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11)
- 2023(16397)
- 2022(13413)
- 2021(12492)
- 2020(10165)
- 2019(23306)
- 2018(23160)
- 2017(44263)
- 2016(24150)
- 2015(27110)
- 2014(27331)
- 2013(26910)
- 2012(24448)
- 2011(22190)
- 2010(22031)
- 2009(20371)
- 2008(20148)
- 2007(17603)
- 2006(15563)
- 2005(14019)
- 学科
- 济(99516)
- 经济(99414)
- 管理(71062)
- 业(67894)
- 企(55724)
- 企业(55724)
- 方法(38889)
- 数学(32439)
- 数学方法(32088)
- 中国(31055)
- 农(28092)
- 财(25395)
- 地方(25109)
- 业经(25003)
- 学(21553)
- 农业(19285)
- 制(17752)
- 贸(17105)
- 和(17090)
- 贸易(17090)
- 务(17041)
- 理论(17015)
- 财务(16950)
- 财务管理(16920)
- 环境(16652)
- 易(16507)
- 银(16361)
- 银行(16324)
- 企业财务(15916)
- 发(15726)
- 机构
- 学院(340603)
- 大学(339830)
- 管理(134574)
- 济(134051)
- 经济(131013)
- 理学(115724)
- 研究(114704)
- 理学院(114445)
- 管理学(112577)
- 管理学院(111957)
- 中国(86190)
- 京(73847)
- 科学(70629)
- 财(63996)
- 所(57423)
- 农(51808)
- 研究所(51711)
- 中心(51505)
- 江(50764)
- 财经(50246)
- 业大(48187)
- 范(47394)
- 北京(47080)
- 师范(47034)
- 经(45465)
- 院(41980)
- 州(41766)
- 农业(40011)
- 经济学(39634)
- 师范大学(38033)
- 基金
- 项目(228737)
- 科学(180041)
- 研究(172045)
- 基金(163907)
- 家(141525)
- 国家(140243)
- 科学基金(120877)
- 社会(107946)
- 社会科(102150)
- 社会科学(102126)
- 省(89678)
- 基金项目(87130)
- 教育(78354)
- 自然(76679)
- 划(74865)
- 自然科(74773)
- 自然科学(74758)
- 自然科学基金(73391)
- 编号(72036)
- 资助(66096)
- 成果(58954)
- 发(51665)
- 重点(51112)
- 部(49999)
- 课题(49299)
- 创(47223)
- 项目编号(44309)
- 国家社会(43916)
- 创新(43872)
- 教育部(43048)
- 期刊
- 济(153624)
- 经济(153624)
- 研究(103477)
- 中国(68830)
- 学报(50969)
- 财(50748)
- 管理(49563)
- 农(48049)
- 科学(47389)
- 教育(42740)
- 大学(38550)
- 学学(35659)
- 农业(33646)
- 融(29634)
- 金融(29634)
- 技术(29186)
- 业经(26935)
- 经济研究(24208)
- 财经(24034)
- 图书(20776)
- 经(20424)
- 问题(20214)
- 业(17242)
- 会计(17207)
- 理论(16289)
- 技术经济(16116)
- 资源(16109)
- 科技(16029)
- 现代(15823)
- 商业(15646)
共检索到509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金友良 彭满如 李世辉
资源价值流会计立足于循环经济"废物资源化"的本质,是环境管理会计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以园区工业废弃物资源化为独特视角,尝试将资源价值流会计的应用边界拓展至园区尺度。根据园区废弃物资源化的成本构成及其变化趋势,在揭示其物质代谢与价值流转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了不同模式下园区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流核算模型;以NX园区为例,分别对园区内企业自行回收、企业间交换及园区集中处理三种废弃物资源化模式进行了价值核算及分析,并剖析了NX园区废弃物资源化中的有效利用价值及损失价值信息。该研究不仅为资源价值流会计由微观企业向中观园区拓展提供了理论及方法支撑,也为推进园区绿色转型升级增添了强劲的"绿色动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起俊 张瑞瑞
从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现状着手,围绕产业成长轨迹分析资源化产业各阶段特征,应用龚柏兹曲线初步识别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成长阶段,利用计算判断法验证发现部分年份数据与结论相悖,通过PEST模型进一步揭示外部宏观环境对产业发展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正处于加速成长阶段,应尽快制定专项法律法规,使产业发展有法可依;政府监督与社会资本共同发力,树立典型形成示范效应;加强源头管理和健全资源化全产业链标准规范,确保源头分类的同时保证末端治理的标准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金友良 莫少婉
废弃物资源化尽管具有环境效益,但经济利益才是企业实施资源化的根本动力。为促进工业园区废弃物资源化,减少废弃物排放,构建政府引导园区企业进行废弃物资源化的博弈模型,据此研究政府对企业的最优价值补偿政策及企业废弃物资源化决策,并进行验证。研究表明:(1)政府给予企业合理的价值补偿可协调企业间利益,充分调动园区企业开展废弃物资源化的积极性,提高园区废弃物资源化水平,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损害。(2)与园区企业间废弃物协同处理模式相比,政府对园区企业自行回收再利用模式的价值补偿方案更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黎霞 杨樱
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我国每年产生大量的农业废弃物,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生产模式实现这些废弃物的资源化,不仅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而且可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有效缓解农村资源和能源紧张问题,达到多赢的效果。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农业废弃物 资源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光富 鲁圣鹏 李雪芹
产业共生已成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实现废弃物资源化重要的创新型工具。本文在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结构化分析的基础上,对产业共生的学科地位、概念、类型与效益进行梳理,重点探讨产业共生形成的"顶层规划、自组织和政府促进"三种驱动模式,阐述产业共生演化的过程、影响因素、网络评价与优化方法。认为未来产业共生关注的对象应从工业废弃物拓展到城市固体废弃物,通过城市共生来开发"城市矿山"中蕴含丰富的资源,实现物质从"生产领域-消费领域-生产领域"的闭环流动,促进循环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型城市建设的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娟 郑旺
气候问题日益突出,低碳发展备受关注。在建筑领域,废弃物资源化管理的减碳压力与动力并存,我国尚缺乏系统完善的碳足迹测算及评估体系。对此,论文首先介绍了建筑废弃物概念性框架,对比发达国家与我国在政策、资源化与减量化方面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尚存在的问题;其次,阐述了碳足迹与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性框架,综述了国内外生命周期评价应用案例;再次,基于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构建了碳足迹计算体系;最后,结合我国废弃物资源化管理的发展现状与“双碳”目标提出了建议,以推动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管理的创新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娟 郑旺
气候问题日益突出,低碳发展备受关注。在建筑领域,废弃物资源化管理的减碳压力与动力并存,我国尚缺乏系统完善的碳足迹测算及评估体系。对此,论文首先介绍了建筑废弃物概念性框架,对比发达国家与我国在政策、资源化与减量化方面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尚存在的问题;其次,阐述了碳足迹与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性框架,综述了国内外生命周期评价应用案例;再次,基于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构建了碳足迹计算体系;最后,结合我国废弃物资源化管理的发展现状与“双碳”目标提出了建议,以推动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管理的创新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智远 石东伟 王恩学 张正
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原本为燃料和肥料的农业废弃物的利用越来越少,农业废弃物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多样。大量农业废弃物累积,对环境构成了极大的污染并威胁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健康,因此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将其加工转化对合理利用农业生产和生活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成为了当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面临的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综合多样新型利用农业废弃物的应用进展情况,对其资源化利用进行总结分为5个方向:即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质化及工业原料化,并进行分析究竟采用何种利用方式,应根据具体条件因地适宜的综合选择,使技术上向机械化、无害化、资源化、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靳现凯 刘宇
文章将电子废弃物(E-waste)作为一种资源来研究,并提出了由E-waste生产者、回收者、分解者、吸收者组成的E-waste资源化共生网络的简单资源循环模型。在此基础上,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重点分析了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共生网络的生成机理,主要包括成本推动机理、效益拉动机理、环境取向机理和协同作用机理。使我国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共生网络中的相关企业能够进一步认识共生网络中各种资源循环利用的闭环系统,保障共生网络的稳定健康发展,最终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能源。
关键词:
电子废弃物 资源化 共生网络 机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曾曾 于法稳 赵志龙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农业绿色发展行动的重要组成内容,是破解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与污染防治难题的重点。文章系统阐述了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在政策法规、管理模式、技术方法、价值评估和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目前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还存在政策层面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不强、分类施策体系未建立、"非规模化"的中小型畜禽养殖户未纳入监管体系、地方有机肥项目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并提出推动落实畜禽养殖废弃物全量资源化利用,需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农业生态补偿相关联,逐步构建中国畜禽养殖产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交易体系,深化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全产业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胜男 崔胜辉 吝涛 李新虎 张雅京
有机废弃物是一种潜在的资源,其资源化利用不但能解决自身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而且对减少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选取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和城市生活垃圾等作为典型的有机废弃物,使用IPCC及CDM EB推荐方法学,结合文献及统计数据,估算了2003-2008年福建省有机废弃物资源量,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式估算其碳减排潜力。结果表明:2003-2008年福建省有机废弃物资源量年平均3 875.56×104t,其中农作物秸秆704.06×104t,禽畜粪便2 846.06×104t,城市生活垃圾325.45×104t;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碳减排潜力年平均140.1...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林叶 胡鸣明 何琼
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回收产业发展尚处起步和探索阶段。分析建筑废弃物资源回收产业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主要表现,揭示信息不对称对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回收产业发展的造成的不利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景茹 赫改红 钟喜增
日本、德国和新加坡的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水平居世界前列。通过对上述三个国家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的政策工具选择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从社会、经济以及文化背景角度入手,分析其采用不同政策的深层次原因,为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管理中政策工具的合理选择提出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景茹 赫改红 钟喜增
日本、德国和新加坡的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水平居世界前列。通过对上述三个国家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的政策工具选择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从社会、经济以及文化背景角度入手,分析其采用不同政策的深层次原因,为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管理中政策工具的合理选择提出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贾倩 串丽敏 王爱玲 赵静娟 李凌云
强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于农业绿色转型、低碳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厘清中国与国际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特点与差异,为该领域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发展提供借鉴。基于专利数据,从申请趋势、技术来源、技术分布、专利质量等维度对比国内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态势。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数量优势明显,已成为该领域的主要研发国,技术研发活跃度远超国外。但是技术质量偏低,在全球化布局和技术输出上与美国、德国、日本有较大差距,专利质量不及美国。中国技术热点与国外不同,中国技术研发集中在秸秆,以肥料化、饲料化利用等农用技术为主;国外集中在畜禽粪污,注重肥料化利用、能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均衡发展,秸秆原料化和能源化利用等高值化利用技术是其研发重点。本文进一步从国内外现实需求、重要创新主体及技术创新水平等角度探析了国内外技术发展差异形成的原因,建议应发展种养结合保障农用和回归农业生产体系,加强产业链前端技术研发和高值化利用技术布局;培育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优化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鼓励面向产业发展需求的原始创新,注重培育高价值专利和提升技术创新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