利授权数、地方性法规政策数量在1%水平下显著提高减污降碳效率;单位能耗在1%水平下对减污降碳效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污染治理投资占比对减污降碳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雪纯   曹霞   宋林壕  
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需要综合考量我国减污降碳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论文通过构建减污降碳指标体系,基于超效率SBM和Tobit的研究方法以及2010—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30个省份的减污降碳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影响减污降碳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1)在研究期内我国减污降碳效率时序上呈现较为平稳的波动,减污降碳整体效率不高,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减污降碳效率空间上呈现“东部—中部—西部”阶梯式递减的异质性特征;(3)产业结构升级水平、人均GDP、专利授权数、地方性法规政策数量在1%水平下显著提高减污降碳效率;单位能耗在1%水平下对减污降碳效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污染治理投资占比对减污降碳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冉  孙涛  
伴随经济的发展,中国越来越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绿色经济发展引起了政府以及社会的普遍关注,由此,绿色经济效率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论文从影响绿色经济效率关键因素环境规制出发,利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中国区域绿色经济效率,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GMM模型验证了环境规制对中国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结论显示环境规制对全国样本及分样本东中西部区域的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呈现不同特征,最后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提升绿色经济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品杰  潘仙友  
基于SBM超效率模型,测算了我国29个省份1990~2012年全要素电能效率,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探讨了中国省级尺度电能效率的时空格局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2年间,我国电能效率总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的地域性特征。省域之间电能效率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优化产业结构、提高FDI依存度、对外开放、城市化水平和实际电价水平有利于改善电能效率;而政府影响力与电能效率则存在负相关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炳南  曹国勇  
在全要素生产技术框架下,考虑非期望产出,采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超效率模型对中国各省份二氧化碳排放效率进行了测算,将二氧化碳排放效率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并计算了各省份产出与二氧化碳的目标值、增进空间与减排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纯技术效率作用大于规模效率,但省份之间差距很大,半数以上的省份二氧化碳减排潜力超过50%,中国整体的减排空间巨大。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