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65)
2023(7907)
2022(5955)
2021(5649)
2020(4221)
2019(9565)
2018(9071)
2017(16848)
2016(9170)
2015(10095)
2014(9796)
2013(9412)
2012(8481)
2011(7788)
2010(7721)
2009(6971)
2008(6767)
2007(5854)
2006(5328)
2005(4542)
作者
(25516)
(21445)
(21263)
(20231)
(13634)
(10071)
(9562)
(8213)
(8091)
(7511)
(7351)
(7339)
(6809)
(6751)
(6704)
(6357)
(6346)
(6298)
(6226)
(6160)
(5260)
(5194)
(5136)
(4880)
(4851)
(4797)
(4781)
(4524)
(4273)
(4220)
学科
(32339)
经济(32301)
管理(26525)
(22119)
(18002)
企业(18002)
(10787)
中国(10713)
方法(10497)
业经(9931)
数学(8326)
数学方法(8095)
(8018)
(7584)
农业(7513)
地方(7460)
环境(6715)
(6704)
(6671)
理论(6628)
资源(6462)
(6000)
(5898)
贸易(5894)
(5728)
(5537)
银行(5521)
产业(5495)
教育(5382)
(5301)
机构
学院(128036)
大学(127054)
(47253)
管理(46557)
经济(46182)
研究(45371)
理学(40327)
理学院(39794)
管理学(39007)
管理学院(38739)
中国(32548)
科学(29119)
(26889)
(22577)
(22174)
(20945)
研究所(20869)
(20622)
师范(20463)
中心(20301)
(19406)
业大(18298)
财经(17916)
(16767)
北京(16682)
师范大学(16613)
农业(16409)
(16359)
(15734)
经济学(14693)
基金
项目(90878)
科学(72263)
研究(68966)
基金(65017)
(57326)
国家(56800)
科学基金(48234)
社会(43812)
社会科(41440)
社会科学(41420)
(35956)
基金项目(33919)
教育(32167)
(30951)
自然(29915)
自然科(29076)
自然科学(29065)
编号(28689)
自然科学基金(28534)
资助(24577)
成果(23935)
重点(21169)
(21113)
课题(20428)
(19964)
(19519)
国家社会(18466)
创新(18121)
(17899)
(17259)
期刊
(53849)
经济(53849)
研究(36398)
中国(26464)
学报(21594)
教育(20225)
(20028)
科学(19849)
管理(16758)
大学(15994)
(15785)
学学(14659)
农业(13870)
技术(10898)
业经(10288)
(9977)
金融(9977)
经济研究(8477)
资源(8342)
财经(8285)
图书(7813)
(7257)
(6859)
问题(6854)
(6706)
(6404)
科技(6103)
职业(5885)
(5837)
论坛(5837)
共检索到187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士晶  宋志华  
世赛学校基地是为专门服务我国世赛参赛工作而建设的政校企合作新平台,具有突出的资源驱动性发展特征。随着发展经验的积累和参赛效率的提升,世赛学校基地作为新型政校企合作平台已经从起步建设阶段迈入专业发展阶段,逐步从培养培训精英选手的单一功能向服务职业教育和社会培训等多元公共功能转型。资源依赖视角下世赛学校基地的转型困境包括:资源重组和规划能力薄弱,缺乏内生性转型动力;资源再生产具有不稳定性,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资源转型成本较高,缺乏稳健的政策保障。据此,提出新时期世赛学校基地转型路径:多维共建,提升世赛学校基地转型动力;多方共促,强化世赛学校基地转型能力;多策并行,夯实世赛学校基地转型定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贺璞  黄炳超  吴开俊  
我国高校异地研究生教育发展模式可划分为“大学城”模式、“服务产业”模式、“借鸡生蛋”模式、“国科大”模式和“逆流西扩”模式。高校异地研究生教育是地方城市与高等学校之间生存或发展需求进行资源交换而形成相互依赖、互利共生的关系,有利于优化区域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助推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高水平大学办学品牌产生辐射效应。异地办学新政下,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亟须进一步强化引导东部高校到西部开展研究生教育,地方政府应正确把握异地办学新政,促进与高水平大学之间的互动合作,加强异地非全过程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保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茂聪  窦新宇  
高校财务是高校生存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核心组成部分,在高校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资源依赖理论视角进行分析,发现高校财务在发展过程中与政府、高校和高校各组织机构进行资源交互和沟通交流,保持稳定的关系与发展态势,但仍存在相关规定缺乏创新、与高校各组织机构矛盾产生、管理职能未充分发挥的现实隐患。建议建立与政府协同共治的治理体系,加强内部调整与变革能力;构建“议定环境”与内部调解机制,优化管理手段,提升资源配置效力;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效能,增强工作人员原则性与专业能力,推动高校财务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生玲  李跃  酒二科  姬卿伟  
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而兴,但也面临转型"困境"。本文试图以经验数据证明资源型城市存在路径依赖,并分析路径依赖效应阻碍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本文研究表明,路径依赖效应通过技术与制度"双重锁定",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掩饰下"侵蚀"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内生动力;在资源枯竭时期,路径依赖效应会导致城市丧失快速发展资源替代性产业的能力,严重的结构性失业、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基础设施落后使城市陷入转型"困境",单纯市场调节很难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自我修复,政府管理在产业布局中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突破路径依赖的关键在于新企业的"市场进入"与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打破路径依赖锁定,推动资源禀赋优势向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菡  耿欣  
金融科技的发展为提升地方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增加地方金融供给提供了机遇,但由于缺少前车之鉴和对其后续发展路径的预期,部分地方金融科技新业态引发金融风险。"产业沙盒+监管规则"模式是监管地方金融科技新业态的可行选择。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可以基于监管沙盒的流程和规则,使用产业沙盒进行测试和比较,从而弥补技术的不足,使得监管更有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汤吉军  郭砚莉  
本文旨在突破新古典理性选择的经济转型研究方法,再次阐述计划经济体制下历史沉淀成本对经济转型的锁定效应。由新古典经济理论和规范决策理论可知,以前投资的历史或沉淀成本已经支付过了,因其不构成机会成本,所以不应该影响当前或未来的经济转型决策。然而,在经济转型时期,决策者并不能够根据经济转型的预期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进行理性决策,不仅需要考虑因资产专用性,以及由此产生的交易成本的阻碍影响,还需要考虑过去发生的历史沉淀成本的阻碍影响。因此,为了加快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进程,制度或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应着眼于历史沉淀成本管理,从而切断路径依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罗英姿  李雪辉  
培养目标与结果的不完全统一对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教育深入发展产生了负向作用。对学术学位及国外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在制度、模式和标准上的依赖是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长此以往,专业学位博士生的培养极有可能被锁定在无效率状态之下。从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教育产生的内生性与外适性机理出发,探寻促使其路径优化的系列纠偏措施——对内纠正对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多方因袭,对外摒弃对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盲目模仿,以期完善中国特色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百芳  隋立秋  周欣雨  
本文采取规范理论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方法,分析了企业的资产结构优化路径。研究结论表明:企业资产结构的优化呈现路径依赖的特征,企业的资产结构既具有动态的特征,又依赖于公司管理层对资产的收益性和流动性的权衡,对面板数据模型的相关检验增强了研究结论的稳健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晶晶  和震  
百万扩招是适应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需要的战略之举,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机遇挑战,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变革要求。伴随生源多样化与需求差异化而来的是高职院校办学目标、教学形式与培养模式的调整需要。在这一转型进程中,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易受到办学定位及发展目标的路径依赖性影响,还因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培养模式的同形性而阻滞教学形态转型,降低质量建设效率。因此还需进一步发挥国家相关政策的叠加性优势,完善育训并举的现代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做强产教融合的开放性优势,构建因材施教式的弹性化培养方式;突出终身学习的发展性优势,推行资源整合利用的在地化教育模式,保障质量型扩招要求的落地落实。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雪  毛世平  马红坤  
"大国小农"是我国当前的现实农情,探寻一条适合我国小农生产并与实现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农业农村现代化相契合的发展路径,是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重要前提。智慧农业具有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精准化的特点能够在有效节约劳动力的同时帮助小农户实现智能化生产,因此本文提出通过发展智慧农业作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桥梁纽带。但结合中国当前农业现状,发展智慧农业尚面临成本过高、缺乏人才、政策体系不完善和数据搜集难度大等诸多挑战。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叶敏弦  
城市的低碳化转型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大趋势,本文在分析城市转型面对的国内外严峻挑战和可借鉴经验的基础上,从产业发展模式、对外贸易方式、能源利用结构、市政基础设施、技术支撑体系等方面提出城市低碳化转型的路径选择,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建议参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田孟刚  王小红  王硕楠  
网点转型是国内商业银行积极应对内外部经营环境发展新变化和新趋势的重要战略举措,在互联网金融和移动金融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物理渠道网点转型提质增效对城市行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某大型商业银行的城市行网点转型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银行网点的发展状况,对网点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转型网点应对挑战的有效路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唐金成   周思颖   孙婷婷  
数字化转型对保险中介机构提升核心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数字经济时代,随着大型保险中介机构及互联网保险中介快速发展、服务平台数量增多及功能完善、多方企业跨界进入保险中介市场,政策、渠道及成本等多种因素驱动着中国保险中介加快数字化转型,同时也面临着风险因素长期存在、数字文化氛围尚未形成、数字化基础差、其他行业企业入场等挑战。在借鉴国际保险中介数字化转型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思路及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钱素娟  刘海英  
智慧农业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以及3S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和数据分析,进而实现对农业生产的精准化管理和可视化诊断的一种农业发展的最高形态。智慧农业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在我国刚刚起步,面临信息化建设不完善、建设资金与高素质人才匮乏以及基础设施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智慧农业的长足发展。文章提出,规范农业信息平台运营、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及加快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转型路径,使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鹏飞   王之禹  
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消费需求持续扩张、结构升级与创新转型日益成为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扩大内需的重心逐步由投资需求转向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消费升级与现代科技、生产方式紧密融合,使我国经济发展蕴含较大增长空间。数字化转型是利用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科技手段,实现企业战略、经营模式和企业文化等全方位的转型。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能够由产品导向转向市场导向,挖掘潜在需求、适应新型消费,以新需求引导新生产。其核心在于优化商业模式,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更精准的方式促进消费升级,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数字化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机理主要体现为:在生产端,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效率并降低成本;在消费端,数字化转型催生新的消费业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消费选择;在配置端,数字化转型实现供给与需求精确配置,改善消费体验,助力建设高质量消费市场。然而,数字化转型在促进消费升级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技术瓶颈与高成本、数字鸿沟、数据隐私与安全、技术兼容性及创新型人才不足等多重问题。为此,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数字化转型相关的战略规划;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缓解数字鸿沟和场景制约;打造健康、安全的数字化环境,保障数据隐私和安全;推动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协议,完善技术兼容性;加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