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55)
- 2023(11426)
- 2022(10209)
- 2021(9676)
- 2020(8126)
- 2019(18780)
- 2018(18876)
- 2017(36452)
- 2016(19886)
- 2015(22649)
- 2014(22451)
- 2013(22193)
- 2012(20334)
- 2011(18483)
- 2010(18414)
- 2009(16704)
- 2008(16486)
- 2007(14463)
- 2006(12798)
- 2005(11235)
- 学科
- 济(78782)
- 经济(78706)
- 管理(63171)
- 业(58536)
- 企(51235)
- 企业(51235)
- 方法(36569)
- 数学(30437)
- 数学方法(30066)
- 农(19968)
- 中国(19878)
- 业经(18598)
- 财(18583)
- 学(17519)
- 地方(17108)
- 环境(16589)
- 和(15415)
- 理论(14993)
- 贸(14737)
- 贸易(14730)
- 划(14673)
- 易(14310)
- 技术(13807)
- 制(13592)
- 农业(13299)
- 务(12452)
- 财务(12380)
- 财务管理(12361)
- 企业财务(11704)
- 策(11564)
- 机构
- 大学(283629)
- 学院(283159)
- 管理(117416)
- 济(109792)
- 经济(107213)
- 理学(102068)
- 理学院(100963)
- 管理学(99363)
- 管理学院(98839)
- 研究(93828)
- 中国(67790)
- 京(61156)
- 科学(58870)
- 财(47890)
- 所(46919)
- 研究所(42984)
- 农(42112)
- 中心(41773)
- 业大(41263)
- 江(40445)
- 财经(39231)
- 北京(38902)
- 范(38189)
- 师范(37883)
- 经(35602)
- 院(34551)
- 州(33663)
- 农业(32903)
- 经济学(30758)
- 师范大学(30534)
- 基金
- 项目(196483)
- 科学(154279)
- 研究(145095)
- 基金(141467)
- 家(122680)
- 国家(121646)
- 科学基金(104853)
- 社会(89360)
- 社会科(84643)
- 社会科学(84619)
- 省(76835)
- 基金项目(75812)
- 自然(69067)
- 自然科(67316)
- 自然科学(67303)
- 教育(66206)
- 自然科学基金(66093)
- 划(64508)
- 编号(60408)
- 资助(58258)
- 成果(48723)
- 重点(43507)
- 部(42976)
- 发(41832)
- 课题(41076)
- 创(40880)
- 创新(37927)
- 项目编号(37426)
- 科研(37208)
- 教育部(36700)
- 期刊
- 济(119641)
- 经济(119641)
- 研究(80513)
- 中国(52010)
- 管理(43742)
- 学报(43135)
- 科学(40804)
- 农(37219)
- 财(34661)
- 教育(33176)
- 大学(32051)
- 学学(29733)
- 农业(26543)
- 技术(24729)
- 融(20255)
- 金融(20255)
- 业经(20207)
- 图书(18812)
- 经济研究(18255)
- 财经(18138)
- 问题(15484)
- 经(15393)
- 资源(14882)
- 理论(14485)
- 科技(14329)
- 业(14069)
- 技术经济(13944)
- 实践(13467)
- 践(13467)
- 现代(13412)
共检索到406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杜慕群
(一)资源基础理论历史发展沿革与研究回顾 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引起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造成战略制定跟不上外部环境的变动,也使战略焦点专注于企业外部定位的论点,逐步受到挑战,因此,许多学者与管理界人士逐渐将战略的焦点从传统外部定位(Positioning)移转到企业内部的独特资源上,认为组织特有能力才是竞争优势的基础(Collis and Montgomery,1995)。战略的基本问题不再是进入什么市场或发展什么产品而已,更重要的问题应该是企业应如何发掘、创造及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沈磊 郝辽钢
与员工能力与员工绩效关系的研究相比,目前对企业人力资本和员工与企业绩效和竞争优势关系的研究要抽象、模糊的多。论文在对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理论,将企业视为一个能力系统,阐明了员工能力,企业能力、企业竞争优势、企业绩效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相互关系,进而将从个体视角探讨员工能力与员工绩效关系的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从企业视角探讨人力资本、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竞争优势关系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二者有机联系起来,并指出企业可以通过构建和应用基于企业战略的员工胜任力模型来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佩华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部门,主要通过促进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来实现对经营战略的贡献。企业通过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获得竞争优势,需要有效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此,我们提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的概念性模型,并分析了该模型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竞争优势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董保宝 李全喜
本文从资源基础观、能力基础观和动态能力观出发,对竞争优势的研究脉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基于资源和能力视角的竞争优势研究进行了比较,总结了竞争优势的研究层面,构建了竞争优势研究的整合框架,最后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董保宝 葛宝山 王侃
资源基础观和动态能力观分别强调了资源和动态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作用。但资源的静态性并不能保证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因此需要对静态的资源进行整合,体现出其动态性的特征。但目前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对资源整合过程、动态能力以及竞争优势三者间相互影响机理的研究仅停留在定性研究层面,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本文首次将资源基础观和动态能力观整合到一个研究框架下,构建了全新的理论模型,并以结构方程模型对东北地区187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实证分析。本研究的贡献在于,打开了从资源到竞争优势的黑箱,动态能力在企业的外部资源识取过程与竞争优势的关系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而它在企业的资源配用过程与竞争优势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
关键词:
资源 资源整合 动态能力 竞争优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鹏鹏 谢恩
随着环境与技术的变化,组织网络已经成为企业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资源学派强调组织内部的资源能力是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企业外部网络对竞争优势的贡献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识。本文在进一步归纳两种不同竞争优势来源观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内部资源能力与外部网络在创造竞争优势时的互动关系,最后通过理性期望模型分析了内部资源能力与外部网络及其整合对建立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
关键词:
资源 能力 组织网络 竞争优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德锋 杨建华
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面临着突出的环境问题。在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下,企业可以增加环境投资,但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是环境问题将成为企业负担还是利润来源?为此本文探讨环境管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内部发生机制。研究发现,企业实施积极的环境战略,能够从中获得创新能力、组织学习、跨部门合作和整合利益相关者等组织能力;其中环境战略通过组织学习与跨部门合作能力正面影响成本优势,环境战略通过跨部门合作与整合利益相关者正面影响差异化优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彪 单标安
创新战略有利于企业构建新的价值链,模仿战略是对市场已有价值链的补充,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创新战略,对模仿战略关注不足,实践中很多新创企业通过模仿战略实现创业成功。特别地,中国转型环境下制度不完善造成的不良竞争环境会制约创新战略,促进模仿战略。然而,实践中这两种战略对新创企业均存在积极影响,选择创新战略还是模仿战略事关新创企业创业成败。考察技术、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特征,剖析不同技术和市场环境下不良竞争对创新战略和模仿战略的调节作用。利用153份新创企业样本研究发现:创新战略和模仿战略均有利于竞争优势,但不同环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陆奇岸
可持续竞争优势问题历来是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中心议题。但是 ,既有的理论基本上都立足于稳定的环境 ,难以解决动态环境下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性问题。在动态环境下企业竞争优势的演化不是线性的 ,而是非线性的 ,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实施相应的战略突破原有的均衡态 ,从而不断获得新优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建秋 盛梦雅
传统社会责任在理论发展和实践履行中都存在着瓶颈和缺陷,战略性社会责任应运而生。战略性社会责任是传统社会责任与企业战略管理相融合的产物,向心性、前瞻性、专用性及组织性是战略性社会责任的本质特征,也是企业战略性社会责任的甄别标准。战略性社会责任的向心性和专用性赢得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行为的正面评价,战略性社会责任的前瞻性和组织性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行为的认知导向积极归因,从而构建起牢固的关系资源网络。关系资源具有机会平台和安全网这两个内在特征,具备这两个特征的关系资源符合资源基础理论对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源泉的无形资源的内在要求,能为企业创造持续竞争优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明贵
"战略性人力资源"是近几年国外提出的一种新概念和新思想,它改变了传统的对人力资源的看法。战略性人力资源理论认为人力资源具有战略属性,是企业战略的重要构成因素。作为一种战略性要素,人力资源是决定企业之间差异化的重要原因,是构建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战略性人力资源理论改变了从成本角度看待人力资源的观点,它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不是基于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而是由企业自身的战略性资源决定的。按照战略性人力资源理论的观点,企业之间由于战略资源的不同,每家企业都有其自身的"路径依赖性",成功的过程是不能简单重复的,成功经验也是不可轻易模仿的,企业必须从自身内部着手才能取得成功。该文对战略性人力资源与企业竞争优势的...
关键词:
战略性 人力资源 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天祥,田红
发展是有外部性的,既有正外部性,也有负外部性。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且差距的扩大就是发展负外部性的表现,区域经济一体多样化中竞争与合作良性互动关系就是发展正外部性的表现。文章以济南市为例,探讨了区域发展中当存在发展外部性时,一个地区如何取得区位竞争优势,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的现实问题,这对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研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区域发展 外部性 竞争 济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永贵 黄清河 郑焕强
在动态的环境下,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是一个由最深层的基于战略逻辑与远景的竞争优势、中间层的基于战略资产与核心能力层面的竞争优势和基于作业流程与价值链配置层面的竞争优势以及表层的基于最终产品与细分市场层面的竞争优势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相互支撑而构成的动态的系统,并且从深层到表层,竞争优势的作用范围依次缩小,持续时间逐渐缩短,对企业长期赢利和发展的作用不断减少,对短期赢利和生存能力的作用逐渐增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永贵 黄清河 郑焕强
在动态的环境下,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一个由三个层次优势构成的动态系统。基于战略资产与核心能力的竞争优势是基于战略逻辑与远景的竞争优势现实化的第一步,它产生于使企业在最终产品市场上有效竞争并将其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的资源或能力构成的一组独特资源。要使基于战略资产与核心能力的竞争优势最终体现于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上,就得依靠基于作业流程和价值链配置的优势来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