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1.49.204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46)
2023(7430)
2022(6366)
2021(5910)
2020(5057)
2019(11478)
2018(11075)
2017(21979)
2016(11987)
2015(13149)
2014(12692)
2013(13028)
2012(12504)
2011(11167)
2010(11082)
2009(10256)
2008(9945)
2007(8915)
2006(8173)
2005(7453)
作者
(34342)
(28948)
(28887)
(27893)
(18427)
(14087)
(13097)
(11327)
(11079)
(10443)
(10189)
(9958)
(9503)
(9314)
(9222)
(8979)
(8426)
(8404)
(8221)
(8201)
(7446)
(7015)
(6998)
(6787)
(6465)
(6458)
(6317)
(6293)
(5907)
(5783)
学科
(57042)
经济(57001)
管理(29314)
(25500)
(22095)
地方(21570)
方法(20868)
税收(20660)
(20494)
数学(18795)
数学方法(18680)
(17069)
(16909)
企业(16909)
(14405)
中国(14053)
农业(12279)
地方经济(11880)
(11165)
业经(10818)
环境(9562)
(8898)
资源(8471)
(8178)
(7802)
贸易(7793)
财政(7537)
(7427)
(7070)
收入(7042)
机构
学院(161400)
大学(160570)
(70050)
经济(68635)
研究(62300)
管理(59293)
理学(50181)
理学院(49524)
管理学(48701)
管理学院(48393)
中国(47112)
科学(39210)
(36519)
(35255)
(32697)
(29758)
研究所(29450)
中心(29165)
(27211)
财经(26912)
(25087)
(24373)
业大(23989)
农业(22962)
(22629)
(22423)
师范(22258)
北京(22229)
经济学(22184)
(21338)
基金
项目(111531)
科学(87648)
研究(81248)
基金(80727)
(71300)
国家(70752)
科学基金(59765)
社会(52633)
社会科(49997)
社会科学(49980)
(44993)
基金项目(43056)
自然(37430)
(36781)
自然科(36364)
自然科学(36352)
自然科学基金(35651)
教育(34180)
编号(33116)
资助(32430)
成果(26795)
(26496)
重点(25644)
(23940)
国家社会(22634)
(22399)
课题(22113)
发展(21286)
创新(21193)
科研(21045)
期刊
(81123)
经济(81123)
研究(53698)
中国(35685)
学报(27340)
(26633)
(26174)
科学(23908)
管理(19945)
大学(19148)
农业(18230)
学学(17893)
(15473)
(15284)
(13893)
金融(13893)
税务(13735)
资源(13192)
经济研究(12671)
教育(12602)
财经(12367)
技术(12155)
业经(12122)
问题(11338)
(10714)
(10090)
图书(10041)
(8254)
国际(7927)
统计(7864)
共检索到261642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武靖国  
本文对影响县域经济的诸因素与县域税收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基于1970年至2014年河南省107个县的税收增长数据分析发现,工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在计划经济时期对县域税收具有正效应,但在市场经济时期先后出现了负效应;交通位置对县域税收的影响不显著,但县域距离中心城市的远近与税收增长之间关系印证了城市"极化效应";国家级贫困县政策与"省管县"政策对县域税收影响不显著;民营经济对县域税收的影响在世纪交替后由正转负。从结果得出启示,地方政府经济发展战略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取决于治理理念能否较彻底地从传统的行政干预走向"亲市场"思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波  张吉献  
粮食主产区的城镇化与农村协调发展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着力构建县域城镇化与农村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县域作为研究单元分别对城镇化水平与农村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对选取的各时间截面的县域城镇化水平和农村发展水平的协调发展度进行计算分析。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对河南省县域城镇化水平、农村发展水平以及二者的协调发展度分别进行时空格局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3年河南省县域城镇化水平、农村发展水平及其协调发展度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县域城镇化呈现出东北部较高而西北与中东部较低的特征,县域农村发展水平在空间上的集聚态势逐渐降低,二者的协调发展度总体来看,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党明灿  
1994年我国实行新税制以来,河南省的税收收入平均增速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本文从税收弹性的角度分析了河南省税收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其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整体上是协调的,但在结构上存在很多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凤伟  
本文基于河南省县级面板数据,采用C-D生产函数估计了各类生产要素投入对河南省粮食产量的产出弹性,进而计算了各类要素对河南省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份额。研究表明,各类生产要素投入对河南省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份额合计为53.25%,其中化肥施用量和可灌溉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份额较大,分别为12.8%和12.7%。技术进步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份额为46.75%。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龙见  尹恒  
税收竞争是地方政府财政竞争的常见方式。为吸引税基,放松税收征管力度是其主要表现形式。理论模型表明地方政府不同策略行为取决于相对税率的权衡;政府间不同的资本税率弹性导致了实际税率的分化。本文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了中国县级政府的税收竞争行为,发现相邻县存在显著的策略互补(税收模仿);异质性政府税率存在差异,贫穷县的实际税率要高于富裕县。纠正扭曲的税收征管策略和提升市场保护激励是未来改革的关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洋  颜华  
本文通过阐述县域金融集聚、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入增长三者之间的理论逻辑,提出研究假说,然后选取河南省105个县2001—2017年的县域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检验模型、面板门限模型及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县域金融集聚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农民增收,还可以通过农业机械化间接"部分地"影响农民增收;同时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正向作用受到县域金融集聚双重门限效应的影响,相较于中层级县域金融集聚而言,低层级与高层级县域金融集聚下该正向促进作用明显减弱;此外,县域金融集聚与农业机械化对高收入农民群体的影响效应较低收入农民群体更显著。最后提出提升县域金融集聚水平,建立健全县域金融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体系及加强低收入农民群体的金融与农业现代化教育等措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宋飞琼  
基于河南省四县(市)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现有的供给模式下,县域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严重不足,且县域之间严重失衡。究其原因,学业成绩不佳、家长外出务工不在家住时间、县域中职教育质量、普通高中校际质量差距等均对需求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应采取的可能措施是:理性规划城镇化进程,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加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地中高考进程,使家长能陪伴孩子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缩小县域中职教育规模,提高质量,增强吸引力;突破城市优质中职学校在县域招生的显性和隐性制度障碍,扩大其招生规模;调整淡化高中阶段教育的重点校政策,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期刊] 改革  [作者] 杜雯翠  张平淡  
基于中国312个县级市的面板数据,验证了增长压力和财政压力两个制度因素对县级市生态环境挑战与环境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增速低于所在省份GDP平均增速的县级市,其所面临的增长压力会加剧环境污染;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之比较低的县级市,其所面临的财政压力相对较小,但环境污染更严重。而且这个规律在中等城市、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县级市也同样成立。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改善环境质量的进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一方面要弱化增长压力,防范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县级市或县域因追求经济增长而纵容环境污染;
[期刊] 改革  [作者] 杜雯翠  张平淡  
基于中国312个县级市的面板数据,验证了增长压力和财政压力两个制度因素对县级市生态环境挑战与环境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增速低于所在省份GDP平均增速的县级市,其所面临的增长压力会加剧环境污染;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之比较低的县级市,其所面临的财政压力相对较小,但环境污染更严重。而且这个规律在中等城市、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县级市也同样成立。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改善环境质量的进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一方面要弱化增长压力,防范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县级市或县域因追求经济增长而纵容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要强化环保地方事权,在财政压力相对较小的县级市,切实落实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怡  刘维刚  
本文根据税收分享特征,使用政府间共享和实际税收分享指标①,理论分析了税收分享对地方征税努力的作用机制,并基于2002~2007年全国县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税收分享对地方征税努力的效应并检验了其作用机制。我们的研究发现,政府间共享税收分享每提高1%,地方征税努力降低0.198%,而实际税收分享每增加1%,征税努力提高0.585%。重视政府间税收分享的不同影响,对我国税制改革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怡  刘维刚  
本文将政府间基于共同税基的税收分享定义为共享税收分享,把按地方所产生税收在政府间的事实归宿定义为实际税收分享。基于全国县级面板数据,我们实证分析了两类税收分享对地方支出行为的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不同性质税收分享对地方支出规模效应不同:共享税收分享具有激励效应,其每提高1%,地方支出规模增加0.08%;实际税收分享有抑制效应,其每增加1%,支出规模降低0.112%。共享税收分享对生产性和福利性支出分别存在显著正向和负向效应,而实际税收分享的效应恰恰相反。此外,共享和实际税收分享对地方支出结构的效应也显著不同。地方征税努力是税收分享对支出行为作用的一个传导途径:税收分享通过征税努力产生间接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杜姗姗  蔡建明  刘彦随  
利用1996—2007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和典型调研资料,从时间、空间及时空三个角度分析了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区域差异及其演进格局,根据108个县域1996—2002年、2002—2007年农民收入年增长量进行聚类分析和类型区划分,逐类分析各类型区农民纯收入增长变化的特点,并分析了农民收入区域差异格局形成的成因。结果表明:低农民收入低增长速度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和东部,空间布局近似"Y"字型,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粮食种植收入;低农民收入高增长速度区分散分布于河南省中部、北部、南部、西部,紧邻市辖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收入和从事非农产业的工资性收入;高农民收入低增长速度区位于郑州都市圈内,紧邻郑州市,近似环状布局,非农产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较大;高农民收入高增长速度区位于郑州市,紧邻郑州市市辖区,农民收入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增收渠道逐步多元化。农业生产条件差异、地理区位不同和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政策是农民纯收入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蒲龙  
税收竞争是政府吸引流动性要素采取的主要手段,本文以税收竞争和公共支出结构为研究切入点,构建一个简单理论模型,发现税收竞争下公共支出水平不仅低于最优规模,并且结构无效率。政府为吸引流动性要素会偏好于生产性支出,而忽视福利性支出。利用20002006年的全国县级政府面板数据,对该结论进行验证,实证结果显示税收竞争会显著降低福利支出水平,但对生产性支出不会产生显著影响。通过分区域子样本回归和稳健性检验,这一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蒲龙  
税收竞争是政府吸引流动性要素采取的主要手段,本文以税收竞争和公共支出结构为研究切入点,构建一个简单理论模型,发现税收竞争下公共支出水平不仅低于最优规模,并且结构无效率。政府为吸引流动性要素会偏好于生产性支出,而忽视福利性支出。利用2000~2006年的全国县级政府面板数据,对该结论进行验证,实证结果显示税收竞争会显著降低福利支出水平,但对生产性支出不会产生显著影响。通过分区域子样本回归和稳健性检验,这一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樊新生  李小建  
基于近来发展比较成熟的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本文试图揭示河南省1980-2000年期间经济增长的空间相互作用规律。结果表明,总体上河南省各市区对周围县域经济带动不明显,存在很强的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只存在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豫西、豫北地区,但扩散的强度和空间范围较小,并且处于这种扩散效应的地区数量和面积在研究时段内有所减少。增长极扩散的方式并不是简单的临域扩散,而是存在方向差别。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